環球航運的辦公室裏,林誌超看著一份資料入神。


    香港航空一共就5架飛機,dc-3三架、子爵兩架;其中dc-3是美國三十年代開發的客機,子爵客機是英國1954年開發的明星客機,兩種飛機都屬於全球暢銷型客機。


    比如子爵客機,在英國‘彗星’噴氣式飛機因為技術原因停止後,英國憑借‘子爵’螺旋槳客機大放異彩;這種飛機可以載客七十名,已經是非常大的飛機了。


    當然,再過一年時間,泛美航空即將采用波音707航行,將世界民航帶入噴氣式飛機時代。


    香港航空的三家dc-3飛機屬於四十年代製造,目前估值在150萬美金一架;兩架子爵客機,都屬於新飛機,每架值近300萬美金。


    所以說,香港航空的飛機價值在1000萬美金左右。


    而一架波音707的價格,預計將是500萬美金。


    香港航空的資產除了飛機,其次最貴的當然還是那張‘牌照’,所以估值在1200~1500萬美金,是非常合理的。


    放下資料,林誌超有些犯難。


    匯豐銀行那邊的意思是,不會直接參與收購,更不可能直接會太古洋行競爭,以免給人一種‘英國人打英國人’印象。


    確實,哪怕是後世,匯豐銀行也不會直接幫助華人收購英國人的企業。比如前世的包宇剛收購九龍倉,匯豐銀行最大的作用就是貸款20億給包宇剛;李家成收購和記黃埔,匯豐銀行不過是將手中的股份賣給他,並沒有幫助他直接奪權,李家成也是逐漸在和記黃埔上位的。


    匯豐銀行不參與,林誌超多少有些‘人單勢孤’,搞不好成為一個笑話。


    畢竟這種收購不同於股市,可以擺開架勢‘開炮’,一切按照股市的規則來;而香港航空並沒有上市,股東隻有兩個——英國海外航空、怡和洋行。


    這兩個股東,和林誌超都無交情,甚至他們可能還對華人有歧視。


    “不能貿然收購!否則,容易成為笑話。”林誌超自言自語的說道。


    畢竟這才五十年代後期,華人收購英資公司,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大逆不道;就算林誌超如今財勢超過英資洋行,但畢竟大環境對他不利。


    “也不能抱著必須要成功的心理!”


    前世的李家成,是林誌超學習的偶像。


    比如他一開始看上九龍倉,暗地裏收購其20%,結果被人發現;他一看情勢不對,得罪不起怡和和匯豐,便‘以退為進’,將股份交給包宇剛。


    換做一般人,恐怕在那種情況下,會將股份交給英資。但李家成偏偏能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法,那就是交給和匯豐銀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包宇剛(當時匯豐銀行和包宇剛合作的航運,做得很大)。


    包宇剛承接了他的股份,便是承接了李家成的人情;這也為後來匯豐銀行將手中的和記黃埔22.5%股份,出售給李家成的一個原因。


    因為,當時包宇剛是匯豐銀行董事局副主席,其次匯豐銀行本來也很欣賞李家成。


    這一次收購,對林誌超很不利,主要是時代不利。


    第一,他和匯豐銀行才剛剛合作,關係不算很深厚,且桑達士問鼎匯豐銀行主席的寶座,還有幾年時間。


    第二,華人的影響力還是不足,至少也得到七十年代,所以英資還是骨子裏看不起華資。


    拋出以上兩個原因,林誌超本人也不希望代價太高。


    畢竟,航空行業要想賺錢,得到了八十年代才行,還需要足足艱苦經營二十多年時間。


    想明白這些,林誌超才認真考慮起來,該如何動手。


    “有了!”良久,林誌超眼睛放大,精神奕奕的自言自語道。


    三日後,香港布政司副司長白嘉時,來到太古洋行大班施約克的辦公室。


    施約克是太古洋行最傑出、在任最長的大班,也是‘施懷雅家族’第四代,今年已經64歲;施約克在三十年代便為太古洋行立下汗馬功勞——在日軍侵占滬市時,及時撤走太古在滬市的資產;在戰後,施約克帶領太古洋行恢複業務,亦發展非常順利,還順利拿下國泰航空。


    “白嘉時副司長,你來是?”施約克客氣的說道。


    太古洋行紮根香港九十年,早已經和港府關係匪淺。


    白嘉時講道:“我聽到一個消息,華人林誌超正在和港督、布政司商量,收購香港航空!不知道這個消息,對施約克主席是否重要?”


    施約克的咖啡杯定在空中,隨即錯愕的說道:“華人,要收購香港航空?”


    白嘉時點點頭,說道:“對!這個華人實力很強,施約克應該比我清楚吧?”


    施約克連忙放下茶杯,說道:“是的!他擁有的船隊遠超太古洋行,還擁有龐大的工業,資金實力應該非常厲害。隻是他難道不明白,港英政府是不可能將航空業交給一個華人的。難道葛亮洪總督支持這件事?”


    白嘉時搖搖頭,說道:“葛亮洪港督未必會直接支持,但是應該也不會反對,可能林誌超也加入了英籍。”


    施約克連忙說道:“那還是一個華人,而不是一個英國人!”


    兩人聊了一會,施約克熱情的送走了白嘉時,可想而知兩人關係匪淺。


    之後,施約克在辦公室裏沉思起來。


    他不看好林誌超可以收購香港航空,當然他更想將香港航空收購至國泰航空旗下。


    “林誌超不可能成功的!哼,一個華人也妄圖染指香港的航空業,真是不自量力。”施約克自言自語的說道。


    他當然有信心,施約克在英國商界、政界也是有關係的,而他是學習法律的,當年的同學有不少英國議員和政府官員。


    所以,隻要他發動關係,英國海外航空那一關,林誌超就不可能打通。


    其次是怡和洋行,作為同為在香港紮根的洋行,兩家絕對不會做出‘自家人打自家人’的事情。雖然曾經做過航空業的對手,但一南一北的航線,也沒有讓兩家有競爭。


    想通這些,施約克本來有些緊張的心理,也放鬆起來。


    當然,由於林誌超介入收購香港航空,也正好給了施約克一個想法,那就是收購香港航空。


    一直以來,他都在觀察香港航空,現在仔細想想,還真是一個機會!


    英國海外航空、怡和輪流經營香港航空,一直都不理想,肯定有放手的打算。


    想到這些,施約克決定付諸行動!


    林誌超這邊,他通過港府的渠道,故意將消息泄露出去。


    因為他篤定,港府不少官員都和太古洋行關係匪淺。


    隨後,他又通過匯豐銀行,給怡和洋行、英國海外航空傳遞一個消息,那就是寰宇航運有意收購‘香港航空’。


    寰宇航運,是環球航運和匯豐銀行的合資公司,各方麵條件都附和收購香港航空。


    做完這些後,林誌超停止了行動,並沒有繼續去真的和英國海外航空、怡和洋行接觸。


    說白了,他現在是光打雷、不下雨。


    若是有機會,他就行動;


    若是沒有機會,那麽一切都隻是謠言,林誌超壓根沒有參與收購過‘香港航空’。


    此次林誌超也不是沒有得到‘好條件’,相反他得到了港府的‘積極不幹預’承諾——即林誌超若是收購香港航空,港府這邊不會阻止。


    實際上,已經給林誌超創造了一個比較公平的條件。


    十月,陽光明媚。


    在九龍尖沙咀的金巴利道‘美麗華酒店’地盤上,這裏熱鬧非凡,正在舉行一個盛大的開工奠基儀式。


    ‘購物中心+酒店’的商業模式,絕對是世界商業地產的裏程碑。


    港府規劃署當初得到這個方案時,官員們都非常興奮,認為這個項目可以為香港經濟和旅遊,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項目審批方麵還是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港督來了!”嘉賓們中不知道誰喊了一句,大家紛紛朝一個方向看去。


    隻見葛亮洪帶著港府官員,麵含笑容的和林誌超握手,隨後林誌超為大家介紹這個項目來。


    “我們美麗華酒店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購物中心,一部分是五星級酒店,兩個建築又組合成一個建築群總計投資超5000萬港幣,其中建築費約4000萬港幣.”


    港府官員倒抽一口冷氣,他們沒想到林誌超的實力如此強大,五千萬港幣的投資,怕是香港的怡和洋行,都拿不出如此龐大的資金,去投資一個地產項目。(參考前世六十年代的海運大廈,是獲得港府的資助,投資6000萬港幣)


    葛亮洪忍不住問道:“林先生,這個購物中心是什麽樣的?”


    林誌超用很通俗的話語,來解釋道:“應該是我們首創的一個慨念,簡單來說就是‘百貨大樓’的進階版本,百貨大樓的特點是:所有店鋪和產品都是一個老板,百貨是由店員來一對一服務顧客的;而購物中心則不同,我們隻是業主,規劃好購物中心的店鋪結構後,進行招租,每一個店鋪租賃給一家品牌和商店,我們隻進行收租和管理。而顧客進入這些店鋪後,屬於自助購物,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的挑選,‘開櫃自取’是這些店鋪的特色,但顧客選中貨物後,就可以去店鋪的前台結賬.”


    一番解釋後,大家都已經明白。


    葛亮洪讚道:“林先生不愧是經商奇才,在多個領域都有驚人的表現。”


    “港督閣下過獎了!”


    隨後,林誌超將大家帶到嘉賓席上,並安排葛亮洪致辭。


    葛亮洪也是非常給麵子,在致辭中也把今天的場景當成一個和香港工商界交流的場景;在演講中,葛亮洪也非常感性,畢竟他就快離職了。


    他在演講特別自豪的說道:“我看好香港的未來發展,曾經很多人都認為香港的經濟會崩潰,因為.但香港人以聰明的智慧和勤奮,使工業超過了轉口貿易,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我為我十年的港督生涯,感到自豪,也為香港的未來祝福!謝謝!”


    一時間,下麵百多位華人工商界人士,紛紛送上掌聲。


    輪到林誌超的演講時,他除了介紹‘美麗華酒店’項目外,也趁機以‘地產龍頭’的身份,發表了對當前地產形勢的看法。


    “香港地產經過幾年的野蠻生長,雖然發展日新月異,整體也是非常好的一麵,比如改善香港人的居住環境等;但是,也滋生了很多隱患和問題,幸好港府及時製定新條例,避免了更大的危機。”


    “雖然此時香港地產陷入低迷,但其實不過是‘供需失衡’產生的影響,也是前幾年野蠻生產帶來的後果;實際上,香港地產的長期發展,肯定是非常好的。”


    “在此低迷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的地產商,一定會重新煥發出生機!謝謝!”


    此輪地產下跌,倒閉了不少中小公司,連大型地產公司也有兩家遇到危機。但是,生存下來的也很多,畢竟十家大型地產商,僅兩家出現瀕臨破產,便已經說明問題。


    林誌超的演講,也很是鼓舞人心,大家紛紛送上熱烈的掌聲。


    施約克迴到倫敦,找到英國海外航空的負責人曼切斯,正式提出收購香港航空。


    英國海外航空,是隻負責長程航線的國營航空公司,對於香港航空一開始還挺重視的,但經營幾年下來,已經逐漸失去了耐心,確實有出售的打算。


    “施約克先生,你是聽聞有人欲收購香港航空,所以才打算上門求購?”曼切斯笑著說道。


    雖然打算出售,但英國海外航空也希望賣個高價格,所以這時候有兩家競爭,是一件好事;唯一可惜的是,另外一家是個華人,雖然有英資成分。


    施約克點點頭,說道:“確實,我們有意買下貴公司手中的股份,林誌超畢竟是華人,香港的航空落入華人手中,我相信這不是英國政府願意看到的.”


    曼切斯將施約克一味強調林誌超是華人,卻不提出誠意的報價,便皺眉道:“別人已經有首相先生的推薦信所以關於這一點,已經不是問題。”


    施約克一愣,他沒有想到林誌超在倫敦關係如此深厚,不過他還是沒有當一迴事。


    “不,他依舊是華人!香港航空隻能掌握在我們英國人手中,華人是靠不住的!”


    他如此講,就是不想陷入競價中,而是打政z牌。


    曼切斯不耐煩的說道:“施約克先生,這個是我們的選擇,你隻需要告訴我們,你的誠意就行!”


    施約克見狀,依舊不將曼切斯的話放在心上,他在心裏麵就覺得,英國政府和英國海外航空的高層,都不會允許將香港航空出售給華人。


    而曼切斯此時的表現,不過是想多要一點錢而已。


    “既然如此,我們太古洋行願意出價220萬英鎊(英鎊兌港幣1:16),購買英國海外航空手中的55%股份。”


    曼切斯不滿意的說道:“這個價格簡直就是白送你們!”


    施約克笑著說道:“不然!香港航空的情況,我非常了解.”


    就這樣,施約克提出一個毫無誠意的報價,並堅持不再提價多少。


    因為在他看來,航空業此時並不賺錢,香港航空更是一個不盈利的公司,如果代價太高,不符合太古洋行利益。


    而太古洋行,可以說是香港航空的唯一選擇,隻能出售給太古洋行。


    就這樣,曼切斯將施約克禮貌的送走,兩人的第一次談判並沒有達成一致。曼切斯對價格不甚滿意,施約克對價格比較在意。


    為了萬無一失,施約克亦拜訪了一些政府議員,為自己的收購加把鎖。


    他的想法是,在政z上,讓林誌超收購香港航空成為不可能!


    在經濟上,則最小的代價,拿到香港航空的股權。


    至於怡和那邊,他也決定是打感情牌,而不打經濟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豬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豬飛並收藏港島家族的誕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