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兒,還真放他們走啊。”


    看著泰元被帶上船尾拖掛的小船,眼瞅著就要離開,萬霩不禁來到寧郃身邊問道。


    他不覺得在這種情況下,他這位雇主如此說話算話,是件什麽好事兒。


    尤其是,人剛才都說了,攏共兩千好幾百號人呢,他們眼下也就剩了七八十號人,操持這艘戰船都勉強,真被人再找來援兵,他們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天亮了。”


    寧郃沒有迴應,反而說了句看似無關緊要的話。


    萬霩皺眉抬頭看了眼,確實天將破曉,已經有了一曦霞光初升,卻是一時沒反應過來,這跟他說的有什麽關係。


    尋思了片刻,才猛然恍神道:“安西軍水師!?”


    寧郃點點頭。


    離陽島距離峴明島算不得太遠,又是海上要地,雖然安西軍水師沒有常駐兵力在此,但是每日皆有一隊戰船例行巡視。


    天色放亮,安西軍水師便會出動。


    這跟寧郃他們原在狼騎一樣,臨近邊關處,尤是要地,都是風雨無阻的鐵律。


    無論離陽島那邊的情況如何,也無論這些灑朝人怎麽作想,隻要他們不是奔著直接作死來的,天色一亮,他們便隻有退走一途,避免與安西軍水師正麵交鋒,甚至還得盡快擺脫,避免安西軍的搜捕和追擊。


    他自然不虞灑朝人會有援兵再趕至過來。


    甚至於他心中,更期望灑朝人會再有增援過來,或者不及退走,跟安西軍水師碰一下子,給安西軍提個醒,注意注意這個新的敵人。


    或者說他心裏其實也想看看,看看若是真有新的外敵再至,雍王府和朝中,又會是個什麽樣的應對。


    是如七年前一樣,放下一切,同心對外,還是如而今的北境一樣,或者其他方式。


    當然,也隻是想想罷了。


    真若留下點灑朝人的蛛絲馬跡,安西軍有所警惕和提防,是八九不離十的。


    但真就兩國現在就會交手,再增灑朝這個新敵,短時間內,還是一件並不可能發生的事。


    至於泰元最後那些話,他壓根就當放屁來聽的。


    這人武藝不錯,也隻是與他同樣的神定境,但戰力也比很多內宇境武者要強,也是一習武天才。


    有一說一,真就倆人正麵交手,寧郃覺得可能打上一天,全都力竭了,仍落個平手,也是極有可能的事。


    要不他也不會玩這麽一出,耍些手段,才將之拿下。


    但他覺得這人大概也就一武力不錯的膏粱紈褲,想的太過簡單了些。


    他不知道他們家室具體如何,也不了解灑朝內部具體是個什麽權利劃分,但隻要灑朝還仍成一國,想與大溱這樣一個龐大王朝開戰,就不是誰一言一行,所能夠直接左右的。


    哪怕泰元是灑朝皇子,也不行。


    誠然遍數天下各國曆史長河,因為某些人的一言一行,乃至雞毛蒜皮的小事,甚至一些看起來荒謬之極的由頭,引發大戰的例子不計其數。


    但也不過是以此找個由頭罷了,背後無不是深思熟慮,籌謀良久的謀而後動。


    身居上位者,即便不免人性,總有頭腦發熱的時候,其身邊卻不會缺了仍存冷靜之人的勸阻和掣肘,讓其終迴冷靜之中。


    還有一點,則是寧郃覺得,泰元也有可能高估了他們自己的份量。


    他們若是真自發來此,打個秋風、試探一二還好,若是被人派出來的,那他們也不過一個棋子罷了。


    滄瀾海上,本以黎朝水師最盛,鼎盛之時足有三十萬餘水師將士,戰船眾萬,橫行四方。


    後西朝武寧、武淵兩國水師,隨著黎朝的沒落,而與之分庭抗禮,各據南北。


    自大溱成祖後,安西軍水師,便是第一,隻是人數遜與兩者,遂留三方鼎立之勢。


    但安西軍水師的戰力,卻是當之無愧的各國魁首。


    可以說,泰元他們成功避開,全程沒遇上安西軍水師便罷,一旦遇上,以這支灑朝水軍個個毫不掩飾的,披甲整裝的樣子,安西軍一個都不會讓他逃了去。


    說白了,一幫就是炮灰的家夥,盡管出身可能都極為不俗,卻也不值得被高看哪兒去。


    而若真是如此,灑朝的目的也就顯而易見,有沒有此時他這一遭,都一樣。


    而且開戰與否的選擇權,反而還攥在大溱的手中。


    這裏是大溱境下的海域,泰元他們才是越境之敵,大溱的反應才是最關鍵的那個。


    反之,灑朝若真有心現在就對大溱動手,這般小打小鬧的舉動,全無什麽意義,隻會讓大溱對他們有所提防罷了,遠不如尋個合適的時機,直接大軍壓上,來的有用。


    隻是今日這件事,待來日真有開戰契機時,被拿來當個由頭,倒也足夠。


    至於他不直接殺了泰元,一開始純粹是殺不起。


    一艘戰船好幾百精銳甲士,真抱著跟他同歸於盡的想法,找他拚命。


    即便他能都給殺了,萬霩他們要麽死傷殆盡,要麽跟那些朔碩人一樣想法用小船逃離,或是直接跳海,他即便守著這三艘船,都沒法將之弄走。


    最後無論打過打不過,他都是的跳海,試試能不能遊到離陽島的結局。


    更大的可能是餓死淹死在海裏……


    後來麽,倒是能殺。


    但他還是抱著那麽一丟丟能再勾搭來人,將之拖在離陽島附近的心思的。


    畢竟事有萬一,他也不能就給咬死了去。


    萬一那些人,都是泰元這般信心足的要命的呢。


    而不來,則其實更合他的心思。


    隻要他從北境活著迴來了,他便往海西去,到時候大可以撩撥刺激一番,看看這泰元會不會再來找他一戰。


    有了現在這船上的這些友情奉送來的兵甲,他心中底氣也是十足的很。


    “頭兒,琶軻他們迴來了。”


    寧郃自己思忖雖然不少,卻是並未對萬霩再說什麽。


    萬霩也是識趣的沒有再問,隻是其打眼一掃,便看到琶軻等朔碩人,竟是又迴返了過來,便提醒了寧郃一聲。


    然後其便看到,在琶軻他們那艘艨艟之後,林節他們那艘艨艟,也在快速迴返,而遠處海麵上,也是再有船影桅杆隱約可見,不由心頭一緊,臉色有些難看起來。


    寧郃其實沒等萬霩提醒,便也已經看到了,心中自語一句,“還真特麽來人了?”


    然後便對萬霩道:“你懂這個,讓人把動作都停下,全上這艘船,先把船頭調正。”


    隨即想了想,再道:“把他們的旗幟都砍了,把鏢局的旗幟分插在三船上。”


    天色尚未大亮,遠處行來的船隻也看不具體,來尋泰元的灑朝人船隊是可能,從離陽島駛出的其他船隻,也不無可能。


    他也要以防萬一,避免起了沒必要的誤會。


    “知道了。”萬霩應了一聲,便急忙去準備起來,沒空去搭理,已經在往商船上攀躍上來的琶軻等人。


    寧郃也沒有動,隻是拎著泰元的那柄戰劍在手裏把玩。


    直到琶軻帶著那二十多個朔碩人,舉著他奪來那杆重矛和史辵的人頭,單膝跪在他身側甲板上,他才收劍迴鞘,冷眼看了過去。


    “我等違背約定,該罰,還請再給我們一次機會。”


    等了半天,也不見寧郃開口,琶軻硬著頭皮,雙手舉著重矛,遞還向寧郃,懇切道。


    他們心頭也是既惶恐又無奈,寧郃若不勝便罷,可他勝了,他們便沒有可逃之處。


    撐著艨艟去離陽島,寧郃也終究會找去。


    去他地,他們則根本到不了。


    無奈之下,隻得迴返,向寧郃認錯求請。


    即便之前他們不認為寧郃真能奪下這兩艘戰船,但卻也知道寧郃殺他們不成問題。


    敢跑,也無非是認為寧郃活不下來,或者說,他們若留下來,可能會比寧郃先死而已。


    現在寧郃不但活下來了,而且他們還沒逃遠,更被寧郃輕而易舉的殺了史辵。


    在他們眼裏,想活下來,便唯有迴來請罪這一條路了。


    而且他們很精明的沒有去甩鍋和推諉辯解什麽。


    因為那不重要,寧郃想放過他們,辯不辯解,他們都會無事,不想放過,磨破嘴皮子,也並無用處。


    反而不如態度誠懇些,來的實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且下瓊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枉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枉度並收藏且下瓊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