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岐與李彥弘所約定的期限,兩周左右其實不算短。


    隻是若想要把交接的這部分代碼精益求精,卻總是顯得有些不夠。


    孟繁岐對這個時期的平台和工具熟悉程度還是稍有欠缺,雖然視野和大局上超過時代好幾年,但落實到具體的實現上,還是有許多小問題的。


    原本這些代碼隻是為了快速得到實驗結果,美觀,可讀性和性能優化上未免就有所欠缺。


    再說了,在孟繁岐原本的計劃中,也沒有想過這麽早就會直接和白度這樣的大企業交流技術和代碼。


    終究還是低估了李彥弘在這方麵的關注程度,在這個ai還不算火的時候,李總竟然一個電話就親自前來麵談。


    好在這時候自己的身份比較討巧,對於一個在讀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人們通常也不會用資深工程師的代碼規範去要求。


    他連續發布了幾個突破性的算法思路已經很驚世駭俗了,要是一手代碼再跟十年老碼農似的,恐怕都會有想象力豐富的人猜到他是不是重生人士了。


    忙了差不多十天的時間,總算又把代碼整體優化了一輪。


    再次閑下來的孟繁岐,將魔爪伸向了韓辭。


    這家夥自從上次被自己繞進去之後,就一直沒了動靜。


    說是要就自己drea的殘差算法理念做文章,結果不知怎麽的,加了微信也不問自己任何問題,仿佛人間消失了一般。


    “在嗎?在嗎?理論證明寫好了嗎?論文開始寫了嗎?ppt做了嗎?”


    一連發靈魂的拷問直接一股腦發了出去,正在因為緊湊的時間限製拚命掉頭發寫論文的韓辭看完之後,惡狠狠地把手機摔在了床上。


    這是最氣人的情況,不是被人狠狠地折磨,而是自己心甘情願地選了一條受折磨的道路。


    薑太公釣魚,她韓辭願者上鉤,都沒地說理去。


    眼下時間越發接近月末,距離真的上台,在世界頂級大學和機構們麵前展示自己的理論,已經隻剩不到兩周了。


    這對韓辭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她的論文....才隻寫了三分之一。


    韓辭突然感覺越接觸孟繁岐這個人,自己的生活中就有越多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


    讓自己的生活節奏總被打亂,打得自己措手不及,偏偏結果還是她想要的。


    “啊啊啊啊啊!!!”


    韓辭大叫著將自己本就已經蓬亂如鳥窩的頭發徹底撓亂。


    情緒這才得以平複了一些。


    “你站著說話不腰疼,有本事你寫呀!”韓辭一頭倒在床上,氣唿唿地迴消息,後麵還跟了三個頭上冒火的表情包。


    剛迴完這句話,韓辭馬上就後悔了。你行你上啊可能對大多數人大多數情況來說都是萬用的招式。一擊必殺,讓對方隻能暫避鋒芒。


    可偏偏這個家夥完全不一樣,天賦異稟,寫論文做實驗就跟特麽喝湯一樣。


    上迴見麵交流,說得累了他直接從包裏掏出一遝論文稿件,一百來頁。


    竟然都是13年內這段時間的研究成果。


    韓辭當時都看呆了,不少研究生一兩個月才精讀一篇論文。其他多數文章都隻是泛泛閱覽,了解概要和結論,不會讀得特別細致。


    翻閱十幾二十篇論文,大約會有一篇值得非常仔細地去研究。


    因而半年下來,普通的碩博生能有十篇左右的文章,整篇都將它逐字逐句研究,爛熟於心,甚至自己去複現,已經算是比較勤奮的了。


    他倒好,直接自己寫了一堆,關鍵是還完全脫水,篇篇都是幹貨,連她這個外行人都能看出厲害之處。


    “我就是寫好了才來問你的。”孟繁岐渾然不覺,理所應當地迴道,這小姑娘咋迴事啊,“我對自己的要求,永遠比對別人更嚴格!”


    “半篇論文怎麽寫這麽久,不應該呀。”孟繁岐繼續輸出道。“實在不行先做ppt忽悠人算了。”


    十二月在會上展示並不需要整篇的論文,韓辭的任務其實隻能算半篇論文的量。


    隻要把主要的內在聯係和公式推導準備好,把核心理論部分寫好,展望一下可能的研究方向即可。


    最終畢竟是以ppt的形式展現,以展示和交流為主,大會並不會收錄文章。具體的成品文章,可以交流後再做補充調整,然後投稿。


    “煩死了煩死了煩死了!”韓辭也不打字了,幹脆拿起手機,打開語音就是一頓輸出。


    全是情緒,拋棄邏輯。


    ??????


    什麽情況,這麽暴躁?孟繁岐一臉莫名地盯著手機,沒想明白發生了什麽。


    再有十天出頭就要出發,大家各自簽證都辦好了,自己問問對方的準備情況,怎麽這麽大的反應?


    哦,是了。孟繁岐覺得自己悟了,都說每個月總有那麽幾天。


    想必是生理原因,使得這麽個文靜的小姑娘如此暴躁,口吐芬芳。


    那就可以理解了。


    “早點休息,多喝熱水。”想到這裏,孟繁岐決定不計較對方惡劣的態度,而是以德報怨。


    八個字,暖她一整天!


    而手機對麵的韓辭,則對著空氣打起了拳擊。隻是情緒發泄歸發泄,卻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她想要用數理的概念去對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做解釋,就勢必需要熟悉並且能夠解釋甚至推測一些常見的實驗現象。


    想要分析,熟悉,歸納這些現象,自然需要相當數量的實驗結果才能推論。韓辭卻無處去尋這些實驗結果。


    通常來說,隻需要分析幾篇重要論文的實驗部分即可,隻可惜目前殘差網絡還未公布,它的實驗結果,當然是隻有孟繁岐一個人獨家掌握,別無分號。


    韓辭前麵的摘要和相關文獻部分已經準備好,公式推論也是她所擅長的,隻唯獨對實驗現象的了解缺少了一大塊。


    而恰恰ai領域又是極其注重實驗結果的部分,如果隻單獨對殘差這一公式進行展示,未免顯得內容太過單薄了一些。


    “可惡。”韓辭很不喜歡這種失去主動權的感覺。韓辭因此躲了好幾天,可到最後還是要去找他,想把文章做好終究還是沒有別的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AI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loseA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loseAI並收藏重生之AI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