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得成到底是個縱橫沙場幾十年,同時也混跡了官場幾十年的老將,深諳耿繼茂這種所謂少主的心思,他也不得寸進尺,說服了耿繼茂之後,立馬安排了五百精銳前鋒出發。
不過,為了避免麾下的這五百精銳遭受完全沒必要的損失,連得成背地裏嚴令他們隻能示威一番,遊走數日,在城外等待大軍主力的支援,絕不能擅自攻城,以免中了明軍的圈套,最終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而隨著耿繼茂的大軍前鋒不到一日便已經抵達了三水,李元胤也派出麾下僅有的數百騎兵,加強了哨騎的力量,雙方騎兵在三水縣東麵的平野上展開了激烈的交戰,殺得難解難分,第一日就有二十幾人隕命其中。
且說,如果是這種單打獨鬥式的較量,甚至是幾十人的交鋒,明軍精銳並不一定就比清軍精銳差,李元胤的那幾十個心腹家丁也能和耿繼茂的東江老兵一教高下。可一旦開始了數千人,甚至是數萬兵馬的大軍團作戰,明軍就拉垮得不行了。
與此同時,不負朱由榔的厚望,前一晚居然沒有棄城而逃,第二日一早,也還沒有棄城而逃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在清軍前鋒抵達之後,立馬就活躍了起來,並開始往河對岸的“北江大營”傳遞各種加急軍報。
至於軍報的內容,簡直就是晴天霹靂,恐怖如斯,若不是朱由榔還有點腦子,而且就在河對岸,恐怕就真的要信了馬吉翔這亦真亦假的鬼話了。
一開始,馬吉翔是說清軍派了一支全是騎兵的先鋒來,但是隻有數百人,他沒有絲毫猶豫,當即就派出了兵馬擊退對方。一個敢戰勇戰的形象,首先就建立起來了。
但沒想到,這支清軍先鋒如此強悍,而且遠處還有援兵,他首戰不利之後求助於李元胤,對方立即派出數百騎兵,然後才把他的兵馬救了迴來。到這裏,事情還是合情合理的,至少朱由榔這邊聽到的消息,也差不多如此。
可再往後,馬吉翔派人送來的一封又一封加急軍報,就開始顛倒是非了!
他看到李元胤傾盡麾下騎兵,也隻能和清軍打了個平手,根本就是已經放棄了最後的猶豫,轉而立即上報說他派到更遠處的哨騎偵察到了清軍大隊兵馬已經開來,估計不會少於一萬兵馬。
可能是見河對岸以擅長“跑路”著稱的“聖天子”朱由榔沒有任何反應吧,馬吉翔在這日傍晚時分,也就是僅僅隔了半日,就更新了他偵察到的清軍兵力——已經接近兩萬。
而他給出來的理由看起來也合情合理:清軍派來的五百前鋒根本就是個局,為的就是讓東征大軍放鬆警惕,他們好集中兵力,突然一擊。這絕對是因為皇帝陛下就在“江北大營”的消息被叛徒泄露了,尚可喜和耿繼茂一起攻來了。
最關鍵的是,馬吉翔也沒有說自己要撤,而是口口聲聲為了大明社稷,讓朱由榔趕緊撤,苦口婆心,不厭其煩,都是皇帝陛下不能再等了,還發動了他在朝中的舊相識們一起諫言。然後嘛,三水縣此時自然也已經順便軍心不穩,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這是馬吉翔在軍報的最後不經意間提到的。
如果不是朱由榔早就讓李元胤在背後監視,他或許會被這一番忠心感動,就如同身體的原主當初從湘西返迴肇慶的路上那般。
但如今,他是一個字都不信。之所以沒有立即出手,其實就是想看看這個禍國殃民的家夥,要如何聯絡朝中的那些所謂“精忠報國”的大臣們一起鼓噪。畢竟,作為一國之君,他要治一個大臣的罪,還是他一手提拔上去的,沒有足夠的支持,是絕對不行的。
而隨著朝中這些大臣再一次鼓噪起來,儼然就是想要讓朱由榔從“北江大營”轉移到“綏江大營”之中,然後再從容撤退,至少是得退迴到肇慶府城之中,才算安穩。
當然,所謂的從容,也隻是文官們口中的華麗辭藻罷了,如果朱由榔真的撤了,其實就是落荒而逃,甚至是和以前一樣,還沒看到所謂清軍主力的影子,就直接落荒而逃了。
若是如此,那朱由榔這一個多月來,費盡千辛萬苦,和李來亨,黨守素,李元胤,李建捷,朱天麟,王化澄等武將文臣們籌劃的這個反擊戰略,那可就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了。
要知道,朱由榔要打這一仗,無論是兵馬的調動,糧草軍需的準備,還有大戰的位置,都是根據清軍的實力,和李來亨,黨守素,李建捷這些知兵的人,一步步討論出來,切實論證過的,並非是憋著一口氣,偏偏要放出來卻不顧敵我的實際情況。
畢竟,尚耿的實力就是如此,雖然強大但並非不可戰勝,孔有德和他們也絕不是一條心,甚至這兩人之間還有齟齬,完全可以各個擊破。
而且,這兩人就算不計前嫌,也不可能全軍而來,廣州要留點兵馬威懾吧,惠州要防著吧,南雄和韶州可是後路,總不至於在自己占優的時候,玩破釜沉舟,完全豁出去吧!
所以,朱由榔根本不能退,就算是尚耿的主力大軍真的來了,他也得再考慮一番,看看還有什麽迴旋的餘地。因為,隻要撤退之勢一成,那這上萬大軍好不容易振作起來的一點士氣,收拾起來的軍心,就直接毀於一旦了。
換言之,這就是馬吉翔此人最為可恨的地方了,且不說這一次,就是發生在不久之前的那次“肇慶之逃”,沿途的多少百姓因此遭難,對於廣東的人心,守軍的士氣打擊,又是多大?
於是乎,原本就知道馬吉翔謊報軍情的朱由榔和朱天麟等人一唱一和,在第二天逼退了勸諫的群臣之後,為了穩住軍心人心,朱由榔直接出了大帳,在李元胤等人的陪同下開始巡視軍營,鼓舞士氣。
與此同時,在眾目睽睽,證據確鑿,甚至有昨日剛剛參與了諫言的大臣們親自驗證的情況下,朱由榔在馬吉翔遞來第七份加急軍報,聲稱尚耿大軍已經不顧一切,徹底逼近的時候,隨即下令李元胤準備動手,拿下馬吉翔,接手三水縣。
隻是,朱由榔沒想到的是,馬吉翔卻在這日傍晚,提早一步,帶著百餘親信家丁,從三水縣的水門內渡直接劃船渡江,逃到了北江大營之中,還聲稱三水縣城中有清軍的內應,襲擊了他的兵馬,正在放火燒城。而他拚死抵抗,但終究是獨木難支,反應不及,最終不得不領著殘兵敗退......
而朱由榔此時恰恰也在看著北江對麵,火光衝天,濃煙四起的三水縣城,李元胤的手下可是才剛剛出發不久啊!
不過,為了避免麾下的這五百精銳遭受完全沒必要的損失,連得成背地裏嚴令他們隻能示威一番,遊走數日,在城外等待大軍主力的支援,絕不能擅自攻城,以免中了明軍的圈套,最終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而隨著耿繼茂的大軍前鋒不到一日便已經抵達了三水,李元胤也派出麾下僅有的數百騎兵,加強了哨騎的力量,雙方騎兵在三水縣東麵的平野上展開了激烈的交戰,殺得難解難分,第一日就有二十幾人隕命其中。
且說,如果是這種單打獨鬥式的較量,甚至是幾十人的交鋒,明軍精銳並不一定就比清軍精銳差,李元胤的那幾十個心腹家丁也能和耿繼茂的東江老兵一教高下。可一旦開始了數千人,甚至是數萬兵馬的大軍團作戰,明軍就拉垮得不行了。
與此同時,不負朱由榔的厚望,前一晚居然沒有棄城而逃,第二日一早,也還沒有棄城而逃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在清軍前鋒抵達之後,立馬就活躍了起來,並開始往河對岸的“北江大營”傳遞各種加急軍報。
至於軍報的內容,簡直就是晴天霹靂,恐怖如斯,若不是朱由榔還有點腦子,而且就在河對岸,恐怕就真的要信了馬吉翔這亦真亦假的鬼話了。
一開始,馬吉翔是說清軍派了一支全是騎兵的先鋒來,但是隻有數百人,他沒有絲毫猶豫,當即就派出了兵馬擊退對方。一個敢戰勇戰的形象,首先就建立起來了。
但沒想到,這支清軍先鋒如此強悍,而且遠處還有援兵,他首戰不利之後求助於李元胤,對方立即派出數百騎兵,然後才把他的兵馬救了迴來。到這裏,事情還是合情合理的,至少朱由榔這邊聽到的消息,也差不多如此。
可再往後,馬吉翔派人送來的一封又一封加急軍報,就開始顛倒是非了!
他看到李元胤傾盡麾下騎兵,也隻能和清軍打了個平手,根本就是已經放棄了最後的猶豫,轉而立即上報說他派到更遠處的哨騎偵察到了清軍大隊兵馬已經開來,估計不會少於一萬兵馬。
可能是見河對岸以擅長“跑路”著稱的“聖天子”朱由榔沒有任何反應吧,馬吉翔在這日傍晚時分,也就是僅僅隔了半日,就更新了他偵察到的清軍兵力——已經接近兩萬。
而他給出來的理由看起來也合情合理:清軍派來的五百前鋒根本就是個局,為的就是讓東征大軍放鬆警惕,他們好集中兵力,突然一擊。這絕對是因為皇帝陛下就在“江北大營”的消息被叛徒泄露了,尚可喜和耿繼茂一起攻來了。
最關鍵的是,馬吉翔也沒有說自己要撤,而是口口聲聲為了大明社稷,讓朱由榔趕緊撤,苦口婆心,不厭其煩,都是皇帝陛下不能再等了,還發動了他在朝中的舊相識們一起諫言。然後嘛,三水縣此時自然也已經順便軍心不穩,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這是馬吉翔在軍報的最後不經意間提到的。
如果不是朱由榔早就讓李元胤在背後監視,他或許會被這一番忠心感動,就如同身體的原主當初從湘西返迴肇慶的路上那般。
但如今,他是一個字都不信。之所以沒有立即出手,其實就是想看看這個禍國殃民的家夥,要如何聯絡朝中的那些所謂“精忠報國”的大臣們一起鼓噪。畢竟,作為一國之君,他要治一個大臣的罪,還是他一手提拔上去的,沒有足夠的支持,是絕對不行的。
而隨著朝中這些大臣再一次鼓噪起來,儼然就是想要讓朱由榔從“北江大營”轉移到“綏江大營”之中,然後再從容撤退,至少是得退迴到肇慶府城之中,才算安穩。
當然,所謂的從容,也隻是文官們口中的華麗辭藻罷了,如果朱由榔真的撤了,其實就是落荒而逃,甚至是和以前一樣,還沒看到所謂清軍主力的影子,就直接落荒而逃了。
若是如此,那朱由榔這一個多月來,費盡千辛萬苦,和李來亨,黨守素,李元胤,李建捷,朱天麟,王化澄等武將文臣們籌劃的這個反擊戰略,那可就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了。
要知道,朱由榔要打這一仗,無論是兵馬的調動,糧草軍需的準備,還有大戰的位置,都是根據清軍的實力,和李來亨,黨守素,李建捷這些知兵的人,一步步討論出來,切實論證過的,並非是憋著一口氣,偏偏要放出來卻不顧敵我的實際情況。
畢竟,尚耿的實力就是如此,雖然強大但並非不可戰勝,孔有德和他們也絕不是一條心,甚至這兩人之間還有齟齬,完全可以各個擊破。
而且,這兩人就算不計前嫌,也不可能全軍而來,廣州要留點兵馬威懾吧,惠州要防著吧,南雄和韶州可是後路,總不至於在自己占優的時候,玩破釜沉舟,完全豁出去吧!
所以,朱由榔根本不能退,就算是尚耿的主力大軍真的來了,他也得再考慮一番,看看還有什麽迴旋的餘地。因為,隻要撤退之勢一成,那這上萬大軍好不容易振作起來的一點士氣,收拾起來的軍心,就直接毀於一旦了。
換言之,這就是馬吉翔此人最為可恨的地方了,且不說這一次,就是發生在不久之前的那次“肇慶之逃”,沿途的多少百姓因此遭難,對於廣東的人心,守軍的士氣打擊,又是多大?
於是乎,原本就知道馬吉翔謊報軍情的朱由榔和朱天麟等人一唱一和,在第二天逼退了勸諫的群臣之後,為了穩住軍心人心,朱由榔直接出了大帳,在李元胤等人的陪同下開始巡視軍營,鼓舞士氣。
與此同時,在眾目睽睽,證據確鑿,甚至有昨日剛剛參與了諫言的大臣們親自驗證的情況下,朱由榔在馬吉翔遞來第七份加急軍報,聲稱尚耿大軍已經不顧一切,徹底逼近的時候,隨即下令李元胤準備動手,拿下馬吉翔,接手三水縣。
隻是,朱由榔沒想到的是,馬吉翔卻在這日傍晚,提早一步,帶著百餘親信家丁,從三水縣的水門內渡直接劃船渡江,逃到了北江大營之中,還聲稱三水縣城中有清軍的內應,襲擊了他的兵馬,正在放火燒城。而他拚死抵抗,但終究是獨木難支,反應不及,最終不得不領著殘兵敗退......
而朱由榔此時恰恰也在看著北江對麵,火光衝天,濃煙四起的三水縣城,李元胤的手下可是才剛剛出發不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