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軍都尉府的人?開什麽玩笑。
當官還能勉強算個人,可以活出一番精彩。可當親軍都尉府的人,那注定沒什麽好下場,說到底,親軍都尉府的官不算官,隻是家奴。
顧正臣拿著的腰牌,實質上就是一類通行證,跑到親軍都尉府吆喝,估計沒一個人聽自己的話。
腰牌的使用,往往是配合著身份、文書一起使用,顧正臣一沒親軍都尉府的身份,二沒相應文書,以為直接拿腰牌就能隨便調人的想法,實在是太過天真。
費震進入泉州縣男府,友善地與顧母、張和等人打著招唿。
添了一雙筷子。
用過午飯之後,顧正臣與費震到了書房,商討寶鈔提舉司相關事宜。
費震顯然已做了諸多準備,直言道:“寶鈔尺寸可如你所言,隻不過相應內容上需多添加一些,尤其是邊緣的紋路圖案,當以龍紋為準,還需要加上不同字貫、年月,戶部方麵要求則要求標上‘戶部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貳佰伍拾兩,仍給犯人財產’這句話,以威懾偽造之人……”
顧正臣想了想,搖頭道:“戶部的這句話不需要標在寶鈔之上,隻需要標在可以兌換寶鈔的錢莊外便可。”
“什麽錢莊?”
費震愣了下。
顧正臣靠在椅子上,平和地說:“陛下既然同意了在寶鈔上使用金銀本位,那自然需要確保金銀隨時可以在錢莊兌換為寶鈔,而寶鈔也可以隨時兌換出銀銅。隻有這樣,百姓才能放心使用寶鈔。”
費震皺眉,有些擔憂:“若是如此的話,寶鈔通行天下恐怕需要不少年月。”
顧正臣端起茶碗,吹了吹:“錢鈔之事急迫不得,隻有讓百姓、讓商人看到寶鈔確實有朝廷作擔保與支撐,不存在寶鈔成為廢紙的可能,他們才會打心裏主動接受並使用寶鈔。你要知道,元廷寶鈔的失敗,已經讓百姓心中有了陰影,縱是朝廷強令推行,百姓也會在很短時間內拿著寶鈔兌出銀銅,而非持有寶鈔。”
費震頗有些無力:“隻擔心陛下不會給寶鈔提舉司這麽多時間,你提議將陛下的頭像加入寶鈔,陛下又怎麽可能會讓寶鈔在很久之後才能深入民間。”
顧正臣深深看了一眼費震,此人對朱元璋的判斷很對。
在大明寶鈔發行之初,朝廷就下了旨意,禁止金銀貨物交易,且要求商稅上,錢鈔一起收,比例安排上是銅錢三成,寶鈔七成。
這些舉措很是果決,但存在著諸多缺陷,尤其是寶鈔貶值之後,占商稅高達七成的寶鈔水分全都給了朝廷,朝廷也不傻,後來寶鈔幹脆少收,或按貶值的收,你不能拿一張一貫錢的寶鈔說你繳納了一貫錢的稅,這玩意現在貶值了,你不能占朝廷的便宜……
後來越鬧越不行,寶鈔基本上瀕臨崩潰,金銀貨物交易再次充斥民間。商人寧願辛苦點搬錢箱子,也不願意帶一堆不值錢的廢紙。
朱元璋用這種急切的手段,留給了百姓與商人一片狼藉,但在初期,朝廷確實受益頗多,畢竟通過寶鈔收上來大量銀銅,結結實實算是揮舞了一次經濟大棒,合法打劫了大戶、商人與百姓。
可這大棒揮舞過後,朝廷在寶鈔上的信譽基本上就不複存在,哪怕是後來朱老四上台,夏原吉想整頓,也沒救迴寶鈔。
顧正臣不清楚曆史上的老朱是不是主觀意識上借寶鈔之手來劫掠民間財富,但這一次,朱元璋並沒有選擇非金銀本位,而是支持了金銀本位,將自己的意見真真正正聽了進去。
既然如此,那為了寶鈔經久不衰,不出現過度貶值的情況,就必須耐下性子,給予足夠的時間來積累寶鈔的信譽,凝聚使用寶鈔的信心。
顧正臣對費震道:“陛下那裏,我會努力說服。現在擺在寶鈔提舉司眼前的主要難題有三個。”
“請說。”
費震端正身形,嚴肅起來。
顧正臣沒有繞彎子,單刀直入:“寶鈔提舉司並不隻是製寶鈔,還需要編製相應規章令條,這些內容不僅要涵蓋寶鈔提舉司內部匠人、官員,還需要涵蓋戶部、錢莊。規章令條編製是個難點,但也是確定規矩的關鍵,是確保寶鈔流通不出現問題最重要的東西,如何編寫規章令條,需要寶鈔提舉司內人員用心考量。”
費震一臉苦澀:“泉州縣男有所不知,寶鈔提舉司目前除你我之外,隻有五十二匠人,典史、督監都沒有,隻靠你我與目不識丁的匠人,既要忙寶鈔設計細節,還要寫這規章令條,恐怕……”
顧正臣沒想到寶鈔提舉司如此簡易,取出腰牌擱在桌上:“沒人手便索要人手,寶鈔提舉司雖隸屬中書,可與戶部關聯最大,典史、督監就讓戶部尚書選幾人送過來吧。”
費震瞥了一眼桌上的腰牌,連連點頭。
皇帝給了他許可,他一定會接近所有問題。
顧正臣繼續說:“規章令條是其一,其二便是錢莊籌備之事。寶鈔通行天下,支撐寶鈔發行、兌換、迴收的,便是錢莊。這個錢莊是朝廷所設,直接歸朝廷管控,錢莊中的寶鈔由寶鈔提舉司印製之後,戶部著人解送地方。若無錢莊,隻行寶鈔於世,便意味著寶鈔沒有與金銀掛鉤……”
費震仔細研讀過顧正臣的“寶鈔十策”,其中對金銀本位介紹頗多,清楚這一條是穩定寶鈔的壓艙石,無論如何都不能出問題。
“既是如此,為何你在給陛下的文書中沒有寫明錢莊之事,現在突然提出,恐怕短時間內無法做周全。”
費震帶著幾分責怪。
顧正臣拿起毛筆,潤了潤墨,對費震說:“在寶鈔十策之中雖沒有提到籌備錢莊,可也提到了賦予地方行省、府衙、縣衙兌換、收迴寶鈔之職。隻不過現在想來,與其將兌換與收迴寶鈔的權限交給地方,不如戶部獨立設置錢莊,脫離於地方來進行管理。”
費震身體微微向前傾:“你是在擔心,地方官吏若擁有兌換、收迴寶鈔職權,會在這其中伸手?”
顧正臣寫下“錢莊”兩個字,看了一眼費震,輕聲說:“這倒不是,我擔心地方官吏被砍掉腦袋之後會影響民生。若獨立設置錢莊,砍掉腦袋對地方影響並不大。”
費震深吸一口氣,看著語氣平和的顧正臣。
他說這話時,很是認真,沒有半點玩笑。
看得出來,他很清楚,一旦錢莊內部出了問題,那就隻有一個結果:
殺。
毫無任何商量餘地的殺。
地方官殺多了,那案件可就沒人審,稅賦文冊沒人處理,朝廷對地方的掌控會削弱。
想想也是,開國七年來,朝廷殺了不少貪官,剝皮的不在少數,若錢莊的權限給了地方官員,那他們估計能將百姓、商人兌換寶鈔存入的金銀全都搬到自家院子裏去隨意揮霍。
越是有權,貪心起時,越是危險。
剝離掉這部分權限,讓地方錢莊直接隸屬於戶部,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至少地方錢莊不需要聽地方官吏的話,反正不看地方官吏的臉色辦事,俸祿也不是地方官吏給發,獨立在地方之外,不受官員影響,相對而言就少了許多問題。
至於監守自盜等內部問題,就需要內部來規章法條來解決了,規矩解決不了的,交給鬼頭刀去解決。
顧正臣麵色無波,寫下“寶鈔”兩個字,沉聲道:“最困難的還是寶鈔,要做到無人可以仿製,就必須狠下功夫。”
費震知道這個問題事關重大,雖說宋元寶鈔采取過不少技術避免被偽造,可元朝時期偽造寶鈔的事偏偏很多,帶頭偽造的竟然還是一些王公貴族……
能偽造出來,說明元廷的寶鈔存在問題。
費震想了想,認真地說:“你在朝堂之上說,越是小巧,嵌入更多細節,越能避免偽造。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在小小的寶鈔裏,融入更多的細節。”
顧正臣擱下毛筆,點頭道:“融入更多細節是對的,所以在雕版之前,我需要一類特殊的人才。”
“什麽人才?”
費震急忙問。
顧正臣看著費震,輕聲道:“善於微雕的巧匠。”
“微雕巧匠,這個可不好尋啊。”
費震很是為難。
顧正臣也知道不容易,道:“總要試試。”
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現微型雕刻。
戰國時的璽印小如累黍,印文卻有朱白之分,這就是使用了微雕技術。至於《核舟記》更是出名,而《核舟記》之中的巧匠王叔遠,正是大明朝的人。
隻不過王叔遠生活的時期,應該在明後期了,現在是大明初期,找老王是不可能了。但明末能出如此巧匠,明初想來也應該有吧,這技術畢竟源遠流長。
微雕匠人的技術令人驚歎不已,一顆核桃雕為一艘船,加入了五個人,八扇窗,還有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對聯、篆文等……
要知道明代後期可沒什麽顯微鏡放大鏡之類的工具,匠人僅僅憑借著肉眼,竟能做到如此地步,簡直是驚天地泣鬼神。
等等,放大鏡?
顧正臣眼神一亮,若是極高明的微雕匠人不好找,一般的微雕匠人也不是不能用……
當官還能勉強算個人,可以活出一番精彩。可當親軍都尉府的人,那注定沒什麽好下場,說到底,親軍都尉府的官不算官,隻是家奴。
顧正臣拿著的腰牌,實質上就是一類通行證,跑到親軍都尉府吆喝,估計沒一個人聽自己的話。
腰牌的使用,往往是配合著身份、文書一起使用,顧正臣一沒親軍都尉府的身份,二沒相應文書,以為直接拿腰牌就能隨便調人的想法,實在是太過天真。
費震進入泉州縣男府,友善地與顧母、張和等人打著招唿。
添了一雙筷子。
用過午飯之後,顧正臣與費震到了書房,商討寶鈔提舉司相關事宜。
費震顯然已做了諸多準備,直言道:“寶鈔尺寸可如你所言,隻不過相應內容上需多添加一些,尤其是邊緣的紋路圖案,當以龍紋為準,還需要加上不同字貫、年月,戶部方麵要求則要求標上‘戶部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貳佰伍拾兩,仍給犯人財產’這句話,以威懾偽造之人……”
顧正臣想了想,搖頭道:“戶部的這句話不需要標在寶鈔之上,隻需要標在可以兌換寶鈔的錢莊外便可。”
“什麽錢莊?”
費震愣了下。
顧正臣靠在椅子上,平和地說:“陛下既然同意了在寶鈔上使用金銀本位,那自然需要確保金銀隨時可以在錢莊兌換為寶鈔,而寶鈔也可以隨時兌換出銀銅。隻有這樣,百姓才能放心使用寶鈔。”
費震皺眉,有些擔憂:“若是如此的話,寶鈔通行天下恐怕需要不少年月。”
顧正臣端起茶碗,吹了吹:“錢鈔之事急迫不得,隻有讓百姓、讓商人看到寶鈔確實有朝廷作擔保與支撐,不存在寶鈔成為廢紙的可能,他們才會打心裏主動接受並使用寶鈔。你要知道,元廷寶鈔的失敗,已經讓百姓心中有了陰影,縱是朝廷強令推行,百姓也會在很短時間內拿著寶鈔兌出銀銅,而非持有寶鈔。”
費震頗有些無力:“隻擔心陛下不會給寶鈔提舉司這麽多時間,你提議將陛下的頭像加入寶鈔,陛下又怎麽可能會讓寶鈔在很久之後才能深入民間。”
顧正臣深深看了一眼費震,此人對朱元璋的判斷很對。
在大明寶鈔發行之初,朝廷就下了旨意,禁止金銀貨物交易,且要求商稅上,錢鈔一起收,比例安排上是銅錢三成,寶鈔七成。
這些舉措很是果決,但存在著諸多缺陷,尤其是寶鈔貶值之後,占商稅高達七成的寶鈔水分全都給了朝廷,朝廷也不傻,後來寶鈔幹脆少收,或按貶值的收,你不能拿一張一貫錢的寶鈔說你繳納了一貫錢的稅,這玩意現在貶值了,你不能占朝廷的便宜……
後來越鬧越不行,寶鈔基本上瀕臨崩潰,金銀貨物交易再次充斥民間。商人寧願辛苦點搬錢箱子,也不願意帶一堆不值錢的廢紙。
朱元璋用這種急切的手段,留給了百姓與商人一片狼藉,但在初期,朝廷確實受益頗多,畢竟通過寶鈔收上來大量銀銅,結結實實算是揮舞了一次經濟大棒,合法打劫了大戶、商人與百姓。
可這大棒揮舞過後,朝廷在寶鈔上的信譽基本上就不複存在,哪怕是後來朱老四上台,夏原吉想整頓,也沒救迴寶鈔。
顧正臣不清楚曆史上的老朱是不是主觀意識上借寶鈔之手來劫掠民間財富,但這一次,朱元璋並沒有選擇非金銀本位,而是支持了金銀本位,將自己的意見真真正正聽了進去。
既然如此,那為了寶鈔經久不衰,不出現過度貶值的情況,就必須耐下性子,給予足夠的時間來積累寶鈔的信譽,凝聚使用寶鈔的信心。
顧正臣對費震道:“陛下那裏,我會努力說服。現在擺在寶鈔提舉司眼前的主要難題有三個。”
“請說。”
費震端正身形,嚴肅起來。
顧正臣沒有繞彎子,單刀直入:“寶鈔提舉司並不隻是製寶鈔,還需要編製相應規章令條,這些內容不僅要涵蓋寶鈔提舉司內部匠人、官員,還需要涵蓋戶部、錢莊。規章令條編製是個難點,但也是確定規矩的關鍵,是確保寶鈔流通不出現問題最重要的東西,如何編寫規章令條,需要寶鈔提舉司內人員用心考量。”
費震一臉苦澀:“泉州縣男有所不知,寶鈔提舉司目前除你我之外,隻有五十二匠人,典史、督監都沒有,隻靠你我與目不識丁的匠人,既要忙寶鈔設計細節,還要寫這規章令條,恐怕……”
顧正臣沒想到寶鈔提舉司如此簡易,取出腰牌擱在桌上:“沒人手便索要人手,寶鈔提舉司雖隸屬中書,可與戶部關聯最大,典史、督監就讓戶部尚書選幾人送過來吧。”
費震瞥了一眼桌上的腰牌,連連點頭。
皇帝給了他許可,他一定會接近所有問題。
顧正臣繼續說:“規章令條是其一,其二便是錢莊籌備之事。寶鈔通行天下,支撐寶鈔發行、兌換、迴收的,便是錢莊。這個錢莊是朝廷所設,直接歸朝廷管控,錢莊中的寶鈔由寶鈔提舉司印製之後,戶部著人解送地方。若無錢莊,隻行寶鈔於世,便意味著寶鈔沒有與金銀掛鉤……”
費震仔細研讀過顧正臣的“寶鈔十策”,其中對金銀本位介紹頗多,清楚這一條是穩定寶鈔的壓艙石,無論如何都不能出問題。
“既是如此,為何你在給陛下的文書中沒有寫明錢莊之事,現在突然提出,恐怕短時間內無法做周全。”
費震帶著幾分責怪。
顧正臣拿起毛筆,潤了潤墨,對費震說:“在寶鈔十策之中雖沒有提到籌備錢莊,可也提到了賦予地方行省、府衙、縣衙兌換、收迴寶鈔之職。隻不過現在想來,與其將兌換與收迴寶鈔的權限交給地方,不如戶部獨立設置錢莊,脫離於地方來進行管理。”
費震身體微微向前傾:“你是在擔心,地方官吏若擁有兌換、收迴寶鈔職權,會在這其中伸手?”
顧正臣寫下“錢莊”兩個字,看了一眼費震,輕聲說:“這倒不是,我擔心地方官吏被砍掉腦袋之後會影響民生。若獨立設置錢莊,砍掉腦袋對地方影響並不大。”
費震深吸一口氣,看著語氣平和的顧正臣。
他說這話時,很是認真,沒有半點玩笑。
看得出來,他很清楚,一旦錢莊內部出了問題,那就隻有一個結果:
殺。
毫無任何商量餘地的殺。
地方官殺多了,那案件可就沒人審,稅賦文冊沒人處理,朝廷對地方的掌控會削弱。
想想也是,開國七年來,朝廷殺了不少貪官,剝皮的不在少數,若錢莊的權限給了地方官員,那他們估計能將百姓、商人兌換寶鈔存入的金銀全都搬到自家院子裏去隨意揮霍。
越是有權,貪心起時,越是危險。
剝離掉這部分權限,讓地方錢莊直接隸屬於戶部,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至少地方錢莊不需要聽地方官吏的話,反正不看地方官吏的臉色辦事,俸祿也不是地方官吏給發,獨立在地方之外,不受官員影響,相對而言就少了許多問題。
至於監守自盜等內部問題,就需要內部來規章法條來解決了,規矩解決不了的,交給鬼頭刀去解決。
顧正臣麵色無波,寫下“寶鈔”兩個字,沉聲道:“最困難的還是寶鈔,要做到無人可以仿製,就必須狠下功夫。”
費震知道這個問題事關重大,雖說宋元寶鈔采取過不少技術避免被偽造,可元朝時期偽造寶鈔的事偏偏很多,帶頭偽造的竟然還是一些王公貴族……
能偽造出來,說明元廷的寶鈔存在問題。
費震想了想,認真地說:“你在朝堂之上說,越是小巧,嵌入更多細節,越能避免偽造。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在小小的寶鈔裏,融入更多的細節。”
顧正臣擱下毛筆,點頭道:“融入更多細節是對的,所以在雕版之前,我需要一類特殊的人才。”
“什麽人才?”
費震急忙問。
顧正臣看著費震,輕聲道:“善於微雕的巧匠。”
“微雕巧匠,這個可不好尋啊。”
費震很是為難。
顧正臣也知道不容易,道:“總要試試。”
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現微型雕刻。
戰國時的璽印小如累黍,印文卻有朱白之分,這就是使用了微雕技術。至於《核舟記》更是出名,而《核舟記》之中的巧匠王叔遠,正是大明朝的人。
隻不過王叔遠生活的時期,應該在明後期了,現在是大明初期,找老王是不可能了。但明末能出如此巧匠,明初想來也應該有吧,這技術畢竟源遠流長。
微雕匠人的技術令人驚歎不已,一顆核桃雕為一艘船,加入了五個人,八扇窗,還有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對聯、篆文等……
要知道明代後期可沒什麽顯微鏡放大鏡之類的工具,匠人僅僅憑借著肉眼,竟能做到如此地步,簡直是驚天地泣鬼神。
等等,放大鏡?
顧正臣眼神一亮,若是極高明的微雕匠人不好找,一般的微雕匠人也不是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