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的風,並沒有吹來秋色,反而帶著酷熱的炎意。
漳州的武林,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武會鏢局。
鏢局這種組織,表麵是江湖人,其實走的是官方正經的渠道。本就是大致遵紀守法的人。治安疏的事也找不到他們名下。
到此地的時候已經入夜,陳程讓馬家駿快馬來此先安排了住宿。到了下榻的地方,蕭觀音悄悄說:“弟弟,剛才我們來的路上,經過一個戲園,我能去聽嗎?”
“當然可以。”
陳程想了想,又說:“就我們兩個去,悄悄的,不帶她們。”
蕭觀音有些驚喜:“可以嗎?”
陳程不答,隻是牽起她的手,走到窗邊,推開窗戶,將其猛然抄入懷中,形成一個公主抱。然後從二樓跳了下去。他雖然沒輕功,跳不起來,但往下跳卻是很容易的,並不會受傷。
李文秀從隔壁悄悄推開一點窗,便看到陳程的背影。以她的武功,陳程帶著一個人還想要避開她,並不容易。她抿嘴笑起來,並不說破。
她覺得她能猜到陳程的心理。一路上,陳程陪她的時候很多,陪四個小朋友的時候也不少,獨獨很少單獨陪過蕭觀音。陳程當然想要補償他的姐姐。
李文秀是陳程最棒的紅顏知己,她最清楚陳程的心思。她當然會由著陳程去,她一向是大度的人。她和陳程兩情相悅,已經是這個世上最美好的事了。
“師父,你看什麽?又笑什麽?”與她同住一個房間的殷離,有些好奇地問。
李文秀搖搖頭:“我在看我的白馬。”
白馬照青衣。她的白馬,他的青衣。
殷離覺得怪怪的,但並沒有說什麽,又重新看著桌上的鏡子。如今,她的毒性全解了,她又成了清雅嫵媚,風致嫣然的小女孩。殷天正說她像姑姑。她沒見過姑姑,也不知道姑姑的死訊。
……
陳程牽著蕭觀音進了戲園,尋了一個位置坐下。不一會,台上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來,兩個人麵麵相覷,都是吃吃地笑。
原來這漳州的戲曲是薌劇,這是用閩南語唱的歌。兩人能聽懂就怪了。別說蕭觀音這個契丹人了。陳程聽過一些閩南語歌曲的,但不看字幕,也是不知道在唱什麽。
那首著名的《世界第一等》,被他在這個世界“創作”出來以後,已經翻譯成了此間的官話。
聽不懂的也不獨他們二位。外鄉人隻怕都是如此。
旁邊三位也和陳程的反應差不多。一個人說:“楊鏢頭,他唱的是什麽?”
被叫做楊鏢頭的,身材魁梧,聲音洪亮,滿臉濃須,四十多歲年紀。楊鏢頭解釋說:“唱的是《呂蒙正》。”
呂蒙正是北宋初年宰相。這出戲就是專門唱他的。
接下來,楊鏢頭又大致翻譯起台上的唱詞起來。他自然不是句句翻譯,也就是大致意譯兩句,或者把幾句最精彩的唱詞給譯了出來。
陳程與蕭觀音對視一眼。陳程立刻從姐姐眼中看出了希冀,他便厚著臉皮貼上去:“楊鏢頭,我和夫人都是外地人,不大聽得懂這劇目,想與鏢頭拚個桌。三位朋友想吃什麽盡管點,都算在我頭上。”
楊鏢頭瞥了他一眼,不置可否。便聽此前發問的人點了頭:“正好,大家都聽楊鏢頭解釋,倒也熱鬧。”
楊鏢頭便說:“既然張公子開了口,坐吧。”言語中不卑不亢,顯然見過不少世麵。
陳程將椅子搬過來,把蕭觀音請來,又叫了茶點。五個人便圍著八仙桌,一邊聽曲,一邊聽楊鏢頭講解。
《呂蒙正》可不是什麽名垂千古的劇目,陳程聽得打哈欠。隻有張公子和蕭觀音二人聽得津津有味。
等到唱罷,陳程再次向楊鏢頭道謝,又問了三人要不要吃點宵夜。張公子謝了好意,隻說沒有這個習慣。
陳程見蕭觀音今晚特別高興,便說:“今天感謝三位讓我夫人能享受了薌劇風采,若是有用得著小弟的地方盡管開口,小弟一定竭盡所能。”
楊鏢頭聞言,上下審視起他來。三人中一直沒有說話,麵相上最年輕的年輕人卻不以為然地說:“好大口氣。武會鏢局都辦不下來的事,憑你?”
陳程還沒說話,張公子立刻嗬斥:“張康,不得無禮。”說罷,他又立刻向陳程致歉。
這張康想來是張公子家的下人。
陳程本來也不是一點就炸的性子,見張公子客氣,反而對他心生好感。他說:“若說是武會鏢局,莫不是江湖上的事?若是江湖上的事,我或許可以幫上一點小忙。”
張公子禮貌地笑笑:“這位公子,還真不是江湖上的事。而是官府的事。”
陳程頷首:“若是官府的事,或許我的把握更大一些。”
對麵三人都是一愣。張康最先反應過來:“好大口氣。”
自然張公子又是訓斥加道歉。這次連那個楊鏢頭也冷哼一聲,顯然覺得他是吹牛。
陳程也是反應過來了。楊鏢頭是鏢頭,不知道與武會鏢局是什麽關係。
此時,小二便來收錢。陳程往懷裏一抄,頓時呆住。在客棧的時候,換過衣服,竟然沒有帶錢包。
蕭觀音就更指望不上了。皇後出門帶什麽錢,有梨音就行了。
他有些難堪地說:“那個,我錢放客棧了,我寫一張便條給你,你去有朋客棧尋一個姓馬的人取,如何?我就在這裏等。”
小二將信將疑,不過他看蕭觀音珠光寶氣的樣子,知道頭上那幾根金釵都價值不菲,自然沒有說什麽刻薄的話。
陳程立刻取來紙,筆走龍蛇寫下:“馬家駿,帶一百兩來夢竹戲園找我,陳程。”
小二去跑腿了。那三位卻都是看得搖頭,顯然覺得他就是一個說大話的家夥。尤其是張康,眼中的鄙夷都溢於言表了。
楊鏢頭當即排出銀子,接了他們三人的賬,轉身離去。
過了一陣,又一出戲唱了起來,這次卻是白蛇傳。雖然仍然聽不太明白唱的是什麽,但蕭觀音興致極高,頗為興奮地說:“白蛇傳,白娘娘和小青……他沒你唱得好。”
途中收到馬家駿黑著臉送來的銀子,兩人仍是堅持聽完了這一出,才悠哉遊哉地出了戲園。
“姐姐,怕長胖嗎?”
“怕。”
“那吃不吃宵夜?”
“吃。”
……
迴到客棧,夜已經深了。眾人都已歇下。唯獨一個人影坐在客棧外的月光下在看書。
陳程眯著眼睛走上去:“呂小妹,這麽晚了,你怎麽還不睡。”
呂小妹抬頭看著他,赧然說:“老師,我……我想多看一點。她們都比我聰明,我隻能笨鳥先飛……”
其實呂小妹雖然是江湖人,由於父親的緣故,讀書卻是較多的。隻是她讀的,這裏用不上。什麽弟子規、女誡,放陳程這裏,一律叫封建糟粕。陳程現在主要教的數學。
陳程輕歎一聲:“誰說你笨的。去睡覺,明天我給你單獨補習。”
得到呂小妹走了,陳程才說:“這晚上都不給油燈的麽?這不看壞眼睛。”
然後他又對著蕭觀音說:“姐姐,管他的,反正今晚我要點著油燈睡。”
蕭觀音有些莫名:“為什麽點油燈?”
陳程一麵將她公主抱起來:“我要看姐姐的美。”
蕭觀音滿臉羞紅,被陳程抱入房中。
頃刻之後,燈火搖曳,蕭觀音身姿娉婷。與曼妙的影子相對應的,則是她白玉一般的身子。
不知是第幾迴見到這樣的可人兒,陳程還是不覺喉嚨幹癢。
蕭觀音臉生紅暈:“弟弟憐惜。”
陳程捧著她身前最柔軟的存在:“姐姐,這一次,我不願憐惜你。你太美了。”
有詩雲:
剔銀燈,須知一樣明。
偏是君來生彩暈,
對妾故作青熒熒。
剔銀燈,待君行。
——遼·蕭觀音《迴心院·剔銀燈》
……
【配角傳】
張康-《碧血劍》
漳州的武林,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武會鏢局。
鏢局這種組織,表麵是江湖人,其實走的是官方正經的渠道。本就是大致遵紀守法的人。治安疏的事也找不到他們名下。
到此地的時候已經入夜,陳程讓馬家駿快馬來此先安排了住宿。到了下榻的地方,蕭觀音悄悄說:“弟弟,剛才我們來的路上,經過一個戲園,我能去聽嗎?”
“當然可以。”
陳程想了想,又說:“就我們兩個去,悄悄的,不帶她們。”
蕭觀音有些驚喜:“可以嗎?”
陳程不答,隻是牽起她的手,走到窗邊,推開窗戶,將其猛然抄入懷中,形成一個公主抱。然後從二樓跳了下去。他雖然沒輕功,跳不起來,但往下跳卻是很容易的,並不會受傷。
李文秀從隔壁悄悄推開一點窗,便看到陳程的背影。以她的武功,陳程帶著一個人還想要避開她,並不容易。她抿嘴笑起來,並不說破。
她覺得她能猜到陳程的心理。一路上,陳程陪她的時候很多,陪四個小朋友的時候也不少,獨獨很少單獨陪過蕭觀音。陳程當然想要補償他的姐姐。
李文秀是陳程最棒的紅顏知己,她最清楚陳程的心思。她當然會由著陳程去,她一向是大度的人。她和陳程兩情相悅,已經是這個世上最美好的事了。
“師父,你看什麽?又笑什麽?”與她同住一個房間的殷離,有些好奇地問。
李文秀搖搖頭:“我在看我的白馬。”
白馬照青衣。她的白馬,他的青衣。
殷離覺得怪怪的,但並沒有說什麽,又重新看著桌上的鏡子。如今,她的毒性全解了,她又成了清雅嫵媚,風致嫣然的小女孩。殷天正說她像姑姑。她沒見過姑姑,也不知道姑姑的死訊。
……
陳程牽著蕭觀音進了戲園,尋了一個位置坐下。不一會,台上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來,兩個人麵麵相覷,都是吃吃地笑。
原來這漳州的戲曲是薌劇,這是用閩南語唱的歌。兩人能聽懂就怪了。別說蕭觀音這個契丹人了。陳程聽過一些閩南語歌曲的,但不看字幕,也是不知道在唱什麽。
那首著名的《世界第一等》,被他在這個世界“創作”出來以後,已經翻譯成了此間的官話。
聽不懂的也不獨他們二位。外鄉人隻怕都是如此。
旁邊三位也和陳程的反應差不多。一個人說:“楊鏢頭,他唱的是什麽?”
被叫做楊鏢頭的,身材魁梧,聲音洪亮,滿臉濃須,四十多歲年紀。楊鏢頭解釋說:“唱的是《呂蒙正》。”
呂蒙正是北宋初年宰相。這出戲就是專門唱他的。
接下來,楊鏢頭又大致翻譯起台上的唱詞起來。他自然不是句句翻譯,也就是大致意譯兩句,或者把幾句最精彩的唱詞給譯了出來。
陳程與蕭觀音對視一眼。陳程立刻從姐姐眼中看出了希冀,他便厚著臉皮貼上去:“楊鏢頭,我和夫人都是外地人,不大聽得懂這劇目,想與鏢頭拚個桌。三位朋友想吃什麽盡管點,都算在我頭上。”
楊鏢頭瞥了他一眼,不置可否。便聽此前發問的人點了頭:“正好,大家都聽楊鏢頭解釋,倒也熱鬧。”
楊鏢頭便說:“既然張公子開了口,坐吧。”言語中不卑不亢,顯然見過不少世麵。
陳程將椅子搬過來,把蕭觀音請來,又叫了茶點。五個人便圍著八仙桌,一邊聽曲,一邊聽楊鏢頭講解。
《呂蒙正》可不是什麽名垂千古的劇目,陳程聽得打哈欠。隻有張公子和蕭觀音二人聽得津津有味。
等到唱罷,陳程再次向楊鏢頭道謝,又問了三人要不要吃點宵夜。張公子謝了好意,隻說沒有這個習慣。
陳程見蕭觀音今晚特別高興,便說:“今天感謝三位讓我夫人能享受了薌劇風采,若是有用得著小弟的地方盡管開口,小弟一定竭盡所能。”
楊鏢頭聞言,上下審視起他來。三人中一直沒有說話,麵相上最年輕的年輕人卻不以為然地說:“好大口氣。武會鏢局都辦不下來的事,憑你?”
陳程還沒說話,張公子立刻嗬斥:“張康,不得無禮。”說罷,他又立刻向陳程致歉。
這張康想來是張公子家的下人。
陳程本來也不是一點就炸的性子,見張公子客氣,反而對他心生好感。他說:“若說是武會鏢局,莫不是江湖上的事?若是江湖上的事,我或許可以幫上一點小忙。”
張公子禮貌地笑笑:“這位公子,還真不是江湖上的事。而是官府的事。”
陳程頷首:“若是官府的事,或許我的把握更大一些。”
對麵三人都是一愣。張康最先反應過來:“好大口氣。”
自然張公子又是訓斥加道歉。這次連那個楊鏢頭也冷哼一聲,顯然覺得他是吹牛。
陳程也是反應過來了。楊鏢頭是鏢頭,不知道與武會鏢局是什麽關係。
此時,小二便來收錢。陳程往懷裏一抄,頓時呆住。在客棧的時候,換過衣服,竟然沒有帶錢包。
蕭觀音就更指望不上了。皇後出門帶什麽錢,有梨音就行了。
他有些難堪地說:“那個,我錢放客棧了,我寫一張便條給你,你去有朋客棧尋一個姓馬的人取,如何?我就在這裏等。”
小二將信將疑,不過他看蕭觀音珠光寶氣的樣子,知道頭上那幾根金釵都價值不菲,自然沒有說什麽刻薄的話。
陳程立刻取來紙,筆走龍蛇寫下:“馬家駿,帶一百兩來夢竹戲園找我,陳程。”
小二去跑腿了。那三位卻都是看得搖頭,顯然覺得他就是一個說大話的家夥。尤其是張康,眼中的鄙夷都溢於言表了。
楊鏢頭當即排出銀子,接了他們三人的賬,轉身離去。
過了一陣,又一出戲唱了起來,這次卻是白蛇傳。雖然仍然聽不太明白唱的是什麽,但蕭觀音興致極高,頗為興奮地說:“白蛇傳,白娘娘和小青……他沒你唱得好。”
途中收到馬家駿黑著臉送來的銀子,兩人仍是堅持聽完了這一出,才悠哉遊哉地出了戲園。
“姐姐,怕長胖嗎?”
“怕。”
“那吃不吃宵夜?”
“吃。”
……
迴到客棧,夜已經深了。眾人都已歇下。唯獨一個人影坐在客棧外的月光下在看書。
陳程眯著眼睛走上去:“呂小妹,這麽晚了,你怎麽還不睡。”
呂小妹抬頭看著他,赧然說:“老師,我……我想多看一點。她們都比我聰明,我隻能笨鳥先飛……”
其實呂小妹雖然是江湖人,由於父親的緣故,讀書卻是較多的。隻是她讀的,這裏用不上。什麽弟子規、女誡,放陳程這裏,一律叫封建糟粕。陳程現在主要教的數學。
陳程輕歎一聲:“誰說你笨的。去睡覺,明天我給你單獨補習。”
得到呂小妹走了,陳程才說:“這晚上都不給油燈的麽?這不看壞眼睛。”
然後他又對著蕭觀音說:“姐姐,管他的,反正今晚我要點著油燈睡。”
蕭觀音有些莫名:“為什麽點油燈?”
陳程一麵將她公主抱起來:“我要看姐姐的美。”
蕭觀音滿臉羞紅,被陳程抱入房中。
頃刻之後,燈火搖曳,蕭觀音身姿娉婷。與曼妙的影子相對應的,則是她白玉一般的身子。
不知是第幾迴見到這樣的可人兒,陳程還是不覺喉嚨幹癢。
蕭觀音臉生紅暈:“弟弟憐惜。”
陳程捧著她身前最柔軟的存在:“姐姐,這一次,我不願憐惜你。你太美了。”
有詩雲:
剔銀燈,須知一樣明。
偏是君來生彩暈,
對妾故作青熒熒。
剔銀燈,待君行。
——遼·蕭觀音《迴心院·剔銀燈》
……
【配角傳】
張康-《碧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