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老虎算法起到的效果超過了孟繁岐的預計,這可能是因為幾年後的檢測排查算法對現在的投機方式進行了降維打擊。


    也有可能是因為選擇的地區較為繁華,加州的總體經濟情況在美國處於領先地位,大約是前五前七的水平。


    經濟發達的地方,這樣的投機行為總歸會多一些。


    不過不論如何,單獨老虎算法就已經初步測試有接近超過10的提升,即便保守估計,最後的收益也會超過6-7。


    根據2013年的財報估算,穀歌14年單季的廣告營收應當在125億美金左右,其中因為新算法獲利的金額很可能在10億美金左右。


    雖然根據協議規定,孟繁岐隻能抽14年3成,15年1成,但三個月內見賬3個億美金,也已經是史無前例的神話了。


    並且,達成這個成果一共隻使用了不到一周。


    讓孟繁岐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情甚至已經直接影響到了穀歌的董事會。


    這也難怪,季度間的增長通常最多是個位數,這迴加上算法提升的部分突然來了一個接近二十的百分比,拿大頭分紅的董事們不會注意到才是怪事。


    隻是沒想到會這麽快。


    如今市值數千億美元的穀歌是矽穀神話,而這個神話的董事會則是由創始人謝爾蓋-布林,拉裏-佩奇和前穀歌ceo施密特三人為核心。


    穀歌現在最為核心最為成功的廣告營收方式,便是施密特帶給穀歌的。


    如今已經不再擔任穀歌首席執行官的施密特並沒有完全退休,仍舊在使用他老道的經驗和過人的智慧為穀歌出謀劃策。


    多年來他的老謀深算為穀歌保駕護航,在很多風險甚至沒有跡象的時候就被他出手擺平。


    這也證明了兩位創始人當年拉他入夥是多麽正確明智的選擇。


    三人組一直是一動兩靜的模式。


    施密特負責總體掌舵,提出許多計劃,力圖最大化穀歌的利潤和財富。


    而兩位創始人作為技術天才,則從總體戰略和技術層麵上擁有一票否決權。


    如果說沒有布林和佩奇,就沒有穀歌的強搜索技術和獨特精神,但沒有施密特,穀歌就缺少了最強的營收能力。


    無法將手漸漸伸向這麽多的其他領域,也就沒有了重塑互聯網格局的龐大能量。


    可能也隻有施密特這樣既有很強的技術背景(貝爾實驗室),而後又成功在運營管理領域取得驚人成就的人,才能夠與布林和佩奇如此平等地合作吧。


    而施密特作為一己之力從源頭上挖掘出穀歌廣告潛能的人,理所應當地也是最能夠理解這次算法更新威力的人。


    廣告部門對下季度的盈利判斷放在了董事會的桌子上,所有人都沒有辦法忽視那十幾個點的收益提升。


    百分之5-6左右是預估提升,百分之10左右是算法收益。


    關鍵是這東西它不要任何成本,隻是單純在現有條件下對推薦結果排序的優化。


    無本萬利的事情。


    “天才,實在是賺錢的天才。”施密特深知目前穀歌的廣告係統是優化了多少輪的形態,能夠輕鬆從上麵再摳出百分之5-6都是整個部門努力的結果了。


    他孟繁岐單槍匹馬,就拿下了超過10的提升。如此出色的吸金能力,不由得董事會成員不讚賞。


    穀歌的營收中還得減去一些隻有董事們才知道的隱形成本,算法提升的實際效果在董事們的眼裏其實比孟繁岐預計的要更好。


    不過欣喜之餘,他們同時也發現算法提供者的分成比例顯得有些驚人了。


    “這倒黴合同誰去簽的?按這麽算,一個季度就分三個億,一年下來十個億了。”談完正事,施密特突然提到了這個驚人的優異測試結果,以及誇張的分成金額。


    也不怪施密特說這個話,他作為董事會三巨頭之一,這麽多年來從穀歌的得利也隻在幾百億美金之數。


    創始人拉裏佩奇,今年230億美金身價都登上全球富豪榜第二十了。


    現在突然來了個新人,起手就是一個算法薅走這麽多,換誰來也覺得離譜。


    “傑夫去簽的。”視頻會議的另一端,佩奇臉一黑,簽是傑夫去簽的,但作為現任的首席執行官,這個分成合同是他點的頭。


    “傑夫和辛頓都認為他是ai領域不可多得的人才。”


    “人工智能人才怎麽跑去寫廣告方法了。”施密特有點無語,這個合同在他看來有點離譜,換了他來是怎麽也不會簽的。“怎麽搞的,分了那麽多利潤出去。”


    “我特麽怎麽會想到他廣告算法玩得這麽溜?”佩奇2011年從施密特手裏接迴穀歌,大刀闊斧地砍掉了營收不行的項目任務。


    並讚同傑夫,重點投入了無人駕駛和人工智能相關的項目,這次招孟繁岐,也是為了這些項目。


    “招你進來是搞人工智能的,你倒好,去給我刷廣告收成了是吧?真有你的。”佩奇此時的心情高興又複雜。


    心說,怪不得迴來之後傑夫的表情怪怪的,估計他早就有所察覺。


    原本那些圖像類和人工智能項目,即便能分出去大幾千萬,少說也得要一年的時間吧?


    誰能想到孟繁岐完全換了一個根本不一樣的賽道,人還沒來,就等著看14年財報分錢了。


    招你進來是擠牛奶的,結果你抱住一隻綿羊就狠狠地拔毛。


    還專門撿農場主最愛護的那一隻。


    不過,分得多說到底還是意味著賺得多了,施密特第一時間在意了一下分成的數額。


    但看到隻是一年三成,第二年一成之後,還是覺得可以接受的。


    畢竟羊又肥了不少,胖了好幾斤,少點毛不至於計較。


    隻是三人絲毫不知,這還隻是孟繁岐這一輪廣告三板斧的第一式。


    要知道,三個億美金即便對三位董事會巨頭來說,也不能說是很小的數字了。


    即便是布林之後因為懷疑妻子和馬斯克有染,怒而賣掉的特斯拉股票,價值也才3.6億。


    而後孟繁岐的每一板斧,都讓三位董事會成員再一次重複了一遍這個感覺心痛,後又覺得可以接受的過程。


    好在孟繁岐在這方麵記得的內容一共也沒有多少,幾輪板斧揮完之後,招式便用盡了。


    這才沒有在在職期間因為利潤的事情和董事會內成員產生矛盾。


    “分成的金額太大了,不可能給太多現金。股權,避稅,不同洲法律上還有空間,這件事安排人專門去做一下。”施密特在這件事上下了最終的結論,“現金還是要流向更有價值的地方。”


    若是孟繁岐在這裏,就會非常清楚施密特所指的“更有價值的地方”,便是智能家居公司尼斯特nest。


    14年1月,穀歌32億美元收購尼斯特,是繼收購摩托羅拉之後最大的一次收購動作。


    孟繁岐最終在一年內單靠推薦廣告算法分走的利潤會和這次收購不相上下,考慮到這個情況,這份合同確實簽得離譜了一些。


    正在繼續埋頭寫代碼的孟繁岐毫不知情,除了穀歌的董事會之外,還有一位前穀歌高層注意到了他。


    並即將展開聯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AI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loseA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loseAI並收藏重生之AI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