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的船隊帶著福建官府投降的十二艘福船,滿載著貨物穿過東海,進入了新竹港。


    鄭暉看見楊鵬的大艦隊來了非常高興,帶領新竹的全部官員到碼頭上迎接楊鵬。楊鵬在西夏大戰的捷報中給鄭暉報了功。鄭暉如今已經是錦衣衛正三品都指揮僉事了,充任“海上參將”,穿著大紅官袍。他的手下還有不少人也有官身,衛指揮僉事、千戶之類的一大堆,都穿著官袍,或紅或青,看上去濟濟一堂。


    福建參將劉祥龍的商船裏滿載著黃銅、俵物等倭國特產,卸了幾天才全部卸下船,戰利品之豐盛讓鄭暉和新竹的百姓們開了眼。但最讓鄭暉驚訝的,當然還是那十艘鐵甲艦。


    不用明輪的輪船鄭暉見過,這幾個月楊鵬也改造了五條尖頭大船為螺旋槳式,這幾艘商船跑了幾趟新竹航線,所以新竹的官員都見識過螺旋槳船。但是船體外麵包鐵甲的戰艦,鄭暉就是第一次見識了。


    那漆著灰色樹漆的鐵甲艦裝著三十二門重炮,看上去像是一座海上的碉堡,散發著森森殺氣,看得鄭暉心潮澎湃。在這個時代,五百噸的鐵甲艦已經算是巨艦了。有這樣的鋼鐵巨艦,想來打敗劉祥龍不成問題。


    這幾個月,劉祥龍對新竹的偵探一天比一天密集,顯然要不了多久就要對新竹動手。劉祥龍號稱有水兵十萬,這讓鄭暉十分擔心。新竹是楊鵬的心血,更是鄭暉的心血。鄭暉這些年撲在新竹搞建設,好不容易把新竹建設起來,豈願意拱手把新竹交給劉祥龍?


    如燕王爺的大軍來了,就不怕劉祥龍了。楊鵬一看到鄭暉,就問道:“鄭暉,劉祥龍在北港還是在晉江?”劉祥龍的巢穴在福建晉江。另外劉祥龍在琉球有一個港口叫作北港,有時候劉祥龍也會去到北港。


    鄭暉愣了愣,說道:“國公,鄭暉不知。下屬這些天隻忙著加高新竹城的城牆,倒是沒想過去偵探劉祥龍。”楊鵬笑了笑,暗道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鄭暉倒是不擅長軍事諜報活動。鄭暉朝楊鵬拱手說道:“燕王不如先到新竹休息幾天,我在新竹城中造了一座燕王府。雖然新竹百廢待興,造得簡陋,但也可以讓燕王入內安歇一陣。”


    楊鵬點了點頭,便騎上馬,帶著隨從往新竹城中行去。出了新竹港的港灣就是沃野千裏。此時早稻已經長起來了,一路上官道兩邊隻看到綠油油的稻田。那些稻稈隨著春天的風左右搖擺,遠望去像是波浪一樣起伏,十分好看。稻田的田埂上搭建著好多驅鳥的稻草人,三三兩兩的稻農挽著褲腳在田裏勞作,渾然一副愜意醉人的田園風光。


    道路遠處,時不時可以看到炊煙嫋嫋的農家村落。那些村落往往建在較高處,都是水泥磚瓦房子,修著高高的煙囪。因為台灣地廣人稀,農民的房子都建得很大,有著寬敞的院子,院子裏往往有五、六間房子。


    遠看過去,那些農民的院子一點不像小農的住宅,倒是有點像滄州小地主的宅院。楊鵬問道:“如今新竹有多少人?”鄭暉答道:“如今有地的農民有十五萬人,都分了田地和房屋。還有五萬剛剛入島的開荒農民,安排在‘開荒營’中。”


    楊鵬點了點頭,繼續往新竹城行去。新竹的官道修得很好,平整堅固。讓楊鵬吃驚的是道路上農民幾乎都穿著綢緞衣服,似乎新竹的農民出門時候要穿綢緞衣服才顯得體麵。楊鵬時不時看到四匹馬拖拉的馬車,馬車後麵坐著十幾個人,似乎都是進城去的。


    這些馬車是哪來的?農民的?楊鵬十分好奇。韓金信等人也沒見過這樣的馬車,一個個都滿肚子驚疑。走到半路,楊鵬忍不住攔下一輛馬車詢問起來。


    看到親衛眾多的官爺攔下馬車,車上的百姓知道這是遇上大官了,趕緊下車答話。楊鵬隨便揀了一個抓著旱煙煙杆的中年男人問道:“漢子,這是誰家的馬車?你進城做什麽?”


    那個漢子把煙杆往煙袋上一插,拱手答道:“迴官爺的話,這馬車是定武鎮和新竹城之間的交通馬車,是張家人經營的。每天來迴四趟,十個銅板就可以上車坐到城裏去。如今定武鎮的百姓入城都坐這個車。”


    原來是私人經營的公共馬車,路費十個銅板。想不到新竹的百姓已經這麽富裕了,十個銅板坐一趟車也舍得。十個銅板夠吃一頓白米飯了。要是在山東,恐怕拿棍子打農民農民也不舍得坐這馬車。


    那漢子說到這裏,就忘記了楊鵬的第二個問題,垂手站在那裏。韓金信笑道:“漢子,王爺問你進城做什麽?”那漢子身邊的其他人聽到王爺倆個字,嚇了一跳,當即就跪在了地上磕頭了。那漢子卻沒有注意到這倆個字的含義,大咧咧答道:“官爺,我是進城給媳婦和兒子們買貨的,聽說燕王的商船隊到岸了,我進城看看有沒有新鮮貨色可以買,順便看看戲。翠玉閣的《西夏大戰》的大戲演了半年,我還沒看過哩,這次一定要擠進去看一看。”


    楊鵬好奇問道:“看一出戲多少錢?”那漢子答道:“看一出戲十二文錢。不過這是站著看的,隻有兩百個位置。若是站票賣完了,就隻能買前排的茶水位置了,要四十文錢一個人。”


    那漢子想了想,說道:“這次便是花四十文錢,我也要看看這出大戲,否則當真是白進城一趟?”楊鵬想了想,問道:“你這樣大手大腳花錢,不需要養兒女麽?”那漢子笑道:“官爺說笑了,這些錢算什麽大錢?我這三年得了一兒一女,還不是養得白白胖胖的?我這次進城要給大兒子買木馬和皮球玩具哩。如今我夫婦兩人佃種王爺的四十畝水田,一年收入差不多一百兩銀子...”


    說著說著,這漢子突然想起韓金信剛才說到王爺倆個字,反應過來,終於意識到麵前的官爺就是王爺楊鵬,嚇得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王爺在上,小民見過王爺。”那農民也不知道是激動還是緊張,跪在地上聲音都變了,扯著嗓子喊道:“王爺在上,小民能來新竹過好日子全賴國公爺。想當初在滄州寶坻縣,我和媳婦一年到頭飯都吃不飽,兩人冬天隻有一套棉襖,差點凍死。那時候好不容易生個女兒,也餓出病來夭折了...”


    楊鵬帶著親衛繼續往前走,從西門進入了新竹城。按照楊鵬的命令,新竹城是仿造天京新城建設的。經過三年多的發展,新竹城如今已經頗有規模。城池規模和擴建之前的天京新城差不多,街道數目都和天京新城一樣。


    這座小城如今是二十萬人的商業中心,從大陸運來的貨物全部在這裏集散,所以城市裏批發商業十分繁榮。鄭暉在城西建了一個很大的商品批發市場,呂虎運來的貨物就在這裏賣給本地的零售商,再由零售商把貨物販賣到鄉鎮裏去。


    楊鵬的一個決定,改變了幾十萬人的命運。新竹這裏的新農民十分富庶,消費力驚人,因此新竹城內的物流十分活躍。台灣的商品供給目前主要還是靠楊鵬的船隊。高立功在天京新城組織采購商品,然後呂虎把商品運到台灣。這高立功也是個人才,采購的商品往往都是台灣急需的。因此運到台灣的商品都賣得很好。


    新竹的批發市場叫作“燕王大市場”,楊鵬在批發市場看了看,發現上個月運來的貨物已經全部賣完,市場裏麵此時沒有人。人都在市場門口站著。急著進貨的零售商人們穿著幹淨體麵的衣服,全部擠在批發市場門口,焦急地等待著從碼頭運過來的新貨物。


    鄭暉說到:“王爺,我們上半年主要用貨輪運開荒農民和開荒物資,所以消費品的運輸就比較緊張了。貨物運到新竹城裏,往往不要三天就能全部賣空。每次船隊載著貨物進港,對於商人們來都是大事。”


    楊鵬站在批發市場門口看了一會。沒多久,一輛裝著精布的馬車就開進了批發市場,那些商人們就像是看見河魚的狸花貓,揮舞著銀子圍了上去。馬車上坐著的兩個小童忙得手忙腳亂,在商人們塞過來的銀子中間拚命記賬收錢。


    馬車還沒開進批發市場的紡織品區域,馬車上的精布就被搶購一空。沒多久,一車精鐵又開了過來,另一批商人衝了上去搶購。那場麵就像是後世春運時候買火車票。楊鵬笑了笑,離開了批發市場,往城中其他地方去逛逛。


    在城裏走了一圈,楊鵬發現新竹城內不僅有批發生意,而且零售業也十分發達。城裏有三縱三橫六條大街,其中被楊鵬命名為鳳凰街的街道上開滿了裝修華麗的大商店。這些商店往往都是兩層樓高,店麵有兩、三間屋子寬。


    商店的貨架上商品玲琅滿目:綢緞、瓷器、鏡子、茶葉、名酒、煙草等等,都是富裕的新竹農民買得起的高檔消費品。鳳凰街上人來人往,穿著體麵的農民在各家商店進出,手上提著大包小包。


    韓金信說道:“雖然各鄉鎮也有零售商店,但是種類有限。買高檔商品,農民們還是寧願多花幾十文錢車費入城來買,可選擇的品種多一些。”


    楊鵬點了點頭,又往城北走。城北的鎮北街也是楊鵬命名的,如今開滿了十幾家戲樓茶館,家家都是人滿為患。擁擠的戲樓裏時不時響起震天的叫好聲,顯然富裕起來的農民們對戲曲娛樂的需求十分大。茶館裏有人在讀報,讀的是隨船隊來的《大理寺公告》。雖然那些抵紙都是十幾天前的,但茶館裏的百姓還是聽得津津有味。


    不過楊鵬走了一圈,卻沒有發現有青樓妓院。楊鵬想了想,知道這是因為自己招募開荒農民時候大多是招募成對的年輕夫婦,所以沒有婦女出來做粉頭,青樓開不起來。


    韓金信等人跟在楊鵬後麵,一路觀察新竹城的繁華,讚道:“這新竹城短短四年就有這樣的繁華,著實不錯。若是被劉祥龍搶去了,就實在是太可惜了。”楊鵬笑道:“劉祥龍不但搶不了我們,我們還要搶劉祥龍的。在新竹修整兩天,我們便去把劉祥龍的北港奪下。”


    兩天後,楊鵬的龐大艦隊開出新竹港,往劉祥龍的北港攻去。北港是大海商王虎早年在台灣開拓的,又名笨港,位於台灣島西中部,在北港溪下遊右岸。如今這個港口是楊氏在台灣島的據點。北港距離新竹四百裏,楊鵬的艦隊晚上出發,開了一個晚上,於四月十五日清晨開到了北港。


    北港港口裏停泊著三艘福船,大概劉祥龍用來溝通大陸的商船。楊鵬用望遠鏡觀察港口,發現港裏並沒有太多防禦設施,隻在港口附近的小河邊建了幾座凹入地麵的炮台,架了十幾門紅夷炮。


    港口裏有幾百水兵,這些水兵看到楊鵬的龐大艦隊大兵壓境,急急跑到了碼頭上。楊鵬仔細看了看,發現這些劉家私兵三分之一裝備了弓弩,其他人則使用長矛。


    港口炮台裏的炮兵首先向楊鵬的船隊開火了。不過距離有兩裏多,劉家十三門大炮準頭欠缺,打了一輪沒有一發命中目標。


    楊鵬下令用十艘商船和十艘鐵甲艦半圓形包圍北港,把炮台打垮。很快二十條輪船就各就各位,二百四十門大炮對準了北港的炮台。炮長們拉響了點火繩,炸彈像雨點一樣朝港口裏的炮台飛去,在炮台的裏外轟然炸響。劉家炮台的設計是凹入地麵的,炸彈很難擊中目標,但一旦落進去就是大屠殺。二百四十顆炮彈大概有十幾顆在炮台內部爆炸,把操作火炮的劉家私兵炸得血肉模糊。


    隻一輪射擊,劉家的炮手就受不了了。一半的炮手被炸死,還活著的一半被死者傷者的血液和碎肉濺了一身,也失去了鬥誌,慌張逃出了炮台。


    楊鵬讓大炮們改變目標,開始轟炸守在碼頭上的六百多劉家私兵。不過剛才兩百多門大炮轟炸炮台的場景嚇到這六百私兵了。若是兩百多門大炮對著暴露在港口的六百士卒射擊,那場麵得有多血腥?不等楊鵬的大炮開炮,六百私兵就轟一聲潰了。士兵們丟掉了武器,慌張往港口外麵的鄉野裏逃去。


    楊鵬笑了笑,揮手說道:“輪船靠岸,北港也是我們的了!”船隊進入北港碼頭,楊鵬發現港口市鎮不大。碼頭上有幾十間屋子,還有幾十個貨艙,儲藏著劉家福船從大陸運來的物資,以及準備販往大陸的稻穀。那稻穀倒是不少,楊鵬的水兵們粗粗統計了一下,發現十幾個糧倉裏儲存著十多萬石的稻穀。


    這十多萬石的糧食大概是北港農民一年的田賦或者地租,價值四十多萬兩銀子,此時全部成為了楊鵬的囊中物。劉家自認為控製了東南海麵,不怕別人來搶劫,甚至要搶楊鵬的新竹,卻沒想到楊鵬敢來搶他的北港。


    碼頭北麵有一所華麗的五進大院子,是劉祥龍在北港居住的“行宮”。此時看見楊鵬攻打過來,大院子裏麵的劉家人全撒腿逃了,也不知道逃到哪裏去了,楊鵬的士兵入院搜查了一會,隻在一個庫房裏搜出二萬多兩銀子。看來劉祥龍並沒有在北港儲存大量錢財的習慣。


    碼頭往東走三裏路是一個市鎮,大概有一千多商販匠人居住在市鎮裏。此時看見有人攻打碼頭,市鎮上的百姓都躲進家裏,市鎮上的道路冷冷清清的。


    楊鵬又騎馬行到鄉村裏,發現北港的鄉村破破爛爛的。百姓們都躲在茅草屋頂的土屋裏,偶爾有個把消息不靈通的農民在田間耕作,也都是麵黃肌瘦。


    楊鵬準備接手北港,準備好好管理經營這個地方,自然不能讓百姓們害怕自己。楊鵬讓士兵們十人一組深入市鎮和鄉村,宣傳自己的政策:


    “燕王討伐不義,隻懲元兇不傷百姓,百姓們莫要驚慌!”“燕王已經占領全港,城鎮秩序已經恢複,百姓放心出來經營,大兵秋毫不犯。”


    士兵們沿街喊了半個小時,北港的百姓漸漸不再慌張。楊鵬找來了十個有威望的鄉老,借用市鎮上的酒鋪招待這些鄉老,試圖了解整個北港的基本情況。


    “諸位鄉老,我便是燕王楊鵬!以後這北港就歸王爺管轄了。”北港裏麵忠於劉祥龍的官吏早就跑了,市鎮上留下來的人都是和劉家沒有瓜葛的。這些鄉老們聽見楊鵬這話,便要離座跪下去,被楊鵬虛虛一抬手製止了。


    “免禮,我想知道,這北港有多少人口,多少田地,劉氏以往怎麽收稅?”鄉老們互相看了一眼,由一個胡須花白的老人站出來答道:“王爺在上,恕荒島老夫無禮,據老夫所知,北港有民戶四千多戶,人丁三萬二千人。具體田地多少老夫也不知道,但以前的劉家大管家有一次請我們喝酒時候說過,說北港二千頃田地如何如何,想來二千頃田地是有的。”


    那老人雖然說的是官話,但福建口音很重。楊鵬費了好大勁才聽明白,點了點頭。


    “劉家是如何收稅,如何收地租的呢?”老人說道:“北港百姓的這些田地還是在‘東洋船老’王虎手上自發開墾的,都是老百姓的私田,所以就沒有地租的說法。不過劉家人來了以後收我們六成田賦,百姓收一石糧食要繳六鬥給劉家,百姓們都很窮苦。”


    原來劉家把田賦定得這麽高,雖說是田賦,實際上和地租沒有區別。“本王爺在新竹也收百姓六成地租,百姓都很富裕,為何北港的百姓繳納六成田賦會窮苦?”


    那個鄉老聽到楊鵬這句質問,支支吾吾不太敢說話,怕自己哭窮的行為抵觸了楊鵬。他旁邊一個微胖的老人站了起來,說道:


    “王爺明鑒,北港的田地都是百姓在溪穀邊開墾的,灌溉澆水全靠扁擔水桶一桶一桶提水,年輕的夫婦兩人能種二十五畝地就累個半死了。而且人力挑水灌溉總是力有不足,收獲的糧食有限,一年能收二石就不錯了。刨去田賦,隻剩下十幾石自用。”


    “辛苦一年隻能收獲這麽一點糧食,要養活全家人,北港的百姓豈能不貧苦?”楊鵬聽到這個老人的話明白過來。北港的主要問題是沒有水利設施,每個百姓能種的地少,灌溉不力導致產量也低,所以百姓就貧苦。比較下來,新竹因為有水利設施,每個壯丁的生產力是北港的兩倍。


    楊鵬點了點頭,自信地說道:“諸位鄉老放心,既然如今北港由本王爺做主了,以後就一定會讓百姓們富起來。以後別說吃飯穿衣不成問題,我還要讓百姓們住上磚瓦房子,穿上綢緞衣服,吃上肉!”


    北港的鄉老們聽到這話,撲通撲通全跪在了地上,使勁給楊鵬磕頭。雖然心裏未必相信楊鵬的話,但這些鄉老們臉上卻都是心悅誠服的表情。


    留下五百名士兵在北港維持秩序,楊鵬就把船隊開到了北港外麵的外海。楊鵬艦隊的優勢在於機動力和火力。隻有在遼闊的外海海麵艦隊才能放開手腳。如果船舶停靠在港口裏被劉祥龍的大軍包圍了,情況就不妙了。港口裏水道狹窄,輪船無法快速機動,最後肯定會被劉家的海賊包圍。到時候幾千人叼著刀劍攀爬鐵甲艦的船舷,再多大炮也沒用。


    攻打敵人的港口也不是楊鵬的蒸氣輪船最擅長的。大陸附近暗礁很多,吃水頗深的鐵甲艦若是在陸地附近的淺海高速機動,很容易觸礁。但如果不高速機動,又容易被人數數倍於自己的劉氏海賊包圍。


    所以楊鵬就把艦隊開到了北港外麵的外海,高速巡弋。一方麵可以劫掠從倭國返航的劉家商船船隊,另一方麵可以攔截試圖收複北港的劉家海軍。


    北港一年可以給劉氏帶來幾十萬兩的收益,想來劉祥龍無論如何是咽不下這口氣的。楊鵬的艦隊在北港外海巡弋了五天,果然遇到了劉祥龍的龐大艦隊。楊鵬正在尾樓琢磨地圖,卻突然聽到瞭望手的大聲唿叫。楊鵬抬頭一看,發現遙遠的海平線上突然出現了無數斑點。那些斑點越來越大,最後竟在海平線上連成了一條線。直線越來越粗,從南到北占滿了整個大海的盡頭。


    四月初夏明媚的陽光下,那些斑點漸漸露出了本來的麵目——帆船的船帆。劉家艦隊像是鋪滿了整個海麵,也不知道有多少戰船,不可一世地朝五十三艘蒸氣輪船攻來。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戰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槍子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槍子彈並收藏少年戰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