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灘塗泥撬
天災:我被小動物收養 作者:月未沉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到洪水完全退去,人們小心翼翼的來到樓下。
隻見外麵的地上鋪了了厚厚的一層淤泥,差不多有半層樓高,樓道都被堵住了。
有人找了一根一人高的木棍用力戳了下去,然後發現無論如何用力也拔不出來了。
這讓意圖出門放風的人們心裏一寒:這要是不小心踩進去,搞不好就出不來了。歇了心思的人們又果斷縮迴了小屋,反正很快就會幹透的。
指揮中心裏,烏蘭上將等人正在開會。
“有關於之前定好的基地建設地點,建設順序,各位是否還有新的建議?”陸零榆問。
“之前趙雲說過,上一世青城的基地建在草原上,我們要不要考慮在那邊也多考察一下?”張銳先提出自己的意見。
“草原不行。”陳炎搖頭:“草原雖然視野開闊,但是同樣那裏的動植物也多,到時候我們要應對的麻煩也更多。
更何況震後基地已經和山裏的進化動物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草原作為中立地帶,如果我們在武力值不夠的情況下貿然深入草原,恐怕危險比較大。”
經過陳炎的提醒,眾人才想起來,草原的那邊還有君姐這麽一隻通了人性的進化東北虎,還帶走了野生動物園所有的猛禽猛獸。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麽樣了。
就看自家養著的這些進化動物,無論從靈性還是武力值來說,都是過去無法想象的。那野生的……所有人不由得打了個哆嗦,還是暫時不要招惹為好。
宋州提議:“既然我們的基地方案是半地下性質的,那還是保持之前的選擇,就在中山路商業街是最方便也是最快的。
那裏本就有地下結構,我們隻需要清理出來,再以那裏為中心擴大即可。目前我們最缺的是時間,畢竟距離極熱最高溫隻有一個半月的時間。
在這期間我們至少要把整個基地的框架搭建起來,不一定要多好的房屋,至少要讓人們有遮陽的地方。”
烏蘭上將補充道:“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手,不光要建基地,還有清理地麵上的各種屍體雜物,搜索最新的可以入藥的植物。
屍體多則會生大疫。目前我們的藥已經不夠了,之前蚊潮的疫情也不過恰好可以被木係異能者催生的植物克製,但是我們不能斷了植物自身進化或變異後的藥效。”
“……”
“……”
會議開了很久,無論後續如何,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抓緊時間探查中山路那邊的情況。
在洪災期間,為了應對目前滿地淤泥的情況,烏蘭上將找人按照網上的介紹做了一批灘塗泥撬出來。
灘塗泥橇是一塊前端翹起的木板,形狀狹長,中間有扶手,是沿海地區常用的一種生產與運輸工具。
漁民都在扶手前麵放一塊長形小木板,裝魚的塑料筐就放在上麵。
這個神奇的工具是四百多年前由戚繼光發明的。
福州市文史專家曾意丹介紹說,明朝嘉靖年間倭寇猖獗,明朝軍隊從浙江打到福建沿海,但是到馬鼻以後一直攻打不下來,原因是倭寇占據了馬鼻海域中的一個小島。
這個島漲潮的時候船可以過去,但是一退潮周圍都是灘塗,走在上麵腳會陷進去,很難攻打。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農曆四月末,倭寇退兵藏在連江馬鼻。
當時的副總兵戚繼光就製作了“泥橇”,把四百多名倭寇全部殲滅,取得大捷。後來“泥橇”也一直用在戰場上,成為滅敵的重要武器。(1)
當然,現在用的不可能就一點點大。新的灘塗泥撬約有兩個雙人皮劃艇那麽大,一人控製方向,後麵由水係異能者來利用異能和泥地的水提供動力。
另有幾艘普通漁船大小的泥撬,則由進化後的飛禽來拖行。
一艘艘泥撬從指揮中心飛快的向著中山路駛去,隻能憋在家裏的幸存者們從窗戶上看著自由滑翔在泥地上的人們嘖嘖稱奇。
趙雲自然也早就待不住了,收了一條泥撬在空間裏,也跟著出了門。
隻不過她不需要泥撬,三級大圓滿的水係異能足夠讓她在雙腳上形成兩條像是雙板雪橇一樣的水撬,可以在泥地上自由自在的行動。
在趕往中山路的途中,趙雲聽到身後有人叫自己:“趙雲女士!趙雲女士!”
趙雲一愣,誰呀,叫的這麽一板一眼的,聲音還有點耳熟。迴頭一看,三隻翼展近一米的巨大玄鳳鸚鵡拉著一艘大號泥撬從後麵追了上來,泥撬上還坐著一個緊緊抓住扶手的軍人。
“喲嗬,鳳靜靜,好久不見!”趙雲停下身形,等著它們追上來。
“來了來了!上來!我們帶你走~”鳳靜靜等鳥加快速度來找趙雲身邊。
趙雲也沒客氣,直接跳上泥撬,坐在那個不知道是暈車還是暈撬的軍人旁邊,和他打了聲招唿後說:“以後你們叫我雲姐就行,趙雲女士,聽著好奇怪啊。”
“好嘞!走著!”鳳靜靜似乎比初次見麵的時候活潑了很多。
路上,趙雲和三隻鸚鵡聊的不亦樂乎,旁邊的軍人也偶爾參與一下話題。所有人和動物對於好不容易能出來放風都非常開心。
“雲姐,你不知道,那幾隻大熊都羨慕死我們了,聽說我們要出來拉撬,它們也想來,結果剛一出門就陷進泥裏。
要不是熊貓姐妹勁兒大,那蠢熊就倒大黴了。”鳳靜靜嘰嘰喳喳的說著。
“是呀是呀,還有那些不會飛的同類,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出來玩。唉,真是可憐呐~”一隻叫金桔的玄鳳說道,語氣中帶了一絲幸災樂禍。
這幾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表麵上方便拿走的垃圾,主要是屍體之類的,以防腐敗後產生細菌,再導致人們大量生病。
收集到的屍體垃圾最後都需要送到垃圾處理站,再由火係異能者焚燒。
趙雲和鳳靜靜他們告別,踩著水撬拉著泥撬在泥地上穿梭。
原本安靜的中山路充滿了人聲鳥鳴。巨大的飛鳥拉著泥撬和軍人配合默契的在泥地上來來迴迴。
偶爾還能看到一隻綠孔雀撲扇著巨大的雙翼從上空飛過,身上的羽毛在陽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好看至極。
太陽逐漸落下,趙雲送了最後一批雜物後準備迴家。綠孔雀和鳳靜靜打了一架,以鳳靜靜它們的失敗而告終。
最終綠孔雀高高興興的拉著趙雲返迴指揮中心,趙雲也高高興興的收獲了一根孔雀打架掉落的超華麗尾羽。
今天的晚飯是烏蘭上將做的,她燉了胡蘿卜牛腩,最後放在砂鍋裏蓋上蓋小火煨了近兩個小時。那個味道是相當的棒!
飯後,趙雲在刷碗時看到又一批泥撬從基地出發了。她問烏蘭上將:“烏蘭上將,他們是幾班倒啊現在?”
烏蘭上將往窗外看了一眼:“三班倒,你是跟著第一班出去的。夜班是貓頭鷹它們跟著一起去。”
謔!物盡其用了是吧~
——————————
(1)來自百度百科,作者有話說裏有灘塗泥撬的圖片
隻見外麵的地上鋪了了厚厚的一層淤泥,差不多有半層樓高,樓道都被堵住了。
有人找了一根一人高的木棍用力戳了下去,然後發現無論如何用力也拔不出來了。
這讓意圖出門放風的人們心裏一寒:這要是不小心踩進去,搞不好就出不來了。歇了心思的人們又果斷縮迴了小屋,反正很快就會幹透的。
指揮中心裏,烏蘭上將等人正在開會。
“有關於之前定好的基地建設地點,建設順序,各位是否還有新的建議?”陸零榆問。
“之前趙雲說過,上一世青城的基地建在草原上,我們要不要考慮在那邊也多考察一下?”張銳先提出自己的意見。
“草原不行。”陳炎搖頭:“草原雖然視野開闊,但是同樣那裏的動植物也多,到時候我們要應對的麻煩也更多。
更何況震後基地已經和山裏的進化動物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草原作為中立地帶,如果我們在武力值不夠的情況下貿然深入草原,恐怕危險比較大。”
經過陳炎的提醒,眾人才想起來,草原的那邊還有君姐這麽一隻通了人性的進化東北虎,還帶走了野生動物園所有的猛禽猛獸。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麽樣了。
就看自家養著的這些進化動物,無論從靈性還是武力值來說,都是過去無法想象的。那野生的……所有人不由得打了個哆嗦,還是暫時不要招惹為好。
宋州提議:“既然我們的基地方案是半地下性質的,那還是保持之前的選擇,就在中山路商業街是最方便也是最快的。
那裏本就有地下結構,我們隻需要清理出來,再以那裏為中心擴大即可。目前我們最缺的是時間,畢竟距離極熱最高溫隻有一個半月的時間。
在這期間我們至少要把整個基地的框架搭建起來,不一定要多好的房屋,至少要讓人們有遮陽的地方。”
烏蘭上將補充道:“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手,不光要建基地,還有清理地麵上的各種屍體雜物,搜索最新的可以入藥的植物。
屍體多則會生大疫。目前我們的藥已經不夠了,之前蚊潮的疫情也不過恰好可以被木係異能者催生的植物克製,但是我們不能斷了植物自身進化或變異後的藥效。”
“……”
“……”
會議開了很久,無論後續如何,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抓緊時間探查中山路那邊的情況。
在洪災期間,為了應對目前滿地淤泥的情況,烏蘭上將找人按照網上的介紹做了一批灘塗泥撬出來。
灘塗泥橇是一塊前端翹起的木板,形狀狹長,中間有扶手,是沿海地區常用的一種生產與運輸工具。
漁民都在扶手前麵放一塊長形小木板,裝魚的塑料筐就放在上麵。
這個神奇的工具是四百多年前由戚繼光發明的。
福州市文史專家曾意丹介紹說,明朝嘉靖年間倭寇猖獗,明朝軍隊從浙江打到福建沿海,但是到馬鼻以後一直攻打不下來,原因是倭寇占據了馬鼻海域中的一個小島。
這個島漲潮的時候船可以過去,但是一退潮周圍都是灘塗,走在上麵腳會陷進去,很難攻打。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農曆四月末,倭寇退兵藏在連江馬鼻。
當時的副總兵戚繼光就製作了“泥橇”,把四百多名倭寇全部殲滅,取得大捷。後來“泥橇”也一直用在戰場上,成為滅敵的重要武器。(1)
當然,現在用的不可能就一點點大。新的灘塗泥撬約有兩個雙人皮劃艇那麽大,一人控製方向,後麵由水係異能者來利用異能和泥地的水提供動力。
另有幾艘普通漁船大小的泥撬,則由進化後的飛禽來拖行。
一艘艘泥撬從指揮中心飛快的向著中山路駛去,隻能憋在家裏的幸存者們從窗戶上看著自由滑翔在泥地上的人們嘖嘖稱奇。
趙雲自然也早就待不住了,收了一條泥撬在空間裏,也跟著出了門。
隻不過她不需要泥撬,三級大圓滿的水係異能足夠讓她在雙腳上形成兩條像是雙板雪橇一樣的水撬,可以在泥地上自由自在的行動。
在趕往中山路的途中,趙雲聽到身後有人叫自己:“趙雲女士!趙雲女士!”
趙雲一愣,誰呀,叫的這麽一板一眼的,聲音還有點耳熟。迴頭一看,三隻翼展近一米的巨大玄鳳鸚鵡拉著一艘大號泥撬從後麵追了上來,泥撬上還坐著一個緊緊抓住扶手的軍人。
“喲嗬,鳳靜靜,好久不見!”趙雲停下身形,等著它們追上來。
“來了來了!上來!我們帶你走~”鳳靜靜等鳥加快速度來找趙雲身邊。
趙雲也沒客氣,直接跳上泥撬,坐在那個不知道是暈車還是暈撬的軍人旁邊,和他打了聲招唿後說:“以後你們叫我雲姐就行,趙雲女士,聽著好奇怪啊。”
“好嘞!走著!”鳳靜靜似乎比初次見麵的時候活潑了很多。
路上,趙雲和三隻鸚鵡聊的不亦樂乎,旁邊的軍人也偶爾參與一下話題。所有人和動物對於好不容易能出來放風都非常開心。
“雲姐,你不知道,那幾隻大熊都羨慕死我們了,聽說我們要出來拉撬,它們也想來,結果剛一出門就陷進泥裏。
要不是熊貓姐妹勁兒大,那蠢熊就倒大黴了。”鳳靜靜嘰嘰喳喳的說著。
“是呀是呀,還有那些不會飛的同類,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出來玩。唉,真是可憐呐~”一隻叫金桔的玄鳳說道,語氣中帶了一絲幸災樂禍。
這幾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表麵上方便拿走的垃圾,主要是屍體之類的,以防腐敗後產生細菌,再導致人們大量生病。
收集到的屍體垃圾最後都需要送到垃圾處理站,再由火係異能者焚燒。
趙雲和鳳靜靜他們告別,踩著水撬拉著泥撬在泥地上穿梭。
原本安靜的中山路充滿了人聲鳥鳴。巨大的飛鳥拉著泥撬和軍人配合默契的在泥地上來來迴迴。
偶爾還能看到一隻綠孔雀撲扇著巨大的雙翼從上空飛過,身上的羽毛在陽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好看至極。
太陽逐漸落下,趙雲送了最後一批雜物後準備迴家。綠孔雀和鳳靜靜打了一架,以鳳靜靜它們的失敗而告終。
最終綠孔雀高高興興的拉著趙雲返迴指揮中心,趙雲也高高興興的收獲了一根孔雀打架掉落的超華麗尾羽。
今天的晚飯是烏蘭上將做的,她燉了胡蘿卜牛腩,最後放在砂鍋裏蓋上蓋小火煨了近兩個小時。那個味道是相當的棒!
飯後,趙雲在刷碗時看到又一批泥撬從基地出發了。她問烏蘭上將:“烏蘭上將,他們是幾班倒啊現在?”
烏蘭上將往窗外看了一眼:“三班倒,你是跟著第一班出去的。夜班是貓頭鷹它們跟著一起去。”
謔!物盡其用了是吧~
——————————
(1)來自百度百科,作者有話說裏有灘塗泥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