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徹底重塑了這個世界,不僅僅是天空中那層籠罩的輻射大氣層,連地麵的景觀也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在北方橫貫魯省的大河相較,那條曾將明帝國南北疆域一分為二的大江,在戰爭的摧殘下,變化更為劇烈。在末日降臨之前,大江兩岸最寬闊的地帶也不過十公裏寬。然而,隨著三次大戰的爆發,大江因地殼武器和核彈的衝擊而發生了劇烈的變動,兩岸的距離擴大了不止兩倍。


    大江的水流也變得前所未有的湍急。這一變化源於上遊高原地區遭受核彈襲擊後發生的塌陷,大量地下水從裂縫中噴湧而出,導致大江的水流量激增,幾乎是之前的兩倍。


    ---------------------------


    大江的波濤洶湧,猶如末世後這個狂野世界的一麵鏡子,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撕裂著河岸,似乎要將一切阻擋它前進的障礙統統吞噬。水流之迅猛,令人瞠目結舌,宛如一條狂怒的黑龍,在末世廢墟之上疾馳而過。


    站在大江岸邊,人們隻能無助地望著那滾滾東流的河水,內心充滿了恐懼與絕望。大江的水流已不再是往昔那般溫順,而是化身為一條狂暴的河流,咆哮著、怒吼著,攜帶著無盡的憤怒與破壞力。


    在這湍急的水流中,混雜著各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物體。船隻殘骸在波濤中翻滾,金屬部分已被水流衝刷得鏽跡斑斑,宛如這場末世戰爭留下的痕跡。一些不知名的巨大金屬零件隨著波浪起伏,它們的來源早已無從考證,但它們的存在卻讓人們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


    巨石和建築殘骸也時常出現在水流中,它們或許是曾經的橋梁、碼頭或房屋的一部分,如今卻隻能在水中無助地漂泊。這些殘骸上,依稀可見曾經的痕跡,讓人不禁想象它們曾經的輝煌。


    同樣常見的,還有大江中漂浮的各種生物屍體,包括人類、喪屍和變異生物。它們的屍體被水流裹挾著,翻滾著。這些殘骸和屍體在大江湍急的水流中不斷被衝刷、撞擊,最終化為碎片,消失在無盡的洪流之中。


    大江的水流,正是這末世中殘酷的一角,見證了世界的毀滅與人類的苦難。它的湍急與狂暴,映照出末世中人類的渺小。在這條河流中,人們仿佛看到了末世的縮影,窺見了人類的未來,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命運。


    -----------------------------------------------


    兩艘龐大的陸地巡洋艦緩緩駛來,它們的反重力引擎發出低沉而有力的轟鳴,猶如在宣告自己的到來。這兩艘巡洋艦宛如巨大的鋼鐵巨獸,傲然淩立於空中,準備飛越大江。


    隨著距離大江越來越近,兩艘巡洋艦的反重力引擎功率全開,緩緩升起,離地麵越來越高,最後穩穩地懸浮在距離地麵三十米的高空。在它們周圍,小型無人機和運輸機如同蜂群一般環繞,形成了一道壯觀的飛行編隊。這些無人機和運輸機閃爍著冷冽的金屬光澤,與巡洋艦一起構成了一個強大的飛行陣列。


    當兩艘巡洋艦飛到大江上空時,它們的高度已經達到了令人驚歎的地步。從岸邊望去,仿佛要觸及那覆蓋在上空的輻射大氣層。巡洋艦下方,湍急的大江水流如同一條狂暴的黑龍,咆哮著、翻滾著,仿佛在向這兩艘鋼鐵巨獸示威。


    在兩艘陸地巡洋艦的後方稍遠處,一支更為龐大的運輸機編隊正跟隨在後。這些運輸機上載有火線聯盟派往大江北岸的援軍,並搭載了大量的補給和武器裝備。


    今日的天氣十分晴朗,至少相對於末世中的狀況而言。隨著超級核冬天的過去,南方的這幾個省區也開始逐漸迴歸溫暖。


    淡淡的陽光灑在陸地巡洋艦編隊上,照亮了它們巨大的金屬軀體。這是火線聯盟派出的一支支援艦隊,其出發前往大江對麵的目的,就是為了支援已經攻入武城基地的火線聯盟軍隊。


    為首的第一艘陸地巡洋艦上懸掛著火線聯盟的旗幟,標誌著這艘陸地巡洋艦是這支軍隊的旗艦。火線聯盟的旗幟是一麵黑色的旗幟,上麵繡著五顆閃爍的火焰圖案,代表著組成火線聯盟的五大勢力。而這一艘旗艦上,還懸掛著金氏家族的旗幟,表明其是隸屬於聯盟內金氏家族的陸地巡洋艦。


    ---------------------------------------------


    由於超級核冬天的結束,氣溫逐漸迴升,各地的積雪開始陸續融化。位於大江上遊的高原地區也不例外,那些低海拔山脈上的積雪已經開始消融。這些雪水融化後匯入大江,使得大江的水流變得更加湍急。


    金賢君站在艦橋的玻璃窗前,凝視著外麵洶湧的浪花和越來越近的江北岸。作為這支支援艦隊的最高指揮官,他是由金家派遣來的指揮作戰的監督者。


    盡管陸地巡洋艦在水麵上依舊可以保持30米的懸浮高度,但大江的水麵狀況絲毫不比海麵來得簡單。洶湧的水流從西麵湧來,夾雜著十幾米高的浪花,向著東麵的大海奔騰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兩界倒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隻悲憤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隻悲憤的貓並收藏末世兩界倒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