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想找趙雲單挑證明自己,而趙雲離會盟地點酸棗,也越來越近…..


    河內郡,汲縣境內,黃河北岸。


    經過三日行軍,趙、蔡二人麾下兩萬大軍,抵達延津渡對岸。


    延津渡,是古黃河的一處重要渡口,位於陳留郡酸棗縣北,是勾連河北與中原的交通要津,有鎖中原之門戶,扼黃河咽喉之稱。


    和平年間,延津渡是商賈集散之地,人流不息;戰亂一起,延津渡乃兵家必爭之地,吳起屯兵、蒙驁伐魏,都曾在此留下曆史的痕跡。


    蔡邕是河內太守,出兵前,便向汲縣傳令,收攏渡船助大軍南渡。


    此時,趙、蔡麾下大軍,開始有序登上渡船,向南岸駛去……


    趙雲與蔡邕乘騎佇立河畔,看著滿載的渡船,漸漸駛入對岸;蔡邕惆悵道:“兵戈將起,非吾所願也!”


    趙雲望著寬闊的河麵,正聲道:“董賊禍國殃民,謀害至尊,此乃國賊,安能不戮之?”


    這段時間,蔡邕常常發出這樣的歎息!


    趙雲知道,蔡邕討伐董卓的心動搖了,因為蔡邕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不願意看到戰火彌漫,生靈塗炭。


    而這,已是趙雲好幾次寬慰蔡邕了!


    趙雲再次提及董卓謀害至尊,蔡邕鬆動的心,又堅定起來,憤恨道:“董賊罔顧天恩,其罪當誅!”


    趙雲微微拱手,不再言語!


    大軍渡河,不僅僅要運送軍士過河,還需要運送各種軍械輜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用了整整一天,也並未完成。


    天黑後,渡河停止,蔡邕過河負責南岸,而趙雲停在北岸。


    以今天的渡河進度,趙雲估計,起碼還要一小半天,才能全部抵達南岸。


    安排好渡口事務,趙雲迴到自己大帳,剛坐下喝口茶,斥候營統領張烈求見。


    “坐下說!”


    趙雲放下茶碗,提起茶壺,倒了一碗茶,推向案桌前的張烈。


    張烈依言坐下,躬身接過茶碗,飲了一口茶,道:“州牧,末將剛得到一個消息,冀州那邊出事了!”


    趙雲頓住了茶碗,看向張烈道:“什麽事?”


    “一個多月前,冀州牧韓馥邀冀州各郡太守至鄴城,商議伐董一事;安平太守徐升因曾有閹宦背景,不敢前往鄴城;可沒過兩天,竟懸梁自盡了!”張烈頗為驚疑道。


    徐升自盡了?


    趙雲有些震驚!前年在幽州戰場,徐升害怕遭到他郡太守排擠,死皮賴臉的與他同進同退。


    而以趙雲對徐升的了解,這樣的人,你讓他自殺,他能下得去手?


    “誰接手了安平軍?”


    趙雲不相信徐升是自殺,那麽,誰接手了安平軍,誰的嫌疑就最大。


    “這個……沒有消息傳來!”


    張烈搖了搖頭,又道:“還有一事,巨鹿郭府君從鄴城迴去後,也病了!”


    徐升死了!


    郭典病了!


    兩件事湊一起,讓趙雲嗅到陰謀的味道!冀州是河北經濟人口第一大州,黃巾起義前,人口高達六百萬。


    而巨鹿與安平兩郡,位於冀州中心,特別是巨鹿太守郭典,因有平黃巾之功,在冀州威望極高,無疑會成為有些人的阻礙。


    韓馥,是你嗎?


    趙雲拳頭捏得咯吱作響,郭典予他有知遇之恩,毫不誇張的說,當年若非郭典,他很難走到今天!


    前年在幽州與郭典相見,趙雲更是向郭典行跪禮,表達他時刻不忘郭典對他的恩情。


    聽到郭典病了,趙雲心中變得難受起來。


    對張烈道:“吾妻族乃河北豪強,消息靈通!即刻派人前往中山,打探消息!同時派人去巨鹿,看望郭府君,了解具體情況!”


    說到這裏,趙雲鷹隼般銳利的眸子中,蕩起寒芒,厲聲道:“誰敢伸手,就砍了他!”


    “諾!”


    張烈躬身應命,快步退出大帳。他深知自家州牧與巨鹿太守郭典,曾有段情同父子的時光。


    那麽,誰敢對郭典下手,就是白袍軍必殺之人。


    …………..


    黃河南岸,延津渡口,成為蔡邕的駐紮地。


    一隊人馬冒著夜色,從南麵疾馳而來。


    在營地巡查的韓浩,聽到南麵傳來密集的馬蹄聲,當即率領一隊甲士奔出營地,防備南來的騎隊…..


    韓浩,字元嗣,河內豪強出身,在蔡邕赴任河內之前,王匡就曾向韓浩伸出橄欖枝,意圖招攬韓浩。


    因為韓浩在河內很有實力,手下有數千私兵,守護郡縣。


    後來,韓浩一聽海內大儒蔡邕赴任河內,心懷敬仰的他,直接率眾投入蔡邕麾下。


    而韓浩這個人,在曆史上也不是無名之輩,據曆史記載,韓浩一開始曾跟隨王匡抗擊董卓,其後被袁術封為騎都尉,然後又被夏侯惇納入麾下。


    最後,韓浩因忠勇之名,成為曹操心腹,隨曹操南征北戰,又建議曹操實施屯田政策,使倉稟充盈,可謂是允文允武。


    夜色中,馬蹄聲由遠及近,韓浩跨坐大馬上,手提長刀,對前方大喝道:“來者何人?再不通名,箭雨無情!”


    此時,在韓浩背後,拒馬為陣,長槍成林,五百長弓手彎弓搭箭。


    夜色濃重,難辨敵我,若對方不止步通名,必是一通箭雨招唿。


    韓浩這聲大喝,顯然起到了效果,奔向來的騎隊,放慢了速度,馬蹄聲越來越輕。


    夜色中,一人大聲道:“我家府君陳留太守,特來迎接伯喈公!”


    一聽是陳留太守,韓浩放鬆了下來。


    不過,後方弓手並未撤去,延津渡雖然屬於陳留郡酸棗境內,可酸棗緊鄰西麵河南尹原武城,那邊是董卓的勢力範圍,韓浩豈敢大意?


    隨即,韓浩又派人去稟報蔡邕。


    少傾,一支大約百人的騎兵,映照在火把下;當先是一名英挺中年將軍,年紀應該在四十歲的樣子,國字臉,美須髯,身型修長勻稱,給人一種豪邁大方的感覺。


    “我家府君即將到來,請將軍稍候!”韓浩對英挺將軍客氣道。


    英挺將軍拱手一禮,表示理解。軍營乃是重地,要是隨隨便便就讓你進了,那就是難民營了。


    沒一會兒,後方傳來蔡邕欣喜的大唿聲:“可是張孟卓來了?”


    “伯喈公,正是邈!”


    英挺將軍麵上一喜,翻身下馬,大聲迴道。


    確認了對方身份,韓浩對背後一揮手,拒馬撤去,槍兵與弓手嚴整的向兩邊散開,退入大營。


    營門口,蔡邕在一隊親衛擁簇下,大步踏出。


    英挺將軍一見,連忙快步上前,躬身施禮,自責道:“邈因瑣事纏身,未能提前至渡口迎候,望伯喈公見諒!”


    “孟卓公務繁忙,何來見諒?”


    蔡邕躬身迴禮,笑容滿麵道:“許久未見孟卓,請入營敘話!”


    “故所願也!”張邈拱手一禮。


    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東平豪族出身,少時以俠義聞名,救危扶困,樂善好施,交友廣闊,時為八廚之一,其仗義疏財之名,為天下人傳唱!


    當然,張邈雖有八廚之一的美名,但與名滿天下的大儒蔡邕相比,還是有一大段差距的。


    張邈做為陳留太守,大儒蔡邕踏入他的治下,若是他不來迎接,是非常失禮的,也會令天下士子罵他張孟卓,輕慢文學大家。


    因為蔡邕在當今天下,可謂是一代儒學宗師,天下士子無不以拜入其門下為榮。


    特別是蔡邕與趙雲傳檄天下,廣邀天下諸侯伐董後,蔡邕的聲望更是如日中天。


    蔡邕將張邈請入大帳,又讓親衛奉上茶水,舉起茶盞,道:“軍中無酒,老夫就以茶代酒,謝孟卓冒夜相迎!”


    “伯喈公言重了!”


    張邈舉起茶盞,道:“邈一直將伯喈公視為師長,理應來迎!”


    張邈冒夜來迎接蔡邕,又說把蔡邕當作師長,無疑可以提升他在士林的名望。


    而名望這個東西,它就像後世的流量,誰能抓住名望,就能抓住大把的資源。


    “孟卓有心了!”


    蔡邕拱手一禮。不管張邈出於何種目的而來了,這個情,他必須承。


    兩人又客套了幾句,張邈未見趙雲,便說道:“聽聞趙州牧與伯喈公一同出兵?”


    張邈是認識趙雲的,趙雲攻入雒陽時,張邈時任騎都尉,還被白袍軍追殺了一陣,和曹操一樣記憶猶新。


    “子龍還在北岸,明日便會過河!”


    蔡邕麵含微笑,他本來就很欣賞趙雲,如今趙雲又是他女婿,更是看重。


    張邈聽蔡邕喚趙雲的字,也知道二人關係必不一般,崇敬道:“趙州牧敢為天下先,吾等不如也!”


    趙雲去年就與董卓麾下呂布,在河內打了起來,是全天下第一個反抗董卓的人,所以張邈說,趙雲敢為天下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奕無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奕無疆並收藏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