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茶室的雅間裏,林誌超和李高福約到一起喝茶,吃點心。


    “你和內地的公司有聯係的吧?”


    李高福放下茶杯,說道:“嗯,和南華公司等有很多業務來往,慢慢的大家也就熟悉了。”


    林誌超又好奇的問道:“那個飛艇泰這三年賺的有多少?”


    這是他很好奇的事情,至於將飛艇泰視為地產對手,那大可不必。


    論做地產,飛艇泰壓根不是林誌超的對手,更何況飛艇泰還會被港府針對呢!


    李高福認真的想了想,隨後說道:“他雖然辛苦,沒日沒夜的做,但一開始合夥人多,後來合夥人也多,賺的估計也就三四百萬港幣吧。”


    林誌超點點頭,可能李高福的出現,甚至還影響了飛艇泰吧,前世估計賺的有五六百萬港幣。


    而李高福雖然在‘走私’內地賺得少,畢竟李高福主要是朝奧門運輸,所以賺得稍微少些;但李高福還擁有一條船,這幾年確實賺了不少,所以他的身家應該有近五百萬港幣。


    隨後,林誌超說道:“替我從內地收購女人的長頭發,我按照每把5港幣的價格給你。越多越好,沒有限製,隻是記得要低調,畢竟這些東西以後要賣給美國人。”


    李高福愣住,問道:“長頭發也能賣錢?”


    林誌超笑著說道:“若是加工一下,一頂假發可以賣500港資,你說值不值錢。”


    李高福不可思議道:“這些美國佬真tmd有錢!行,我去和南華公司講,不過我覺得內地的長發那麽多,怕是一港幣都能收,南華公司再賺賺,伱給我4港幣都足夠了。”


    林誌超擺擺手,說道:“就按這個價格來吧,不知道這中間轉了幾個手,所以我給你5港幣很合理。”


    李高福便不再多講!


    內地的頭發交給李高福去收購,但不能隻用內地的頭發,否則很快會引起美國的不滿;為此,還得從印尼、印度去收購頭發。


    環球航運的會議室裏,一眾高層齊聚一堂,正在舉行會議。


    其實,環球航運的各方麵實力,都已經具備去歐美進行拓展業務——即租給歐美客戶。不過考慮到戰爭還沒有結束,美國人一定不會租一個華人的船,所以林誌超定的目標是——明年正式踏入歐美業務,也就是油船業務。


    優勢當然是價格低,否則真不好打入歐美的市場。價格雖然低,但林誌超隻要利用好‘突然事件’便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不過在今天的會議室,林誌超說的是:“我打算購買6~7艘萬噸貨輪,然後交給日本造船廠改裝成‘油貨混裝’船。你們有什麽看法?”


    副總經理馮永發說道:“我覺得這個決策很好,既能得到一個稍微高一點的租金,又能無需擔心業務的問題。日本造船廠也告訴我們,這種船在日本很有市場。”


    技術部經理何雲金也說道:“我們數次考察了這種船,甚至還跟船考察過,覺得技術安全沒有問題。”


    說起來,還是日本造船廠主動向林誌超推介這種操作手法,但林誌超一直有些猶豫。畢竟涉及石油的運輸,安全性能是非常關鍵的。


    倘若一次漏油事件,其它國家還好,若是在歐洲和美國海域泄露,那將是幾百萬美金的代價;特別是美國佬,更是會讓你賠個天價,小型航運公司幾乎是傾家蕩產也陪不完。


    若是窮國家,可能幾十萬美金就打發了。


    所以,林誌超一向是非常慎重,努力積攢航運的經驗,並擴大自己的實力,再去發展油輪。


    不過這一次,林誌超打算進入油貨混裝船領域,先小規模的嚐試一番。


    “好,那購船事宜就行動起來,按照日本造船廠的要求,我們購買六七艘二手貨輪,若是五月份抵達日本,估計八九月份就可以投入運營。這個事情,馮經理你帶人去歐洲船務市場考察,有什麽情況向我匯報,我不一定抽得出時間去親自參與,所以你們責任重大。”


    馮永發連忙說道:“沒問題,一定不會出紕漏。”


    林誌超對航運公司一直非常關注,哪怕是出國也會進行每天關注,因為在美國也有分部,通過電報或者電話,都能了解公司的動態。


    隨著行業價格的下跌,環球航運隻能通過增加船隻,來穩定目前的月盈利水平180~190萬美金。所以就算這批船投入運營,環球航運的船隊大概達到50~51艘船、50~52萬噸的載重量,下半年的利潤依舊不會增長太多,隻能維持在190萬美金上下。


    重要的是,這批貨船要進行改裝成‘油貨混裝’,所以不能馬上投入運營。


    就算如此,林誌超也是非常滿意,新購買的船既可以租出去三年長約,正好湊到‘蘇伊士關閉’的日期,又能差不多以兩年多迴本的‘較高價格’租出去。


    當然,若是保持這個船隊的規模(50萬噸出頭),明年的月盈利還會減少,第一是非長租的租金減少,第二是3+2租期的租金降低,第三是有幾艘船的三年期合約到期。


    當然,林誌超是打算在今年下半年,將二手貨輪發展至60萬噸的,所以明年可以保證利潤不會下滑。


    傍晚,唐仲源、宋巧玲夫婦攜兩個兒子來到女婿家,對於林誌超這個女婿,唐仲源哪怕已經成為大富翁,依舊是想著親密聯係、時常走動。原因除了林誌超是他的大女婿、二女婿之外,更多的是商業上的聯係。


    唐仲源覺得林誌超的眼光舉世無雙,哪怕是在紡織成衣領域,依舊眼光毒辣和長遠。最近幾年,東方製衣是香港發展最快、最大的製衣廠,已經擁有工人六百多名,成為唐仲源手中最賺錢的企業。


    相反,唐仲源的東方紡織(棉紡),東方染廠的發展,不算進步很大,隻能擠進香港紡織業的前五。


    當然,香港的紡織業還處於初級階段,後世的南豐紡織尚且沒有建立;所以,以後誰能成長起來也尚未可知。


    兩家人相聚,氣氛相當的好,畢竟林誌超也很感恩唐仲源夫婦的成全。


    宋巧玲抱著外孫愛不釋手,尤其是林瑞寰,年僅四歲不到,便已經是‘小大人’,頗讓人喜歡,也讓人喜歡逗他,讓他本人也很是苦惱。


    “這些小家夥,遺傳了爸爸的聰明,也繼承了媽媽的漂亮,真是討人喜歡。”宋巧玲笑著說道。


    林瑞寰奶聲奶氣的說道:“可是我爸爸也很靚!”


    宋巧玲一愣,不可思議的看著外孫,隨後哈哈大笑起來,捏捏外孫的小臉蛋。


    “知道啦,小馬屁精!”


    眾人笑了起來。


    林瑞寰對於外婆感到很無奈,特別是捏臉蛋這種事,但卻很家教的承受長輩的‘過分’。


    可見這孩子,智商方麵確實很高!


    一家人坐在客廳喝茶,林誌超難免和唐仲源要交流一下商業的事情。


    “我想托嶽父在印尼的朋友或者合作商,收購女人的長辮,越多越好。”


    唐仲源愣住,隨即問道:“要那個東西做什麽?”


    畢竟是新興產業,唐仲源不知道很正常,林誌超便做了解釋。


    唐仲源恍然大悟,又好奇的問道:“這個假發很賺錢嗎?以你的產業規模,太小恐怕看不上吧?”


    林誌超坦然說道:“法國產的一頂假發價格高達1500港幣,美國生產的假發也在1000港幣出頭,這個是出廠價。而我們香港生產的話,成本價隻需要100港幣,就算出售500港幣一個,利潤也在三倍以上。其次是市場,歐美的假發需求很高,特別是美國流行一種披頭士文化和街頭文化等,所以全球每年的需求可能是幾十萬頂。”


    唐仲源目瞪口呆,按照林誌超的說法,這既是一個上億港幣的市場。


    “原來如此賺錢,若是你第一個在香港引進假發工業化生產,就算有人模仿,怕是也能輕輕鬆鬆年賺幾百萬港幣。”


    林誌超笑著說道:“嶽父莫非心動,要不也來分一杯羹?”


    唐仲源馬上搖搖頭,說道:“這個生意雖然賺錢,但門檻不高,怕是很快有人紛紛模仿。我沒有你精力旺盛,也沒有實力做到行業頂尖,所以還是專心發展我的紡織染成。”


    林誌超知道,自己這位嶽父很‘專業’,對於紡織染成以外的事業,似乎絲毫不關心,包括地產也是如此,一門心思想成為香港紡織染成的巨頭。


    這也是好事,等到七十年代,林誌超再鼓勵他分散投資。畢竟五六十年代是紡織、成衣最旺盛、最關鍵的時代。


    “其實,雖然這門生意可以一年賺個上百萬港幣,甚至是幾百萬港幣。但我並不是為了私利,畢竟我一條船一年就可以賺迴來。所以若是我把假發工業化生產引入香港,對於想加入這一行的商人,我會允許他們來我的工廠參觀,哪怕是派來的實習生,也會照收無誤。”


    唐仲源說道:“那你豈不是做公益慈善家啦?”


    他不懷疑林誌超話的真偽,自己女婿應該已經是香港最富有的一個人,幾百萬的生意確實可能不放在心上。


    林誌超說道:“我也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嶽父你想,他們派人來實習,我又不用開薪水,有免費的工人使用;而做假發不比造機器,他們在我這裏學不到什麽,就會走其他渠道,就算走了彎路也都能走通。而香港假發產業繁榮,對誰都有好處。”


    唐仲源點點頭,但心中還是佩服自己的女婿高風亮節。話雖如此,但絕大部分的商人都是想著能捂多久是多久。


    其她的女人們也紛紛崇拜的看著林誌超,大概是她們心目中的英雄。


    其實,林誌超若是如此做,也有一個很好的迴報——那就是社會的影響力。他成立假發商會,理所當然會成為會長,又不需要花精力,卻可以得到一種社會威望。


    以後英廷授勳,便會考慮這方麵的影響力。


    包括以後的塑膠花也是如此,林誌超會第一個引進,然後允許想加入這一行的商人參觀工廠。林誌超再成立塑膠商會、塑膠花商會,全部打上自己的烙印。


    塑膠花會稍微複雜一些,誰的質量好、技術高,更會受到海外的青睞。


    印尼的頭發收購交給唐仲源介紹,而印度的頭發收購則交給香港印度籍商人,這幾個月的原材料儲備,也能省下一些錢。


    機器大概是在五月份抵達香港,隨後還得進行研發工藝,組織批量生產,一係列下來,差不多需要七八月份開始銷售了。屆時,先打入歐洲,再打入美國市場。


    不過林誌超的任務差不多完成了,隻需要偶爾關注一下進展即可,畢竟他不可能花太多精力在這個上麵。


    “親愛的,你的心情似乎不太好?”貝斯夫人一邊整理著丈夫的衣物,一邊關心的詢問道。


    石智益迴過神來,努力給妻子一個安撫的表情,並說道:“並沒有太大的事情,你放心好了!”


    貝斯夫人認真的說道:“你一定有心事,我作為你的妻子,想聽一聽。”


    夫妻倆相濡以沫,感情非常的好,石智益更是一直為了妻子的身份,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讓妻子不受別人的歧視。


    石智益見妻子關心的表情,隻能說道:“倘若戰爭結束,我可能被調離工商署,去其它部門任職,這是上麵傳下來的風聲。”


    貝斯夫人立馬關切的問道:“是升職還是貶職?”


    石智益搖搖頭,說道:“是平調,但職位應該是沒有工商署位置好,所以可能實際是貶職。”


    貝斯夫人說道:“這是為什麽呀,我和葛慕蓮夫人關係那麽好,難道港督閣下就不能看在這個情麵上,重用你嗎?”


    石智益苦笑道:“在這方麵,是需要按照實力說話的,特別是我在工商署位置上,遇到了各種複雜的問題,包括戰前原材料短缺、和日本貿易逆差、工商業深受打擊,都對我產生了影響。雖然我盡力的做工作,但奈何這個位置是兩頭不討好,既得罪美國人,說我們查處不嚴,又沒有受到上司的欣賞,說香港工商業遭到嚴重破壞。”


    確實,上司哪管你遇到的困難,隻知道工商業受到破壞,他這個工商署處長難逃其咎。


    貝斯夫人明白了,思考一番後,說道:“不如你找林先生聊聊,也許他可以給你建議。他可是一位傳奇的商人,在航運、工業、地產商都有很大的成就,很了不起,一定有些想法,說不定可以幫助到你。”


    石智益頓時愕然,有些吃醋的說道:“親愛的,你不應該如此崇拜另外一個男人,他不是無所不能的商人,他的眼界也隻有他自己的事業,而不是整個香港工商業。”


    貝斯夫人笑著在石智益臉上啄了一下,說道:“親愛的,你居然會吃一個小男人的醋,你放心啦,我隻是給你建議,並不是真的欣賞他呢!”


    其實,貝斯夫人很感謝林誌超,若不是他,她沒有如今的地位。現在的貝斯夫人,頭頂著慈善家、水文學家、聖公會傑出教友等頭銜,別說香港的貴婦圈,就是在倫敦都有一定的影響。


    樂施會發展很順利,加上和其它福利機構不一樣,沒有很複雜的成分,所以受到海內外的一致好評。


    石智益有些掛不住,隻能扯開話題的說道:“說起來,這個林誌超算是幫了我們,但我一直卻不知道其目的,畢竟這個樂施會副主席為什麽突然落在你的頭上呢?而他也並沒有拜托我什麽事情,真是奇怪。”


    貝斯夫人笑著說道:“也許他隻是單純的想收拾張家,而你又正好是這個部門負責人,所以就邀請我成為副主席。因此,還是你的功勞。”


    石智益沒有反駁,畢竟這可是攬工的好機會。但在心裏,他明白林誌超不是非要收拾張家不可,因為沒有打任何招唿,說白了還是他主動施壓給張玉階家族,報複差點讓自己的妻子慈善事業受影響。


    山頂餐廳。


    石益智夫婦邀請林誌超、許彩英夫婦,一起會餐,林誌超當然不會拒絕。畢竟工商署處長,還是他的‘上司’呢。


    雙方坐下來後,兩個女人聊起樂施會的事情,而石益智則主動向林誌超請教。


    “林先生,我記得你曾經說過,打算生產假發,還說這個產業可以帶動幾千人就業,不知道你們進展如何?”


    林誌超知道,石益智這個工商署處長當不長久,很明顯石益智至少是得罪了美國人,不利於香港工商業以後的發展。


    所以,很大的可能,石智益會在年底或者明年初調離崗位。


    事實上,林誌超是支持港府這種決定的。


    “已經通過了美國進口一些機器,你也知道,現在機器進口都需要很多手續,所以五月份應該可以抵達香港。接下來還得研究技術和工藝,怕是七八月份才會有產品麵市。”


    石益智隨即熱心的說道:“我五月底會去倫敦工展,支持香港攤位,並順道參加女王加冕。所以你們若是能拿出樣品,我可以帶去參加展覽。”


    哪怕隻是個樣品,石益智覺得自己也能增光不少,以後假發若是在香港成為產業鏈,他也有一份功勞。


    林誌超說道:“行,那我們盡快拿出幾頂樣品,拿去展覽。不過這次展覽會,我們還有拉鏈、玩具等產品展覽。”


    石智益笑著說道:“香港的拉鏈一直深受世界歡迎,長江拉鏈讓人刮目相看。”


    此時的林誌超明白,石智益恐怕也聽到了什麽風聲,想挽留一下自己的位置。可惜他不明白,這種事掙紮也沒有用,哪怕是他這幾年做的還行,但他這個工商署得罪了美國——查處走私不力,也不會讓他戰後繼續擔任的。


    因為香港的產品打入美國,工商署處長就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物。


    不過,總歸是港英政府的高層,林誌超還是投其所好,給予了一些工商業的建議,並歌頌香港工業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石智益頓時感覺受到了安撫,心情也開闊了很多。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豬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豬飛並收藏港島家族的誕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