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一轉眼,公元187年成為過去,新的一年開始。


    代城西門外,在代城泡妞的張遼終於走了,趙雲不禁長長鬆了口氣,暗道:這混蛋終於走了!再不走老子都要趕人了!


    這混蛋不到兩個月時間,就要把老趙家,養了十六年的閨女心給偷走了。


    趙雨望著向西遠去的背影,一副戀戀不舍的樣子。


    趙雲心裏很不是味兒,對妹妹道:“別看了,迴城!”


    兩個月前,原本趙雲是讓趙雨多注意一下酒樓裏的張遼,沒想到卻把自己妹妹給搭進去了,悔不當初啊!


    看著妹妹像丟了魂兒似的,趙雲氣不打一處,不過也沒有時間去管這些了,當即召集治下一眾文武探討開春事宜。


    三天時間,各縣主事官員陸續到郡府。


    郡府大堂內,趙雲高坐上首,左右兩邊是代郡文武官員。


    右首以長吏高順為首,其下依次是虞虎、典韋、戈平、楊成、魏越、馬悍、王庚、蕭山等人。而成廉、周倉、左髭、班成、裴元紹五人則駐守各地,不在代城。


    左首以曹性為首,其下依次是雍召、班遠、許隕、周康、陽通、錢玄、尤方、蘇淩、聶衛九人。這九人是代郡九縣,各縣主事,其中隻有雍召是名正言順的縣令,另外八人都是以縣丞、縣尉之職行使縣令的權力。


    “子善,今年與往年照舊,開春之後組織勞役開墾荒地,擴展耕地!”


    前年雖然吸納了雁門十餘萬百姓,安置在代郡各地,但各縣依舊有大批荒蕪的土地。趙雲的主旨就是,利用每年的一個月勞役時間,開墾更多耕地。


    “諾!”


    曹性躬身應諾。去年他那破事兒,由趙雲出麵已經得到蘇雙同意,春耕過後,曹性就會娶蘇薇過門。焦慮的事情趙雲給他解決了,曹性幹起事來,也是相當帶勁。


    “春耕乃民生之本!”趙雲對九位各縣主事官員道:“望諸君戮力同心!”


    代地隻有三十稅一的田稅,百姓幾乎家家都有存糧,去年收了十五萬石稅糧,這批糧食剛好可以抵消每年上繳朝廷的賦稅和代地文武官員的俸祿,而養活大軍的錢糧,完全靠販賣戰馬換取的錢糧,也就是說代郡的財政依舊是嚴重的赤字。


    而趙雲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開墾荒地增加自耕田,然後吸納更多人口充實代郡,趙雲估計代郡人口能達到六十萬時,便可完成真正的自足。


    “必不負府君所托!”九人躬身施禮齊齊道。代郡能有今天全靠趙雲,所以代郡官員無不對趙雲馬首是瞻。


    春耕之事,每年趙雲都會放在第一位,具體落實後;接下來便是軍務,趙雲對高順道:“孝父,軍匠營兵甲可如數送達?”


    去年軍匠營段老信誓旦旦保證完成任務,最近已經有數批軍備送入飛狐牧場,具體數據還未統計上報,趙雲自然要問收軍備的高順。


    “啟稟府君,八千套甲如數收到!”高順出列抱拳道:“其他軍備正在送往,五日後將全部送達!”


    現在飛狐牧場共有七千天狼騎,三千飛狐軍,三千乞活軍,總計一萬三千甲士;可這些人百分之八十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軍,趙雲打算將這批新軍拉入幽州戰場,曆練一番。


    趙雲始終堅信,精兵是經過一場場大戰打出來的,不是日複一日練出來的,因為沒有經過戰火洗禮,何來精銳?


    “段老果然不負眾望!”


    趙雲非常滿意,解決軍備問題,就解決了最大的難題;趙雲便可以準備開春之後出兵討伐二張的事宜了。


    趙雲肅穆道:“二張謀逆,禍亂幽冀,吾意開春後,響應朝廷討逆大軍出兵討叛!”


    “府君英明!”


    一眾文武齊齊唱和,現在代郡文武最不怕的就是打仗,他們感覺隻要是一打仗,府君總會撈到大便宜。打鮮卑人如此,打張純也是如此;越打,代郡就越富有。因為代郡倉稟內堆積如山的錢糧,都是打仗獲取的,不然早就揭不開鍋了;說白了,代郡就相當於是以戰養戰。


    但趙雲深知,以戰養戰,絕非長遠之計。


    出兵決議已下,戰爭的機械開動,代城軍需局開始準備大批軍用物資,不過這次倒沒有準備錢糧,南邊廣昌堆著那批錢糧,光糧食就夠萬餘大軍吃一年以上,剩下的十二億錢更是一筆天文數字。


    接下來的時間,趙雲決定在代城好好陪陪妻子,如今甄薑已經懷孕五個月,孕肚已現。


    若戰端一旦開啟,趙雲不知道能否趕迴迎接他的孩兒出世,所以現在盡可能的多陪陪妻子。


    ……………


    並州,西河郡。


    南匈奴王庭,美稷草原。


    從東漢初年,公元48年,匈奴內部為爭王位發生動亂,匈奴貴族相互殘殺後,匈奴再次分裂成南北二部,南部匈奴人立日逐王為單於,依附東漢稱臣。


    光武帝劉秀遂將南匈奴安置在朔方、五原兩地;第二年,光武帝認為河套太過富饒,又比鄰陰山以北大草原,擔心將來南匈奴人會脫離控製,於是將南匈奴人遷入河套以南的並州西河郡,在西河郡北部美稷縣建南匈奴王庭,又置使匈奴中郎將一職負責“保護”南匈奴,說白了就是監視。


    時至今日,南匈奴人在並州西河郡北部已定居近一百四十年,大漢的領土自然不可能白白給南匈奴人居住,每年南匈奴需要像漢人一樣給朝廷上繳賦稅,同時,一旦有需要用兵的時候,都會征發匈奴人幫助朝廷打仗。


    於是,南匈奴就做了大漢一百多年的金牌打手。


    這不,去年幽州張舉造反,在年底的時候,南匈奴單於欒提羌渠,就接到朝廷詔令,命南匈奴出三千匈奴騎兵南下河南尹聽用,協同朝廷大軍前往幽州討伐二張。


    接到詔令後,欒提羌渠令其子於扶羅,率領三千匈奴騎兵南下奉令。


    然而,於扶羅領兵前腳剛走出西河郡,南匈奴休屠各胡,因早就不滿一百多年來,漢庭不斷征發族人打仗,而怨聲載道。


    當下,欒提羌渠又派自己族人為漢人打仗,一怒之下,休屠各胡遂發動政變,攻殺西河太守邢紀,其後又殺入王庭,斬殺單於欒提羌渠,立須卜骨都侯為單於。


    而領兵步入河東郡的於扶羅,驚聞王庭巨變,勢單力薄的他也不敢獨自返迴平叛,於是急忙向朝廷申述苦情,希望漢庭可以先出兵北上助他平叛。


    而這個時候的朝廷都焦頭爛額,不僅要應對三輔十萬餘西涼叛軍,還要出兵幽州討伐二張,哪有時間去管南匈奴內亂,於是就把於扶羅晾在了一邊。


    為此,於扶羅心頭大恨,怎會再受朝廷聽用?便將三千鐵騎屯於河東。


    於扶羅耍起性子不出兵,朝廷無奈之下,隻能將去年進入三輔戰場的騎都尉公孫瓚撤下來。


    ……………..


    二月,朝廷派遣中郎將孟益率領一萬三河銳士,奔赴冀幽討伐張舉、張純等叛逆;從三輔戰場上撤下來的騎都尉公孫瓚則攜二千精騎跟隨,合計一萬二千人馬。隨行的還有新任中山太守蕭苞,因中山王劉稚被張純所殺,中山除國設郡。


    同時,朝廷傳令代郡太守趙雲、巨鹿太守郭典、河間太守何遵、渤海太守楊璿、安平太守徐升,共計五郡太守協同中郎將孟益平逆。


    聖旨一到,五郡太守厲兵秣馬,將兵馬開至各郡邊境,隻等中郎將孟益一到,便會進軍幽州。


    屯兵中山北平城的張純,得到朝廷令五郡太守協同中郎將孟益殺來的消息後,連忙撤入幽州。


    而駐兵在涿縣境內與韓卓對峙的張舉,帶著麾下十三萬大軍退入廣陽郡,屯兵安次、廣陽一線,意圖對抗朝廷大軍。


    半個月後,孟益與公孫瓚的一萬兩千朝廷大軍剛踏入冀州地界。


    又傳來河東郡白波穀黃巾餘孽郭太舉事,擁兵十萬,使得對朝廷心懷不忿的於扶羅,與郭太聯合,寇掠太原郡、河東郡等地…….


    一時間,京畿以北戰火彌漫…..


    河東郡比鄰京都雒陽,大將軍何進慌忙集結京畿數萬大軍,守衛京師;又令並州刺史張懿,出兵平逆。


    而這時,太常劉焉見天下叛亂四起,有大廈將傾之像,於是向皇帝劉宏柬言:“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離叛。宜改置牧伯,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劉焉這話的意思是,天下兵寇不息,皆是因為刺史權輕,所托非人,朝廷應該廢除刺史一職,選一些有才能,又有名望,還值得信任的朝廷大員,擔任一州之牧平靖地方。


    而焦頭爛額的皇帝劉宏,為鎮壓此起彼伏的叛亂,遂采納了劉焉的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以重其職。


    而劉焉這個建議,成了大漢重要的轉折點,也為將來天下諸侯割據埋下了伏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奕無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奕無疆並收藏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