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幕降臨時,呂布百餘人,帶著兩千餘匹戰馬向南奔去。如今,呂布麾下兵騎雖僅剩百餘人,但他們的戰馬卻一直在長城內圈養著,呂布要走,自然不會丟下這兩千多匹雄壯的戰馬,因為這是呂布東山再起的本錢。


    呂布走了,平城塞長城防線的重任就落在了白袍軍的身上。成廉領著麾下天狼騎駐上長城,接下來就是清理城道內堆積的屍體,在看到城道內的屍體都要堆齊垛口時,成廉可以想象呂布這場戰鬥是多麽的慘烈,暗道:奉先兄不愧有飛將之名!


    一夜無事…….


    第二天,清晨,高順、左髭領著四千飛狐營步軍來了。


    成廉心頭大定,最善守的高孝父來了。


    “嗚嗚~”


    然而,就在四千飛狐營將士在血跡斑斑的長城上布置防禦工事時,長城外鮮卑大營位置又響起了嘹亮的號角聲,浪潮一般的鮮卑大軍又殺來了…..


    飛狐營將士是前年募集的新兵,但在去年初,曾在九陽關參與過阻擊扶羅韓的防守戰,自然積累一些了戰鬥經驗。


    而今,又在高順手下經過一年的高強度訓練,已是今非昔比,不過離精銳還有一段艱辛的路,因為隻有經過血與火的淬煉,才能成為真正的精銳。


    鮮卑大軍沿著塞外穀道洶湧奔來,飛狐營將士有條不紊地備戰,鐵蒺藜從長城上傾灑而下,沒一會兒長城外數米的距離,布滿了寒芒森森的尖刺,三十架殺傷力巨大的大黃弩固定在長城的垛口,一罐罐火油搬上城道,奇形怪狀的落石由天狼騎源源不斷地運上長城………


    塞外,鮮卑大軍離長城越來越近,猶如怒吼的幽濤…..


    飄揚的漢旗下,高順手扶冰涼的劍柄目視前方,臉上依舊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樣子,仿佛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擾動他的心弦。


    當鮮卑大軍距長城大約四五百米時,高順鬆開握住劍柄的右手緩緩揚起,目光從未離開過高順的令旗手連忙亮出一麵小旗。


    一見令旗亮起,佇立在大黃弩邊上待命的軍士快速裝上弩箭,蓄勢待發。


    忽然間,高順停頓在空中的右手倏然向前壓下,令旗手瞬間打出旗語,沉寂的長城上,突然爆發出刺耳的錚鳴聲:“錚..錚錚..”


    隻見,九十支兒臂粗的弩箭,攜帶死亡的幽光,一頭紮入數百米外的鮮卑大軍人潮中,巨箭一連穿透數人仍舊餘勢不減,血淋淋的巨型箭鏃最後紮入泥土,末梢仍猶自顫抖不止….


    而鮮卑大軍前部在巨型弩箭的打擊下,頓時人仰馬翻,陣型大亂。


    “大黃弩?”


    鮮卑中軍位置的拓跋詰汾大驚失色,對方居然有大黃弩,他曾聽父輩提起過漢軍大黃弩的可怕;這殺器對草原民族就是噩夢,曾經強大的匈奴就是被這殺器慢慢打廢的,最近十數年來與漢軍作戰他從未遇到過這殺器,就在他都快要忘記這殺器的存在時,今日居然親眼見到麾下健兒一串串倒下,大軍中留下數十道血槽。


    拓跋詰汾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此物當真恐怖如斯。


    大黃弩,又叫黃肩弩,一弩可連發三矢,是在秦弩的基礎上改良而成,漢代大黃弩的射程可達四百米到六百米之間,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最先進最精確的大型遠距離殺傷性狙擊武器,其威懾力無異於後世的戰略導彈,是步兵有效克製騎兵的一種利器,為此,遊牧民族深為忌憚。


    然而,隨著大漢朝政腐敗、國力衰弱,這種造價昂貴的利器,也就越來越少,使得糜爛的北疆幾乎很難見到;如今,高順手上這三十架大黃弩,都是這一年多來代城軍匠營製作,其射程和精度都略遜於巔峰時期漢庭製造的大黃弩,不過對於白袍軍來說卻是一件有力的殺器。


    在大黃弩的超遠射程內,鮮卑人別無他法,隻能頂著弩箭被動挨打,雖然每次隻能射出九十支弩箭,可其震懾力遠大於殺傷力,在鮮卑大軍中引發了不小的騷動,很多年輕的鮮卑人,根本沒有見到過漢軍還有這樣的殺器,這是未知的恐懼,使他們士氣驟降。


    等鮮卑人好不容易熬過超遠弩箭的威脅,長城上弓弦錚鳴聲不絕,從天空震下瓢潑箭雨,鮮卑大軍中不斷有人悶聲倒地,箭林裹屍,魂斷天涯。


    挨過白袍軍傾瀉的箭雨,終於到了鮮卑人的射程,這個時候白袍軍全部縮迴城道,盾牆高豎,鮮卑人騰上城頭的箭雨打擊在盾牆上篤篤作響,傷害微乎其微。


    塞城外,鮮卑大軍中的拓跋詰汾氣得七竅生煙,暗罵道:該死的漢人,縮頭烏龜,有本事和大鮮卑勇士堂堂正正對射啊?


    高順可不知道拓跋詰汾這可笑的想法,待鮮卑人箭雨過後,城上令旗一變,盾牆分開;這時密集的鮮卑人已經衝至長城下,不然鮮卑人的箭雨是不會停止壓製城頭的。


    城下雖然灑了很多鐵蒺藜,但鐵蒺藜的作用隻是延緩鮮卑人進攻,很難起到決定性的戰果,剛才鮮卑人起碼多射了三輪箭雨才靠近長城,顯然效果已經達到,有效的消耗了鮮卑人的箭矢。


    長城的優勢在這個時候就體現了出來,胡虜想要入侵漢境,就必須用血肉去堆砌,不然僅靠大馬可進不了漢境,而這對於不善攻堅的遊牧民族來說,長城無疑是銅牆鐵壁,終究要撞的頭破血流。


    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何不惜代價也要修築萬裏長城的原因,因為這是守護華夏子孫千秋萬代的壁壘。


    戰鬥一如既往的殘酷,震天的廝殺聲環繞在長城上,鮮卑人沒有昨日的幸運輕鬆就登上了長城,在火油、落石的打擊下,鮮卑人丟下數千屍體,在黃昏時分再次如落潮一般退去…….


    激戰一天,白袍軍雖然打退了鮮卑大軍,可也出現了傷亡,經過統計折損了近七百人,輕傷亦不在少數。


    這就是戰爭,終究是要死人的,不論優劣。


    今日,近七百人折損換了鮮卑人三四千人傷亡,看似穩賺不賠,可這隻是表麵;因為趙雲家底就這麽一點,要是接連這麽幾天下去,那白袍軍就殘了,到最後就算幹掉了長城外的鮮卑大軍,又有什麽意義,北邊的鮮卑人一但知道白袍軍殘了,不蜂擁南下報仇才怪。


    接下來兩天,鍥而不舍的拓跋詰汾又連續發動了兩日進攻,丟下八千多具屍體後,終於感到痛了,他麾下三萬人馬現已不足八千人。


    而白袍軍飛狐營也折損過半,隻剩兩千人的樣子,今日的守城戰天狼騎也不得不下馬參與守城。


    暮色沉沉…..


    高順和成廉並肩站在長城的烽遂邊上,遠遠的向北眺望,神情顯得憂心忡忡。


    二人就這樣靜靜遠眺,誰也沒有說話,戰爭的殘酷他們早已習慣,可這樣的損失代郡是無法承受的,從趙雲入代這兩年,還是第一次出現這麽大的折損。


    折損固然讓他們心痛,但更令他們憂心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


    ………..


    鮮卑大營。


    占地極廣的營地裏,拓跋詰汾正在舔舐傷口,捫心自問:三萬人隻剩八千人,還有打下去的意義嗎?


    可呂布未死,大仇未報!就這麽迴去,有何麵目見自己的族人?將來自己繼承索頭部首領,如何服眾?


    這些是拓跋詰汾執著進攻的原因,若是以往單純的南下打穀草,遇到這樣的硬仗,他早就撤迴去了,須知遊牧民族人口比漢人少太多,他們可沒有那麽多人和漢人耗。


    而現在為了報仇,為了麵子,為了尊嚴,不顧一切的和漢軍死磕,讓他已經步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奕無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奕無疆並收藏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