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


    還是不出兵?


    滎陽城內,徐榮還在猶豫不決,而呂布追著趙雲來到了敖倉…..


    敖倉守將是原本皇甫嵩麾下長史梁衍,這是一名沙場老將。


    呂布來到敖倉城下,要求梁衍即刻出兵痛擊東渡聯軍,梁衍沒有理會呂布,他隻聽軍令,可不會聽呂布咋咋唿唿。


    呂布一見梁衍根本不鳥他,怒氣填胸,戟指城頭,發誓他日必要弄死梁衍。


    梁衍無視呂布威脅,幹脆迴到城中,眼不見為淨。


    這令呂布更怒,可呂布也隻能在城下幹吼,拿梁衍一點辦法都沒有。


    呂布在敖倉這一停留,趙雲早跑遠了,又繞迴了隴城一帶。


    而另外一邊,典韋引著侯成跑到管城一帶,侯成知典韋勇武,不敢追太深,領著兵騎迴返。


    當呂布迴頭殺到隴城一帶時,鴻溝渡口數萬大軍已嚴陣以待。


    呂布雖然頭鐵,但也不敢一股腦衝進去…..


    畢竟數千人紮入數萬人之中,還是很危險的。


    而且,趙雲還有兩千騎兵環視在側,一旦他向諸侯聯軍發起衝鋒,趙雲必定趁他深陷數萬聯軍之中時,攻他後背。


    所以,呂布急忙派人催促徐榮盡起大軍殺來,痛擊東遁聯軍。


    但另一邊,猶豫很久的徐榮,還是抵禦了這巨大的誘惑,不同意出兵。


    徐榮不出兵,呂布隻能眼睜睜看著聯軍東渡,這令他憤怒到極點,大罵徐榮無膽匹夫!


    聯軍東渡後,沒有在鴻溝停留,快速向東撤退。


    這時,徐榮都有點後悔了,難道聯軍真要散夥了?


    這也太突然了吧?


    聯軍一路撤到滎陽以東兩百裏外的原武城,才刹住腳。


    這下呂布爆發了,眼看要到手的大功,眼看就要報仇了,卻因為徐榮畏首畏尾,白白錯過了。


    呂布憤念難平,急忙傳書董卓,告徐榮的狀。


    坐鎮雒陽的董卓聽聞徐榮錯失良機,非常生氣,就要將徐榮撤職。


    不過,李儒勸住了董卓,李儒認為徐榮抵禦聯軍有功,理應賞賜,哪有處罰的道理。


    但是董卓還是不滿意,認為徐榮錯失良機。


    同時,趙雲在伏羲山的駐軍,在聯軍東渡那晚,也一並撤走了!


    而且,也沒有在密縣停留,繞道新鄭,直接撤到中牟。


    一時間,整個滎陽一帶,聯軍是撤幹淨了。


    這時,已經是六月,這一個月,聯軍都在撤退,都在退步,一副要散夥的架勢。


    負責京南戰事的袁術,一聽京東九鎮諸侯都撤退了,他也要撤,退迴了魯陽。


    駐軍潁川北部陽城的張超、張揚二人,也慌忙撤軍。


    這一下,局勢迴到了年初,讓天下人,以及董卓都懵了,這到底怎麽迴事?


    關東聯軍確定要散夥了嗎?


    ………….


    中牟城。


    趙雲麾下一萬五千兵馬駐紮在城中,就在剛才,他收到一個喜訊,懷胎十月的何婉,在野王城為他誕下一女。


    何婉給他寫了親筆信,在信中何婉給女兒取名:趙念,詢問趙雲的意見。


    趙雲非常激動,他有兩子,如今得一長女,自然應允何婉給女兒取的名字。


    這個念字,趙雲已經猜到有兩個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表達何婉母女倆在野王城對他的思念;還有一層意思,應該是何婉對劉辯的懷念。


    這一刻,趙雲不想打仗了,從去年南下到現在,馬上就快一年了,雖然偶爾有收到妻子甄薑的傳信,可他還是歸心似箭。


    趙雲將手中的書信,看了又看,喜不自禁。


    這時,賈詡來了,對他躬身一禮,在側席落座。


    “文和,這場伐董之戰,沒有結果,我不想打了!”


    趙雲說出了心裏話,伐董本就是野心家割據的契機,隻要參與伐董,迴到自己地盤後,就可以名正言順自立一方。


    因為我們都不承認董卓把控的朝廷,那麽我們就不需要聽朝廷的。


    如此一來,誰還會在伐董一事上真正出力?


    所以,伐董注定沒有結果,最終隻會是分崩離析。


    而且,正史上的諸侯伐董,也是一場虎頭蛇尾,貽笑後世的鬧劇而已。


    而今,一旦退出戰場,趙雲真不想打了,厭戰了!


    況且,就算攻入雒陽,殺了董卓又能怎麽樣?難道他真要匡扶漢室嗎?


    他之前就對賈詡說過,他傳檄天下伐董,就是為了正名,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的割據理由。


    如今,伐董之戰已經打了,也表明了他與董卓的對立性,那麽趙雲就沒有繼續打下去的意義了。


    “主公下決定了?”


    賈詡也知道,諸侯伐董就是一場刷名聲,互相博弈的過程。


    如今,十八鎮諸侯,淘汰了四鎮,這就是諸侯博弈的結果,那麽這四鎮諸侯空出來的地盤,就是剩下十四鎮爭奪的焦點。


    當然,有些諸侯,是沒有那個資格爭奪的,比如張邈、張超倆兄弟,以及上黨太守張揚,北海相孔融,濟北相鮑信、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橋瑁,這七鎮諸侯存在感太低,也沒有足夠的實力。


    至於盟主蔡邕,沒有爭奪地盤的野心,隻有伐董的決心。


    賈詡問他下決定了嗎?


    趙雲不作迴答,而是娓娓道:“一個月前,曹操在敖倉,提出先狂呂布,再引徐榮,其實此計,不僅是引蛇出洞,還有不勝則散!”


    “其後,六萬大軍佯裝近九萬人的聲勢,東渡鴻溝,目的就是為了引出管城、滎陽、敖倉三地的駐軍。


    “若當時徐榮貪功上當,那麽伏於管城、敖倉周邊的聯軍,就能趁勢占據兩地,將兵鋒推至滎陽,與徐榮決戰。“


    “但是,徐榮老成持重,在那樣的誘惑下,依舊不上當!”


    “既然引蛇出洞失敗了,那麽曹操再也看不到成事的機會了,因為他早已看出聯軍人心難齊,難以成事!”


    “故而,與其這樣毫意義的耗下去,不如散了!”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今聯軍都已撤下來,不說各路諸侯不想打了,就是各軍士卒,都疲憊了!這個時候,再想西進,已經沒有那個士氣了,這便是曹操的不勝則散!”


    “還有,最近幾日,張邈要求各鎮諸侯從自己屬地運來糧草,聽張邈的意思,他陳留郡都被掏空了!”


    “現在,軍無戰心,糧草不繼,也沒有再打下去的能力了!”


    趙雲一番長談,足以說明,這場轟轟烈烈的伐董,夭折了!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諸侯心,永遠不可能在一起,聯軍不過就是一盤散沙。


    “曹孟德這招不勝則散,幾乎瞞過了所有人!”


    賈詡歎息一聲,很多人都以為曹操這是引蛇出洞,其實還有不勝則散的後手。


    “是啊,曹孟德幾乎瞞過了所有人!”


    趙雲也不禁感歎,同樣也深切體會到曹操的恐怖,這樣的人,難怪能在曆史上定霸業。


    “伯喈兄這下對曹操定是失望透頂了!”


    賈詡又是一聲歎息,蔡邕如此相信曹操,沒想到最終聯盟的瓦解,會是因為曹操。


    “曹孟德看透了人心,他也變了!”


    趙雲意識到,曹操使出不勝則散的計策,說明曹操伐董的決心,被諸侯心磨平了,人也變了!


    這一刻,趙雲好似看到了曹操的蛻變。


    “若聯盟一散,關東之地必定烽煙四起!”


    賈詡雙目幽深,陡然射出一道寒光,道:“主公胸懷大誌,曹操此人絕不可留,應盡早解決,不然必是一大敵!”


    趙雲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他比誰都知道曹操的能耐,如今聯盟即將瓦解,是要除去曹操了!


    …………….


    與此同時….


    陽武城。


    曹操正在收拾行裝,他倒不是未卜先知,知道有人對他動了殺心,而是老家譙縣突然飛馬來信,他的老爹曹嵩被黃巾餘孽圍困在譙縣,危在旦夕。


    從曹操使出不勝則散之計後,他就已經沒有心思留下來了,況且作為人子,理當孝義為先。


    曹操收拾好行裝,連忙去向蔡邕辭行….


    蔡邕看到曹操麵色很不好,他也意識到,聯軍不複從前,瓦解在即。


    而曹操作為提出此計的人,蔡邕懷疑曹操早就想散夥了。


    現在曹操又來向他辭行,蔡邕更加認定,這一切都是曹操故意設計出來致使聯盟瓦解的。


    “孟德多謀,老夫真是大開眼界了!”


    蔡邕沉著臉,雙目死死盯著曹操。


    “家中飛馬來報,家父被黃巾餘孽困於譙縣,特來向盟主辭行!”


    曹操知道蔡邕之心,心中愧疚,可這卻是事實,眾諸侯的心根本不在一起,聯軍再這麽耗下去,依舊沒有任何意義,不如早點散夥。


    “嗬嗬!”


    蔡邕已經不相信曹操,他認為這是曹操離開的借口,心灰意冷道:“你不必來向我辭行,已經沒有盟主了!”


    蔡邕可以想象,一旦曹操開了離開的頭,很多諸侯都會離開,聯盟就徹底瓦解了,哪還有什麽盟主?


    也宣告這場轟轟烈烈的伐董,將成為曆史的笑談。


    “阿瞞走了,伯喈公保重!”


    曹操對蔡邕大禮一拜,以小名阿瞞自稱,是告訴蔡邕,他永遠不會忘記蔡邕曾經的教導之恩。


    蔡邕心頭一顫,緩緩閉上褶皺的雙目,心灰意冷地向外揮了揮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奕無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奕無疆並收藏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