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院大樓五樓,孟繁岐和韓辭兩人剛從院長辦公室出來。
“請你吃頓飯吧。”韓辭按完電梯轉過頭看向孟繁岐,她覺得既然要麻煩別人,當然不能讓別人白幹。
“倒也不用那麽客氣。”孟繁岐知道她的意思,“當時若不是你跟付院長提過我的事情,想來付院長也不會在圖書館注意到我。”
“他的指點對我來還是非常關鍵的,這份功勞怎麽也得有一部分算在你的頭上。”孟繁岐這個倒是真心話,如果不是付院長的幫助,他早期的這幾篇論文質量肯定要下降一兩個檔次。
“我有功勞,那你請我吃吧,我餓了。”韓辭可從來不玩口是心非打太極那一套,既然對方都這麽說了,她直接就是一個欣然接受。
這家夥還真不客氣啊,孟繁岐心裏吐槽了一句,不過不論怎麽說,與這樣的人相處至少非常輕鬆。不會有其他的想法藏著,整天讓你去猜。
“當時吧,我隻是覺得你在這方麵的研究有些意思,拜訪付師兄的時候說到老師相關的事情,提倡關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就提了一句。”韓辭迴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況,“我倒是沒想過那個內容會是這麽突破性的成果,要按我個人的看法的話,殘差在數學和物理方向確實不是什麽很有新意的東西。”
“你倒是會說大話,太陽底下能有多少新鮮的東西?”孟繁岐知道她沒有貶低自己的意思,笑著應道,“有關神經網絡本身結構的內容,在ai方向其實也隻是很小的部分。殘差隻是一種使得網絡更容易被優化的小技巧,以數學界的眼光看,當然不是什麽大不了的東西。”
類似殘差的形式在數學界隨處可見,歐拉前向,牛頓法,都含有類似的理念。
“說到底,人工智能是一個強實踐性的學科。它的理論和可解釋性薄弱,但性能突飛猛進,工業應用的價值很大。我覺得不管是實踐派還是理論派,都需要客觀認識這件事情,不要整天搞來迴鄙視那一套。”
孟繁岐感覺,韓辭就已經開始有一點理論至上的味道了。“我個人認為,能夠切實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更加重要一些,可以感覺到自己的成果,理論這樣真正基礎的東西就交給你這樣的天才去好好研究吧。”
倒也不是孟繁岐不想提前推進ai理論方麵的進展,而是直到2023,ai的原理和可解釋性始終沒有什麽進步。即便是鄂院士,在搞了一段時間的動力係統視角解釋之後,做了一些理論貢獻之後,也將注意力轉移走了。
“得了吧。”韓辭翻了個白眼,“嘴上說不要搞鄙視那一套,轉過頭還不是說我們的研究對人的生活沒有影響。”
“倒不是說你的研究就一定對生活產生不了影響,隻是就這個學科和方向而言,可能理論方麵的成果比較難出。即便出來了,也很容易和實驗結果對不上。”
孟繁岐不是輕理論重實驗,而是從ai起飛以來,實在有太多的未解之謎說不出答案。傳統機器學習的理論和規律失效了太多。
多少人前赴後繼地跳進ai可解釋性的大坑,但到最後拿出來的卻大多是比較牽強的解釋,有點打哪兒指哪兒的感覺。
反而是一些偏重可視化的實踐工作,對理解ai模型的模式幫助很大。
“更多的是被好奇心所驅動吧,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你在圖書館寫的那個技術會取得世界級的突破。如今知道它的價值,確實十分好奇。”韓辭其實才是這個世界上第二個知道殘差網絡的人,隻不過她當時隻粗略一讀,看了一眼摘要,沒有機會細讀,也根本沒有太放在心上。
這也正常,誰會想到自己能在圖書館撞見大幅突破世界算法性能記錄的人呢?
“說起來,你的drea的論文還沒有公布吧?計劃什麽時候發出來?”付院長沒有將孟繁岐的原稿透露給別人,但是還是和自己這位小師妹聊了不少具體的內容。
“還沒,我準備到下個月去澳大利亞參會的時候,再公布出來。”孟繁岐對這件事一點也不急,他猜到付院長應該不會將自己的稿件給別人看,所以才會特意讓自己來解答韓辭的一些問題。
他個人其實倒也無所謂,人工智能方向的文章,代碼和實驗結果大部分時候重要性和理論以及文章本身相差無幾。
即便是接觸過源碼和大量實驗的孟繁岐複現這些內容也花了大半年時間,不存在什麽竊取的風險。
於是孟繁岐相當爽快地從包裏將原稿拿給了韓辭。
“你就不好奇我為什麽這麽關注你的工作?”韓辭接過論文稿件,一邊走一邊快速地瀏覽著。
“大概就是想從drea的殘差和數理的關係入手唄。”孟繁岐對理論工作關注得不多,但對鄂院士流派的一些想法還是略知一二。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在這個時間點,忽悠韓辭肯定是夠夠的了。
“哦?你再仔細說說?”韓辭這下是真的有些詫異了,付院長特別喜歡這個小師妹,所以跟她交流過不少。對孟繁岐的事情也有提及一二。
在兩人的交流當中,韓辭的感受是,孟繁岐對人工智能方向的判斷和視野很好,涉獵範圍廣,偏向實用技術。
代碼能力很出色,自己提出的理論和算法都能夠比較高性能的實現,不過理論和數學上的定義和推演,隻能說是非常尋常普通的水平。
在兩位著名數學院士門生的眼中,自然也就是中遊之姿,沒有什麽特別可稱道的地方。
韓辭完全承認也敬佩孟繁岐在人工智能方麵的天賦,但要說到數理方麵,卻還真沒指望過他能有什麽獨到的見解。
被乍一說中,韓辭有些不信,便讓他繼續說說看。
“動力係統視角下的殘差網絡應該有不少方向能做吧。”孟繁岐暗笑,還想考我?你老師過兩年發什麽論文我都知道。
“請你吃頓飯吧。”韓辭按完電梯轉過頭看向孟繁岐,她覺得既然要麻煩別人,當然不能讓別人白幹。
“倒也不用那麽客氣。”孟繁岐知道她的意思,“當時若不是你跟付院長提過我的事情,想來付院長也不會在圖書館注意到我。”
“他的指點對我來還是非常關鍵的,這份功勞怎麽也得有一部分算在你的頭上。”孟繁岐這個倒是真心話,如果不是付院長的幫助,他早期的這幾篇論文質量肯定要下降一兩個檔次。
“我有功勞,那你請我吃吧,我餓了。”韓辭可從來不玩口是心非打太極那一套,既然對方都這麽說了,她直接就是一個欣然接受。
這家夥還真不客氣啊,孟繁岐心裏吐槽了一句,不過不論怎麽說,與這樣的人相處至少非常輕鬆。不會有其他的想法藏著,整天讓你去猜。
“當時吧,我隻是覺得你在這方麵的研究有些意思,拜訪付師兄的時候說到老師相關的事情,提倡關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就提了一句。”韓辭迴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況,“我倒是沒想過那個內容會是這麽突破性的成果,要按我個人的看法的話,殘差在數學和物理方向確實不是什麽很有新意的東西。”
“你倒是會說大話,太陽底下能有多少新鮮的東西?”孟繁岐知道她沒有貶低自己的意思,笑著應道,“有關神經網絡本身結構的內容,在ai方向其實也隻是很小的部分。殘差隻是一種使得網絡更容易被優化的小技巧,以數學界的眼光看,當然不是什麽大不了的東西。”
類似殘差的形式在數學界隨處可見,歐拉前向,牛頓法,都含有類似的理念。
“說到底,人工智能是一個強實踐性的學科。它的理論和可解釋性薄弱,但性能突飛猛進,工業應用的價值很大。我覺得不管是實踐派還是理論派,都需要客觀認識這件事情,不要整天搞來迴鄙視那一套。”
孟繁岐感覺,韓辭就已經開始有一點理論至上的味道了。“我個人認為,能夠切實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更加重要一些,可以感覺到自己的成果,理論這樣真正基礎的東西就交給你這樣的天才去好好研究吧。”
倒也不是孟繁岐不想提前推進ai理論方麵的進展,而是直到2023,ai的原理和可解釋性始終沒有什麽進步。即便是鄂院士,在搞了一段時間的動力係統視角解釋之後,做了一些理論貢獻之後,也將注意力轉移走了。
“得了吧。”韓辭翻了個白眼,“嘴上說不要搞鄙視那一套,轉過頭還不是說我們的研究對人的生活沒有影響。”
“倒不是說你的研究就一定對生活產生不了影響,隻是就這個學科和方向而言,可能理論方麵的成果比較難出。即便出來了,也很容易和實驗結果對不上。”
孟繁岐不是輕理論重實驗,而是從ai起飛以來,實在有太多的未解之謎說不出答案。傳統機器學習的理論和規律失效了太多。
多少人前赴後繼地跳進ai可解釋性的大坑,但到最後拿出來的卻大多是比較牽強的解釋,有點打哪兒指哪兒的感覺。
反而是一些偏重可視化的實踐工作,對理解ai模型的模式幫助很大。
“更多的是被好奇心所驅動吧,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你在圖書館寫的那個技術會取得世界級的突破。如今知道它的價值,確實十分好奇。”韓辭其實才是這個世界上第二個知道殘差網絡的人,隻不過她當時隻粗略一讀,看了一眼摘要,沒有機會細讀,也根本沒有太放在心上。
這也正常,誰會想到自己能在圖書館撞見大幅突破世界算法性能記錄的人呢?
“說起來,你的drea的論文還沒有公布吧?計劃什麽時候發出來?”付院長沒有將孟繁岐的原稿透露給別人,但是還是和自己這位小師妹聊了不少具體的內容。
“還沒,我準備到下個月去澳大利亞參會的時候,再公布出來。”孟繁岐對這件事一點也不急,他猜到付院長應該不會將自己的稿件給別人看,所以才會特意讓自己來解答韓辭的一些問題。
他個人其實倒也無所謂,人工智能方向的文章,代碼和實驗結果大部分時候重要性和理論以及文章本身相差無幾。
即便是接觸過源碼和大量實驗的孟繁岐複現這些內容也花了大半年時間,不存在什麽竊取的風險。
於是孟繁岐相當爽快地從包裏將原稿拿給了韓辭。
“你就不好奇我為什麽這麽關注你的工作?”韓辭接過論文稿件,一邊走一邊快速地瀏覽著。
“大概就是想從drea的殘差和數理的關係入手唄。”孟繁岐對理論工作關注得不多,但對鄂院士流派的一些想法還是略知一二。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在這個時間點,忽悠韓辭肯定是夠夠的了。
“哦?你再仔細說說?”韓辭這下是真的有些詫異了,付院長特別喜歡這個小師妹,所以跟她交流過不少。對孟繁岐的事情也有提及一二。
在兩人的交流當中,韓辭的感受是,孟繁岐對人工智能方向的判斷和視野很好,涉獵範圍廣,偏向實用技術。
代碼能力很出色,自己提出的理論和算法都能夠比較高性能的實現,不過理論和數學上的定義和推演,隻能說是非常尋常普通的水平。
在兩位著名數學院士門生的眼中,自然也就是中遊之姿,沒有什麽特別可稱道的地方。
韓辭完全承認也敬佩孟繁岐在人工智能方麵的天賦,但要說到數理方麵,卻還真沒指望過他能有什麽獨到的見解。
被乍一說中,韓辭有些不信,便讓他繼續說說看。
“動力係統視角下的殘差網絡應該有不少方向能做吧。”孟繁岐暗笑,還想考我?你老師過兩年發什麽論文我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