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陳茂禮和張以年之間還有這麽一樁往事。
不得不說文人相輕真的是一大傳統,張以年在稽山書院進學多年,自然認為他比旁的寧波學子水平高上一頭。偏偏陳茂禮打了他的臉,這如何忍得了。
不過這張以年的心胸實在是有些狹隘,你要爭頭名考場上爭便是了,再不濟作出一首力壓陳茂禮的詩啊。
“以時賢弟,這事便算了吧。馬上就要開考,切莫要節外生枝。”
陳茂禮這個態度徐言也能夠理解,便輕點了點頭。
府試的檢查要比縣試嚴格許多,不但考籃需要檢查,還要搜身。就連發髻也要打散,防止有夾帶。
考生陸陸續續的往裏走,終於輪到徐言和陳茂禮。
陳茂禮先行通過檢查,輪到檢查徐言時,一名胥吏小聲在其耳旁道:“是定海縣徐言徐公子吧,府尊大人有吩咐,您直接前往明倫堂候考即可。”
徐言點了點頭。原來府試考生眾多,全部在明倫堂考肯定坐不下,馬知府命人照例搭建起臨時的考棚。
考棚雖然能夠遮風避雨,但條件畢竟簡陋,馬知府這番關照自然是希望徐言能夠不受外界影響,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水平。
徐言接過考籃跟著人群往前緩緩挪動。
由於府試考生實在太多,挪動的速度猶如龜速。
好不容易來到明倫堂前,徐言吸了一口氣闊步走入堂內。
早有胥吏在一旁檢查考牌,按照事先定好的坐席入座。
徐言竟然被排在了第一排,就在馬知府的眼皮底下。
徐言掃了一眼發現陳茂禮和張以年也都在明倫堂內。看來在這裏考試的都是各縣的學霸。
徐言心中苦笑,既來之則安之,考成什麽樣算什麽樣罷。
跟一群學霸一起考試自然是很有壓力的。那種屏息凝神寂靜無聲的感覺直是讓人窒息。
好在這場麵沒有持續多久,在所有考生已經入座後,知府馬善遠施施然走來,落座監考席位。
知府大人親自監考,足以見對本次府試的重視。一齊考生紛紛起身衝馬知府行禮,馬知府輕捋胡須命眾人坐下候考。
此時,徐言已經將筆墨硯台取出,做好一應準備。
但聽一聲梆響,考試正式開始。
卷子是提前放在案幾上的,胥吏宣布了本場考試的內容。
一道四書題,一道五經題,一道策論。
總的來說算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明代科舉必考內容是四書題與五經題,在縣、府、院一級的考試中自由度相對較大。考官可以出試帖詩、策論等尋常不會考的內容。其具體選擇完全由考官個人喜好決定。
很快胥吏在考牌上寫下四書題的題目:事君,能致其身。
看到這個題目的瞬間徐言唿吸停止了幾秒,當真是被他猜中了。
很快他平複下心情,將題目抄在草紙之上。
再之後公布的是五經題。
五經題一共有五道,考生根據自己的本經選取其中一道作答。
當公布《詩經》本經的題目時,徐言屏息凝神。
隻見考牌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瞻烏爰止,於誰之屋。
果不其然!
還好徐言迴到客棧後晚上多想了想,要不然豈不是錯過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公布了五經題後,胥吏又在考牌上寫下策論題目:何以靖海患。
這道策論題目馬知府是肯定沒有暗示給徐言的。但徐言之前獻給巡撫朱紈一篇整飭海防方策,這文章隻有朱紈一人看過。
徐言便是拿來用在府試之中也沒有任何問題。想不到連策論都被壓中了。
徐言此時此刻心情有些複雜,這樣的好運氣若是落在鄉試、會試之中該是多好,區區一個府試可惜了啊。
無論如何,這個結果對徐言來說是再完美不過了。
三篇文章他皆已打好腹稿,依次寫完便是。
他首先寫的乃是四書題。
提筆蘸墨,開篇明意:人臣以身而效之君,斯純臣之道也。
稍頓了頓,徐言繼而寫道:夫為人臣者,無以有己也。委身事君,而臣道其純矣。謂非厚倫之一端也哉?
破題承題堪稱完美,點出忠君是純一不二之臣的道。純臣二字更是用典,出自《左轉》。
展開部分洋洋灑灑數百字,可謂一氣嗬成。
至尾,徐言點道:此之謂不先身而後君,臣之道所以為純也。向使一心為君,又一心以保身,則雖竭力以事親,而事君不忠,且不得謂之孝子矣。學者可怖勉哉?
這文章總體來說還是令徐言滿意的,但肯定和狀元郎寫的沒法比。
沒辦法天賦這個東西是注定的,哪怕徐言提前一兩天悟出考題,也隻能保證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準。
寫罷四書題後徐言又讀了幾遍,一來是歇歇手,二來也是為了穩一穩時間。畢竟他寫的已經比其他考生快了不少。
約莫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徐言便開始寫五經題。
這道題他雖然也打過腹稿,但是明顯沒有四書題寫起來順手。畢竟忠君愛國這種拍馬屁的場麵話實在太好寫了。
不過五經題目並不是決定性的,隻要寫的過得去就行。
徐言凝神片刻,提筆寫將開來。
這文章他寫的中規中矩,挑不出明顯的錯來,但肯定也不會加分。
寫罷之後徐言審閱一遍便放下考卷,照例準備歇上一歇。
最後一道策論題目,徐言更是爛熟於心。他曾經獻策給朱巡撫,得到不俗評價。
這馬知府的策論鑒賞水平不會比巡撫大人還差吧?
老實說一口氣寫這麽多字還是挺累的。要不是在杭州孤山書院進學時每天堅持練字,徐言現在寫下來肯定字已經走樣到沒法看。
但經過特訓,他現在的字即便不算好看但也頗是工整。
這已經夠用了。
三篇文章皆已寫罷,徐言卻不好直接交卷。
畢竟知府大人就坐在上首,他還是要顧及一下老大人的顏麵的。
提前交卷這不擺明了是暗示他老人家出的題沒有水平,太簡單嘛。
......
......
不得不說文人相輕真的是一大傳統,張以年在稽山書院進學多年,自然認為他比旁的寧波學子水平高上一頭。偏偏陳茂禮打了他的臉,這如何忍得了。
不過這張以年的心胸實在是有些狹隘,你要爭頭名考場上爭便是了,再不濟作出一首力壓陳茂禮的詩啊。
“以時賢弟,這事便算了吧。馬上就要開考,切莫要節外生枝。”
陳茂禮這個態度徐言也能夠理解,便輕點了點頭。
府試的檢查要比縣試嚴格許多,不但考籃需要檢查,還要搜身。就連發髻也要打散,防止有夾帶。
考生陸陸續續的往裏走,終於輪到徐言和陳茂禮。
陳茂禮先行通過檢查,輪到檢查徐言時,一名胥吏小聲在其耳旁道:“是定海縣徐言徐公子吧,府尊大人有吩咐,您直接前往明倫堂候考即可。”
徐言點了點頭。原來府試考生眾多,全部在明倫堂考肯定坐不下,馬知府命人照例搭建起臨時的考棚。
考棚雖然能夠遮風避雨,但條件畢竟簡陋,馬知府這番關照自然是希望徐言能夠不受外界影響,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水平。
徐言接過考籃跟著人群往前緩緩挪動。
由於府試考生實在太多,挪動的速度猶如龜速。
好不容易來到明倫堂前,徐言吸了一口氣闊步走入堂內。
早有胥吏在一旁檢查考牌,按照事先定好的坐席入座。
徐言竟然被排在了第一排,就在馬知府的眼皮底下。
徐言掃了一眼發現陳茂禮和張以年也都在明倫堂內。看來在這裏考試的都是各縣的學霸。
徐言心中苦笑,既來之則安之,考成什麽樣算什麽樣罷。
跟一群學霸一起考試自然是很有壓力的。那種屏息凝神寂靜無聲的感覺直是讓人窒息。
好在這場麵沒有持續多久,在所有考生已經入座後,知府馬善遠施施然走來,落座監考席位。
知府大人親自監考,足以見對本次府試的重視。一齊考生紛紛起身衝馬知府行禮,馬知府輕捋胡須命眾人坐下候考。
此時,徐言已經將筆墨硯台取出,做好一應準備。
但聽一聲梆響,考試正式開始。
卷子是提前放在案幾上的,胥吏宣布了本場考試的內容。
一道四書題,一道五經題,一道策論。
總的來說算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明代科舉必考內容是四書題與五經題,在縣、府、院一級的考試中自由度相對較大。考官可以出試帖詩、策論等尋常不會考的內容。其具體選擇完全由考官個人喜好決定。
很快胥吏在考牌上寫下四書題的題目:事君,能致其身。
看到這個題目的瞬間徐言唿吸停止了幾秒,當真是被他猜中了。
很快他平複下心情,將題目抄在草紙之上。
再之後公布的是五經題。
五經題一共有五道,考生根據自己的本經選取其中一道作答。
當公布《詩經》本經的題目時,徐言屏息凝神。
隻見考牌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瞻烏爰止,於誰之屋。
果不其然!
還好徐言迴到客棧後晚上多想了想,要不然豈不是錯過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公布了五經題後,胥吏又在考牌上寫下策論題目:何以靖海患。
這道策論題目馬知府是肯定沒有暗示給徐言的。但徐言之前獻給巡撫朱紈一篇整飭海防方策,這文章隻有朱紈一人看過。
徐言便是拿來用在府試之中也沒有任何問題。想不到連策論都被壓中了。
徐言此時此刻心情有些複雜,這樣的好運氣若是落在鄉試、會試之中該是多好,區區一個府試可惜了啊。
無論如何,這個結果對徐言來說是再完美不過了。
三篇文章他皆已打好腹稿,依次寫完便是。
他首先寫的乃是四書題。
提筆蘸墨,開篇明意:人臣以身而效之君,斯純臣之道也。
稍頓了頓,徐言繼而寫道:夫為人臣者,無以有己也。委身事君,而臣道其純矣。謂非厚倫之一端也哉?
破題承題堪稱完美,點出忠君是純一不二之臣的道。純臣二字更是用典,出自《左轉》。
展開部分洋洋灑灑數百字,可謂一氣嗬成。
至尾,徐言點道:此之謂不先身而後君,臣之道所以為純也。向使一心為君,又一心以保身,則雖竭力以事親,而事君不忠,且不得謂之孝子矣。學者可怖勉哉?
這文章總體來說還是令徐言滿意的,但肯定和狀元郎寫的沒法比。
沒辦法天賦這個東西是注定的,哪怕徐言提前一兩天悟出考題,也隻能保證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準。
寫罷四書題後徐言又讀了幾遍,一來是歇歇手,二來也是為了穩一穩時間。畢竟他寫的已經比其他考生快了不少。
約莫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徐言便開始寫五經題。
這道題他雖然也打過腹稿,但是明顯沒有四書題寫起來順手。畢竟忠君愛國這種拍馬屁的場麵話實在太好寫了。
不過五經題目並不是決定性的,隻要寫的過得去就行。
徐言凝神片刻,提筆寫將開來。
這文章他寫的中規中矩,挑不出明顯的錯來,但肯定也不會加分。
寫罷之後徐言審閱一遍便放下考卷,照例準備歇上一歇。
最後一道策論題目,徐言更是爛熟於心。他曾經獻策給朱巡撫,得到不俗評價。
這馬知府的策論鑒賞水平不會比巡撫大人還差吧?
老實說一口氣寫這麽多字還是挺累的。要不是在杭州孤山書院進學時每天堅持練字,徐言現在寫下來肯定字已經走樣到沒法看。
但經過特訓,他現在的字即便不算好看但也頗是工整。
這已經夠用了。
三篇文章皆已寫罷,徐言卻不好直接交卷。
畢竟知府大人就坐在上首,他還是要顧及一下老大人的顏麵的。
提前交卷這不擺明了是暗示他老人家出的題沒有水平,太簡單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