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言少敘,在緊張而有序的備戰中,兩周時間轉眼即過,中原隊再度出發,踏上了南下的征途,這次的目標,是蜀地,成都。
高鐵一路向西,經過長安,轉而向南,就進入了蜀道,需要穿越連綿不斷的秦嶺和大巴山,這一路山高穀深,道路崎嶇,在古代難以通行,全靠天梯石棧相勾連,李白曾作《蜀道難》,感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群山巍峨,道險路狹,曾經是蜀地抵禦外敵的天然屏障,也是蜀人對外交流的最大阻礙。
古語說‘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即雲此地生活富足優渥,少年人入川容易消磨鬥誌,卻是安享晚年的好所在。
曆史上諸侯據此稱霸一方很容易,想憑之奪取天下則是難上加難。
隻有秦朝末年,漢中王劉邦趁著項羽忙於征伐,無暇西顧,任用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成功殺迴關中。
自此以後,每逢天下大亂,都有諸侯據蜀自立,欲效法劉邦,成就帝業,然而終究難以成事,難逃為一統的中原王朝所滅的下場,是以古人常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
其中最叫人惋惜的,就是三國時期劉備據此為基業,保留了炎漢複興最後的希望,而丞相諸葛亮率軍六出祁山,皆因千裏遠征,軍需物資轉運不便,每每功敗垂成,無功而返,最終隕落五丈原,遺恨千古。
細究原因,除了蜀地偏遠,蜀道難行之外,蜀中安逸舒適的生活卻是罪魁禍首。
既然憑險據守就能安享富貴,又何必千裏迢迢勞而無功呢。創業之主尚能居安思危,奮發圖強,守成之主就隻知道鬥雞走犬,坐以待亡了,此等例證不知凡幾,劉禪隻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而已。
時移世易,兩千年之後,昔日曾讓諸葛丞相複興夢斷的蜀道天塹,如今已變為通途。
從成都到長安,諸葛丞相窮極一生也沒有完成的征途,坐高鐵隻需要三個小時而已。
列車在群山橋隧之間穿行無阻,坐在車內向窗外望去,但見山間之景變化無窮,時而雲霧繚繞,古木參天,山高林靜,不見人跡,時而有湍流飛瀑喧豗直下,群鳥驚飛盤旋不落,山中奇景變幻無窮,也就不怪有仙人的傳說了。
劍閣,是從北麵出入蜀地的必經之路,因其兩側山勢險峻,峭壁絕立,勢如利劍,山間僅有木頭修築的閣道供人穿行,故此得名。
蜀漢時期諸葛亮在此壘石為關,抵禦外敵,劍門關自此成為入蜀咽喉、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因其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
三國時期鍾會伐蜀,十萬大軍就被薑維阻攔在劍門關下,久攻不克,幾乎要無功而返,最後還是鄧艾率領偏師繞過劍閣,偷渡陰平,成功殺進了成都平原,一舉滅亡了蜀漢。
穿過崢嶸而崔嵬的劍閣,就進入了廣袤而富饒的成都平原,這裏是蜀地的精華所在,自秦國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以後,昔日旱澇頻繁的平原一躍成為千裏沃野,蜀地從此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
成都一直是蜀地的中心,借用西周建都‘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而且自建成之日起,就再也沒有更改過名稱。
這個成就看似平常,其實很了不起,中原的駐馬店(汝南)和淇縣(朝歌)就不提了,和它同級別的,長安變成了西安,金陵變成了南京,汴梁變成了開封,連省會都丟了。
兩漢至三國蜀漢時期,成都就是中國的織錦中心,生產的蜀錦不僅暢銷全國,成為朝廷重要的貢賦來源,還遠銷國外,是絲綢之路上販賣的主要商品。
朝廷為此設立專門的錦官管理蜀錦事宜,並在成都西南建造了專門織造蜀錦的官營作坊‘錦官城’,成都從此有了‘錦城’、‘錦官城’的別稱,杜甫詩中有雲: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遍種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裏為錦繡’,紅白相間,一日三變,分外妖嬈,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
抗日戰爭時期,川蜀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為全國抗戰的戰略大後方,肩負起了全民族的希望。
川蜀子弟踴躍參軍,出川抗戰,足跡踏遍了全國戰場,參加了幾乎所有的對日大會戰。
在這場拯救民族危亡的保衛戰中,川蜀子弟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均居全國之首,用鮮血扞衛了國家的獨立與尊嚴,‘無川不成軍’成為國人的共識。
到如今,成都依然是西南地區的中心,‘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核心城市之一,經濟發展在西南獨領風騷,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叫人心馳神往,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聞名遐邇,大熊貓基地更是享譽中外。
除此之外,成都的美食亦不可辜負,夫妻肺片,龍抄手,擔擔麵,麻婆豆腐不可不嚐。
川菜是中國的四大傳統菜係之一,以麻、辣、鮮、香為特色,全國有名,川味火鍋店遍地開花,隨處可見,水煮魚、迴鍋肉、麻婆豆腐、魚香肉絲、水煮肉片、辣子雞、酸菜魚、宮保雞丁這些川係名菜在各地百姓的餐桌上都司空見慣,早已不限於一地。
新鳳蘭對此特別在意,在車上特意叮囑眾人,賽前千萬別亂吃成都美食,川菜嗜好麻辣,對人的腸胃確實是一大挑戰。
當然賽後該吃吃,該喝喝,為了鼓舞士氣,新鳳蘭這迴也是大出血,許諾隊伍隻要取勝,她自掏腰包請全隊吃火鍋。
美食的誘惑當前,這幫十四五歲的少年如何招架得住,個個激起了十二分的鬥誌,誓要揚鞭躍馬,平靖蜀地!
高鐵一路向西,經過長安,轉而向南,就進入了蜀道,需要穿越連綿不斷的秦嶺和大巴山,這一路山高穀深,道路崎嶇,在古代難以通行,全靠天梯石棧相勾連,李白曾作《蜀道難》,感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群山巍峨,道險路狹,曾經是蜀地抵禦外敵的天然屏障,也是蜀人對外交流的最大阻礙。
古語說‘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即雲此地生活富足優渥,少年人入川容易消磨鬥誌,卻是安享晚年的好所在。
曆史上諸侯據此稱霸一方很容易,想憑之奪取天下則是難上加難。
隻有秦朝末年,漢中王劉邦趁著項羽忙於征伐,無暇西顧,任用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成功殺迴關中。
自此以後,每逢天下大亂,都有諸侯據蜀自立,欲效法劉邦,成就帝業,然而終究難以成事,難逃為一統的中原王朝所滅的下場,是以古人常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
其中最叫人惋惜的,就是三國時期劉備據此為基業,保留了炎漢複興最後的希望,而丞相諸葛亮率軍六出祁山,皆因千裏遠征,軍需物資轉運不便,每每功敗垂成,無功而返,最終隕落五丈原,遺恨千古。
細究原因,除了蜀地偏遠,蜀道難行之外,蜀中安逸舒適的生活卻是罪魁禍首。
既然憑險據守就能安享富貴,又何必千裏迢迢勞而無功呢。創業之主尚能居安思危,奮發圖強,守成之主就隻知道鬥雞走犬,坐以待亡了,此等例證不知凡幾,劉禪隻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而已。
時移世易,兩千年之後,昔日曾讓諸葛丞相複興夢斷的蜀道天塹,如今已變為通途。
從成都到長安,諸葛丞相窮極一生也沒有完成的征途,坐高鐵隻需要三個小時而已。
列車在群山橋隧之間穿行無阻,坐在車內向窗外望去,但見山間之景變化無窮,時而雲霧繚繞,古木參天,山高林靜,不見人跡,時而有湍流飛瀑喧豗直下,群鳥驚飛盤旋不落,山中奇景變幻無窮,也就不怪有仙人的傳說了。
劍閣,是從北麵出入蜀地的必經之路,因其兩側山勢險峻,峭壁絕立,勢如利劍,山間僅有木頭修築的閣道供人穿行,故此得名。
蜀漢時期諸葛亮在此壘石為關,抵禦外敵,劍門關自此成為入蜀咽喉、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因其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
三國時期鍾會伐蜀,十萬大軍就被薑維阻攔在劍門關下,久攻不克,幾乎要無功而返,最後還是鄧艾率領偏師繞過劍閣,偷渡陰平,成功殺進了成都平原,一舉滅亡了蜀漢。
穿過崢嶸而崔嵬的劍閣,就進入了廣袤而富饒的成都平原,這裏是蜀地的精華所在,自秦國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以後,昔日旱澇頻繁的平原一躍成為千裏沃野,蜀地從此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
成都一直是蜀地的中心,借用西周建都‘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而且自建成之日起,就再也沒有更改過名稱。
這個成就看似平常,其實很了不起,中原的駐馬店(汝南)和淇縣(朝歌)就不提了,和它同級別的,長安變成了西安,金陵變成了南京,汴梁變成了開封,連省會都丟了。
兩漢至三國蜀漢時期,成都就是中國的織錦中心,生產的蜀錦不僅暢銷全國,成為朝廷重要的貢賦來源,還遠銷國外,是絲綢之路上販賣的主要商品。
朝廷為此設立專門的錦官管理蜀錦事宜,並在成都西南建造了專門織造蜀錦的官營作坊‘錦官城’,成都從此有了‘錦城’、‘錦官城’的別稱,杜甫詩中有雲: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遍種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裏為錦繡’,紅白相間,一日三變,分外妖嬈,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
抗日戰爭時期,川蜀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為全國抗戰的戰略大後方,肩負起了全民族的希望。
川蜀子弟踴躍參軍,出川抗戰,足跡踏遍了全國戰場,參加了幾乎所有的對日大會戰。
在這場拯救民族危亡的保衛戰中,川蜀子弟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均居全國之首,用鮮血扞衛了國家的獨立與尊嚴,‘無川不成軍’成為國人的共識。
到如今,成都依然是西南地區的中心,‘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核心城市之一,經濟發展在西南獨領風騷,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叫人心馳神往,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聞名遐邇,大熊貓基地更是享譽中外。
除此之外,成都的美食亦不可辜負,夫妻肺片,龍抄手,擔擔麵,麻婆豆腐不可不嚐。
川菜是中國的四大傳統菜係之一,以麻、辣、鮮、香為特色,全國有名,川味火鍋店遍地開花,隨處可見,水煮魚、迴鍋肉、麻婆豆腐、魚香肉絲、水煮肉片、辣子雞、酸菜魚、宮保雞丁這些川係名菜在各地百姓的餐桌上都司空見慣,早已不限於一地。
新鳳蘭對此特別在意,在車上特意叮囑眾人,賽前千萬別亂吃成都美食,川菜嗜好麻辣,對人的腸胃確實是一大挑戰。
當然賽後該吃吃,該喝喝,為了鼓舞士氣,新鳳蘭這迴也是大出血,許諾隊伍隻要取勝,她自掏腰包請全隊吃火鍋。
美食的誘惑當前,這幫十四五歲的少年如何招架得住,個個激起了十二分的鬥誌,誓要揚鞭躍馬,平靖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