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


    傍晚時分,成廉一行人在城門即將關閉時,進入城中。


    縣署書房內,身著清涼葛衣的趙雲,看著手中書信,滿臉喜色。


    喜不自禁的他,提筆寫下:晨間喜鵲滿枝頭,五彩霞光照我門;應是征祥來送喜,朝夕相盼暮終臨。


    剛剛止筆,一身襌衣的賈詡,從外走來。


    踏入書房的賈詡,很是詫異,以他對趙雲的了解,趙雲可是一個懂得把控情緒的人,今天這滿臉喜色的模樣,他還是第一次見,拱手笑道:


    “何事令主公如此夷愉?”


    “哈哈哈!”


    趙雲開懷大笑:“文和快入坐,我剛剛收到文遠來信,吾妹近日誕下一麒兒,我當舅父了!”


    賈詡恍然,原來是趙雨誕下一女,作為舅父的趙雲焉能不喜?拱手賀道:“恭喜主公,喜得甥女!”


    趙雲又是歡喜大笑,一直以來胞妹都是他的牽掛,害怕妹妹在張家受了委屈,他陪嫁數千萬錢,並派遣三百虎衛護衛在趙雨身邊。


    如今,妹妹已為人母,相信母親在天之靈也會欣慰。


    想起母親,趙雲腦海中又浮現幼時的記憶,他雖然已不是曆史上那個趙雲,但他總會被幼時的悲苦牽動。


    見趙雲突然變得哀傷起來,賈詡自然不好問趙雲的私事,說起來意:


    “啟稟主公,城門甲士來報,成將軍帶著鞠將軍妻兒已經入城了!


    壓下心中遺憾,趙雲喜道:“明威終於到了!可有派人告知伯崇?”


    這個時候的趙雲,早已得到冀州方麵不良人傳來的消息,已成功將鞠義妻兒安全救出鄴城,並隨成廉一同前往方城。


    賈詡頷首,來稟報趙雲前,他已派人通知鞠義。


    趙雲連連道好,欣喜地向縣衙府門走去…


    成廉、高順等人,都是最早跟隨他的老部下,他能有今天,這些老部下功不可沒。


    此時,他與成廉已有兩年未見,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至於派斤九去冀州,將鞠義妻兒救出鄴城;這是數月前,在安次迫降鞠義後,趙雲對鞠義的承諾。


    當時,對於鞠義這員大將,趙雲第一時間禮賢下士的去見鞠義,並對鞠義許以重職,希望鞠義能投身白袍軍。


    可是,鞠義投降,並不代表就會為他效力。


    數次禮賢下士後,最終鞠義也被趙雲的誠意打動,但鞠義說他不是不知好歹,而是他的妻兒身在鄴城,若是他投身白袍軍,定會害了他妻兒的性命。


    得知鞠義一直不願效力的原因後,趙雲當即承諾,會不遺餘力將鞠義妻兒完好無損的帶來幽州。


    得到趙雲承諾,鞠義大禮拜倒。


    後來,趙雲兵進涿郡,將鞠義留在了安次,又對外放出鞠義誓死不為他效力,已被他怒殺的消息,這才讓袁紹沒有因此遷怒鞠義妻兒。


    一個月前,督亢戰事結束,鞠義帶著八百先登軍前往方城,正式成為白袍軍的一部分。


    縣府大門前。


    鞠義在府外翹首以盼,他與妻兒已有半年未見,自從投降趙雲後,他最擔心的就是妻兒的安危。


    剛才突聞日思夜想的妻兒,已經進城;鞠義愣了愣,隨即是狂喜,像小孩子一般急不可待地奔至縣府大門。


    寬闊整潔的大街遠處,傳來了甲葉摩擦聲,以及馬車行來的聲音。


    鞠義激動的虎目含淚,家是每一個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妻兒是他的牽掛,也是他的軟肋。


    大街上的車轍聲越來越清晰,見趙雲與賈詡也出府來了,鞠義偷偷擦掉眼眶中的淚,迴身對趙雲躬身一禮。


    趙雲微微頷首,望向夜色朦朧的街頭,漸漸地,一隊風塵仆仆的甲士護衛著一輛馬車映入眼簾….


    趙雲俊臉含笑,他的老部下來了。


    大街上,成廉見府門燈火下佇立的趙雲,激動不已,迅疾地翻身下馬,小跑而來。


    奔至趙雲身前,成廉大禮拜倒,語氣激動:“末將成廉,拜見主公!”


    “明威請起!”


    趙雲把住成廉臂膀,感慨道:“這些年辛苦了!”


    成廉抱拳一禮:“主公言重,末將之責也!”


    成廉是最早跟隨趙雲的一批老人,他們個個出身都不高,跟著趙雲從無到有;在他們心中,趙雲就是他們的信仰,隻要趙雲一句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趙雲讓他守關,他一守就是四年,從無怨言;再比如替換成廉的裴元紹,他不想跟著趙雲征戰四方嗎?


    當然想,但哪怕心裏再想,隻要趙雲一句話,裴元紹二話不說當即赴任,這就是趙雲在他們心中猶如神隻一般的地位。


    而趙雲,也正是有這群忠心耿耿的老部下,才能安心征戰。


    成廉與鞠義、賈詡都是沒有見過,趙雲向成廉介紹道:“明威,這位是我軍軍師賈長吏,這位是先登虎將鞠將軍!”


    “成將軍,久仰大名!”


    賈詡、鞠義當先對成廉拱手一禮;他二人之前雖未曾與成廉見過,但在白袍軍中,早就聽過成廉的大名,因為成廉是最早跟隨趙雲的七員大將中,地位僅次於高順、曹性的第三位大將。


    “見過軍師!鞠將軍!”


    成廉對賈詡、鞠義抱拳迴禮;賈詡的名字,成廉在去年就聽過了,這位可是主公的謀主,而鞠義他就不太熟,隻知道是在數月前被主公按地上摩擦的袁軍降將。


    不過,見自家主公如此看重鞠義,他也沒有絲毫小看鞠義的意思。


    “阿父!”


    一聲歡喜的大唿聲,打斷了互道久仰的成廉三人。


    隻見,府前剛剛停下的馬車內鑽出一名少年,飛撲向雄壯剛毅的鞠義。


    ……


    鞠義一家三口團聚,互訴思念;趙雲自然不會去打攪,對鞠義微微點頭,帶著成廉、賈詡進入縣署。


    不多時,城外軍營中的周倉、馬悍、王庚、韓珩等將,齊齊來到縣衙。


    他們都是最早跟隨趙雲的將領,與成廉有著深厚的袍澤之情,聽聞成廉到了,都非常的激動。


    幕色更深,縣署大堂內,燈火明亮;趙雲麾下一眾核心將領,分坐大堂兩側,與妻兒續了話的鞠義也在其中。


    趙雲看向堂下一眾愛將,舉起茶盞:“本該為明威設宴接風,但如今吾等身在軍旅,我們就以茶代酒,為明威接風!”


    在趙雲麾下,有一個規矩,那就是出征在外,除了全軍同宴,其他任何時候、任何人,包括趙雲自己在內,都不得私自設宴。


    這麽做的目的,便是嚴格貫徹與士兵同甘共苦,兵將一心的原則。


    趙雲立下的這條規矩,在白袍軍中已經好多年了,在場將領除了鞠義這個新加入的將領,其他人早就當成鐵律,齊齊舉起茶盞,相敬成廉。


    在這一刻,鞠義感受到白袍軍與袁軍很不一樣;在袁紹麾下,隔三差五,就有軍將設下酒宴拉幫結派,甚至袁紹本人對此也樂此不疲,宴席不斷。


    白袍軍的樸素,以及良好的風氣,讓鞠義明白這才是白袍軍人人鬥死,逢戰必勝的原因。


    而袁軍一方,高層酒肉不斷,底層士兵粗糧糙米,在這樣的巨大落差下,兵將焉能一心?


    就在鞠義想著這些時,堂上趙雲再次舉盞:“諸君,鞠將軍從今以後,就是我們的袍澤,是我們生死相托的兄弟,我們一起敬鞠將軍!”


    “鞠將軍,請!”眾將齊齊起盞,遙敬鞠義。


    鞠義顯得有些手忙腳亂,連忙倒一盞茶,舉盞迴敬:“諸位將軍,請!”


    “哈哈哈!”


    趙雲一飲盞中茶水,大笑著對鞠義道:


    “伯崇入我軍不久,可能不知我軍有個誓言!諸君,一起告訴伯崇,我軍的誓言!”


    眾將聞言,麵色肅穆,語氣鏗鏘:“入我白袍,永不相棄;如若叛之,誓必戮之!”


    鏗鏘的語氣中,帶著無盡的威勢;出身西涼的鞠義,不僅熱血沸騰,更是以指立誓:“身入白袍,永不敢忘!”


    “哈哈哈!”


    趙雲放聲大笑:“吾得將軍,如高祖之灌嬰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奕無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奕無疆並收藏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