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叔,你知道方才那人是什麽身份麽?”
正房內,梳洗一番的少年,並沒有去動端進屋內的吃食,反而一副對寧郃很敢興趣的樣子,微入沉思。
一直跟在其身旁的中年男子,枯樹般的臉上,一如既往沒有任何表情,開口道:“並不知道,可能隻是百裏玄禎他們認識的江湖朋友罷了,公子無需過多在意。”
接著還說教道:“而且,公子千金貴體,以後再有今日之類的事情,公子皆交於我等下人便可,不必自己出麵,折損身份。”
少年隻權當沒聽到,自語道:“可我為什麽總覺得他看著有些眼熟呢?”
“玉叔,麻煩你幫我問一下百裏樓主,他的來曆,還有,我想再見他一麵。”
那中年人張嘴便道:“公子……”
隻是還未等其說完,那少年的目光便已經看了過去,一直柔和可親的稚嫩麵龐上,隱含一抹威嚴,雙眸更是淩厲起來,頗具凜意。
“玉叔,我予你足夠尊重,也請你不要越矩。”
少年聲音不大,語氣也不算苛厲,卻滿是不容置疑的意味。
中年人默了一瞬,退出一步,長揖一禮。
隨後才退身,打開房門,向廂房走去。
“老石頭,你幹嘛?”百裏玄禎聽有人敲門,沒讓他人動手,自己迎了出去,看見竟是那中年人,有些意外的問道。
中年人眉頭微皺,很是討厭百裏玄禎年輕時就給他起的這個諢名,冷冷道:“別忘了咱們身在此處,當以公子安危為最,弄這一身酒意醉氣,真出了閃失,你我沒人擔待的起!”
百裏玄禎輕哼了一聲,“後竅連前庭,你能活這麽些年,真是南黎人性子太好了。”
“哼!”中年人迴以一聲冷哼,不與他再多爭執,問道:“此人確實可信與否?出身來曆,可否盡知?”
“無可奉告。”百裏玄禎眸色冷了下來,瞥了一眼中年人,就準備擺袖迴轉。
“百裏樓主,是我想問詢一二,可否請百裏樓主,與那位兄長,一並少敘片刻。”正房窗戶打開,少年探出頭來,笑道一句,眼中有些無奈。
百裏玄禎沒有立時迴應,目光投向屋內,看向寧郃。
屋裏屋外就這麽大點兒地方,且在座都是中品武者,哪個不是耳聰目明。
別說那少年的話,就是百裏玄禎兩人之前的交談,幾人也是都聽的一清二楚,高小高更是嘴都快撇眉角上掛著了。
寧郃倒是覺得那少年有些意思,起身對百裏玄禎點點頭,行出屋來,一並來到那少年屋內。
“公子,寧郃小友與我熟識,大王也對他青眼有加,請公子不必擔憂。”
來到屋內,百裏玄禎雖然覺得有些膩歪,卻也先行言道一句。
那少年卻是搖搖頭,溫煦笑請兩人在屋內落座,屏退了其他人在側,隻三人同處。
此時梳洗過後的少年,可能因為年紀還小,且生活一貫優渥,顯得有些唇紅齒白,一副嬌嫩樣。
但打量過去,卻發現其麵龐棱角已漸分明,雖然尚有稚嫩,但已然有了七分英武姿態。
其挺鼻闊額,稍高的眉弓下,一雙星眸明亮不失銳意,更生的長頸猿臂,頗有不凡之處,隱有鷹視狼顧之象。
寧郃下意識摸了下鼻子,眉頭輕蹙,神色有些怪異起來。
“你也發現了。”少年卻是微笑起來,篤定看著寧郃言道。
寧郃點點頭,“若非我知道家中祖輩,確實世居北寧,怕也會起些高攀之念。”
百裏玄禎左右打量兩眼。
這南轅北轍的兩人,竟是足有七成相似,單看還不覺得有什麽,湊在一塊兒,越看越像。
也是讓人不由稱奇。
隻是他並沒有跟著說什麽,僅靜聽在側。
而那少年卻是眼露一抹了然,再道:“若是北寧出身,我反倒不甚意外了。”
見倆人聞言看向自己,少年先是看看百裏玄禎,又看看寧郃,才再道:“黎朝皇族寧氏,本就起於中原,當初敗離時,卻並非所有人都遠遁西南,還有一嫡支,是隱姓埋名,去了北境寧國,也就是而今的大溱北寧府地域。”
說罷少年又看向寧郃,些微有絲喜意,更多卻是意外。
寧郃卻是沒有任何表情,話他倒是聽明白了,但也沒覺得跟自己有什麽關係,更沒有什麽可覺得欣喜之類的心情。
就算他這個寧,更黎朝寧同宗同源,可千八百年過去了,有什麽關係都早就斷幹淨了,又有什麽實際意義?
至於百裏玄禎幹脆如老僧入定般,全然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什麽都沒聽到,當自己並不存在的樣子。
隻是他心下卻不覺得,這位南黎小太孫,真就是在說些無用的廢話。
雖然他們也是今日,才將人從船上接下,並未有過多交集,但百裏玄禎覺得,這位跟雍王很像,都是心有平湖,而內蘊驚雷之輩,並不能以其年歲而待。
所以也是隱蔽給了寧郃一個眼神。
而那少年,既南黎小太孫寧浚則再道:“不過,我說的不意外,卻並不是指當年往寧國的那一支。而是百多年前,黎朝五王奪嫡,最終敗落皇位,被貶困猛鼓縣城的靖山王後裔。在其敗落之前,其幼子便遊學大溱,一直並未迴返。從一些蛛絲馬跡來看,其也是尋往了北寧府,並入了那一支的族籍之內。若我所言不差,兄長這一脈,應是在令祖或是令曾祖一代,家境當有大變化,不知兄長知否?”
其此言再落,寧郃神色也有些微動,甚是訝然。
不過他還是並未再多有什麽言語,也琢磨不定這小太孫,是具體有個什麽心思。
寧浚見狀玩味道:“兄長大概有所不知,而今黎朝大小諸侯,以靖山王後裔名義起事者,足有六成!”
寧郃倒是沒有什麽表示,百裏玄禎倒是左右又看了兩眼,然後向門外看去。
一直守在門外的身影微微一動,複又作罷,歸於原樣,百裏玄禎這才又恢複常色。
“我隻知道自己生在大溱,長在大溱,其餘與我而言,並無任何意義。”寧郃驀然笑道。
寧浚也跟著笑了兩聲,“我說這些,也並無他意。隻是想著,兄長既然能與百裏樓主交好,且得外祖青睞,必也不是尋常人物。若真有同祖之緣,也未嚐不是一件美事。”
寧郃長身而起,打了個拱手,“連日趕路乏累,恕難久待,先行告退。”
說罷,轉身就走。
門一打開,就看見那中年人的石頭臉,擋在麵前。
屋內寧浚擺擺手,那中年人隨即讓開,寧郃闊步離去。
百裏玄禎雖然委婉了一些,但也前後腳從屋內行出,並未再多坐下去。
那中年人返迴屋內,不待其開口,寧浚便道:“玉叔,日後幫我多關注一下他,不要交惡,於我們而言,每多一份助力,都彌足珍貴。”
中年人點點頭。
雖然他不待見百裏玄禎,但也很了解,百裏玄禎不會擅自以雍王名義說事,更不會有自行編排之舉。
如此,其口中那雍王也對寧郃青眼有加的話,份量也就重了起來。
僅憑這一句話,寧郃其人,也足夠他們去正視和拉攏。
黎朝的崩塌,已是無可避免,無非時日長短的事而已。
這一點,盡管他們心底如何抗拒,也都是清楚明了的。
但卻不代表,他們不能在一起殺將迴去,將之重塑而起。
而寧浚見中年人此下態度,也是並未再多說什麽,隻簡單吃口東西,便睡了下去。
反倒是百裏玄禎,迴了廂房後,開始不住打量寧郃,看的寧郃都有些發毛。
“怎麽樣。突然發現,自己可能是皇親國戚,還是他國的,心中怎麽個想法?”
寧郃攤攤手,無奈道:“屁想法都沒有,該吃吃該拉拉,還能自己變成金蛋子不成?”
百裏玄禎摩挲著酒碗,道:“你可知道,這事兒確不確準,有了這個說法,再有你這個長相往那一放,你的身份就可能一朝騰雲而起。不說其他,僅是朝廷若是知曉,你都可能大受重用。屆時朝中可能都不會再去在意他,而一心用來為你成勢。”
寧郃搖頭,哂然一笑。
他明白百裏玄禎的意思,卻並不會向往甚至羨慕、期待,那種可能看似魚躍龍門的顯貴生活。
金雕玉飾的傀儡,那也隻是個傀儡。
而且他其實打心裏,並不認為,大溱現在會以此去做什麽文章,或者說直白點,是也去圖謀黎朝剩下的那點地方。
真有那個想法,有他無他,甚至有無那個小太孫,都可以有所動作。
正房內,梳洗一番的少年,並沒有去動端進屋內的吃食,反而一副對寧郃很敢興趣的樣子,微入沉思。
一直跟在其身旁的中年男子,枯樹般的臉上,一如既往沒有任何表情,開口道:“並不知道,可能隻是百裏玄禎他們認識的江湖朋友罷了,公子無需過多在意。”
接著還說教道:“而且,公子千金貴體,以後再有今日之類的事情,公子皆交於我等下人便可,不必自己出麵,折損身份。”
少年隻權當沒聽到,自語道:“可我為什麽總覺得他看著有些眼熟呢?”
“玉叔,麻煩你幫我問一下百裏樓主,他的來曆,還有,我想再見他一麵。”
那中年人張嘴便道:“公子……”
隻是還未等其說完,那少年的目光便已經看了過去,一直柔和可親的稚嫩麵龐上,隱含一抹威嚴,雙眸更是淩厲起來,頗具凜意。
“玉叔,我予你足夠尊重,也請你不要越矩。”
少年聲音不大,語氣也不算苛厲,卻滿是不容置疑的意味。
中年人默了一瞬,退出一步,長揖一禮。
隨後才退身,打開房門,向廂房走去。
“老石頭,你幹嘛?”百裏玄禎聽有人敲門,沒讓他人動手,自己迎了出去,看見竟是那中年人,有些意外的問道。
中年人眉頭微皺,很是討厭百裏玄禎年輕時就給他起的這個諢名,冷冷道:“別忘了咱們身在此處,當以公子安危為最,弄這一身酒意醉氣,真出了閃失,你我沒人擔待的起!”
百裏玄禎輕哼了一聲,“後竅連前庭,你能活這麽些年,真是南黎人性子太好了。”
“哼!”中年人迴以一聲冷哼,不與他再多爭執,問道:“此人確實可信與否?出身來曆,可否盡知?”
“無可奉告。”百裏玄禎眸色冷了下來,瞥了一眼中年人,就準備擺袖迴轉。
“百裏樓主,是我想問詢一二,可否請百裏樓主,與那位兄長,一並少敘片刻。”正房窗戶打開,少年探出頭來,笑道一句,眼中有些無奈。
百裏玄禎沒有立時迴應,目光投向屋內,看向寧郃。
屋裏屋外就這麽大點兒地方,且在座都是中品武者,哪個不是耳聰目明。
別說那少年的話,就是百裏玄禎兩人之前的交談,幾人也是都聽的一清二楚,高小高更是嘴都快撇眉角上掛著了。
寧郃倒是覺得那少年有些意思,起身對百裏玄禎點點頭,行出屋來,一並來到那少年屋內。
“公子,寧郃小友與我熟識,大王也對他青眼有加,請公子不必擔憂。”
來到屋內,百裏玄禎雖然覺得有些膩歪,卻也先行言道一句。
那少年卻是搖搖頭,溫煦笑請兩人在屋內落座,屏退了其他人在側,隻三人同處。
此時梳洗過後的少年,可能因為年紀還小,且生活一貫優渥,顯得有些唇紅齒白,一副嬌嫩樣。
但打量過去,卻發現其麵龐棱角已漸分明,雖然尚有稚嫩,但已然有了七分英武姿態。
其挺鼻闊額,稍高的眉弓下,一雙星眸明亮不失銳意,更生的長頸猿臂,頗有不凡之處,隱有鷹視狼顧之象。
寧郃下意識摸了下鼻子,眉頭輕蹙,神色有些怪異起來。
“你也發現了。”少年卻是微笑起來,篤定看著寧郃言道。
寧郃點點頭,“若非我知道家中祖輩,確實世居北寧,怕也會起些高攀之念。”
百裏玄禎左右打量兩眼。
這南轅北轍的兩人,竟是足有七成相似,單看還不覺得有什麽,湊在一塊兒,越看越像。
也是讓人不由稱奇。
隻是他並沒有跟著說什麽,僅靜聽在側。
而那少年卻是眼露一抹了然,再道:“若是北寧出身,我反倒不甚意外了。”
見倆人聞言看向自己,少年先是看看百裏玄禎,又看看寧郃,才再道:“黎朝皇族寧氏,本就起於中原,當初敗離時,卻並非所有人都遠遁西南,還有一嫡支,是隱姓埋名,去了北境寧國,也就是而今的大溱北寧府地域。”
說罷少年又看向寧郃,些微有絲喜意,更多卻是意外。
寧郃卻是沒有任何表情,話他倒是聽明白了,但也沒覺得跟自己有什麽關係,更沒有什麽可覺得欣喜之類的心情。
就算他這個寧,更黎朝寧同宗同源,可千八百年過去了,有什麽關係都早就斷幹淨了,又有什麽實際意義?
至於百裏玄禎幹脆如老僧入定般,全然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什麽都沒聽到,當自己並不存在的樣子。
隻是他心下卻不覺得,這位南黎小太孫,真就是在說些無用的廢話。
雖然他們也是今日,才將人從船上接下,並未有過多交集,但百裏玄禎覺得,這位跟雍王很像,都是心有平湖,而內蘊驚雷之輩,並不能以其年歲而待。
所以也是隱蔽給了寧郃一個眼神。
而那少年,既南黎小太孫寧浚則再道:“不過,我說的不意外,卻並不是指當年往寧國的那一支。而是百多年前,黎朝五王奪嫡,最終敗落皇位,被貶困猛鼓縣城的靖山王後裔。在其敗落之前,其幼子便遊學大溱,一直並未迴返。從一些蛛絲馬跡來看,其也是尋往了北寧府,並入了那一支的族籍之內。若我所言不差,兄長這一脈,應是在令祖或是令曾祖一代,家境當有大變化,不知兄長知否?”
其此言再落,寧郃神色也有些微動,甚是訝然。
不過他還是並未再多有什麽言語,也琢磨不定這小太孫,是具體有個什麽心思。
寧浚見狀玩味道:“兄長大概有所不知,而今黎朝大小諸侯,以靖山王後裔名義起事者,足有六成!”
寧郃倒是沒有什麽表示,百裏玄禎倒是左右又看了兩眼,然後向門外看去。
一直守在門外的身影微微一動,複又作罷,歸於原樣,百裏玄禎這才又恢複常色。
“我隻知道自己生在大溱,長在大溱,其餘與我而言,並無任何意義。”寧郃驀然笑道。
寧浚也跟著笑了兩聲,“我說這些,也並無他意。隻是想著,兄長既然能與百裏樓主交好,且得外祖青睞,必也不是尋常人物。若真有同祖之緣,也未嚐不是一件美事。”
寧郃長身而起,打了個拱手,“連日趕路乏累,恕難久待,先行告退。”
說罷,轉身就走。
門一打開,就看見那中年人的石頭臉,擋在麵前。
屋內寧浚擺擺手,那中年人隨即讓開,寧郃闊步離去。
百裏玄禎雖然委婉了一些,但也前後腳從屋內行出,並未再多坐下去。
那中年人返迴屋內,不待其開口,寧浚便道:“玉叔,日後幫我多關注一下他,不要交惡,於我們而言,每多一份助力,都彌足珍貴。”
中年人點點頭。
雖然他不待見百裏玄禎,但也很了解,百裏玄禎不會擅自以雍王名義說事,更不會有自行編排之舉。
如此,其口中那雍王也對寧郃青眼有加的話,份量也就重了起來。
僅憑這一句話,寧郃其人,也足夠他們去正視和拉攏。
黎朝的崩塌,已是無可避免,無非時日長短的事而已。
這一點,盡管他們心底如何抗拒,也都是清楚明了的。
但卻不代表,他們不能在一起殺將迴去,將之重塑而起。
而寧浚見中年人此下態度,也是並未再多說什麽,隻簡單吃口東西,便睡了下去。
反倒是百裏玄禎,迴了廂房後,開始不住打量寧郃,看的寧郃都有些發毛。
“怎麽樣。突然發現,自己可能是皇親國戚,還是他國的,心中怎麽個想法?”
寧郃攤攤手,無奈道:“屁想法都沒有,該吃吃該拉拉,還能自己變成金蛋子不成?”
百裏玄禎摩挲著酒碗,道:“你可知道,這事兒確不確準,有了這個說法,再有你這個長相往那一放,你的身份就可能一朝騰雲而起。不說其他,僅是朝廷若是知曉,你都可能大受重用。屆時朝中可能都不會再去在意他,而一心用來為你成勢。”
寧郃搖頭,哂然一笑。
他明白百裏玄禎的意思,卻並不會向往甚至羨慕、期待,那種可能看似魚躍龍門的顯貴生活。
金雕玉飾的傀儡,那也隻是個傀儡。
而且他其實打心裏,並不認為,大溱現在會以此去做什麽文章,或者說直白點,是也去圖謀黎朝剩下的那點地方。
真有那個想法,有他無他,甚至有無那個小太孫,都可以有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