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歸說,笑歸笑,重頭戲還是得看合同。


    這版本的合同,之前已經發過了一版草稿。


    隻是翻閱了合同的一頁,就已經可以感受到李彥弘的誠意,又或者說是拉攏之意。


    因為這份合同乃是技術服務合同,而非技術轉讓合同。


    這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技術服務合同,意味著yolo算法隻是由孟繁岐為白度提供了技術支持,他本人仍舊可以繼續使用以及享受作為算法發明者的所有權益。


    這份合同最關鍵的幾點主要是,保密條款,驗收部分,收益分配條款,還有違約責任這四點。


    保密條款最好理解,白度願意斥重金獲得孟繁岐yolo算法的技術服務,雖然李彥弘為了交好自己,沒有選擇直接技術轉讓的形式。


    但保密條款裏,還是對自己在這方麵做了很多限製,這個可以理解。否則白度不就成做慈善的了。


    條款中規定,14年6月前,孟繁岐不得公布任何yolo技術相關的細節,14年12月前,不得開源這部分代碼。論文與代碼公布時,需要和白度聯合公布。


    這點孟繁岐完全可以接受,白度之所以隻限定6-12月兩個時間點,一是因為這麽長的時間已經足夠白度產品化並且占據市場,形成一定的技術和工業壁壘。


    二是因為等到那個時候,技術公布反而會有熱度,增強這個社區的熱度和關注度。說白了就是讓廣大的技術愛好者給白度打白工。


    孟繁岐本人保有技術發明者的權利,但在14年12月前,必須保證,僅能夠將技術提供給自己所在的公司,且該公司不得從事任何涉及國內檢測相關業務。


    “這一條主要是限製我倒賣多次,我並沒有這個打算。入職穀歌的話,穀歌在國內也沒有這方麵的業務和計劃。”孟繁岐覺得這個限製合理,也對自己沒什麽影響。


    “驗收條款裏,剛剛你已經在國際公認的數據集,以及以外接攝像頭實時檢測的形式為我們展示了算法的能力。這裏其實基本上已經算驗收完成了。”李彥弘看到他在翻閱驗收條款部分,便出言說道。


    “但考慮到我們采用該技術,有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場景,這部分數據現在對外並不公開,你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做測試。因此,這部分最重要的性能結果,我們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確認。”


    孟繁岐點頭表示理解,白度自己自然積累了比較龐大的數據,這些內容自己目前的一台組裝機是很難負擔的,“根據這部分數據的驗證結果,是對我們最後的收益分成產生一定影響是吧。”


    “是的,我們在內部數據上,對現在一流的算法都做過測試。等到我們審查完你的代碼,並在上麵完成測試之後,會根據綜合情況給它一個最後的評估。”


    後麵的收益分配條款,也還是比較公平公開,讓人放心的。


    它上麵預先設定了,yolo算法達到什麽區間會對應什麽分成。


    如果孟繁岐對最後白度的測試結果有異議,覺得存在虛假的成分,白度也允許孟繁岐自己前來總部進行訓練和推理操作。


    這樣的話,基本上沒什麽問題了吧?


    孟繁岐仔細翻閱了一下自己可以產生收益的幾項來源,和上次口頭上談的基本一致。


    短期內抽成節約下來的研發經費和設備經費的一定比例,長期上,對yolo算法做核心技術的服務和app都進行持續按比例抽成。


    如不對算法進行更新和維護,則逐年會下滑,如果持續協助白度優化算法,則維持一直不變甚至上升。


    至於算法帶來的熱度和關注,也有非常詳細的對應計算辦法,具體到不同網站的不同數據怎麽折算。


    結算的頻率是每季度一次,根據當季白度的財報結果去結算應當分得的收益。


    總體來說還是非常誠心並且照顧人感受的一份合同。


    就連違約條款中,對孟繁岐的限製都並不過分,隻是規定白度有權在孟繁岐違反保密條例的情況下,中止一切後續的收益分成,並要求孟繁岐賠償三倍已支付款項。


    之前草擬版本的合同,孟繁岐找資深律師仔細諮詢學習了一下,並沒有什麽問題。


    現在的這個版本,隻是最後確定了一下具體的比例和份額,其他部分沒有變化。


    因此孟繁岐比較爽快地就答應了下來:“這些條款我都仔細看過了,沒什麽問題,現在就可以簽。”


    由於隻是孟繁岐單方麵提供技術服務,所以這次的簽署並不太正式,沒有講究什麽排場。


    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李彥弘察覺到了這件事,因此特意安排在一個更像討論會的場景。


    孟繁岐嘴上說得輕鬆,但其實剛剛反反複複將二十幾頁的合同看了好多遍,生怕自己哪裏漏掉了什麽內容。


    如今與白度的合作算是塵埃落定,孟繁岐覺得輕鬆了不少,總算是有心思關注其他的事情了。


    “李總,我看外麵不少開發人員好像都在待命,這是什麽情況?”


    白度的深度學習研究院這時間也不是什麽好進來的地方,入職的門檻很高,一年下來工資都開出人均大幾十萬,怎麽一個個的正事不做,全都圍在玻璃屋外麵看著,搞得像參觀動物園似的。


    “他們啊?都是做神經網絡結構和圖像檢測算法的,你這兩個結果一做出來,他們今年全白幹了。”


    李彥弘笑著跟孟繁岐打趣,但內心深處其實有幾絲苦澀。


    “現在都眼巴巴地等著接手你的代碼呢,看完之後先消化幾天,我計劃還是早點開一個技術的發布會,把這個成果的效果宣傳出去。”


    “趕得這麽急?”孟繁岐聽了有些驚訝,“不先做成app或者什麽組件上的附加功能測試一下?”


    “我們白度目前在自動駕駛,工業檢測,安保方麵都缺少積累和各類基礎資源。根據我們的討論結果,還是希望通過對技術水平和能力的宣傳,吸引一些這方麵的領軍公司來合作。”


    李彥弘近兩年一帆風順,但他一直在技術方麵維持著較強的危機意識,積極探索新的可能以及新的業務領域。


    “並且,實時檢測算法有太多的可能,很多時候我們也猜不到到底什麽公司有怎樣的需求。盡快開一個技術發布會,是為了展示你算法的多種可能,我們會選取很多方向的圖片或者物體來做展示。希望這樣的形式可以激發企業們潛在的需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AI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loseA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loseAI並收藏重生之AI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