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學院。
梅鴻拿著名冊,點著名字:“廖文、廖權、湯鼎……”
聽到名字之人紛紛走出。
梅鴻看了一眼身前五十餘人,合起名冊,肅然道:“大海不比陸地,危險重重,要想跟著水師出海,必須經曆一番訓練。若是連訓練一關都過不去,那諸位趁早迴格物學院進修學問吧,段施敏,帶他們走!”
段施敏一揚旗幟:“隨我前往碼頭。”
寧國、梅殷攔住了梅鴻。
梅鴻行禮。
寧國直言道:“若是我沒有記錯,他的名字應該在名冊之上,汝南侯添了他的名字。”
梅殷點頭:“叔父說了,我能出海。”
梅鴻翻開名冊看了看,裝作恍然的樣子,說道:“這名字已經被劃掉了,說明你不能出海。”
“為何?”
梅殷著急起來。
寧國詢問:“誰劃掉的?”
梅鴻嗬嗬一笑,拱了拱手:“自然是你們的顧堂長,明日一早船下長江,隨後出海。”
說罷,梅鴻轉身離開。
梅殷看向寧國:“先生為何將我的名字劃掉?”
寧國看了看梅殷,言道:“還能為什麽,自然是擔心你安危。”
梅殷指了指朝門外走去的隊伍:“他們……”
寧國低聲道:“他們出了意外,勳貴無話可說。可你若是出了意外,父皇怕是饒不了先生,你當真想出海?”
梅殷堅定地看著寧國:“叔父說,明年出海規模空前,必有不世之功。我也想立點軍功出來,好能更配得上你。”
寧國略顯嬌羞:“什麽配不配得上,我們都已成婚。”
梅殷微微搖頭:“你若隻是一個簡單的公主,我可以隻是個儒生。可你是格物學院的天才,先生引以為豪的弟子,我不能毫無成就。再說了,眼下有這麽一個立功的機會,我若不把握住,錯失在眼前,父皇、叔父該怎麽看我?”
“先生的庇護讓我感激,可寧國,我也想建功立業,做出點事出來。格物學院一直在教導我們的,不就是務實、實幹、立功、報國嗎?我去大海,是為了可以在迴來之後更好陪伴你,也是為了告訴所有人,我不隻是一個駙馬,還是梅殷!”
駙馬隻是身份。
脫下這層身份之後,我還想擁有名字,可以告訴所有人,我是梅殷!
寧國注視著梅殷,眼神中帶著幾分愛慕,輕柔地說:“先生耗費巨大,投入多年,終於讓蒸汽機船可以在大海之上馳騁,好像一直都在為明年的遠航做準備,明年的航行不會簡單,你若跟著去,我會高興,去求先生吧,隻有先生點頭,你才能出海,我陪你一起去先生府邸。”
顧府。
聽聞寧國、梅殷一起來,顧正臣就知是為了什麽事,閉門不見不可能,這家門攔不住他們。
書房裏。
寧國、梅殷還沒開口,顧正臣先言道:“可是為了出海之事?”
梅殷點頭:“是為此事而來,先生,我要出海!”
顧正臣歎了口氣:“你要出海,我是支持的。”
梅殷眼神一亮:“那先生為何劃掉弟子的名字?”
顧正臣從桌案上拿起一份文書,遞了過去:“不是我想劃,而是水師總兵趙海樓發了話,獨生子沒成婚,包括成婚沒兒子的,一律不準出海。你是獨生子,雖是成婚了,可還沒後,不符合水師的新規……”
梅殷傻眼,趕忙問:“那李景隆還是個娃娃呢。”
顧正臣手一攤:“李景隆不是獨生子啊,他還有弟弟,兩個。”
梅殷著急不已,看向寧國。
寧國走至顧正臣身旁,伸出手抓著顧正臣的衣袖:“先生,他想出海立點軍功,就讓他去吧。”
顧正臣指了指文書:“蓋了官印的,趙總兵發的話,我一個百戶能有什麽辦法。”
寧國知道文書是真的,印也是真的,可沒辦法那是假的,擺明了就是不想讓梅殷出海。
撒嬌也不好使。
寧國拉著梅殷就走了,轉道進入皇宮,朱元璋聽聞之後,隻問了一句:“蒸汽機定型了?”
寧國迴道:“定型了。父皇,說的是梅殷出海——”
朱元璋嗬嗬一笑:“出海是好事,可趙海樓新上**兵,他的話也沒什麽過錯,朕也不好為你們開這道門,距離大航海還有一年,努力爭取下,還是有機會的……”
寧國紅著臉明白了。
梅殷也清楚了,這條路走不通了,隻能迴家努力了。
比起梅殷來,李子發更顯得悲催,好歹梅殷的老婆到手了,可李子發這邊剛下了聘禮,還沒請期呢,按照正常流程走,估計明年大航海沒自己的份了……
催婚!
李子發著急要結婚,劉二娘卻不答應。
婦科醫館剛開門,皇後娘娘親自出麵撐著,這幾日正是忙碌時,怎麽能成婚耽誤事。
麵對著急上火的李子發,劉二娘用一句話便解決了問題。
李子發興奮不已,找到趙海樓說了一番,趙海樓臉都鐵青了,但也沒辦法,隻能答應。
娘的,他倒是絕了,帶老婆一起出海。整個船隊,除了顧正臣帶著嚴桑桑外,就沒人帶女人的,不過李子發這次很特別,他帶的老婆那是軍醫,隨船軍醫……
醫學院出來的,有這個資格,再說了,軍士少帶幾個沒事,軍醫多一個是多一分保障,誰也不可能拒絕軍醫上船。
因為水師新規,趁著還沒出航的空隙,一些還沒後的軍士窩在家裏,門也不出了……
兩日之後,朱元璋終於允許日本使臣上殿。
拄著拐杖,一搖一晃的二條良順、祖空進入了奉天殿,拐杖砸在地上的聲音很大,跪趴著行禮,山唿萬歲。
這都是會同館的人教的。
二條良順的臉已經沒了血色,跪是跪不住了,隻能趴著。
待朱元璋讓起來時,撿起拐杖站起。
朱元璋看了看二條良順、祖空,緩緩地說:“室町幕府讓你們來,所為何事?”
二條良順從懷中取出一份文書,托過頭頂:“臣服大明,為和平而來!萬望大皇帝接納我等,願年年朝貢,歲歲稱臣。”
內侍接過文書轉呈。
朱元璋看過之後,微微點頭:“這麽說來,日本國願意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了?”
“沒錯!”
二條良順迴應。
朱元璋將文書合起來,拿在手中,站起身走至禦台邊,抬手將文書丟了下去:“迴去告訴足利義滿,好好臣服著,若有其他心思,朕不介意讓日本國成為大明的一個行省,元廷沒做到的事,大明來做!”
梅鴻拿著名冊,點著名字:“廖文、廖權、湯鼎……”
聽到名字之人紛紛走出。
梅鴻看了一眼身前五十餘人,合起名冊,肅然道:“大海不比陸地,危險重重,要想跟著水師出海,必須經曆一番訓練。若是連訓練一關都過不去,那諸位趁早迴格物學院進修學問吧,段施敏,帶他們走!”
段施敏一揚旗幟:“隨我前往碼頭。”
寧國、梅殷攔住了梅鴻。
梅鴻行禮。
寧國直言道:“若是我沒有記錯,他的名字應該在名冊之上,汝南侯添了他的名字。”
梅殷點頭:“叔父說了,我能出海。”
梅鴻翻開名冊看了看,裝作恍然的樣子,說道:“這名字已經被劃掉了,說明你不能出海。”
“為何?”
梅殷著急起來。
寧國詢問:“誰劃掉的?”
梅鴻嗬嗬一笑,拱了拱手:“自然是你們的顧堂長,明日一早船下長江,隨後出海。”
說罷,梅鴻轉身離開。
梅殷看向寧國:“先生為何將我的名字劃掉?”
寧國看了看梅殷,言道:“還能為什麽,自然是擔心你安危。”
梅殷指了指朝門外走去的隊伍:“他們……”
寧國低聲道:“他們出了意外,勳貴無話可說。可你若是出了意外,父皇怕是饒不了先生,你當真想出海?”
梅殷堅定地看著寧國:“叔父說,明年出海規模空前,必有不世之功。我也想立點軍功出來,好能更配得上你。”
寧國略顯嬌羞:“什麽配不配得上,我們都已成婚。”
梅殷微微搖頭:“你若隻是一個簡單的公主,我可以隻是個儒生。可你是格物學院的天才,先生引以為豪的弟子,我不能毫無成就。再說了,眼下有這麽一個立功的機會,我若不把握住,錯失在眼前,父皇、叔父該怎麽看我?”
“先生的庇護讓我感激,可寧國,我也想建功立業,做出點事出來。格物學院一直在教導我們的,不就是務實、實幹、立功、報國嗎?我去大海,是為了可以在迴來之後更好陪伴你,也是為了告訴所有人,我不隻是一個駙馬,還是梅殷!”
駙馬隻是身份。
脫下這層身份之後,我還想擁有名字,可以告訴所有人,我是梅殷!
寧國注視著梅殷,眼神中帶著幾分愛慕,輕柔地說:“先生耗費巨大,投入多年,終於讓蒸汽機船可以在大海之上馳騁,好像一直都在為明年的遠航做準備,明年的航行不會簡單,你若跟著去,我會高興,去求先生吧,隻有先生點頭,你才能出海,我陪你一起去先生府邸。”
顧府。
聽聞寧國、梅殷一起來,顧正臣就知是為了什麽事,閉門不見不可能,這家門攔不住他們。
書房裏。
寧國、梅殷還沒開口,顧正臣先言道:“可是為了出海之事?”
梅殷點頭:“是為此事而來,先生,我要出海!”
顧正臣歎了口氣:“你要出海,我是支持的。”
梅殷眼神一亮:“那先生為何劃掉弟子的名字?”
顧正臣從桌案上拿起一份文書,遞了過去:“不是我想劃,而是水師總兵趙海樓發了話,獨生子沒成婚,包括成婚沒兒子的,一律不準出海。你是獨生子,雖是成婚了,可還沒後,不符合水師的新規……”
梅殷傻眼,趕忙問:“那李景隆還是個娃娃呢。”
顧正臣手一攤:“李景隆不是獨生子啊,他還有弟弟,兩個。”
梅殷著急不已,看向寧國。
寧國走至顧正臣身旁,伸出手抓著顧正臣的衣袖:“先生,他想出海立點軍功,就讓他去吧。”
顧正臣指了指文書:“蓋了官印的,趙總兵發的話,我一個百戶能有什麽辦法。”
寧國知道文書是真的,印也是真的,可沒辦法那是假的,擺明了就是不想讓梅殷出海。
撒嬌也不好使。
寧國拉著梅殷就走了,轉道進入皇宮,朱元璋聽聞之後,隻問了一句:“蒸汽機定型了?”
寧國迴道:“定型了。父皇,說的是梅殷出海——”
朱元璋嗬嗬一笑:“出海是好事,可趙海樓新上**兵,他的話也沒什麽過錯,朕也不好為你們開這道門,距離大航海還有一年,努力爭取下,還是有機會的……”
寧國紅著臉明白了。
梅殷也清楚了,這條路走不通了,隻能迴家努力了。
比起梅殷來,李子發更顯得悲催,好歹梅殷的老婆到手了,可李子發這邊剛下了聘禮,還沒請期呢,按照正常流程走,估計明年大航海沒自己的份了……
催婚!
李子發著急要結婚,劉二娘卻不答應。
婦科醫館剛開門,皇後娘娘親自出麵撐著,這幾日正是忙碌時,怎麽能成婚耽誤事。
麵對著急上火的李子發,劉二娘用一句話便解決了問題。
李子發興奮不已,找到趙海樓說了一番,趙海樓臉都鐵青了,但也沒辦法,隻能答應。
娘的,他倒是絕了,帶老婆一起出海。整個船隊,除了顧正臣帶著嚴桑桑外,就沒人帶女人的,不過李子發這次很特別,他帶的老婆那是軍醫,隨船軍醫……
醫學院出來的,有這個資格,再說了,軍士少帶幾個沒事,軍醫多一個是多一分保障,誰也不可能拒絕軍醫上船。
因為水師新規,趁著還沒出航的空隙,一些還沒後的軍士窩在家裏,門也不出了……
兩日之後,朱元璋終於允許日本使臣上殿。
拄著拐杖,一搖一晃的二條良順、祖空進入了奉天殿,拐杖砸在地上的聲音很大,跪趴著行禮,山唿萬歲。
這都是會同館的人教的。
二條良順的臉已經沒了血色,跪是跪不住了,隻能趴著。
待朱元璋讓起來時,撿起拐杖站起。
朱元璋看了看二條良順、祖空,緩緩地說:“室町幕府讓你們來,所為何事?”
二條良順從懷中取出一份文書,托過頭頂:“臣服大明,為和平而來!萬望大皇帝接納我等,願年年朝貢,歲歲稱臣。”
內侍接過文書轉呈。
朱元璋看過之後,微微點頭:“這麽說來,日本國願意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了?”
“沒錯!”
二條良順迴應。
朱元璋將文書合起來,拿在手中,站起身走至禦台邊,抬手將文書丟了下去:“迴去告訴足利義滿,好好臣服著,若有其他心思,朕不介意讓日本國成為大明的一個行省,元廷沒做到的事,大明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