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周正意識分散在世界各地,在帝安和天機司司長的意識中,也有周正的意識存在。


    他的狀態十分特殊,像構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存在萬事萬物中,是世界基本組成要素,隻是在不同物質上,含量有所差異。


    每天他都會接收到很多信息,帝安和天機司司長的交流,也在他的觀測之中。


    “力神、歡神,路神、平神、安神,青龍!”


    “太巧了,太巧了。”


    李歡、路平安、青龍王,這三個名字,周正記得很清楚,都是地球時期的強者,現在,卻以這種形式出現。


    身陷局中的人,往往無法看到全貌,周正一直觀測下來,卻看出一些端倪。


    力神和歡神,力神崇尚自然,追求無為而為,歡神個性張揚,喜歡講禮儀。


    自然係也有像力神換一樣崇尚自然的,和像歡神一樣建立秩序的。


    到了路神、平神、安神這裏,情況有了新的變化。


    要知道,名字不是隨便起的,特別是天生地養的生靈,名字便是天地賦予。


    路,本身是道的一種詮釋,路神,生而明理,能看清天地大勢,看到天意,代表天地的某種意誌。


    平,公平,平衡,是一種折中,為什麽要折中?


    因為前兩個時代發生的兩極對立,造成有生力量出現極大損失,天地出現了新的變化。


    當然,也可以說是李歡的意誌運轉出現變化。


    安,安定,安穩,討厭混亂,追求建立秩序。


    路有千萬條,條條都是路,不需要什麽標準,走出來便是路,是自由的;安卻是安定的,安穩的,雙方可以走向兩個極端。


    平在中間,作為平衡,可以讓三者共同作用。


    周正猜測,或許,路平安在現實中,已經是一方強者,足以令李歡刮目相看,才會讓路平安的概念出現在第三時代。


    他也品出一些味道,李歡似乎在突破的道路上出現迷茫,一會偏向真我體係,一會偏向諸天體係。


    如果所化的天地沒有意識的話,便證明李歡的本心無法確定走向,才會在兩者之間徘徊。


    第一時代力神和歡神的爭鋒,力神失敗了,李歡偏向諸天體係。


    第二時代自然係與歡神代表的第一時代爭鋒,自然神靈沒有勝利,李歡還是沒有站到真我體係在這邊。


    第三個時代更複雜了,對真我體係和諸天體係的對比進入更深層次,探討了兩種體係對人性本身的要求。


    其中,諸天體係快意恩仇,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是最令人向往的一種生活方式。


    當然,這是屬於強者的方式,弱者?看李歡將天命人傾注在路神、平神、安神之上,就知道他不認為自己是弱者。


    安神,便是諸天體係的代表,他在外開疆擴土,動輒破家滅國,專幹主宰眾生的事。


    路神則坐鎮中樞,負責製定發展大計,掌握國家發展方向,抵禦前兩個時代老祖有可能的幹涉,是舵手,決定這個國度未來走向。


    平神居於兩者之間,平衡內與外的關係。


    路神的內政,讓帝國強大,底蘊深厚;安神開疆擴土,對外劫掠,也能讓帝國強大,兩種路線一直在暗中主導帝國走向。


    但天下是有盡的,就算還有星空,但星空之後呢?


    劫掠到最後,還是要迴到內政上來。


    這種表麵的路線之爭,周正卻看出內裏包含的剝削與共生的理念差異。


    劫掠到最後,可能不會迴到共生上。


    沒有了外部劫掠,或許會開始劫掠內部,然後一步步深入,最後隻有一個人受益。


    放在李歡突破的經曆這件事上看,便是諸天體係與真我體係在李歡心理的考驗。


    結果是路神和平神自盡,周正不清楚內裏原因,但他知道,如果是他是路神,新成立的帝國將沒有諸侯、沒有世家,沒有大利益團體。


    軍功貴族?從龍世家?特殊供奉?


    這些都是周正要消除的對象,將權利與他們做徹底切割。


    而代表軍工貴族利益的人,是安神;代表從龍世家、特別供奉利益的,是平神。


    周正會首先拿這兩人開刀,將他們聚攏的利益重新分發出去,然後便是對他們身後的利益團體開刀,將之徹底瓦解。


    這後麵,代表的是手足之情,宗族之情、袍澤之情等等。


    要徹底完成切割,非要對這些情誼痛下狠手,才能真正做成一件沒有後患的偉大事業。


    但這是違背人性的,注定要經曆一段極為痛苦的過程,不止是親人痛苦,自己也痛苦。


    這已經無關什麽光宗耀祖,什麽恩怨情仇,完全是為理想前進,向遙不可及的未來邁出腳步。


    誰能真正做到這一切?


    人都是活在現實的,要關注現實的東西,理想永遠隻是理想。


    麵對親情時,誰能做到公正無私?麵對愛情,誰能無動於衷?麵對友情,誰能做到辣手切割?


    更實際一點,誰能掌握著滔天權利而不越雷池一步?誰願意放棄錦衣玉食,去過苦日子?誰願意追求那虛無縹緲的東西,放棄眼前實打實的誘惑?


    妖女不夠媚?仙女不夠聖潔?神女不夠高貴?還是嫌手中的權力太大,要給自己找點限製?


    周正對平神和安神沒有感情,對三人留下的家族沒有情誼,對三人的袍澤沒有感情,可以冷酷做出清洗的決定。


    可路神呢?


    他作為掌舵者,看到自己製定的帝國偏離了走向,卻無法做出撥亂反正的決定?


    這種痛苦,周正體會不到,卻能理解,所以路神的死,是一種理想者的死,但在周正看來,是一種退縮,是一種逃避。


    當然,再迴到李歡的角度,這或許是李歡的一次猶豫,他麵對諸天體係可能會帶來的東西,有了向往情緒。


    正常人,誰不向往那種瀟灑天地、快意恩仇的爽感?


    財富、權力、美色、靈寶等一切有價值的東西,誰不喜歡?


    相比起來,真我體係就清心寡欲多了,誰願意清心寡欲?


    路神、平神的死,或許就有李歡本心的原因。


    向往真我體係,又不願意放棄諸天體係,當兩者發生衝突時,真我體係就會退讓,從而讓諸天體係大占上風。


    表現在天地間,就是帝朝建立,帝安統攝天下,執掌無上權利,對天下予取予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後宮佳麗三萬萬,億萬種族於一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舉報係統,我超脫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旁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旁逸並收藏開局舉報係統,我超脫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