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衙署。
胡惟庸看著皇帝的旨意,無奈地歎了一口氣,對陳寧氣不打一處來。
現如今不比幾年前,幾年前,以右為尊,現如今以左為尊,左禦史大夫居於右禦史大夫之上。
汪廣洋迴來,禦史台的長官可就是他了。
胡惟庸將陳寧叫來,訓斥一頓:“幾次給你警告,莫要再去碰顧正臣,你竟還是不聽!陳右禦史大夫,你聽清楚了,禦史台是為陛下張耳目,察奸貪,治懶怠,開言路,而非你一人隻權柄,肆意放縱,攻訐官員!若你再如此任性行事,我將上書陛下,將你撤換!”
陳寧打了個哆嗦,若胡惟庸將自己一腳踢開,就憑這些年自己做的事,估計還沒迴到老家就被人整死了。
“胡相,我對你可是忠心耿耿。”陳寧連忙表忠心,見胡惟庸不說話,抬手保證:“日後行事,必聽胡相吩咐。”
“當真?”
胡惟庸板著臉。
陳寧鄭重地迴道:“若有欺,鬼頭刀下死!”
胡惟庸從鼻子裏哼出一聲:“你做事尚可,隻是心性太過狹隘,容不得人。尤其是那顧正臣,此時風頭正盛,你何必去招惹?句容衛是禁地,你明知還派禦史前往,這是取死之道啊!”
陳寧臉色難看:“胡相,我就想不通了,一個區區句容衛,怎就成了禁地?戶部調撥物資與錢糧想來胡相也清楚,這其中必有貪腐之事!陛下痛恨貪腐,緣何又不讓我等去查看?再說了,誰能想到那顧正臣如此無法無天!”
胡惟庸瞥了一眼陳寧:“句容衛裏麵到底做什麽我也不清楚,但想來是與火器有關,這件事你就不要再去摻和,但凡是與顧正臣有關之事,你都要裝作不清楚,不知道。”
陳寧雖很不甘心,還是答應下來,轉而說:“那汪廣洋,能不能讓他不迴金陵了?”
胡惟庸搖了搖頭:“這是陛下欽定,改不了。不過你也莫要擔憂,汪廣洋此人早年間還有些魄力,不過這幾年,嗬嗬,英雄膽早就沒了,他迴金陵又如何?”
朝廷磨礪人心,有人變得圓滑世故,有人變得畏手畏腳,有人變成牆頭草,有人投效某個門下。
汪廣洋?
他確實是個人物,可想與我胡惟庸爭鋒,還不夠資格吧。
胡惟庸拿起一份文書,交給陳寧說:“去年時陛下讓調查市舶司,如今地方送來消息,受海寇猖獗影響,市舶司對外貿易所得極少,不少船隻遭遇劫掠損失慘重,尤其是福建、浙東、廣東沿海一帶,時不時有海寇出沒。”
陳寧看了看文書,發現寧波、泉州、廣州三大市舶司,其中寧波市舶司不僅沒盈利,竟然還虧損了三千多貫,不由瞪大眼問:“這是何故?”
胡惟庸嗬嗬笑了笑:“何故,你難道不清楚,薄來厚往,朝廷禮儀啊。你以為海外諸國使臣入朝,不需要錢糧,何況走時,朝廷都會給賞賜,若是使臣前來,船上貨物無法出手,市舶司就需要拿出錢財來高價買下,明明一千貫的東西,市舶司卻需要給三千貫甚至五千貫,以示大明好客、富有!”
陳寧嘴角動了動,低聲說了句:“要臉不要錢啊。”
胡惟庸歎息:“陛下需要這些使臣前來朝賀,需要建立宗藩關係以示華夏正統。隻不過這樣下去,市舶司恐怕開不長久啊。”
陳寧眼神一轉:“那陛下的意思?”
胡惟庸微微搖頭:“這文書剛到,還沒給陛下看。不過我猜測,陛下這一次不會手軟,畢竟海寇放肆,已到了浙東地界,若是放任不管,蘇、鬆二府也會受到牽連。那裏可是稅賦重地,不容出意外。”
陳寧笑了笑,低聲說:“若是陛下讓人出海征討,這倒不失一次舉薦、安插人手的好機會。胡相,咱們需要在衛所裏有人才行啊。”
胡惟庸眯著眼看了一眼陳寧,並沒有說什麽。
句容學院。
顧正臣被眾人擋住去路,一個個喊著話,聲音嘈雜,聽不真切。
“安靜!”
顧正臣喊了幾嗓子,看著不再言語的眾人,抬手說:“諸位想要送孩子入學院進修心切,本官可以理解。隻不過學舍數量有限,先生有限,一時之間無法接納太多孩子。諸位不必心急,年底學院將會擴招,到時將會有更多名額……”
“縣太爺,當真?”
一個中年漢子問。
顧正臣笑道:“句容學院興辦,又豈會隻收一批弟子?給句容學院一年,也好多修學舍,多招先生。待今年臘月時,學院將會再次招弟子,那時再送孩子來也不遲。”
句容百姓會體諒人。
誰都知道句容學院是縣學宮,本來隻不過二十名生員,如今一下子湧入五百弟子,已經夠難的了,何況縣太爺說了,年底還會招生,娃耽誤一年也沒啥。
隨著顧正臣的解釋與保證,百姓終帶著孩子散去。
“縣太爺,草民趙午時。”
一個發福的中年人,笑嗬嗬地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兩個十歲出頭的男孩。
“哦,原來是趙員外。”
顧正臣知道此人,趙午時是句容大戶,還是前朝的生員,早年間做過鹽引買賣,積累了一些家產。
趙午時拱手:“縣太爺,這句容學院端得是好去處,我這兩個不孝子頗是頑劣,在家中仗著婦人撐腰,不好進學。若是縣太爺高抬貴手,準他二人入學院接受調教,我也願為這學院做點善事,捐贈個二百間學舍如何?”
顧正臣看了看趙午時身後的兩個孩子,笑道:“趙員外家境殷實,為何不給孩子請私塾先生,反是送到句容學院之中?”
趙午時苦澀搖頭:“私塾先生不敢管,何況那些先生隻會四書五經,不懂其他。而句容學院之中授課頗多,想來先生們也甚是辛苦,為表敬重,趙家願再購置一批桌椅送至學院之中。”
顧正臣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兩個孩子不錯,我看可入學院。”
趙午時笑了。
顧正臣也笑了。
教諭劉桂、訓導孫統看著顧正臣與趙午時,總有一種狼狽為奸的感覺……
顧正臣沒辦法,句容學院要給先生發工錢,要增加屋舍,購置桌椅,這都需要錢糧來支撐,句容縣衙是有些積蓄,可這點積蓄又能夠折騰多久,要學會開源。
對於顧正臣這種毫無底線的行為,劉桂等人很是鄙視,正人君子所不齒,但顧正臣卻沒啥壓力,既然大戶願意出錢出物,給他們開下後門也沒什麽不可。
這是資本的勝利,也是顧正臣的無奈。
沒辦法,縣衙窮……
句容學院正式教學的日子敲定在了二月二。
在一間教室內,顧正臣召集劉桂、楊永安、唐旬等所有先生,拿出粉筆寫下句容學院四個字,然後畫下一筆,寫下山長、監院等字,然後看向眾人:“句容學院,劉桂任山長,掌管學院內一切事務。孫統任監院,負責協助山長,掌人事、財物、紀律、考核……楊永安任齋長,掌管教育、學生事宜,分配課時,劃分課區,協調教學安排,唐旬……”
重組管理架構,明晰職責,是必然之事。
顧正臣根據每個先生的特長安排,分給具體管理、教學事宜,然後笑了笑說:“諸位若無意見,那從今日開始,我便為你們的先生,教導拚音了。”
劉桂、楊永安等人期待不已。
顧正臣拿起黑板擦,擦去粉筆字,然後寫下拚音字母,凝重地說:“拚音,是以一種特殊的符號來標注漢字,不同符號有對應的讀音,你們要掌握拚音,首先需要記住每一個符號的寫法,這個符號為讀音為‘阿’……”
楊永安、唐旬等人教了一輩子書,從來沒想過能如此便利,抬頭便是黑板,可以將符號與文字看得清清楚楚。
隻要上麵的人寫一遍,所有學生都可以看到,可以清楚到底是說的哪個字,哪句話,而不需要再挨個幫學生找出是哪一頁哪一句話。
輕巧,便利!
這拚音雖讀著古怪,可畢竟數量不多,學習起來並不甚困難。加上顧正臣舉例說明,作標注旁解,更是讓從未接觸過拚音的先生感覺新奇。
無論是哪個字,顧正臣都可以輕易標注上讀音,對於如此神奇的拚音之法,劉桂等人佩服不已。
顧正臣隻教導了一個時辰便坐在了下麵,丁理等先生登上講台,一個個嚐試著給文字標注,劉桂坐在顧正臣一旁,激動地說:“縣尊,這一套拚音之法大妙,應獻給朝廷,普傳天下。”
“是啊,拚音一出,大明文教將更上一層樓。”
顧正臣感慨。
拚音早點送上去也好,省得老朱去找一批人搞一本《洪武正韻》,修修改改幾十年都沒搞定。有了拚音之後,再規範、推廣官話也便利。
“老爺,朝廷急報。”
張培走入教室,低聲稟告。
顧正臣微微點頭,走出教室,至學院外,一軍士翻身下馬,遞上一份文書:“顧鎮撫,金陵急報,句容衛軍士聽憑靖海侯吳禎差遣,以平海寇!”
胡惟庸看著皇帝的旨意,無奈地歎了一口氣,對陳寧氣不打一處來。
現如今不比幾年前,幾年前,以右為尊,現如今以左為尊,左禦史大夫居於右禦史大夫之上。
汪廣洋迴來,禦史台的長官可就是他了。
胡惟庸將陳寧叫來,訓斥一頓:“幾次給你警告,莫要再去碰顧正臣,你竟還是不聽!陳右禦史大夫,你聽清楚了,禦史台是為陛下張耳目,察奸貪,治懶怠,開言路,而非你一人隻權柄,肆意放縱,攻訐官員!若你再如此任性行事,我將上書陛下,將你撤換!”
陳寧打了個哆嗦,若胡惟庸將自己一腳踢開,就憑這些年自己做的事,估計還沒迴到老家就被人整死了。
“胡相,我對你可是忠心耿耿。”陳寧連忙表忠心,見胡惟庸不說話,抬手保證:“日後行事,必聽胡相吩咐。”
“當真?”
胡惟庸板著臉。
陳寧鄭重地迴道:“若有欺,鬼頭刀下死!”
胡惟庸從鼻子裏哼出一聲:“你做事尚可,隻是心性太過狹隘,容不得人。尤其是那顧正臣,此時風頭正盛,你何必去招惹?句容衛是禁地,你明知還派禦史前往,這是取死之道啊!”
陳寧臉色難看:“胡相,我就想不通了,一個區區句容衛,怎就成了禁地?戶部調撥物資與錢糧想來胡相也清楚,這其中必有貪腐之事!陛下痛恨貪腐,緣何又不讓我等去查看?再說了,誰能想到那顧正臣如此無法無天!”
胡惟庸瞥了一眼陳寧:“句容衛裏麵到底做什麽我也不清楚,但想來是與火器有關,這件事你就不要再去摻和,但凡是與顧正臣有關之事,你都要裝作不清楚,不知道。”
陳寧雖很不甘心,還是答應下來,轉而說:“那汪廣洋,能不能讓他不迴金陵了?”
胡惟庸搖了搖頭:“這是陛下欽定,改不了。不過你也莫要擔憂,汪廣洋此人早年間還有些魄力,不過這幾年,嗬嗬,英雄膽早就沒了,他迴金陵又如何?”
朝廷磨礪人心,有人變得圓滑世故,有人變得畏手畏腳,有人變成牆頭草,有人投效某個門下。
汪廣洋?
他確實是個人物,可想與我胡惟庸爭鋒,還不夠資格吧。
胡惟庸拿起一份文書,交給陳寧說:“去年時陛下讓調查市舶司,如今地方送來消息,受海寇猖獗影響,市舶司對外貿易所得極少,不少船隻遭遇劫掠損失慘重,尤其是福建、浙東、廣東沿海一帶,時不時有海寇出沒。”
陳寧看了看文書,發現寧波、泉州、廣州三大市舶司,其中寧波市舶司不僅沒盈利,竟然還虧損了三千多貫,不由瞪大眼問:“這是何故?”
胡惟庸嗬嗬笑了笑:“何故,你難道不清楚,薄來厚往,朝廷禮儀啊。你以為海外諸國使臣入朝,不需要錢糧,何況走時,朝廷都會給賞賜,若是使臣前來,船上貨物無法出手,市舶司就需要拿出錢財來高價買下,明明一千貫的東西,市舶司卻需要給三千貫甚至五千貫,以示大明好客、富有!”
陳寧嘴角動了動,低聲說了句:“要臉不要錢啊。”
胡惟庸歎息:“陛下需要這些使臣前來朝賀,需要建立宗藩關係以示華夏正統。隻不過這樣下去,市舶司恐怕開不長久啊。”
陳寧眼神一轉:“那陛下的意思?”
胡惟庸微微搖頭:“這文書剛到,還沒給陛下看。不過我猜測,陛下這一次不會手軟,畢竟海寇放肆,已到了浙東地界,若是放任不管,蘇、鬆二府也會受到牽連。那裏可是稅賦重地,不容出意外。”
陳寧笑了笑,低聲說:“若是陛下讓人出海征討,這倒不失一次舉薦、安插人手的好機會。胡相,咱們需要在衛所裏有人才行啊。”
胡惟庸眯著眼看了一眼陳寧,並沒有說什麽。
句容學院。
顧正臣被眾人擋住去路,一個個喊著話,聲音嘈雜,聽不真切。
“安靜!”
顧正臣喊了幾嗓子,看著不再言語的眾人,抬手說:“諸位想要送孩子入學院進修心切,本官可以理解。隻不過學舍數量有限,先生有限,一時之間無法接納太多孩子。諸位不必心急,年底學院將會擴招,到時將會有更多名額……”
“縣太爺,當真?”
一個中年漢子問。
顧正臣笑道:“句容學院興辦,又豈會隻收一批弟子?給句容學院一年,也好多修學舍,多招先生。待今年臘月時,學院將會再次招弟子,那時再送孩子來也不遲。”
句容百姓會體諒人。
誰都知道句容學院是縣學宮,本來隻不過二十名生員,如今一下子湧入五百弟子,已經夠難的了,何況縣太爺說了,年底還會招生,娃耽誤一年也沒啥。
隨著顧正臣的解釋與保證,百姓終帶著孩子散去。
“縣太爺,草民趙午時。”
一個發福的中年人,笑嗬嗬地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兩個十歲出頭的男孩。
“哦,原來是趙員外。”
顧正臣知道此人,趙午時是句容大戶,還是前朝的生員,早年間做過鹽引買賣,積累了一些家產。
趙午時拱手:“縣太爺,這句容學院端得是好去處,我這兩個不孝子頗是頑劣,在家中仗著婦人撐腰,不好進學。若是縣太爺高抬貴手,準他二人入學院接受調教,我也願為這學院做點善事,捐贈個二百間學舍如何?”
顧正臣看了看趙午時身後的兩個孩子,笑道:“趙員外家境殷實,為何不給孩子請私塾先生,反是送到句容學院之中?”
趙午時苦澀搖頭:“私塾先生不敢管,何況那些先生隻會四書五經,不懂其他。而句容學院之中授課頗多,想來先生們也甚是辛苦,為表敬重,趙家願再購置一批桌椅送至學院之中。”
顧正臣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兩個孩子不錯,我看可入學院。”
趙午時笑了。
顧正臣也笑了。
教諭劉桂、訓導孫統看著顧正臣與趙午時,總有一種狼狽為奸的感覺……
顧正臣沒辦法,句容學院要給先生發工錢,要增加屋舍,購置桌椅,這都需要錢糧來支撐,句容縣衙是有些積蓄,可這點積蓄又能夠折騰多久,要學會開源。
對於顧正臣這種毫無底線的行為,劉桂等人很是鄙視,正人君子所不齒,但顧正臣卻沒啥壓力,既然大戶願意出錢出物,給他們開下後門也沒什麽不可。
這是資本的勝利,也是顧正臣的無奈。
沒辦法,縣衙窮……
句容學院正式教學的日子敲定在了二月二。
在一間教室內,顧正臣召集劉桂、楊永安、唐旬等所有先生,拿出粉筆寫下句容學院四個字,然後畫下一筆,寫下山長、監院等字,然後看向眾人:“句容學院,劉桂任山長,掌管學院內一切事務。孫統任監院,負責協助山長,掌人事、財物、紀律、考核……楊永安任齋長,掌管教育、學生事宜,分配課時,劃分課區,協調教學安排,唐旬……”
重組管理架構,明晰職責,是必然之事。
顧正臣根據每個先生的特長安排,分給具體管理、教學事宜,然後笑了笑說:“諸位若無意見,那從今日開始,我便為你們的先生,教導拚音了。”
劉桂、楊永安等人期待不已。
顧正臣拿起黑板擦,擦去粉筆字,然後寫下拚音字母,凝重地說:“拚音,是以一種特殊的符號來標注漢字,不同符號有對應的讀音,你們要掌握拚音,首先需要記住每一個符號的寫法,這個符號為讀音為‘阿’……”
楊永安、唐旬等人教了一輩子書,從來沒想過能如此便利,抬頭便是黑板,可以將符號與文字看得清清楚楚。
隻要上麵的人寫一遍,所有學生都可以看到,可以清楚到底是說的哪個字,哪句話,而不需要再挨個幫學生找出是哪一頁哪一句話。
輕巧,便利!
這拚音雖讀著古怪,可畢竟數量不多,學習起來並不甚困難。加上顧正臣舉例說明,作標注旁解,更是讓從未接觸過拚音的先生感覺新奇。
無論是哪個字,顧正臣都可以輕易標注上讀音,對於如此神奇的拚音之法,劉桂等人佩服不已。
顧正臣隻教導了一個時辰便坐在了下麵,丁理等先生登上講台,一個個嚐試著給文字標注,劉桂坐在顧正臣一旁,激動地說:“縣尊,這一套拚音之法大妙,應獻給朝廷,普傳天下。”
“是啊,拚音一出,大明文教將更上一層樓。”
顧正臣感慨。
拚音早點送上去也好,省得老朱去找一批人搞一本《洪武正韻》,修修改改幾十年都沒搞定。有了拚音之後,再規範、推廣官話也便利。
“老爺,朝廷急報。”
張培走入教室,低聲稟告。
顧正臣微微點頭,走出教室,至學院外,一軍士翻身下馬,遞上一份文書:“顧鎮撫,金陵急報,句容衛軍士聽憑靖海侯吳禎差遣,以平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