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群峰競秀,山青如洗,雲深疏影,鬆鶴同天。
陳程牽著曲非煙和程靈素,李文秀則牽著田青文與溫儀。袁承誌隻能牽著他的小師侄歸鍾了。
實在是華山天下險,總感覺一不留神,就會栽落山澗,落個屍骨無存。所以武功稍強的幾位都盡量看顧好旁人。
陳程放眼青山,不覺心中驚歎。
有道是,自古華山一條路。卻不想還有這樣的岔路。若不是有袁承誌領路,眾人都是尋不進來的。
原來那“一條路”就已經很險了。這岔路更是難走得不像話。
袁承誌見陳程的眼神,便猜到了他在想什麽,解釋說:“那邊上去,就是華山派主宗所在。現在的主宗,是氣宗。掌門是嶽不群。”
“師娘,你小心腳下。”
何惕守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夏青青,占盡了便宜,然後小聲問:“師父。這麽說下來,華山派也和我們五毒教差不多,分了許多派係出來。”
袁承誌點頭說:“不錯,我們這一係,稱之為隱宗。自然是不與另外兩宗爭什麽。”
何惕守哦了一聲,聽得很認真的模樣,卻捏著夏青青的手,說:“師娘,你這下放心了吧。師父他老人家不會卷入什麽風波的。”
大家也習慣她這樣的稱唿。說起來,她比師父袁承誌還大兩三歲。
一路就他們幾個人。華山在元國境內,陳程此來就沒有帶宋情六處了。尤其是腦子不好用的石金牛隊長。
一行人行了一陣,終於來到一處山間空地,見到幾間屋子。
立刻就有一個五十餘歲的中年漢子,瞧打扮似是個商賈。他朝著袁承誌喊道:“小師兄,你迴來了。”
他又朝著夏青青說:“夏姑娘,別來無恙。”
說完,他轉頭看向陳程等人,並不說話,顯然是等著袁承誌介紹。按理袁承誌帶著一群陌生人來,他應該有責備之意的。
隻是他數月前,在石梁溫家與這位小師弟打過交道,知道袁承誌年紀雖小,武功高明,行事沉穩。
他見這些人男女老幼皆有,有兩位女子看來武功很高明,心裏也是奇怪。
袁承誌忙說:“這位是我大師兄,“銅筆鐵算盤”黃真。”
他剛說完,何惕守就知情識趣上前一步行禮說:“見過大師伯。”
歸鍾也有樣學樣,像個小大人一般說:“見過大師伯。”在山下,何惕守就教他,到時候,她怎麽做,他就跟著學。
歸鍾過去來過此處,但那是他傻子一個,根本不需要招唿人。現在麽,雖然仍是笨蛋。但笨蛋和傻子的差別還是明顯的。
黃真沒見過歸鍾,隻道兩人都是袁承誌的弟子,也不在意,隻是看著這個比小師弟還大的赤足女娃,無比驚訝。
袁承誌又介紹說:“這位便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原力劍陳程。”
黃真看向陳程,心中有些納悶,陳程跑來此地做什麽?不過他本是八麵玲瓏的人,自然表麵不會顯露出來,朝著陳程拱手。
正待他要說幾句歡迎之詞。卻聽一聲唿喊:“我的兒!”
循聲望去,赫然便是歸二娘。她剛一上來,就見到了歸鍾,又有大半年沒有見到過,心中激動得很,自然是飛撲著過來,就要把歸鍾擁入懷中。
她身後的,便是歸辛樹和他們這一脈的弟子們。其中便有與陳程恩怨重重的孫仲君。當然,早在臨安西湖的時候,孫仲君就再也不敢找陳程麻煩了。
歸辛樹畢竟還是一個江湖人,要講江湖規矩,忙向陳程先打招唿:“陳大俠。”
“歸二俠。”
兩人見麵,少不得寒暄幾句。
這讓黃真更奇怪了。陳程也二師弟也如此熟稔。
歸辛樹與袁承誌的第一次見麵,原本應該是在溫儀死後,袁承誌與夏青青到了金陵魏國公賜第,遇到孫仲君以後。
現在這些事,因為陳程的緣故,通通沒有發生。所以他們兩人雖然都認識了陳程,互相卻是不相識的。
這下反倒是陳程這個觀眾,成了主持人,向大家分別介紹起來。
黃真這才聽懂這群人相互的由來,一時老毛病又犯了,取出算盤,裝模作樣地打了一陣。說:“如此這般,我華山派人丁興旺,可喜可賀。”
他便命弟子馮難敵,安排大家用餐。
歸辛樹問:“師父他老人家呢?”他的師父,自然是這三師兄弟共同的師父,華山隱宗之主,“神劍仙猿”穆人清。
黃真說:“木桑道長來了,師父在陪他老人家呢。”
袁承誌聞言,麵帶喜色:“我好久沒有見過道長了。”
木桑道長是穆人清的至交好友,與袁承誌有半師之誼。
黃真說:“那你估計見不到他了。他這次來,似乎有極重要的事,根本無暇見你。他們說完事情就會走。如若不然,我定然把他的弟子請來一同用餐。”
袁承誌奇道:“道長收了弟子?”
黃真點頭:“不錯,一個獨臂的女娃兒。可惜了,否則那相貌可是俊得很。”
“呀。”
陳程這一驚訝出聲,他就知道有些不妥。果然,他立刻成了所有人目光的焦點。
他隻能強行解釋說:“我聽到一個斷臂的女娃兒居然被收為徒弟,甚是奇怪。”
陳程驚訝,是因為他猜到這位女弟子是誰了。就是日後韋小寶的師父,九難。
隻是他記得九難的手臂是被父親崇禎皇帝砍斷的,隻不知這個時空崇禎死了十多年了,是誰砍斷了她的手。
他的騙不過對他熟悉的人。不過用來騙華山派的人,夠了。
唯獨有一人,對他怒目相對,有意無意地看向自己的左手。此人自然就是何惕守。說起來,她也是個斷手。
袁承誌注意到弟子不友善的目光,忙岔開話題:“看來今次是無緣見到木桑道長了。大師兄,那我們吃過飯以後,就可以開始我們華山門人大會了嗎?”
黃真依舊是否定:“隻怕還得等人來齊。”
這次奇怪的卻是歸辛樹了。他問:“還有人沒到麽?這不是已經到齊了嗎?”語氣並不友善。
說著他又環視了一遍場中眾人,隻有看向袁承誌的時候充滿疑惑。
歸辛樹雖然是師弟,武功遠高於黃真,本來又是傲慢的性子,對黃真隻有表麵上的客氣。他現在的話既不恭敬,又有質疑小師弟的意思。
小師弟背著師父收那些亂七八糟的徒弟,有資格來看這大會嗎?
黃真也不著惱。他本是生意人的性子,最講究的就是和氣生財。加上歸辛樹除了言語衝一點,也沒別的了。他便說:“還有你們想不到的人。”
陳程挑挑眉。這大會名叫華山門人大會。其實參加者隻是隱宗一脈。華山派三宗,各自都覺得自己才是真華山代表。哪怕是隱宗這樣無欲無求的派係。
隱宗的人都在這裏了。所以還有其他兩宗的人要參加!
袁承誌也想到了這點。他朝著某個方向指過去:“是那邊的人要來麽?”
他指的是華山的主峰,南峰。現在是華山派的執掌人,氣宗一脈之所在。
黃真搖頭:“你說嶽師叔麽?他肯正眼看我們就怪了。”嶽師叔就是嶽不群。
歸辛樹驚訝起來:“劍宗的人要來?真是奇了。”氣宗不來,那麽來的就是劍宗。
袁承誌也錯愕得很:“師父說劍宗當年與氣宗爭華山正統,劍宗輸掉,被逐出華山以後,早就神龍見首不見尾。師父老人家都很久沒見過那些人了,他們怎麽重出江湖了嗎?”
陳程微微頷首,隱約覺得自己似乎趕上了什麽笑傲江湖大事件。
隻是袁承誌的問題,黃真也無法解答。他之說:“這個我也不知道,大家吃完飯,等著師父出來吧。木桑道長和劍宗的事,也許師父都會提到。”
說罷,黃真又看向陳程。
陳程自然知道規矩:“你們開你們的會,我們正好遊覽一番華山。這地方,我可是連上輩子都沒有來過。”
陳程牽著曲非煙和程靈素,李文秀則牽著田青文與溫儀。袁承誌隻能牽著他的小師侄歸鍾了。
實在是華山天下險,總感覺一不留神,就會栽落山澗,落個屍骨無存。所以武功稍強的幾位都盡量看顧好旁人。
陳程放眼青山,不覺心中驚歎。
有道是,自古華山一條路。卻不想還有這樣的岔路。若不是有袁承誌領路,眾人都是尋不進來的。
原來那“一條路”就已經很險了。這岔路更是難走得不像話。
袁承誌見陳程的眼神,便猜到了他在想什麽,解釋說:“那邊上去,就是華山派主宗所在。現在的主宗,是氣宗。掌門是嶽不群。”
“師娘,你小心腳下。”
何惕守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夏青青,占盡了便宜,然後小聲問:“師父。這麽說下來,華山派也和我們五毒教差不多,分了許多派係出來。”
袁承誌點頭說:“不錯,我們這一係,稱之為隱宗。自然是不與另外兩宗爭什麽。”
何惕守哦了一聲,聽得很認真的模樣,卻捏著夏青青的手,說:“師娘,你這下放心了吧。師父他老人家不會卷入什麽風波的。”
大家也習慣她這樣的稱唿。說起來,她比師父袁承誌還大兩三歲。
一路就他們幾個人。華山在元國境內,陳程此來就沒有帶宋情六處了。尤其是腦子不好用的石金牛隊長。
一行人行了一陣,終於來到一處山間空地,見到幾間屋子。
立刻就有一個五十餘歲的中年漢子,瞧打扮似是個商賈。他朝著袁承誌喊道:“小師兄,你迴來了。”
他又朝著夏青青說:“夏姑娘,別來無恙。”
說完,他轉頭看向陳程等人,並不說話,顯然是等著袁承誌介紹。按理袁承誌帶著一群陌生人來,他應該有責備之意的。
隻是他數月前,在石梁溫家與這位小師弟打過交道,知道袁承誌年紀雖小,武功高明,行事沉穩。
他見這些人男女老幼皆有,有兩位女子看來武功很高明,心裏也是奇怪。
袁承誌忙說:“這位是我大師兄,“銅筆鐵算盤”黃真。”
他剛說完,何惕守就知情識趣上前一步行禮說:“見過大師伯。”
歸鍾也有樣學樣,像個小大人一般說:“見過大師伯。”在山下,何惕守就教他,到時候,她怎麽做,他就跟著學。
歸鍾過去來過此處,但那是他傻子一個,根本不需要招唿人。現在麽,雖然仍是笨蛋。但笨蛋和傻子的差別還是明顯的。
黃真沒見過歸鍾,隻道兩人都是袁承誌的弟子,也不在意,隻是看著這個比小師弟還大的赤足女娃,無比驚訝。
袁承誌又介紹說:“這位便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原力劍陳程。”
黃真看向陳程,心中有些納悶,陳程跑來此地做什麽?不過他本是八麵玲瓏的人,自然表麵不會顯露出來,朝著陳程拱手。
正待他要說幾句歡迎之詞。卻聽一聲唿喊:“我的兒!”
循聲望去,赫然便是歸二娘。她剛一上來,就見到了歸鍾,又有大半年沒有見到過,心中激動得很,自然是飛撲著過來,就要把歸鍾擁入懷中。
她身後的,便是歸辛樹和他們這一脈的弟子們。其中便有與陳程恩怨重重的孫仲君。當然,早在臨安西湖的時候,孫仲君就再也不敢找陳程麻煩了。
歸辛樹畢竟還是一個江湖人,要講江湖規矩,忙向陳程先打招唿:“陳大俠。”
“歸二俠。”
兩人見麵,少不得寒暄幾句。
這讓黃真更奇怪了。陳程也二師弟也如此熟稔。
歸辛樹與袁承誌的第一次見麵,原本應該是在溫儀死後,袁承誌與夏青青到了金陵魏國公賜第,遇到孫仲君以後。
現在這些事,因為陳程的緣故,通通沒有發生。所以他們兩人雖然都認識了陳程,互相卻是不相識的。
這下反倒是陳程這個觀眾,成了主持人,向大家分別介紹起來。
黃真這才聽懂這群人相互的由來,一時老毛病又犯了,取出算盤,裝模作樣地打了一陣。說:“如此這般,我華山派人丁興旺,可喜可賀。”
他便命弟子馮難敵,安排大家用餐。
歸辛樹問:“師父他老人家呢?”他的師父,自然是這三師兄弟共同的師父,華山隱宗之主,“神劍仙猿”穆人清。
黃真說:“木桑道長來了,師父在陪他老人家呢。”
袁承誌聞言,麵帶喜色:“我好久沒有見過道長了。”
木桑道長是穆人清的至交好友,與袁承誌有半師之誼。
黃真說:“那你估計見不到他了。他這次來,似乎有極重要的事,根本無暇見你。他們說完事情就會走。如若不然,我定然把他的弟子請來一同用餐。”
袁承誌奇道:“道長收了弟子?”
黃真點頭:“不錯,一個獨臂的女娃兒。可惜了,否則那相貌可是俊得很。”
“呀。”
陳程這一驚訝出聲,他就知道有些不妥。果然,他立刻成了所有人目光的焦點。
他隻能強行解釋說:“我聽到一個斷臂的女娃兒居然被收為徒弟,甚是奇怪。”
陳程驚訝,是因為他猜到這位女弟子是誰了。就是日後韋小寶的師父,九難。
隻是他記得九難的手臂是被父親崇禎皇帝砍斷的,隻不知這個時空崇禎死了十多年了,是誰砍斷了她的手。
他的騙不過對他熟悉的人。不過用來騙華山派的人,夠了。
唯獨有一人,對他怒目相對,有意無意地看向自己的左手。此人自然就是何惕守。說起來,她也是個斷手。
袁承誌注意到弟子不友善的目光,忙岔開話題:“看來今次是無緣見到木桑道長了。大師兄,那我們吃過飯以後,就可以開始我們華山門人大會了嗎?”
黃真依舊是否定:“隻怕還得等人來齊。”
這次奇怪的卻是歸辛樹了。他問:“還有人沒到麽?這不是已經到齊了嗎?”語氣並不友善。
說著他又環視了一遍場中眾人,隻有看向袁承誌的時候充滿疑惑。
歸辛樹雖然是師弟,武功遠高於黃真,本來又是傲慢的性子,對黃真隻有表麵上的客氣。他現在的話既不恭敬,又有質疑小師弟的意思。
小師弟背著師父收那些亂七八糟的徒弟,有資格來看這大會嗎?
黃真也不著惱。他本是生意人的性子,最講究的就是和氣生財。加上歸辛樹除了言語衝一點,也沒別的了。他便說:“還有你們想不到的人。”
陳程挑挑眉。這大會名叫華山門人大會。其實參加者隻是隱宗一脈。華山派三宗,各自都覺得自己才是真華山代表。哪怕是隱宗這樣無欲無求的派係。
隱宗的人都在這裏了。所以還有其他兩宗的人要參加!
袁承誌也想到了這點。他朝著某個方向指過去:“是那邊的人要來麽?”
他指的是華山的主峰,南峰。現在是華山派的執掌人,氣宗一脈之所在。
黃真搖頭:“你說嶽師叔麽?他肯正眼看我們就怪了。”嶽師叔就是嶽不群。
歸辛樹驚訝起來:“劍宗的人要來?真是奇了。”氣宗不來,那麽來的就是劍宗。
袁承誌也錯愕得很:“師父說劍宗當年與氣宗爭華山正統,劍宗輸掉,被逐出華山以後,早就神龍見首不見尾。師父老人家都很久沒見過那些人了,他們怎麽重出江湖了嗎?”
陳程微微頷首,隱約覺得自己似乎趕上了什麽笑傲江湖大事件。
隻是袁承誌的問題,黃真也無法解答。他之說:“這個我也不知道,大家吃完飯,等著師父出來吧。木桑道長和劍宗的事,也許師父都會提到。”
說罷,黃真又看向陳程。
陳程自然知道規矩:“你們開你們的會,我們正好遊覽一番華山。這地方,我可是連上輩子都沒有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