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香,幽遠綿長。
孫二口在地窖裏聞到梔子花香,說明地窖距離梔子樹不遠。
楊穀倉進入二堂。
顧正臣沒有繞彎子,直接詢問:“你原是清真觀的道人,對清真觀的環境應十分了解吧?”
楊穀倉點頭:“這是自然,自建觀時起,我就在清真觀中。”
顧正臣微微點頭,問道:“清真觀可有種有梔子樹?”
楊穀倉有些疑惑地看著顧正臣,迴道:“縣太爺,梔子是一種重要的藥物,治心煩懊惱,煩不得眠,心神顛倒,在道觀之中多有種植,清真觀自然也有。”
顧正臣略是沉思,然後看向楊穀倉:“清真觀的梔子多種植在何處?”
楊穀倉雖然不解顧正臣為何對梔子如此上心,還是認真地迴道:“前些年一直種植在後院西廂,那裏開出一片空地,專種梔子。每年都會采一些梔子存放至一旁的庫房與地窖之中,有時還會拿出一些緩百姓病症。”
“地窖?”
顧正臣拿出一枚銅錢,輕輕敲打著桌子,嚴肅地說:“你明知朝廷禁止卜筮,還收人錢財卜筮,後被人揭發,為躲避縣衙抓捕,逃入武城山中,罪加一等。按律令,你應被逮捕送至京師。現如今,本官不得不將你拘捕歸案。”
楊穀倉苦澀地點了點頭:“縣太爺,這些年來我受盡苦,不想再逃了。”
顧正臣喊道:“來人!”
張培、楊亮等人走了進來。
顧正臣下令:“逮捕楊穀倉歸案,立即備馬車,隨本官一起去清真觀。”
“去清真觀?”
楊穀倉不明所以。
既然被抓了,直接關到監房裏去不就好了,幹嘛還讓自己多跑一趟?
顧正臣嗬嗬笑了笑,目光閃過一道精芒。
雖多人勸阻,顧正臣依舊在夜間出了縣城,王良、趙海樓帶了十個軍士驅馬在側跟隨,此外還有孫一口。
馬車緩行,顧正臣靠著窗便睡了過去。
一個半時辰,馬車進入賀莊地界,張培喚醒了顧正臣。
顧正臣下了馬車,安排道:“王千戶,你帶兩名兄弟守住槐樹口,今晚無論是誰從此經過,都給扣下。”
王良應道:“顧先生放心。”
對於顧正臣的命令,王良等人徹底執行。
畢竟出京時,沐英交代得清清楚楚,一切聽顧先生調遣。
顧正臣帶人至清真觀外,又安排兩人守住清真觀後門,才命楊亮敲門。
鐵環叩打門的聲音,傳出許遠。
郭寧聽到聲響,起身走至窗邊,透過縫隙看著對麵的清真觀門口,燈火之下,是縣衙的衙役!
忽然,一雙眼睛出現在郭寧眼前,郭寧驚唿一聲,後退兩步摔在地上。
“郭大夫還是好好睡覺,莫要有什麽動作的好。”
姚鎮站在窗外,冷冷地說。
郭寧渾身冒冷汗,連聲答應。
清真觀裏有了動靜,一個道士在裏麵詢問,聽聞是縣衙之人,就想先去通報再迴來開門,誰成想圍牆之上冒出了兩個腦袋盯著。
趙海樓衝著道士喊道:“縣衙查案,再敢耽誤,治罪於你!”
道士無奈,隻好開了門。
張培先一步進入清真觀,顧正臣帶人,直奔後院而去,道士想阻攔,卻被推搡至一旁。
剛至後院,葛山人有些衣冠不整地跑了出來,看到來人是顧正臣,不由得一驚,臉色難看地說:“縣太爺,這裏是清真觀,深夜帶衙役而來是為何?”
“查案!”
顧正臣走向葛山人,看了一眼葛山人所在的房間,揮手道:“搜!”
“誰敢!”
葛山人心急,擋在門口,看著顧正臣喊道:“縣太爺不給個緣由就擅闖清真觀,大肆搜尋,難不成欺我道門不成?道門受辱,神樂觀不會無動於衷!”
“神樂觀?”
顧正臣凝眸,拿出一張卷宗,展開在葛山人麵前,徐徐開口:“本官知道分寸,自不敢輕易得罪神樂觀。隻是,身為朝廷命官,調查案件乃是知縣職責所在,清真觀道士楊倉穀違背朝廷禁止卜筮之令,後逃亡深山之中,現如今已拘捕到案,然其犯案工具,犯案之地,犯案所得,尚未查清,本官帶楊穀倉至現場認罪,有何不妥?”
衙役當即將楊倉穀押上前。
葛山人看到楊倉穀臉色大變,驚唿道:“楊真人,你,你如何成了這副模樣?”
楊穀倉盯著葛山人:“我淪落為這副模樣,你當真吃驚嗎?”
“這是何意?”
葛山人冷對。
楊穀倉眼神之中帶著憎恨,顧正臣可能說的沒錯,自己在清真觀卜筮好好的,怎麽就被人給揭發了,是誰揭發的自己?
這些年來,楊穀倉一直都想知道答案,現在看來,自己走了之後,清真觀就徹底為葛山人控製。
顧正臣說“受益者最大”是誰,誰就有出賣自己的動機。
現在看來,葛山人就是最大受益者。
楊穀倉懶得與葛山人廢話,側身看向顧正臣:“縣太爺要查案,我自是積極配合,隻不過我畢竟離開清真觀數年,還請縣太爺多些耐心。這一間房,好像是我當年卜筮所用。”
葛山人看著楊穀倉伸手指向自己的房間,急切地喊道:“楊真人,你卜筮所用房間在東麵!”
顧正臣抬起手:“葛山人,本官帶犯人盤查現場,你若無端阻攔,當視為對抗縣衙!來人,搜!”
“不可!”
葛山人急切,伸手想要阻攔,張培抬手一掌,將葛山人打退幾步,隨後帶人闖入房間之中,不久裏麵就傳出了女人的聲音,還不止一個。
張培帶人走出房間,帶出了三個女人:“縣尊,在房間裏發現三個女子,三人躲在床榻之下,被抓了出來。”
顧正臣看著麵如死灰的葛山人,冷冷地說:“夜深人靜,葛山人還不忘與女子傳遞陰陽平衡之道,當真是令人敬佩,來人,抓了!”
葛山人見事情敗露就想逃走,還沒跑出幾步,一根繩套便落在脖子之上,整個人重重後仰摔下,若不是側了下身,估計性命難保。
顧正臣走了過去,看著尚在掙紮的葛山人,俯身道:“葛山人,莫要驚慌,都是生意。”
葛山人瞪大雙眼,似乎十分惶恐。
顧正臣了然,起身下令:“清真觀道士葛山人刁奸婦女,帶走審訊。另徹查道觀所有房間,將全部道士帶至縣衙問話。”
知縣發了話,衙役與趙海樓等人自是賣力,打開一間間房,將道觀上下二十七名道士全部控製起來。
令人吃驚的是,不止是葛山人“陰陽”婦人,還在三名道士房裏,搜出了三名婦人。
顧正臣臉色鐵青,這群穿著道袍,實則獸性的家夥,堂而皇之地在清真觀行齷齪之事,當真是令人隻震驚。
楊穀倉不敢相信這一幕,前些年的清真觀並不是如此!
“縣尊,找到地窖了。”
張培匆匆走來通報。
顧正臣命人帶上葛山人與孫二口,至西跨院北麵一角,衙役打著火把,一旁正是低矮的梔子樹,有二十餘棵之多。
經過梔子樹,不到十步就看到了一處地窖,移開地窖之上的木門,裏麵漆黑一片。
顧正臣看了一眼趙海樓,趙海樓命人在周圍找尋,果在屋後找到一個長達三丈的木梯,木梯為竹木,是兩個竹梯拚接而成,四個人動手,才將其放入地窖之中。
軍士喊了幾次,地窖內都無動靜。
“下人!”
顧正臣開口。
趙海樓找來繩子,纏在腰間,命軍士拉著,緩放繩子,然後手持火把,咬著大刀,便下了木梯。
楊倉穀看著深深的地窖,疑惑不已:“之前地窖隻是一丈深,隻放了些許雜物,冬日存放一些蔬菜,如何變得如此幽深?”
顧正臣看向神色緊張的葛山人,平和地說:“因為這裏住著一位生意人。”
葛山人低下頭,不敢說話。
趙海樓進入地窖,揮著火把看了一圈,喊道:“裏麵沒人。”
顧正臣看向孫二口。
孫二口明白什麽意思,當即下了木梯,至地窖之中,借著趙海樓的火把仔細看了一圈,又熄了火把,仰頭看著入口,喊道:“沒錯,當時我就被關在此處。”
顧正臣看向葛山人,目光中充滿殺氣:“葛山人,不,應該稱你為生意人更合適吧?從縣衙中買走的流放、徒刑罪囚,都被你轉至此處安置,然後尋找時機送到武城山之中,本官沒說錯吧?”
葛山人避開顧正臣鋒利的目光,辯解道:“我不知你在說什麽!”
顧正臣嗬嗬笑了笑:“不知沒關係,迴來的不止是孫二口一個人,在這地窖裏被羈押的罪囚,不在少數吧?再說了,如此深的地窖,僅放梯子都需要四個人,不知道這四個人裏麵,除了郭傑的人之外,道觀裏還有誰,總不會隻有你一人吧?”
葛山人臉上的肉直抖動。
顧正臣看向姚鎮、楊亮,下令道:“徹底搜查清真觀,尤其是葛山人經常在的地方,一寸寸敲打,我相信一定會找到賬冊之類的東西。要知他是個生意人,少不了記賬。”
孫二口在地窖裏聞到梔子花香,說明地窖距離梔子樹不遠。
楊穀倉進入二堂。
顧正臣沒有繞彎子,直接詢問:“你原是清真觀的道人,對清真觀的環境應十分了解吧?”
楊穀倉點頭:“這是自然,自建觀時起,我就在清真觀中。”
顧正臣微微點頭,問道:“清真觀可有種有梔子樹?”
楊穀倉有些疑惑地看著顧正臣,迴道:“縣太爺,梔子是一種重要的藥物,治心煩懊惱,煩不得眠,心神顛倒,在道觀之中多有種植,清真觀自然也有。”
顧正臣略是沉思,然後看向楊穀倉:“清真觀的梔子多種植在何處?”
楊穀倉雖然不解顧正臣為何對梔子如此上心,還是認真地迴道:“前些年一直種植在後院西廂,那裏開出一片空地,專種梔子。每年都會采一些梔子存放至一旁的庫房與地窖之中,有時還會拿出一些緩百姓病症。”
“地窖?”
顧正臣拿出一枚銅錢,輕輕敲打著桌子,嚴肅地說:“你明知朝廷禁止卜筮,還收人錢財卜筮,後被人揭發,為躲避縣衙抓捕,逃入武城山中,罪加一等。按律令,你應被逮捕送至京師。現如今,本官不得不將你拘捕歸案。”
楊穀倉苦澀地點了點頭:“縣太爺,這些年來我受盡苦,不想再逃了。”
顧正臣喊道:“來人!”
張培、楊亮等人走了進來。
顧正臣下令:“逮捕楊穀倉歸案,立即備馬車,隨本官一起去清真觀。”
“去清真觀?”
楊穀倉不明所以。
既然被抓了,直接關到監房裏去不就好了,幹嘛還讓自己多跑一趟?
顧正臣嗬嗬笑了笑,目光閃過一道精芒。
雖多人勸阻,顧正臣依舊在夜間出了縣城,王良、趙海樓帶了十個軍士驅馬在側跟隨,此外還有孫一口。
馬車緩行,顧正臣靠著窗便睡了過去。
一個半時辰,馬車進入賀莊地界,張培喚醒了顧正臣。
顧正臣下了馬車,安排道:“王千戶,你帶兩名兄弟守住槐樹口,今晚無論是誰從此經過,都給扣下。”
王良應道:“顧先生放心。”
對於顧正臣的命令,王良等人徹底執行。
畢竟出京時,沐英交代得清清楚楚,一切聽顧先生調遣。
顧正臣帶人至清真觀外,又安排兩人守住清真觀後門,才命楊亮敲門。
鐵環叩打門的聲音,傳出許遠。
郭寧聽到聲響,起身走至窗邊,透過縫隙看著對麵的清真觀門口,燈火之下,是縣衙的衙役!
忽然,一雙眼睛出現在郭寧眼前,郭寧驚唿一聲,後退兩步摔在地上。
“郭大夫還是好好睡覺,莫要有什麽動作的好。”
姚鎮站在窗外,冷冷地說。
郭寧渾身冒冷汗,連聲答應。
清真觀裏有了動靜,一個道士在裏麵詢問,聽聞是縣衙之人,就想先去通報再迴來開門,誰成想圍牆之上冒出了兩個腦袋盯著。
趙海樓衝著道士喊道:“縣衙查案,再敢耽誤,治罪於你!”
道士無奈,隻好開了門。
張培先一步進入清真觀,顧正臣帶人,直奔後院而去,道士想阻攔,卻被推搡至一旁。
剛至後院,葛山人有些衣冠不整地跑了出來,看到來人是顧正臣,不由得一驚,臉色難看地說:“縣太爺,這裏是清真觀,深夜帶衙役而來是為何?”
“查案!”
顧正臣走向葛山人,看了一眼葛山人所在的房間,揮手道:“搜!”
“誰敢!”
葛山人心急,擋在門口,看著顧正臣喊道:“縣太爺不給個緣由就擅闖清真觀,大肆搜尋,難不成欺我道門不成?道門受辱,神樂觀不會無動於衷!”
“神樂觀?”
顧正臣凝眸,拿出一張卷宗,展開在葛山人麵前,徐徐開口:“本官知道分寸,自不敢輕易得罪神樂觀。隻是,身為朝廷命官,調查案件乃是知縣職責所在,清真觀道士楊倉穀違背朝廷禁止卜筮之令,後逃亡深山之中,現如今已拘捕到案,然其犯案工具,犯案之地,犯案所得,尚未查清,本官帶楊穀倉至現場認罪,有何不妥?”
衙役當即將楊倉穀押上前。
葛山人看到楊倉穀臉色大變,驚唿道:“楊真人,你,你如何成了這副模樣?”
楊穀倉盯著葛山人:“我淪落為這副模樣,你當真吃驚嗎?”
“這是何意?”
葛山人冷對。
楊穀倉眼神之中帶著憎恨,顧正臣可能說的沒錯,自己在清真觀卜筮好好的,怎麽就被人給揭發了,是誰揭發的自己?
這些年來,楊穀倉一直都想知道答案,現在看來,自己走了之後,清真觀就徹底為葛山人控製。
顧正臣說“受益者最大”是誰,誰就有出賣自己的動機。
現在看來,葛山人就是最大受益者。
楊穀倉懶得與葛山人廢話,側身看向顧正臣:“縣太爺要查案,我自是積極配合,隻不過我畢竟離開清真觀數年,還請縣太爺多些耐心。這一間房,好像是我當年卜筮所用。”
葛山人看著楊穀倉伸手指向自己的房間,急切地喊道:“楊真人,你卜筮所用房間在東麵!”
顧正臣抬起手:“葛山人,本官帶犯人盤查現場,你若無端阻攔,當視為對抗縣衙!來人,搜!”
“不可!”
葛山人急切,伸手想要阻攔,張培抬手一掌,將葛山人打退幾步,隨後帶人闖入房間之中,不久裏麵就傳出了女人的聲音,還不止一個。
張培帶人走出房間,帶出了三個女人:“縣尊,在房間裏發現三個女子,三人躲在床榻之下,被抓了出來。”
顧正臣看著麵如死灰的葛山人,冷冷地說:“夜深人靜,葛山人還不忘與女子傳遞陰陽平衡之道,當真是令人敬佩,來人,抓了!”
葛山人見事情敗露就想逃走,還沒跑出幾步,一根繩套便落在脖子之上,整個人重重後仰摔下,若不是側了下身,估計性命難保。
顧正臣走了過去,看著尚在掙紮的葛山人,俯身道:“葛山人,莫要驚慌,都是生意。”
葛山人瞪大雙眼,似乎十分惶恐。
顧正臣了然,起身下令:“清真觀道士葛山人刁奸婦女,帶走審訊。另徹查道觀所有房間,將全部道士帶至縣衙問話。”
知縣發了話,衙役與趙海樓等人自是賣力,打開一間間房,將道觀上下二十七名道士全部控製起來。
令人吃驚的是,不止是葛山人“陰陽”婦人,還在三名道士房裏,搜出了三名婦人。
顧正臣臉色鐵青,這群穿著道袍,實則獸性的家夥,堂而皇之地在清真觀行齷齪之事,當真是令人隻震驚。
楊穀倉不敢相信這一幕,前些年的清真觀並不是如此!
“縣尊,找到地窖了。”
張培匆匆走來通報。
顧正臣命人帶上葛山人與孫二口,至西跨院北麵一角,衙役打著火把,一旁正是低矮的梔子樹,有二十餘棵之多。
經過梔子樹,不到十步就看到了一處地窖,移開地窖之上的木門,裏麵漆黑一片。
顧正臣看了一眼趙海樓,趙海樓命人在周圍找尋,果在屋後找到一個長達三丈的木梯,木梯為竹木,是兩個竹梯拚接而成,四個人動手,才將其放入地窖之中。
軍士喊了幾次,地窖內都無動靜。
“下人!”
顧正臣開口。
趙海樓找來繩子,纏在腰間,命軍士拉著,緩放繩子,然後手持火把,咬著大刀,便下了木梯。
楊倉穀看著深深的地窖,疑惑不已:“之前地窖隻是一丈深,隻放了些許雜物,冬日存放一些蔬菜,如何變得如此幽深?”
顧正臣看向神色緊張的葛山人,平和地說:“因為這裏住著一位生意人。”
葛山人低下頭,不敢說話。
趙海樓進入地窖,揮著火把看了一圈,喊道:“裏麵沒人。”
顧正臣看向孫二口。
孫二口明白什麽意思,當即下了木梯,至地窖之中,借著趙海樓的火把仔細看了一圈,又熄了火把,仰頭看著入口,喊道:“沒錯,當時我就被關在此處。”
顧正臣看向葛山人,目光中充滿殺氣:“葛山人,不,應該稱你為生意人更合適吧?從縣衙中買走的流放、徒刑罪囚,都被你轉至此處安置,然後尋找時機送到武城山之中,本官沒說錯吧?”
葛山人避開顧正臣鋒利的目光,辯解道:“我不知你在說什麽!”
顧正臣嗬嗬笑了笑:“不知沒關係,迴來的不止是孫二口一個人,在這地窖裏被羈押的罪囚,不在少數吧?再說了,如此深的地窖,僅放梯子都需要四個人,不知道這四個人裏麵,除了郭傑的人之外,道觀裏還有誰,總不會隻有你一人吧?”
葛山人臉上的肉直抖動。
顧正臣看向姚鎮、楊亮,下令道:“徹底搜查清真觀,尤其是葛山人經常在的地方,一寸寸敲打,我相信一定會找到賬冊之類的東西。要知他是個生意人,少不了記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