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朱元璋在軍事謀略上極為出眾,他敏銳地洞察了雲南局勢,也清楚哪裏是收迴雲南最大的戰場。在這時候,朱元璋是不需要太多建議的,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早已決定好了一切。
棋盤已擺好,剩下的就是落子了。
朱元璋將目光從輿圖中收迴,看向一幹公侯,沉聲道:“此番作戰,潁川侯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西平侯沐英為左副將軍,都督藍玉為右副將軍!郭英、胡海洋、陳桓、曹震、王弼、金朝興等悉數參戰,各領軍職!”
徐達、李文忠、鄧愈、馮勝臉色頓時就不好看了。
現在誰都能看清楚,大明的國力越來越強,尤其是火器的成功,明軍不再是完全的守態,而是逐漸具備了再次北征的條件。北麵就兩個敵人了,納哈出與買的裏八剌。
這也意味著,除了北麵的敵人,那想再弄點軍功就難了,雲南是個撈軍功的好地方,而且梁王看似據險而守,實際上就是偏安一隅,被大明封在了大山裏麵,隻要克服困難,征服險峻地勢,那梁王隻能是涼涼了。
未來可以打的仗不多了,雲南的功勞誰都想要,可皇帝不給機會啊……
徐達沒說話,皇帝做了決定,自己就是想帶兵去,也不好直接開口。
李文忠對朱元璋很多時候都是直來直去,畢竟是外甥和舅舅的關係,開口道:“陛下,雲南之戰免不了攻堅克難,聽說烏撒、曲靖、昆明城池堅固。臣善於破城,願往雲南。”
論破城之快,在場的人估計都不好和李文忠爭,這家夥打應昌城這種大城的記錄還在那擺著。
不過朱元璋拒絕了李文忠,斬釘截鐵地說:“傅友德能當此任!”
傅友德走出,肅然道:“臣定不辜負陛下重托!”
顧正臣看向傅友德,這個“八”字人實在是個了不得的家夥,之所以說他“八”字,實在是這家夥長得有特點,眉毛外八字,眼睛也外八字,鼻子下麵的胡子也很是旺盛,還是個濃密的“八”字。
朱元璋選擇傅友德,很大可能是因為傅友德在洪武五年北征時七戰七捷的緣故,當然,傅友德參與過巴蜀之戰,收迴成都,擁有山川盆地作戰經驗也是重要考量。
鄧愈、馮勝也想請戰表態,朱元璋抬手:“將官人選就這麽定了,為避免納哈出、買的裏八剌影響大軍征討雲南,李文忠出鎮大同,徐達出鎮北平,馮勝出鎮陝西,鄧愈去山東練兵。”
顧正臣低頭思考著。
朱元璋並沒有對這一戰有任何僥幸,不僅考慮了雲南戰況,還考慮了雲南之外的大局。
確實,這次打雲南,消息不可能完全封鎖,納哈出、買的裏八剌知道消息是必然的事,為了給明軍施加壓力,這些人很可能會加大襲擾力度,甚至還會給人一種大軍南下的感覺,這就屬於圍魏救趙了,但問題是,朱元璋不會讓他們圍過來,大明可不是魏國……
朱元璋部署完之後,抬手指向顧正臣:“此番打梁王,朕原本準備了三十萬人,但徐達、沐英等人認為,火器加持之下,二十萬大軍足夠,朕在這裏問你一句,如此是否可行?”
顧正臣神情凝重,這可不是一個好迴答。
打雲南,在明軍擁有先進火器的情況下,確實不需要三十萬人,甚至不誇張地說,隻要火器足夠,火藥彈跟得上,兩三萬人也未必不能送梁王去西天。
可雲南之戰不隻是戰場勝負,還需要分兵占領地方,需要盯著地方,要不然你前腳走了,後腳城池就被地方土司給拿走了,迴頭再去打土司嗎?
像是曲靖這種要衝之地,打下來之後不安排至少一萬人駐守都不可能。
攻城是一方麵,略地是另一方麵。
再說了,雲南山路多,這時候除了幾座城之外,絕大部分都是蠻荒地帶,梁王一看情況不對往原始森林裏鑽,明軍去的人少了,還怎麽追?走山路的時候,被人丟石頭打了伏擊,帶人少了,這就沒了後續進攻的能力了。
朱元璋這個時候問自己,擺明了是想求個最優解,既想要軍隊上去一些,節省點花銷,又想不影響戰局勝負與進度。自己說二十萬人不夠,那老朱會不高興,若說二十萬人夠了,如果過程中出了問題,兵力跟不上了,那自己是需要擔責的……
顧正臣有些鬱悶,自己就是一個局外人,又不去打仗,怎麽還成了連帶責任人了。
看了一眼輿圖,顧正臣認真地迴道:“陛下,臣以為,大量使用火器,二十萬足夠了!”
那意思是,二十萬人夠不夠,就看你老朱批準撥付的火器數量了,量大管飽,那就夠了,你若是小氣了,那二十萬人確實有些緊張,雲南地盤也不小……
朱元璋自然明白顧正臣的意思,甩了下袖子:“你身為遠火局掌印,火器調撥便交你全權負責吧。”
顧正臣傻眼。
讓自己做主,球又給踢迴來了。
給多了,不合適。
給少了,更不合適。
娘的,皇帝就是皇帝……
傅友德上前,對顧正臣道:“那就勞煩定遠侯了。”
沐英雖然很想讓顧正臣跟著去一趟雲南,若他在的話,估計打雲南之戰能節省十天半個月,畢竟論火器的使用,論對火器軍隊的調動與配合,顧正臣可是第一人。
但沐英也清楚,這個時候顧正臣要做的事很多,根本不可能去雲南,皇帝也不會答應。
確定了戰略,確定了主攻方向,確定了人選,那就全麵準備出征吧。
因為是大軍出動,火器、火藥彈這些完全可以隨大軍一起上路,不像顧正臣去一趟遼東,身邊就一點人手,累死累活也抗不了多少東西,還需要船隻走海偷偷送火器……
傅友德對於火器作戰並不甚了解,但也知道這玩意善於破壞,攻城、野戰都是好東西,考慮到雲南之戰難免有時候需要仰攻,為減少傷亡,傅友德張口就要三千門山海炮……
棋盤已擺好,剩下的就是落子了。
朱元璋將目光從輿圖中收迴,看向一幹公侯,沉聲道:“此番作戰,潁川侯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西平侯沐英為左副將軍,都督藍玉為右副將軍!郭英、胡海洋、陳桓、曹震、王弼、金朝興等悉數參戰,各領軍職!”
徐達、李文忠、鄧愈、馮勝臉色頓時就不好看了。
現在誰都能看清楚,大明的國力越來越強,尤其是火器的成功,明軍不再是完全的守態,而是逐漸具備了再次北征的條件。北麵就兩個敵人了,納哈出與買的裏八剌。
這也意味著,除了北麵的敵人,那想再弄點軍功就難了,雲南是個撈軍功的好地方,而且梁王看似據險而守,實際上就是偏安一隅,被大明封在了大山裏麵,隻要克服困難,征服險峻地勢,那梁王隻能是涼涼了。
未來可以打的仗不多了,雲南的功勞誰都想要,可皇帝不給機會啊……
徐達沒說話,皇帝做了決定,自己就是想帶兵去,也不好直接開口。
李文忠對朱元璋很多時候都是直來直去,畢竟是外甥和舅舅的關係,開口道:“陛下,雲南之戰免不了攻堅克難,聽說烏撒、曲靖、昆明城池堅固。臣善於破城,願往雲南。”
論破城之快,在場的人估計都不好和李文忠爭,這家夥打應昌城這種大城的記錄還在那擺著。
不過朱元璋拒絕了李文忠,斬釘截鐵地說:“傅友德能當此任!”
傅友德走出,肅然道:“臣定不辜負陛下重托!”
顧正臣看向傅友德,這個“八”字人實在是個了不得的家夥,之所以說他“八”字,實在是這家夥長得有特點,眉毛外八字,眼睛也外八字,鼻子下麵的胡子也很是旺盛,還是個濃密的“八”字。
朱元璋選擇傅友德,很大可能是因為傅友德在洪武五年北征時七戰七捷的緣故,當然,傅友德參與過巴蜀之戰,收迴成都,擁有山川盆地作戰經驗也是重要考量。
鄧愈、馮勝也想請戰表態,朱元璋抬手:“將官人選就這麽定了,為避免納哈出、買的裏八剌影響大軍征討雲南,李文忠出鎮大同,徐達出鎮北平,馮勝出鎮陝西,鄧愈去山東練兵。”
顧正臣低頭思考著。
朱元璋並沒有對這一戰有任何僥幸,不僅考慮了雲南戰況,還考慮了雲南之外的大局。
確實,這次打雲南,消息不可能完全封鎖,納哈出、買的裏八剌知道消息是必然的事,為了給明軍施加壓力,這些人很可能會加大襲擾力度,甚至還會給人一種大軍南下的感覺,這就屬於圍魏救趙了,但問題是,朱元璋不會讓他們圍過來,大明可不是魏國……
朱元璋部署完之後,抬手指向顧正臣:“此番打梁王,朕原本準備了三十萬人,但徐達、沐英等人認為,火器加持之下,二十萬大軍足夠,朕在這裏問你一句,如此是否可行?”
顧正臣神情凝重,這可不是一個好迴答。
打雲南,在明軍擁有先進火器的情況下,確實不需要三十萬人,甚至不誇張地說,隻要火器足夠,火藥彈跟得上,兩三萬人也未必不能送梁王去西天。
可雲南之戰不隻是戰場勝負,還需要分兵占領地方,需要盯著地方,要不然你前腳走了,後腳城池就被地方土司給拿走了,迴頭再去打土司嗎?
像是曲靖這種要衝之地,打下來之後不安排至少一萬人駐守都不可能。
攻城是一方麵,略地是另一方麵。
再說了,雲南山路多,這時候除了幾座城之外,絕大部分都是蠻荒地帶,梁王一看情況不對往原始森林裏鑽,明軍去的人少了,還怎麽追?走山路的時候,被人丟石頭打了伏擊,帶人少了,這就沒了後續進攻的能力了。
朱元璋這個時候問自己,擺明了是想求個最優解,既想要軍隊上去一些,節省點花銷,又想不影響戰局勝負與進度。自己說二十萬人不夠,那老朱會不高興,若說二十萬人夠了,如果過程中出了問題,兵力跟不上了,那自己是需要擔責的……
顧正臣有些鬱悶,自己就是一個局外人,又不去打仗,怎麽還成了連帶責任人了。
看了一眼輿圖,顧正臣認真地迴道:“陛下,臣以為,大量使用火器,二十萬足夠了!”
那意思是,二十萬人夠不夠,就看你老朱批準撥付的火器數量了,量大管飽,那就夠了,你若是小氣了,那二十萬人確實有些緊張,雲南地盤也不小……
朱元璋自然明白顧正臣的意思,甩了下袖子:“你身為遠火局掌印,火器調撥便交你全權負責吧。”
顧正臣傻眼。
讓自己做主,球又給踢迴來了。
給多了,不合適。
給少了,更不合適。
娘的,皇帝就是皇帝……
傅友德上前,對顧正臣道:“那就勞煩定遠侯了。”
沐英雖然很想讓顧正臣跟著去一趟雲南,若他在的話,估計打雲南之戰能節省十天半個月,畢竟論火器的使用,論對火器軍隊的調動與配合,顧正臣可是第一人。
但沐英也清楚,這個時候顧正臣要做的事很多,根本不可能去雲南,皇帝也不會答應。
確定了戰略,確定了主攻方向,確定了人選,那就全麵準備出征吧。
因為是大軍出動,火器、火藥彈這些完全可以隨大軍一起上路,不像顧正臣去一趟遼東,身邊就一點人手,累死累活也抗不了多少東西,還需要船隻走海偷偷送火器……
傅友德對於火器作戰並不甚了解,但也知道這玩意善於破壞,攻城、野戰都是好東西,考慮到雲南之戰難免有時候需要仰攻,為減少傷亡,傅友德張口就要三千門山海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