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在安次消化受降的上萬冀州軍。


    方城那邊,還不知道鞠義在山窮水盡之下,已經投降。


    此時,袁紹麾下謀士意見相左,又吵成一團,令袁紹猶豫不決。


    田豐再次提出救兵如救火,請求袁紹集結騎兵東援鞠義;還是以前那個理由,不調騎兵去增援,調再多步軍都無用。


    同時,田豐提議撤離督亢。


    而田豐的死對頭許攸,當即反對;許攸認為因為那封信弄巧成拙,使鞠義分兵。


    那麽鞠義必敗,已經沒有救援的必要了。


    若是派騎兵東進,萬一遭逢不利,會導致全線崩潰,釀成大禍。


    田豐怒斥道:“許子遠,當日若非你與郭公則一唱一和,焉有今日之禍?而今我方損兵折將,焉有再戰之力?”


    那日郭圖提出莫須有的虛實之計,田豐內心中是不讚成的,可是袁紹要聽,他也隻好作罷。


    一旁,鼻青臉腫的郭圖,耷拉著的腦袋更低了。


    許攸反駁道:“趙雲之利,在於突騎;我方以方城為據,未嚐無一戰之力!”


    “孤城為據,何其可笑?”田豐怒極反笑,語氣中盡是不屑。


    “好啦!”


    坐在堂上的袁紹,非常頭大,腦子也被二人吵亂了,大喝製止二人。


    主公發話,田豐、許攸交鋒停下,二人都知道,準要問逢紀的意見。


    果然,袁紹對下首一直沉默不語的逢紀,問道:“元圖以為,眼下當如何是好?”


    逢紀躬身一禮:“主公,在下以為鞠義無救!”


    袁紹重重一歎,當日他之所以同意郭圖的虛實之計,就是因為實在無兵可派。


    而今,弄巧成拙,在袁紹內心裏,已經放棄了鞠義,不想再投入兵力東進,說道:


    “吾方兵力見拙,靜等鞠伯崇迴軍吧!”


    田豐很失望,沒有援兵,鞠義哪裏迴得來?主公這是拋棄了鞠義。


    許攸得意地睨了田豐一眼,隨即想到當前形勢,對袁紹道:


    “主公,我方兵力受損頗重,長公子迴冀募兵尚需時日,在下提議轉攻為守,僵持督亢。”


    還不待袁紹說話,田豐瞪著許攸,立即反對:“我方兵力折損過半,士氣不再,安敢以孤城困守?”


    語落,又對袁紹拱手道:“主公,在下提議秋收之後,卷土重來!”


    田豐言下之意,就是剛才的意思:撤軍。


    袁紹沉默了起來,出兵幽州快兩個月,浩浩蕩蕩的十萬大軍,連番折損已不足半數,致使士氣下滑,軍無戰心。


    此消彼長之下,袁紹也看不到此次出兵的希望。


    撤軍,似乎是唯一的路。


    但是,袁紹心有不甘,去年在並州,損兵折將。


    而今,又是損兵折將,且都是敗在趙雲手上,這令出身高貴的袁紹,完全無法忍受。


    如果這次殺氣騰騰北上,最後灰溜溜迴冀,天下人都會笑他袁本初,非趙雲之敵手。


    想到這些,袁紹又想起趙雲卑微的出身,更是難受,將之視為奇恥大辱。


    乘興而來,焉能敗興而歸?


    沉著臉的袁紹,看向許攸,他不願就此撤軍,說道:“子遠教我,如何僵持督亢?”


    許攸陰惻惻道:“督亢之地,自古便是幽燕糧倉,人口殷實;數百年前,秦得督亢,而燕亡。”


    “如今,我方雖僅方城一地,然其居督亢之中,若我方轉攻為守,以方城為據,可使督亢不寧,破幽燕倉稟,去趙雲之勢!”


    田豐聞言,大怒:“許子遠,汝枉讀聖賢之書,爾竟如此歹毒,百姓何辜?”


    許攸的意思是,讓袁紹以方城為據點,與趙雲僵持下去,從而影響督亢數縣。


    因為督亢自古就是富庶的膏腴之地,人口稠密,如果他們一直在方城與趙雲僵持下去,就會造成督亢數十萬百姓無法耕種,從而成為趙雲巨大的負擔,在錢糧上壓垮趙雲。


    此計,不得不說很下作,同時也很歹毒。


    被顏良之弟顏開揍得鼻青臉腫的郭圖,非常讚同許攸的提議,但因上次昏招打臉,隻能在心頭為許攸點讚。


    “都退下吧!”袁紹不置可否,起身向內堂走去。


    田豐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閉上,對著許攸怒哼一聲,甩袖而出。


    郭圖輕輕摸了一下腫脹的臉,眼中寒光一閃,向方城大牢走去。


    而走在最後的許攸、逢紀二人,剛出大堂;後方追來一名侍者,對二人躬身施禮:


    “主公請二位先生留步!”


    ………….


    三日後。


    春雨綿綿….


    雨幕中,白袍黑甲的軍士,押送最後一批俘虜向廣陽進發。


    安次城上,趙雲目送北去的隊伍,隨後展目西望,星目肅殺。


    經過這三天時間,收降事宜終於暫告一段落,也是時候向西進軍,展開反擊。


    就在這時,西麵平原上,數騎快馬衝出朦朧雨幕,疾馳而來。


    少傾,城外騎士飛馬入城,疾步登上城頭,在趙雲麵前單膝跪下,雙手托舉信筒:“啟稟主公,軍師傳信!”


    趙雲接過信筒,道了一聲辛苦;送信之人,是斥候軍另外一名司馬叫馮章,代郡代城人,據說還是前漢馮唐之後;最近跟隨在賈詡身邊,為軍耳目。


    趙雲走入城樓內,坐於案後,取出信筒內書信,閱覽了起來。


    賈詡在信中說,袁紹將北新城、範陽、涿縣、陽鄉四城外大軍集結於方城一帶,分別屯於方城、臨鄉、巨馬水三地,觀其形式,意欲轉攻為守,僵持督亢。


    看到這裏,趙雲臉色一沉,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這些年,他在代郡輕徭薄賦,改進造紙術大力發展經濟,使代郡實力大增,位居幽州首位。


    但這隻是一地,放眼整個幽州,就算全部擰成一股繩,整體實力也遠遠遜於冀州。


    況且,現在幽州十一郡國,他真正掌握的也就代郡、上穀兩地,在沒有把袁紹趕出冀州之前,涿郡、廣陽、漁陽等郡,存在太大的變數。


    至於,公孫度盤踞的遼東四郡,就更不要說了。


    如今,袁紹這番部署,一看就是想與他打持久戰,將戰火長時間燒在幽州糧倉之上,這將使得督亢之地,不僅不能產出糧食,還會產生幾十萬饑民。


    而趙雲身為幽州牧,想要坐穩這個位置,這幾十萬饑民的擔子他必須接下。


    然而,幾十萬人,每天的消耗都是非常恐怖的,一旦持久,後果不堪設想。


    放下信件,無形的壓力落在肩上,衝淡了殲滅數萬袁軍,收降鞠義的喜悅。


    趙雲深知,現在他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將袁軍趕出幽州,隻有這樣才能化解危機。


    但要將袁軍趕出幽州,以現在袁紹轉攻為守的姿態,那麽就該輪到他去攻堅了。


    攻堅戰,是趙雲最不想打的,這麽多年來,趙雲還未真真正正打一場大型攻堅戰,不是趙雲不善攻堅,而是攻堅傷亡太過慘重,代價太大。


    你看袁紹,十萬大軍入幽州,馬上就快兩個月了,除了王門投降讓袁紹占了方城,其他數城下全是袁軍屍骸。


    孫子兵法有雲:攻城為下!足以道出攻堅是何等艱難。


    從賈詡信中所說,袁紹此時大致還有四萬多人馬;而趙雲呢,雖然在安次以極低的傷亡滅了三萬多袁軍,但一開始趙雲就存在兵力不足的問題。


    此時,趙雲手中能用上的兵力,大概也就三萬多點,這還是加上了溫恕手中的兵力。


    三萬出頭的兵力,去攻打四萬餘據城而守的敵人?


    趙雲在想,如果是孫武複生,他會怎麽做?他曾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以我現在這種情況,三萬攻堅四萬,應該是孫子所說的:少則能逃之!


    但我……有退路嗎?


    ……………


    又過了兩日,押送俘虜去廣陽的最後一支白袍軍返迴安次。


    這幾天,春雨不息,煙雨朦朧。


    無路可退的趙雲,領著八千人馬,向西進軍…..


    走到今天,趙雲遇到了無數困難,但他都一一邁過,從未後退半分。


    乘騎在大軍中,看著一個個雄健有力的兒郎,趙雲緊了緊手中龍膽,似有無盡的力量。


    (這八千白袍軍中,騎兵比步軍數量還多,近五千騎兵,三千步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奕無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奕無疆並收藏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