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12月,重生歸來幾個月的孟繁岐即將前往澳大利亞,西尼,參加計算機視覺方向的頂級會議,v-2013,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


    他沒有任何的文章投稿並發布在這個會議,但所有人都很清楚,這個沒有投稿的人才是本次會議的絕對核心。


    去年的同一時刻,ai三巨頭之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辛頓(hinton)與自己的學生阿裏克斯(alex)一同發布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深度神經網絡--阿裏克斯網絡(ale)。在千萬級別的圖片上提取了人類難以理解和解釋的知識。


    可以根據圖片的內容,分辨出它屬於一千種類中的哪一種。


    作為唯一一個使用神經網絡作為核心算法的隊伍,他們以碾壓的姿態擊敗了傳統的算法,獲得了千分類這樣一個複雜視覺任務的冠軍。


    ai的新時代,深度學習從這一刻開始,以穀歌,微軟,白度等公司為首的巨無霸科技企業蜂擁而至,讓原本比較純粹的ai領域多了幾分工業界的務實,當然也有一些資本的銅臭。


    2013年,相同的賽事例行舉辦。


    就在各路高校,機構還在爭相複現去年辛頓團隊的結果之時,一個眾人從未聽過的名字,孟繁岐,使用drea,以一個更為誇張的性能提升傲立於競賽的所有任務榜單之上。


    並且4.8%的top-5錯誤率更是已經突破了賽方四年前提供的人類標準5.1%。


    這個恐怖的提升完全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和理解。


    此時距離結果的公布已經接近一個月,整個學界對這個結果是如何做到的仍舊是一無所知。


    協辦該賽事的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會議方早已給名列前茅的參賽者們都發送了邀請郵件。


    所幸這個神秘的“meng”很快便確認出席。否則還真沒有人清楚到底該怎麽聯係上他。


    不僅是不夠熟悉這個領域的人難以想象,就連深耕該領域接近半個世紀,去年以三人之力刷爆榜單的辛頓團隊,也完全想不明白這麽恐怖的性能進步到底是怎麽實現的。


    有人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做出了這麽可怕的突破,自己卻完全沒有任何思路和頭緒,這對這個灰白頭發的老人來說是一件一時間不大容易接受的事情。


    除此之外,最大的壓力來自於他的雇主穀歌。


    時年六十五歲的辛頓在去年將該競賽的千分類top-5準確率從75左右直接提升到單模型85。這對當時的穀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震撼。


    雖然沒有正式參賽,但一向對海量數據的處理非常自信的穀歌,私下裏在競賽的數據上做了一些驗證。結果卻發現,擁有豐富大數據處理經驗,並具備海量計算資源的自己,被辛頓三人組這樣一個學界的小團隊給狠狠地爆出了十條街。


    技術是核心生產力。


    敏銳地穀歌很快意識到深度神經網絡的潛力,但同時的,還有其他知名公司和機構。辛頓團隊的電話和郵箱很快被擠爆,


    穀歌派出了工程主管阿蘭(n),甚至名震矽穀的傑夫(jeffdean)親自前往加拿大拜訪,以求辛頓團隊加入穀歌。


    傑夫其人加入穀歌甚早,也是早期穀歌三位大牛之一,由於其實在太牛,坊間流傳有不少他的笑話,人稱姐夫笑話。


    大抵都是些,“光曾經時速隻有120km/h,後來傑夫花了一個周末對物理學進行了小小的優化”


    又或者,“傑夫編程的時候隻使用0和1兩個按鈕”


    “編譯器從來不給jeff警告,是jeff警告編譯器”


    之類的冷笑話。


    他在2011年創立穀歌大腦,誓要奠定穀歌ai世界領先的地位。並且在12年,就已經能夠做到識別自己旗下youtube視頻內的一些內容,以及大大增強了語音識別的準確度。


    傑夫堅信,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背後的價值,而他會給辛頓一個他無法拒絕的價格”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當競標的價格超過2000w美金之後,辛頓三人就已經開始失去數字上的概念了。這種感覺非常不真實,虛無而縹緲。


    直到穀歌和白度的相互競價來到4400w美金之後,辛頓中止了繼續競價的流程,選擇加入穀歌。


    而實際上傑夫的願意付出的金額還遠遠不止於此。


    時隔一年,傑夫和辛頓再一次站在了談判桌前,隻是這一次,他們兩個屬於同一方陣營。


    他們的想法也如出一轍,“穀歌必須要得到他,我們要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價格。”


    隻不過等真的邁入西尼的那間會議室的時候,兩個人對視了一眼,想法卻同時產生了一些動搖。


    麵前這個華國的年輕人似乎年紀也太輕了一些,在這個至少也是碩博生參與的領域中,一個二十左右的大三學生顯得不是那麽值得信任。


    “你是一個很爽快的人,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既然要談招聘,我們就不繞什麽彎子了。”傑夫單刀直入道,“大部分時候,我相信年輕意味著無比的潛力。但從你的經曆和教育背景來看,我也不得不為我的公司考慮,你這次的成就隻是幸運和碰巧的可能性。”


    “這將會是一筆天文數字的合同,我們隻是在談論一些可能性,希望你不要有其他的想法。”辛頓補充道。


    孟繁岐對這件事情早有預料,重生迴來的這幾個月,他的一切準備都是為了這一刻的到來。他將會從穀歌這裏薅走上億的初始資金,然後轉而建立起自己的ai帝國。


    深度學習,深度神經網絡性能崛起之前,辛頓已經成為了該領域的鼻祖,穀歌敢於直接斥資四千萬+美金,是出於有基礎的信任。


    自己沒有曆史成績,年紀這麽小,甚至專業也並非相關專業,穀歌有此擔憂也是理所應當。


    “不如這樣如何,我們可以簽下對賭合約。”信任不夠的情況下,對賭合約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對自己不希望發生的情況施以懲罰避免損失,對自己希望發生的情況則多讓渡一些利益。


    “我們可以按照研究成果的質量和數量簽訂價格,或者按這些成果的采用情況乃至將來帶來的額外收益進行分成。如果我的方法不被穀歌采用,或者采用後沒有帶來收益,我甚至可以不拿一分錢。”


    傑夫和辛頓麵麵相覷,別的不說,麵前的這個年輕人對自己的信心和膽魄實在是首屈一指。


    甘願放棄自己兩人提出的1000w美金三年的天價合約,去以低底薪按成果對賭獎勵和分成。


    他就對自己的智慧那麽有把握?能夠總是取得如此驚人結果?


    兩位巨頭帶著疑惑和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簽下了合約。


    後來麵對媒體采訪時,傑夫經常感歎,這麽一簽,就被這小子給薅麻了,我的心真的很痛。


    “但孟在穀歌時期奠定了那麽多領域的核心和基礎算法,您難道不高興嗎?”


    “痛,但痛並快樂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AI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loseA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loseAI並收藏重生之AI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