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
剛行出鎮北關不遠,楊奚臣便拉住了韁繩,揮手止軍。
三個要麽瘸要麽瞎,還有個少了個胳膊的家夥,架著三輛大板車,等在前麵。
見烈字營戰旗再次飄揚,心中說不出的五味陳雜,最後換成一聲戰號。
楊奚臣走到三人近前,心緒也挺複雜,張張嘴,不知該說些什麽。
“瞅你這娘們兒唧唧的樣,注定就爭不過咱們頭兒,那犢子可剛弄了個道衍的,你怕是又被落遠嘍。”
何瞎子本就挺蔑視人的眼睛,又做出一副不待見的輕慢樣來。
楊奚臣後槽牙咬的咯吱響,“你們還是那個臭德行,煩死個人,有話快說,有屁快放,擋這兒幹嘛。”
韓二牤子道:“小羊崽兒,你好好帶著弟兄們,墮了咱烈字營的名頭,不用頭兒收拾你,我們哥仨就能抽你一頓。”
虎子則拎著一包包東西,向他擺了擺,“一袋三個包子,兩個饅頭,來不及做足了數,但也都熱乎著,讓弟兄們帶了吃,暖著肚子出征。”
烈字營在外從來都是攜帶幹糧,不準生火,這一動就不一定什麽時候能再吃上口熱乎飯,也不一定再能吃到熱乎飯。
這個他們比誰都了解。
數量多少的,都是個心意。
楊奚臣點點頭,讓人過來拿了吃食迴去發,自己也捏個饅頭,塞進嘴裏。
虎子仨人看著見空了的板車,又看了看烈字大旗,轉身坐在車上,調轉馬頭,擺了擺手,“走了,不擱這當誤事兒了。”
楊奚臣看著三人背影,攥緊長槊,率隊躍馬前行。
城門口,帶著其餘八字營驍騎的蕭炌,左右看了看,對來送行的大將軍蒙鏊笑道:“蒙帥,這算烈字營薪火相傳了不。”
兩鬢早就花白一片的鎮北大將軍搖了搖頭,“不算。烈火從未熄滅,何言以薪火相傳,隻是燃的更旺了而已。狼騎如是,鎮北軍如是。”
蕭炌大笑一聲,“還是蒙帥說的對。”
蒙鏊寬厚的大手,落在蕭炌同樣寬厚的肩膀上,“此役很難,不要想太多其他的,咱們心誌始終如一,這關城才不會有失。”
“我知道。”蕭炌點點頭。
北律三路大軍,五十餘萬眾,盡管因多雨天氣,道路泥濘而行軍遲滯,卻也已相繼盡至。
雁北關外二十萬敵,鎮北關外二十五萬,拒北關外七萬,皆已經臨近百裏,齊頭並進。
莫說近幾年,五十年來,這都是兩國罕見的一場大戰。
而他們從年前便上書請令備戰,可至今半年多過去,北地四府,還是不準調動一兵一卒,各地府軍被這幾年新換都尉等牢牢鉗製在手。
雖北寧城已有消息傳來,寧王府衛已盡數集結,且從各地征募十萬民勇,籌措足夠糧草,已經押運前往,卻也不是一時能至。
至於朝中來信,所謂體恤邊地不易,已調動內府十萬大軍,整裝待發,不日將至。
聽聽就好了。
秦州、慶州、兗州、豫州、東海五府之地,橫跨萬餘裏。
從他們探知敵軍集結後再次上書,到朝廷下旨調兵,再到現在,兩月餘時間,十萬大軍能在慶州府集結成軍,都已經是不算慢了,遑論趕來。
說一百個不日,也都隻是說說而已,遠水解不了近渴。
更何況寧王這一出北寧城,還不定會有什麽情況發生。
現在想什麽也都是白扯,能倚仗的,隻有他們自己,拿命去拚罷了。
守了幾十年了,總不能在這關頭,泄了這口氣。
隨後蕭炌握拳砸在重甲上,向蒙鏊正色一禮,率軍出征向東。
半日後,龍武大將軍項安,也與蒙鏊作別,帶另外一半狼騎離關,領軍向西。
鎮北大將軍蒙鏊隨後獨自走上城頭,舉目北望,遠處錦山隻依稀可見點模糊頭影,四下一片曠達。
但他心頭卻並不敞亮。
就向那遠處橫陳的敵軍大營,是堵在他心間一樣。
狼騎一分為二,此去都是孤軍,將深入敵後,襲敵後軍。
三百年薪火,他知其必可燎原,卻不知此後又能聚迴來多少。
“傳令眾將議事,再有稱病不至者,斬!”
隨後蒙鏊轉下城樓,隻淡淡留下一句帥令。
……
北四府,既北江、北元、北寧、濟北四府。
北江、北元兩府一在杏山山脈以東,一在杏山山脈以西。
算上西涼府北境,以及濟北府東北境一角,就是整個大溱的北部邊境線。
而這條邊境線,自北元中段到北江府最東,形似一張向北而置的長稍寶弓。
拒北關就坐落在弓把中央,身後就是杏山山脈北向起始之地。
鎮北關則處於弓臂中央,也是處於最北、最前的一個。
而戰事頻發的雁北關,則在弓稍處,反而要位置內凹,在更南一些。
鎮北軍的轄地,就是這三關東西之距內。
同為北四府之一的北元府,則駐紮西北邊軍,西涼軍下第一、第二軍。
再西邊的西涼府北境,則駐守西涼第三軍。
按理說,西涼、北元兩府,麵對的反而是北律中、西兩部分地域,且邊境線更長,應比北江府一線,更易突破掠境,遭受律軍攻打。
但實際上,西涼多荒漠戈壁,且地勢偏高,不利於行軍作戰。
而北元府東境則是廣袤山區,杏山山脈大半部分都在這裏,還有眾多其他小山脈並存,人跡罕至。
西南麵則是淵山山脈,內有墨河西流,寬闊浩蕩。
再說北元府北境,西接西涼戈壁高原,中有乾元雪山,同樣皆有天險地利可依。
雖然北元府腹地,也有千裏良田,但從北元攻取向南,可謂是處處險關,步步有阻。
其後還有青州、薊州、秦州、晉州四府可水路馳援,大船行往,無論調兵運糧,都是速度更快。
恐怕未曾攻到北元府腹地,援兵就已從內府各地殺至。
從北律角度來說,進攻太難,且難有戰果得利,屬於吃力不討好。
而且與兩地相接的北律各部,曾短暫在中原王朝治下,大興農耕,已是而今北律最重要的糧倉所在,輕易不會在此地興兵,影響糧產。
至於北律東境,則少有良田,氣候也不適宜,更加偏北,還是多以牧獵為生。
如此律東各部,有更強的侵略性,和對外作戰的需求。
與之對應的,則是大溱北境的廣袤平原,無論北寧、濟北,還是北江府,都有大量良田在手,糧產十分富足。
同時平原地形,也更適合長驅直入,快馬來去,便於攻取得利。
尤其是雁北關,一旦成功破關,掠境而去,其內便是北江平原,似含山郡等,都是產糧大郡,即便隨後守不住,不能將之占為己有,也可大大緩解律東各部冬季少糧少食的窘況。
若時機合適,甚至可以從雁北關內,橫往鎮北關,斷鎮北關糧路後勤,乃至兩麵夾擊,使鎮北關成為孤地,隻要再拿下鎮北關,北江府半境,便也隨之盡在掌中,進退皆可。
因此雁北關,也就倒黴的,成為了律朝屢屢進攻的重點。
這次也是一樣。
雁北關外,而今已是兵臨城下。
蚩彥骨六如,再以其次子蚩彥骨末英為東路軍主帥,其下律朝大將穆冶虎、淳虞朵朵、賀若哲宇、子斤肆寧等,各率兩萬兵馬隨行。
現在臨在關前,叫罵邀戰的,便是其東路軍先鋒,大將子斤肆寧。
六尺有餘一條魁偉大漢,手裏拎著一杆丈半大刀,座下一匹雪白大馬,端的是威風凜凜。
雁北關城頭上,鎮北第三軍主將,嚴倫,麵色凝肅,眼看其叫罵邀戰,己方卻各有神色,無人請戰,麵色更加難看起來。
“將軍,左前軍郎將秦煜,為大將軍孫婿,世代將門,弓馬絕佳,不若派他出戰如何?”
身邊副將見其神色,與幾人交換下眼色,上前進言道。
“哼!”嚴倫冷眸掃視過去,眼中怒意翻湧,身後左拳緊攥,恨不得一拳甩他臉上去。
他是五年前一戰後,才被從東北遠威軍調任到此,遠沒有大將軍蒙鏊對鎮北關內各軍將那種掌控和懾服之力。
且當年同時調來將領眾多,雁北關內情況頗為複雜,很多事他都被種種掣肘,施行不順。
眼見而今已經兵臨城下,他們還在這兒自顧私鬥,且顯然連大將軍都不再怎麽顧忌,頓時怒從心起。
“副將韓晟聽令!”
出言之人一怔,卻也不敢正麵違背軍令,隻得欠身抱拳,心不甘情不願地道了聲,“末將在。”
嚴倫轉過身,看都懶得再看他一眼,道:“著你領後軍戰兵五營,出關迎戰。”
“末將……”韓晟一個激靈,正欲拒絕,邊上便有人道:
“將軍請看!”
嚴倫隨之看去,關城外東鎮城下,已有一將孤身大馬而出,手拎大刀,腰胯長弓,臨至關下。
“將軍,末將願出城迎戰,請將軍準允!”
隻見其雖僅五尺又半,隻比尋常人稍高的身量,卻格外顯得身姿穎長挺拔,一張劍眉星目的英俊臉龐,當下滿是肅色。
嚴倫看去,心中是又氣又慰。
氣他沒等人逼,就自己往外送。
卻又心懷寬慰於此。
總算他麾下,也不是一個可用之將都沒有。
略一思量,嚴倫再開口道:“準你出戰。副將韓晟,領後軍戰兵五營隨同,聽你調遣!”
說罷一雙冷眸,死死盯向韓晟,手壓在刀柄上,威脅之意濃濃。
剛行出鎮北關不遠,楊奚臣便拉住了韁繩,揮手止軍。
三個要麽瘸要麽瞎,還有個少了個胳膊的家夥,架著三輛大板車,等在前麵。
見烈字營戰旗再次飄揚,心中說不出的五味陳雜,最後換成一聲戰號。
楊奚臣走到三人近前,心緒也挺複雜,張張嘴,不知該說些什麽。
“瞅你這娘們兒唧唧的樣,注定就爭不過咱們頭兒,那犢子可剛弄了個道衍的,你怕是又被落遠嘍。”
何瞎子本就挺蔑視人的眼睛,又做出一副不待見的輕慢樣來。
楊奚臣後槽牙咬的咯吱響,“你們還是那個臭德行,煩死個人,有話快說,有屁快放,擋這兒幹嘛。”
韓二牤子道:“小羊崽兒,你好好帶著弟兄們,墮了咱烈字營的名頭,不用頭兒收拾你,我們哥仨就能抽你一頓。”
虎子則拎著一包包東西,向他擺了擺,“一袋三個包子,兩個饅頭,來不及做足了數,但也都熱乎著,讓弟兄們帶了吃,暖著肚子出征。”
烈字營在外從來都是攜帶幹糧,不準生火,這一動就不一定什麽時候能再吃上口熱乎飯,也不一定再能吃到熱乎飯。
這個他們比誰都了解。
數量多少的,都是個心意。
楊奚臣點點頭,讓人過來拿了吃食迴去發,自己也捏個饅頭,塞進嘴裏。
虎子仨人看著見空了的板車,又看了看烈字大旗,轉身坐在車上,調轉馬頭,擺了擺手,“走了,不擱這當誤事兒了。”
楊奚臣看著三人背影,攥緊長槊,率隊躍馬前行。
城門口,帶著其餘八字營驍騎的蕭炌,左右看了看,對來送行的大將軍蒙鏊笑道:“蒙帥,這算烈字營薪火相傳了不。”
兩鬢早就花白一片的鎮北大將軍搖了搖頭,“不算。烈火從未熄滅,何言以薪火相傳,隻是燃的更旺了而已。狼騎如是,鎮北軍如是。”
蕭炌大笑一聲,“還是蒙帥說的對。”
蒙鏊寬厚的大手,落在蕭炌同樣寬厚的肩膀上,“此役很難,不要想太多其他的,咱們心誌始終如一,這關城才不會有失。”
“我知道。”蕭炌點點頭。
北律三路大軍,五十餘萬眾,盡管因多雨天氣,道路泥濘而行軍遲滯,卻也已相繼盡至。
雁北關外二十萬敵,鎮北關外二十五萬,拒北關外七萬,皆已經臨近百裏,齊頭並進。
莫說近幾年,五十年來,這都是兩國罕見的一場大戰。
而他們從年前便上書請令備戰,可至今半年多過去,北地四府,還是不準調動一兵一卒,各地府軍被這幾年新換都尉等牢牢鉗製在手。
雖北寧城已有消息傳來,寧王府衛已盡數集結,且從各地征募十萬民勇,籌措足夠糧草,已經押運前往,卻也不是一時能至。
至於朝中來信,所謂體恤邊地不易,已調動內府十萬大軍,整裝待發,不日將至。
聽聽就好了。
秦州、慶州、兗州、豫州、東海五府之地,橫跨萬餘裏。
從他們探知敵軍集結後再次上書,到朝廷下旨調兵,再到現在,兩月餘時間,十萬大軍能在慶州府集結成軍,都已經是不算慢了,遑論趕來。
說一百個不日,也都隻是說說而已,遠水解不了近渴。
更何況寧王這一出北寧城,還不定會有什麽情況發生。
現在想什麽也都是白扯,能倚仗的,隻有他們自己,拿命去拚罷了。
守了幾十年了,總不能在這關頭,泄了這口氣。
隨後蕭炌握拳砸在重甲上,向蒙鏊正色一禮,率軍出征向東。
半日後,龍武大將軍項安,也與蒙鏊作別,帶另外一半狼騎離關,領軍向西。
鎮北大將軍蒙鏊隨後獨自走上城頭,舉目北望,遠處錦山隻依稀可見點模糊頭影,四下一片曠達。
但他心頭卻並不敞亮。
就向那遠處橫陳的敵軍大營,是堵在他心間一樣。
狼騎一分為二,此去都是孤軍,將深入敵後,襲敵後軍。
三百年薪火,他知其必可燎原,卻不知此後又能聚迴來多少。
“傳令眾將議事,再有稱病不至者,斬!”
隨後蒙鏊轉下城樓,隻淡淡留下一句帥令。
……
北四府,既北江、北元、北寧、濟北四府。
北江、北元兩府一在杏山山脈以東,一在杏山山脈以西。
算上西涼府北境,以及濟北府東北境一角,就是整個大溱的北部邊境線。
而這條邊境線,自北元中段到北江府最東,形似一張向北而置的長稍寶弓。
拒北關就坐落在弓把中央,身後就是杏山山脈北向起始之地。
鎮北關則處於弓臂中央,也是處於最北、最前的一個。
而戰事頻發的雁北關,則在弓稍處,反而要位置內凹,在更南一些。
鎮北軍的轄地,就是這三關東西之距內。
同為北四府之一的北元府,則駐紮西北邊軍,西涼軍下第一、第二軍。
再西邊的西涼府北境,則駐守西涼第三軍。
按理說,西涼、北元兩府,麵對的反而是北律中、西兩部分地域,且邊境線更長,應比北江府一線,更易突破掠境,遭受律軍攻打。
但實際上,西涼多荒漠戈壁,且地勢偏高,不利於行軍作戰。
而北元府東境則是廣袤山區,杏山山脈大半部分都在這裏,還有眾多其他小山脈並存,人跡罕至。
西南麵則是淵山山脈,內有墨河西流,寬闊浩蕩。
再說北元府北境,西接西涼戈壁高原,中有乾元雪山,同樣皆有天險地利可依。
雖然北元府腹地,也有千裏良田,但從北元攻取向南,可謂是處處險關,步步有阻。
其後還有青州、薊州、秦州、晉州四府可水路馳援,大船行往,無論調兵運糧,都是速度更快。
恐怕未曾攻到北元府腹地,援兵就已從內府各地殺至。
從北律角度來說,進攻太難,且難有戰果得利,屬於吃力不討好。
而且與兩地相接的北律各部,曾短暫在中原王朝治下,大興農耕,已是而今北律最重要的糧倉所在,輕易不會在此地興兵,影響糧產。
至於北律東境,則少有良田,氣候也不適宜,更加偏北,還是多以牧獵為生。
如此律東各部,有更強的侵略性,和對外作戰的需求。
與之對應的,則是大溱北境的廣袤平原,無論北寧、濟北,還是北江府,都有大量良田在手,糧產十分富足。
同時平原地形,也更適合長驅直入,快馬來去,便於攻取得利。
尤其是雁北關,一旦成功破關,掠境而去,其內便是北江平原,似含山郡等,都是產糧大郡,即便隨後守不住,不能將之占為己有,也可大大緩解律東各部冬季少糧少食的窘況。
若時機合適,甚至可以從雁北關內,橫往鎮北關,斷鎮北關糧路後勤,乃至兩麵夾擊,使鎮北關成為孤地,隻要再拿下鎮北關,北江府半境,便也隨之盡在掌中,進退皆可。
因此雁北關,也就倒黴的,成為了律朝屢屢進攻的重點。
這次也是一樣。
雁北關外,而今已是兵臨城下。
蚩彥骨六如,再以其次子蚩彥骨末英為東路軍主帥,其下律朝大將穆冶虎、淳虞朵朵、賀若哲宇、子斤肆寧等,各率兩萬兵馬隨行。
現在臨在關前,叫罵邀戰的,便是其東路軍先鋒,大將子斤肆寧。
六尺有餘一條魁偉大漢,手裏拎著一杆丈半大刀,座下一匹雪白大馬,端的是威風凜凜。
雁北關城頭上,鎮北第三軍主將,嚴倫,麵色凝肅,眼看其叫罵邀戰,己方卻各有神色,無人請戰,麵色更加難看起來。
“將軍,左前軍郎將秦煜,為大將軍孫婿,世代將門,弓馬絕佳,不若派他出戰如何?”
身邊副將見其神色,與幾人交換下眼色,上前進言道。
“哼!”嚴倫冷眸掃視過去,眼中怒意翻湧,身後左拳緊攥,恨不得一拳甩他臉上去。
他是五年前一戰後,才被從東北遠威軍調任到此,遠沒有大將軍蒙鏊對鎮北關內各軍將那種掌控和懾服之力。
且當年同時調來將領眾多,雁北關內情況頗為複雜,很多事他都被種種掣肘,施行不順。
眼見而今已經兵臨城下,他們還在這兒自顧私鬥,且顯然連大將軍都不再怎麽顧忌,頓時怒從心起。
“副將韓晟聽令!”
出言之人一怔,卻也不敢正麵違背軍令,隻得欠身抱拳,心不甘情不願地道了聲,“末將在。”
嚴倫轉過身,看都懶得再看他一眼,道:“著你領後軍戰兵五營,出關迎戰。”
“末將……”韓晟一個激靈,正欲拒絕,邊上便有人道:
“將軍請看!”
嚴倫隨之看去,關城外東鎮城下,已有一將孤身大馬而出,手拎大刀,腰胯長弓,臨至關下。
“將軍,末將願出城迎戰,請將軍準允!”
隻見其雖僅五尺又半,隻比尋常人稍高的身量,卻格外顯得身姿穎長挺拔,一張劍眉星目的英俊臉龐,當下滿是肅色。
嚴倫看去,心中是又氣又慰。
氣他沒等人逼,就自己往外送。
卻又心懷寬慰於此。
總算他麾下,也不是一個可用之將都沒有。
略一思量,嚴倫再開口道:“準你出戰。副將韓晟,領後軍戰兵五營隨同,聽你調遣!”
說罷一雙冷眸,死死盯向韓晟,手壓在刀柄上,威脅之意濃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