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縣處於亞熱帶,大貓村在龍江縣的最南邊,接近熱帶,可以說氣候、降水光照什麽的非常適宜種植業,這也是附近縣能作為無機種殖基地的原因。


    大貓村原先也是附近有名糧食產地,但是由於近幾年來,村子裏的勞動力慢慢想城市轉移。


    年輕人出去讀書之後,沒有幾個願意迴到村子裏做從事繁重又不賺錢的農業活動。


    村子裏之前大多剩一些五十歲往上的中老年和在村子裏的留守兒童。


    其實也不怪年輕人,他們自己不願意迴來,家裏的老人也覺得辛辛苦苦讀書幾十年,不應該迴來種地。


    不是他們嫌棄種地辛苦,而是現在物價飛漲的社會,種地根本就養不活一家子。


    這裏不像東北那邊有廣闊的平原,土地多是丘陵或者山地居為主,這就限製了農耕機器的大規模使用,全靠人工,種田的效率就會低很多。


    況且雖然近年來國家一直鼓勵農耕,在政策有很多的幫扶,免征了農業稅之類的,甚至種田都有補貼。


    但是這些補貼遠遠跟不上漲價的種子、化肥以及農藥的錢,一點都不劃算,甚至這還是農民沒算上自己人工費用的情況下了。


    況且,種田就是看天吃飯的活計,要是遇上一兩次天災人禍,這大半年的辛苦可能就白費了。


    種田的成本在不斷的增加,但是糧販收購糧食的價格卻不見什麽增長,村民種田的積極性當然就備受打擊。


    “這天氣終於沒有那麽熱了。”


    大貓村村頭大榕樹下坐著十幾個村民。


    早稻在七月末的時候開始收割,八月初的時候即使是最晚的人家也都收完了,晚稻是九月份才收割的,現在大家都閑得很。


    現在大家都沒什麽農事可以做,農閑的時候在村子裏也沒有什麽消遣,村幹部管的嚴格,禁止賭/博之類的事情,哪怕是小賭怡情也不被允許的。


    村中都是些中老年和小孩子,一天到晚呆在家也怕悶出病來,所以村幹部喜歡鼓勵大家出來聊聊天,交流交流感情。


    村民都喜歡也習慣在大榕樹下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兩個勤快點的,手上還擺弄著一些東西,仔細一看是一些竹編的小玩意。


    老村長輕輕的搖晃著手中的蒲團,感受扇子帶來的一絲絲涼意。


    村民們談論的中心是兩個月前來到這裏的李家人,尤其是那個小姑娘李念勉。


    “哎呦,現在小姑娘真的是不得了,小小年紀能幹的很。你看看人家,比我孫子還小幾歲,都能自己幹這樣的大事了。”一個頭發花白的阿婆感慨。


    老伯也接口道:“可不是嗎。我還以為小年輕就是玩玩的,沒想到人家還真的做出來了。”


    這時正好一個村民看到騎著摩托車要上山的唐老三,連忙叫住他:“三哥,去哪裏呀?”


    唐老三是李念勉雇傭的果園工人,他停下摩托車,一瘸一拐的走過來,憨厚的一笑:“山上沒有醬油了,想買瓶上去呢。”


    唐老三一家都住在村子裏,隻是按時的去山上幹活而已,但是因為有時候圖方便,有時候圖涼快,他們偶爾也住在山上。


    果園的那座山上也建了一個簡陋的小院子,就是方便工人們偶爾在上麵過夜。


    “在山上幹活感覺怎麽樣。”一個村民拍了拍身邊空著的石凳示意唐老三坐下。


    村民感覺有點熱,又把手邊的蒲團墊上去。


    唐老三也不客氣,一屁股坐上去:“好,山上呆著就是比村子裏舒服,也沒多遠,就是覺得空氣新鮮很多。”


    “小老板人好,管的不多,也不指指點點,工作就和平時種田差不多,幹完活小老板也不管我們。”


    唐老三村中的豬圈裏還養了三頭豬,他們每天一日三餐都還有時間去喂豬的。


    “每天就是看看果樹,看看草藥,種種菜,喂喂雞。嘿,山上的菜和雞是真的好吃。”


    小老板人好,家裏的瓜果蔬菜,甚至養的雞都是可以隨意拿去吃。還說以後草藥成了,給他們一些種子,讓他們在自己的田裏麵也試試。


    唐老三一家四口都是勤勞本分的人,李念勉直接全部都收編了,其他三人就不說了,就連他家那個輕微弱智的大兒子都有工資。


    有人好奇的問:“你們一家都在那裏幹活,怎麽樣,一個月工資每人有這個數麽?”他伸出兩根手指,比劃了一下。


    唐老三神秘一笑,蒼老得不符合年齡的黝黑臉龐露出了神秘的微笑,也不說話。


    大家了然的一笑,也知道什麽意思,那就是不止咯。


    眾人不驚發出驚歎和羨慕的笑聲。


    在村子裏,吃住又不怎麽花錢,現在唐老三家裏現在也沒有小孩讀書。


    哇,那唐老三一家四口一個月下來起碼能存下小一萬了。


    一時間大家都發出豔羨的起哄聲,不過誰也沒有眼紅就是了。


    唐老三是大貓村的有名的貧困戶,倒不是說他們家人懶,隻是命苦。


    唐老三是家中的幺兒,但是因為小兒麻痹,瘸了一條腿,遭到爸媽的嫌棄。


    他爸媽進城工作務工安家之後,把他兩個哥哥都帶進城,留他一個人在家裏伺候兩個老人。


    唐老三的爸媽也不是個東西,早幾年還送些錢迴來,等到唐老十四歲就不再寄錢了,甚至想著給老人的養老錢都不給,讓唐老三代替他們養爺爺奶奶。


    在村委會的幹預下,唐老三的爸媽才每個月給兩百塊的養老錢,再多就不願意出了。每次村幹部逼急了,他們就帶著兩個孩子迴到老家在老人麵前撒潑打滾,說老人是要逼死其他兩個孩子。


    兩個老人能怎麽辦,手心手背都是肉,唐老三是親孫子,其他兩個也不是撿的呀,況且親爸媽都這個表態了,是咬定了不肯養這個孩子的了。


    老兩口隻能和唐老三,哦,那時候還是唐小三相依為命。


    兩百塊,兩個老人、一個孩子。


    唐老三想出去打工都不行,畢竟家裏兩個老人在。


    怎麽辦呢,他隻能在村人的幫助下,磕磕絆絆的長大,又送走了兩位老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千金帶著全家去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吸貓續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吸貓續命並收藏真千金帶著全家去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