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的“長虹”穿梭機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天際,直接淩空而起,向著那不斷升騰、如同末日巨獸般的火山雲猛衝過去。火山噴發所產生的火山雲,是由火山灰與氣體混合而成的羽流,它能如同一條巨大的灰色巨龍,蜿蜒飛升至大氣層的深處,其高度因火山的爆發力度、噴發物質的特性以及當時的環境狀況等多種因素而異。
通常情況下,火山噴發的威力足以將物質拋射至對流層乃至平流層,極端情況下,甚至能觸及更高的大氣層次。而這一次,克柳切夫火山的怒吼,更是將火山雲直接推送到五十公裏高的平流層之中,堪稱罕見的天象。
操控“長虹”穿梭機不僅需要雙手的精準操作,還需借助腦波頭盔進行思維控製,這樣的設計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難度,讓駕駛者能夠迅速而熟練地駕馭這架神奇的機甲。馮俊在啟動反重力引擎的瞬間,便迅速鎖定了在火山雲層附近徘徊的大氣生物。在超高音速的推動下,短短兩分鍾,“長虹”穿梭機便抵達了平流層的火山雲層邊緣,如同一顆閃耀的星辰劃破天際。
-------------------------------------
這群形態各異的大氣生物仿佛對火山雲情有獨鍾,它們歡快地圍聚在一起,觸手不停地揮舞,或者張大那類似嘴巴的口器,在火山雲的四周穿梭,好似在進行一場無形的舞蹈。
由於“長虹”穿梭機配備了隱身模式,能夠屏蔽掉所有生物的可見光譜,因此在最初,“長虹”穿梭機的到來並未引起這些大氣生物的絲毫警覺。然而,當馮俊操控著“長虹”穿梭機悄然懸浮並接近火山雲時,這些大氣生物瞬間變得警覺起來,它們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長虹”穿梭機所在的位置。
隨著“長虹”穿梭機繼續悄然逼近,那些大氣生物的反應愈發強烈。它們的觸手驟然變得僵硬,仿佛感知到了某種潛在的威脅。緊接著,它們的口器中發出了一連串高頻的鳴叫聲,這聲音在平流層稀薄的空氣中迴蕩,宛如一種警報信號,傳遞著危險的信息。
馮俊通過穿梭機的探測係統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幕,他意識到這些生物已經察覺到了不速之客的存在。他迅速調整穿梭機的模式並後撤,在保持隱身的同時將護盾強度開到最大,並激活了作為防禦武器的光束發生器,嚴陣以待。
----------------------------------------
這些大氣生物體態各異,體型大小懸殊。其中,類似鰩魚或水母的生物較為龐大,體型在二十至五十米之間,宛如空中的巨無霸。而那些氣囊狀的生物則更為巨大,體積近乎近百米,宛如漂浮的島嶼。它們全部懸浮在火山雲層上方,通過兩端類似口器的部位伸出眾多觸手,貪婪地舔食著火山雲層。
相比之下,那些如飛鳥般的大氣生物則是體型最小的一批,但即便如此,它們的體型也達到了二十至四十米左右。它們擁有一雙或多對翅膀,在空中不停地翻騰,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如同天空中的精靈。
隨著馮俊駕駛的穿梭機不斷靠近,這些大氣生物逐漸變得躁動不安。一些體型較小的生物立刻轉身逃離,而那些體型較大的生物則擺出了戰鬥的姿態,體表或觸手上開始閃爍出明亮的、類似閃電的光芒,仿佛在警告著這個不速之客。
----------------------------------
馮俊迴想起在末世輻射雲層中遭遇的那隻大氣生物,其釋放的恐怖攻擊至今仍讓他心有餘悸。如果這些大氣生物與末世中的那些一樣,它們肯定也具備某種攻擊手段。
長虹穿梭機作為末世戰前明帝國皇室的座駕,擁有的武器配置相當豪華。然而,此地聚集的大氣生物已經不下一百頭,看著越來越多的大氣生物調轉目光看向自己,馮俊不得不打消繼續靠近的念頭。
果然,在選擇控製長虹穿梭機向後撤退一段距離之後,這些大氣生物便不再關注馮俊,轉而專心用體內的觸手舔食火山雲層中的物質。
----------------------------------
在將長虹穿梭機穩穩停靠之後,馮俊從遠處開始仔細觀察起這些神秘的大氣生物。它們似乎分為不同的種群,而在種群中,體型大小決定了等級的高低。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如同巨型氣囊一樣的大氣生物,它們的體型最大,也占據了火山雲層最佳的上層位置。這些生物的身軀就像是一個被充滿氣的巨大蠕蟲,體表看不到明顯的眼睛,但當馮俊靠近時,他能明顯看到其皮膚下有著一圈類似眼睛的組織,在其皮膚下四處遊走,注視著馮俊。
馮俊將這種大氣生物稱之為“百眼蠕蟲”,它們是大氣生物中體型最大的異種,體型都在近百米之間。由於通體圓潤,難以分出首尾,但在兩端都有著一個能夠隨意開合的口器,從中可以伸出無數的觸手來捕食或探索。
這些百眼蠕蟲似乎是大氣生物中地位最高的一批,它們的四周沒有任何大氣生物膽敢靠近,仿佛它們是這片領域的王者。
----------------------------------------------
在此地,馮俊再次見到了上次所見的那類形似鰩魚的大氣生物,而且數量可觀,初步估計約有三十多頭。這些鰩魚狀的大氣生物與一些類似水母的大氣生物聚集成群,利用身體下方的觸手在火山雲中舔食著。
這些水母狀和鰩魚狀的大氣生物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有時甚至會用觸手互相攻擊,似乎在爭奪更為靠近火山雲的絕佳位置。然而,它們似乎也有著某種顧慮,並不會太過接近火山雲,隻是用身下的觸手輕觸雲層中的神秘物質。
相較之下,那些類似飛鳥的大氣生物就顯得混亂多了。盡管它們的體型看似鳥類,但細看之下卻充滿了不符合自然規律的奇特特征。
有些類鳥大氣生物竟然長有兩個或三個頭,這些頭部或並排或交錯生長,每個頭上都長著一雙大小不一的眼睛,閃爍著詭異莫測的光芒。它們的翅膀排列極為不對稱,有的寬大而強壯,有的則細小而脆弱,仿佛是大自然的隨意拚湊。然而,這種不對稱的翅膀卻絲毫不影響它們在空中做出靈活的機動動作,甚至能夠輕鬆實現垂直起降。
這些生物的身軀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但與鰩魚和水母那種純淨的透明不同,它們的身軀中似乎混雜著一些雜質,使得整體看起來略顯渾濁。這些雜質在光線的照射下閃爍著奇異的光芒,宛如鑲嵌在透明身軀中的彩色寶石。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它們那耀眼明亮的翅膀。這些翅膀由某種未知的光學材料構成,能夠在陽光下發出璀璨奪目的光芒。翅膀上的羽毛如同由無數小鏡子組成,反射出七彩的光輝。每當它們揮動翅膀,都會在空中留下一道道耀眼的光軌,宛如一場光影交織的魔法盛宴。
------------------------------------
通過“長虹”穿梭機上的探測器,馮俊能夠清晰地觀察到這些鳥型大氣生物的翅膀上散發出一絲絲細微的能量波動。結合它們因“長虹”穿梭機靠近而展現出的集體敵對行為,馮俊推測,這些翅膀極有可能是這類鳥型大氣生物的主要攻擊或防禦手段。
在這些類鳥大氣生物群中,還混雜著一些更為奇特的個體。有的生物長著額外的肢體,有的則在身體各處長滿了奇形怪狀的突起物。這些突起物形態各異,有的像尖銳的刺,有的像細長的觸須,不斷在空中揮舞,似乎在敏銳地探測著周圍的環境。
馮俊還注意到,一些生物的翅膀上鑲嵌著閃閃發光的寶石,這些寶石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宛如星辰般閃耀,給這些本就怪異的生物增添了幾分神秘莫測的氣息。
這些類鳥大氣生物的行為也十分引人注目。它們在空中翻飛時,翅膀揮動能夠攪動空氣,發出類似啼鳴的微弱聲音,那聲音中似乎夾雜著某種神秘而古老的語言。它們的飛行軌跡毫無規律可循,時而急速俯衝,時而急速上升,宛如在進行一場無聲卻充滿力量的舞蹈。
-----------------------------------------------------------------------------------
在等待了數個小時之後,隨著太陽漸漸臨近地平線,日落的餘暉灑滿天際,平流層中的火山雲終於變得稀薄起來。這些大氣生物似乎也完成了進食,開始陸續分散離去。
一部分大氣生物直接在原地升騰,向著更高的中間層飛去,它們的速度極快,眨眼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還有一些大氣生物調轉身體,向四周散去,宛如漫天飛舞的彩蝶。
通過“長虹”穿梭機內的設備,馮俊清晰地觀察到,這些大氣生物在加速時,體內能夠瞬間產生幾千兆瓦的劇烈能量,隨後以驚人的速度釋放,使得它們在一瞬間便消失在眼前。
當夜色即將完全降臨之際,最後一批大氣生物也終於準備離去。此時,這片空域內的大氣生物數量已經降至最低點。馮俊抓住這個機會,準備出手嚐試捕捉一兩隻大氣生物,以供後續研究之用。
----------------------------------------------------------------------------------------
馮俊的目光迅速鎖定了一頭體積約十米的類鳥大氣生物。此時,火山噴發已完全停止,不再有新的物質被帶入高空。那些大氣生物似乎已吃飽喝足,隻有少數來得較晚的仍在附近徘徊。
這頭類鳥大氣生物的體型相對較小,與其他同類相比堪稱“迷你版”。它長著一個類似鸚鵡的頭顱,身體線條流暢,體側生長著三對翅膀。
這隻類鳥大氣生物並沒有急於離開火山雲層附近,而是似乎在隨著氣流的流動而漫無目的地遊蕩,它的身體在高空的餘暉中若隱若現,宛如一顆閃爍的星星。
馮俊深吸一口氣,雙手如飛地在控製台上舞動。緊接著,“長虹”穿梭機的引擎輕輕啟動,悄無聲息地向那頭類鳥大氣生物靠近。隨著距離的縮短,馮俊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它翅膀上閃爍的細微光芒。
就在距離足夠近的刹那,馮俊的眼中閃過一絲淩厲的光芒。他果斷地激活了能量束發生器,一道耀眼的光束瞬間從穿梭機的側舷下射出。
光束劃破空氣,帶著驚人的速度和力量直撲那頭類鳥大氣生物。然而,這頭生物的反應速度同樣令人震驚。在光束即將擊中它的瞬間,它猛地揮動翅膀,試圖躲避這致命的一擊。
但馮俊的攻擊並非毫無準備。光束在空中微微偏轉,以一個極其刁鑽的角度擊中了那頭生物的翅膀。在一陣耀眼的光芒中,那頭類鳥大氣生物發出了一聲尖銳的鳴叫,翅膀上的光芒瞬間黯淡了許多。
令馮俊驚訝的是,被擊中的類鳥大氣生物並未如他所料的那般直接墜落。相反,它的身體異常輕盈,仿佛一片羽毛。在受到重創後,它隻是緩緩地向下方飄落,速度極慢,仿佛在掙紮著想要重新飛起來。
馮俊緊張地注視著這頭生物的下落軌跡,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的攻擊並未直接將它擊毀。他迅速操縱著“長虹”穿梭機靠近因受傷而下落的類鳥大氣生物,同時開啟了捕捉裝置,準備在最佳時機將其捕獲。
--------------------------------------------
作為來自末世的黑科技產物,“長虹”穿梭機配備了一台小型的反重力牽引發生器。盡管其具體作用至今仍是個謎,但馮俊猜測,這台反重力發生器或許就是穿梭機能夠輕盈懸浮並快速移動的關鍵所在。
就像科幻小說中描述的飛碟一樣,“長虹”穿梭機在靠近那頭受傷的類鳥大氣生物後,機腹下方的一道艙門緩緩打開。緊接著,一股強大的牽引力將受傷的大氣生物緩緩吸入艙內。
然而,就在這一刻,周圍的高空突然炸開了鍋。仿佛是感受到了威脅,周圍的大氣生物紛紛加速逃離。伴隨著它們體內不斷產生的高能量反應,這些生物如同被發射出的導彈一般,迅速消失在天際。
馮俊原本打算再捕捉一頭其他類型的大氣生物,但顯然這些生物比他預想的更加敏感和激烈。轉瞬之間,原本還聚集在火山雲周圍的大氣生物已經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
----------------------------------
並非是馮俊不想憑借“長虹”穿梭機的速度再去抓捕,而是現在的時間已然來到了夜晚。這些大氣生物的身體基本都是透明色,在夜晚能夠更好地庇護它們,這讓抓捕行動變得更加困難重重。
而且這些大氣生物絕非毫無反擊之力,就在馮俊發射光束命中目標的瞬間,至少有兩頭位置較近的大氣生物注意到了馮俊駕駛的“長虹”穿梭機,並讓馮俊感受到了明顯的進攻姿態。
而在這一刻,馮俊能夠感覺到一股受到威脅的感覺,就像是自己在末世中遇到強大的異種威脅那樣。馮俊自從在末世中注射基因藥劑開始進化後,就擁有了能夠感知威脅的預警,所以馮俊對於這種威脅感非常警覺。
倘若這些生物也能夠像末世中的大氣生物那樣發動能量攻擊,那麽馮俊就得好好權衡繼續抓捕的危險性了。雖說“長虹”穿梭機的武器裝備眾多,但畢竟身處高空之中,這些大氣生物才是這裏的主宰。
隨後,馮俊啟動了“長虹”穿梭機的自動駕駛程序,內置的智能助手會引導“長虹”穿梭機返迴勘察加半島的基地。而馮俊則是來到了穿梭機的牽引室內,看到了這頭被他擊傷後成功捕捉到的類鳥大氣生物。
通常情況下,火山噴發的威力足以將物質拋射至對流層乃至平流層,極端情況下,甚至能觸及更高的大氣層次。而這一次,克柳切夫火山的怒吼,更是將火山雲直接推送到五十公裏高的平流層之中,堪稱罕見的天象。
操控“長虹”穿梭機不僅需要雙手的精準操作,還需借助腦波頭盔進行思維控製,這樣的設計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難度,讓駕駛者能夠迅速而熟練地駕馭這架神奇的機甲。馮俊在啟動反重力引擎的瞬間,便迅速鎖定了在火山雲層附近徘徊的大氣生物。在超高音速的推動下,短短兩分鍾,“長虹”穿梭機便抵達了平流層的火山雲層邊緣,如同一顆閃耀的星辰劃破天際。
-------------------------------------
這群形態各異的大氣生物仿佛對火山雲情有獨鍾,它們歡快地圍聚在一起,觸手不停地揮舞,或者張大那類似嘴巴的口器,在火山雲的四周穿梭,好似在進行一場無形的舞蹈。
由於“長虹”穿梭機配備了隱身模式,能夠屏蔽掉所有生物的可見光譜,因此在最初,“長虹”穿梭機的到來並未引起這些大氣生物的絲毫警覺。然而,當馮俊操控著“長虹”穿梭機悄然懸浮並接近火山雲時,這些大氣生物瞬間變得警覺起來,它們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長虹”穿梭機所在的位置。
隨著“長虹”穿梭機繼續悄然逼近,那些大氣生物的反應愈發強烈。它們的觸手驟然變得僵硬,仿佛感知到了某種潛在的威脅。緊接著,它們的口器中發出了一連串高頻的鳴叫聲,這聲音在平流層稀薄的空氣中迴蕩,宛如一種警報信號,傳遞著危險的信息。
馮俊通過穿梭機的探測係統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幕,他意識到這些生物已經察覺到了不速之客的存在。他迅速調整穿梭機的模式並後撤,在保持隱身的同時將護盾強度開到最大,並激活了作為防禦武器的光束發生器,嚴陣以待。
----------------------------------------
這些大氣生物體態各異,體型大小懸殊。其中,類似鰩魚或水母的生物較為龐大,體型在二十至五十米之間,宛如空中的巨無霸。而那些氣囊狀的生物則更為巨大,體積近乎近百米,宛如漂浮的島嶼。它們全部懸浮在火山雲層上方,通過兩端類似口器的部位伸出眾多觸手,貪婪地舔食著火山雲層。
相比之下,那些如飛鳥般的大氣生物則是體型最小的一批,但即便如此,它們的體型也達到了二十至四十米左右。它們擁有一雙或多對翅膀,在空中不停地翻騰,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如同天空中的精靈。
隨著馮俊駕駛的穿梭機不斷靠近,這些大氣生物逐漸變得躁動不安。一些體型較小的生物立刻轉身逃離,而那些體型較大的生物則擺出了戰鬥的姿態,體表或觸手上開始閃爍出明亮的、類似閃電的光芒,仿佛在警告著這個不速之客。
----------------------------------
馮俊迴想起在末世輻射雲層中遭遇的那隻大氣生物,其釋放的恐怖攻擊至今仍讓他心有餘悸。如果這些大氣生物與末世中的那些一樣,它們肯定也具備某種攻擊手段。
長虹穿梭機作為末世戰前明帝國皇室的座駕,擁有的武器配置相當豪華。然而,此地聚集的大氣生物已經不下一百頭,看著越來越多的大氣生物調轉目光看向自己,馮俊不得不打消繼續靠近的念頭。
果然,在選擇控製長虹穿梭機向後撤退一段距離之後,這些大氣生物便不再關注馮俊,轉而專心用體內的觸手舔食火山雲層中的物質。
----------------------------------
在將長虹穿梭機穩穩停靠之後,馮俊從遠處開始仔細觀察起這些神秘的大氣生物。它們似乎分為不同的種群,而在種群中,體型大小決定了等級的高低。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如同巨型氣囊一樣的大氣生物,它們的體型最大,也占據了火山雲層最佳的上層位置。這些生物的身軀就像是一個被充滿氣的巨大蠕蟲,體表看不到明顯的眼睛,但當馮俊靠近時,他能明顯看到其皮膚下有著一圈類似眼睛的組織,在其皮膚下四處遊走,注視著馮俊。
馮俊將這種大氣生物稱之為“百眼蠕蟲”,它們是大氣生物中體型最大的異種,體型都在近百米之間。由於通體圓潤,難以分出首尾,但在兩端都有著一個能夠隨意開合的口器,從中可以伸出無數的觸手來捕食或探索。
這些百眼蠕蟲似乎是大氣生物中地位最高的一批,它們的四周沒有任何大氣生物膽敢靠近,仿佛它們是這片領域的王者。
----------------------------------------------
在此地,馮俊再次見到了上次所見的那類形似鰩魚的大氣生物,而且數量可觀,初步估計約有三十多頭。這些鰩魚狀的大氣生物與一些類似水母的大氣生物聚集成群,利用身體下方的觸手在火山雲中舔食著。
這些水母狀和鰩魚狀的大氣生物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有時甚至會用觸手互相攻擊,似乎在爭奪更為靠近火山雲的絕佳位置。然而,它們似乎也有著某種顧慮,並不會太過接近火山雲,隻是用身下的觸手輕觸雲層中的神秘物質。
相較之下,那些類似飛鳥的大氣生物就顯得混亂多了。盡管它們的體型看似鳥類,但細看之下卻充滿了不符合自然規律的奇特特征。
有些類鳥大氣生物竟然長有兩個或三個頭,這些頭部或並排或交錯生長,每個頭上都長著一雙大小不一的眼睛,閃爍著詭異莫測的光芒。它們的翅膀排列極為不對稱,有的寬大而強壯,有的則細小而脆弱,仿佛是大自然的隨意拚湊。然而,這種不對稱的翅膀卻絲毫不影響它們在空中做出靈活的機動動作,甚至能夠輕鬆實現垂直起降。
這些生物的身軀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但與鰩魚和水母那種純淨的透明不同,它們的身軀中似乎混雜著一些雜質,使得整體看起來略顯渾濁。這些雜質在光線的照射下閃爍著奇異的光芒,宛如鑲嵌在透明身軀中的彩色寶石。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它們那耀眼明亮的翅膀。這些翅膀由某種未知的光學材料構成,能夠在陽光下發出璀璨奪目的光芒。翅膀上的羽毛如同由無數小鏡子組成,反射出七彩的光輝。每當它們揮動翅膀,都會在空中留下一道道耀眼的光軌,宛如一場光影交織的魔法盛宴。
------------------------------------
通過“長虹”穿梭機上的探測器,馮俊能夠清晰地觀察到這些鳥型大氣生物的翅膀上散發出一絲絲細微的能量波動。結合它們因“長虹”穿梭機靠近而展現出的集體敵對行為,馮俊推測,這些翅膀極有可能是這類鳥型大氣生物的主要攻擊或防禦手段。
在這些類鳥大氣生物群中,還混雜著一些更為奇特的個體。有的生物長著額外的肢體,有的則在身體各處長滿了奇形怪狀的突起物。這些突起物形態各異,有的像尖銳的刺,有的像細長的觸須,不斷在空中揮舞,似乎在敏銳地探測著周圍的環境。
馮俊還注意到,一些生物的翅膀上鑲嵌著閃閃發光的寶石,這些寶石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宛如星辰般閃耀,給這些本就怪異的生物增添了幾分神秘莫測的氣息。
這些類鳥大氣生物的行為也十分引人注目。它們在空中翻飛時,翅膀揮動能夠攪動空氣,發出類似啼鳴的微弱聲音,那聲音中似乎夾雜著某種神秘而古老的語言。它們的飛行軌跡毫無規律可循,時而急速俯衝,時而急速上升,宛如在進行一場無聲卻充滿力量的舞蹈。
-----------------------------------------------------------------------------------
在等待了數個小時之後,隨著太陽漸漸臨近地平線,日落的餘暉灑滿天際,平流層中的火山雲終於變得稀薄起來。這些大氣生物似乎也完成了進食,開始陸續分散離去。
一部分大氣生物直接在原地升騰,向著更高的中間層飛去,它們的速度極快,眨眼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還有一些大氣生物調轉身體,向四周散去,宛如漫天飛舞的彩蝶。
通過“長虹”穿梭機內的設備,馮俊清晰地觀察到,這些大氣生物在加速時,體內能夠瞬間產生幾千兆瓦的劇烈能量,隨後以驚人的速度釋放,使得它們在一瞬間便消失在眼前。
當夜色即將完全降臨之際,最後一批大氣生物也終於準備離去。此時,這片空域內的大氣生物數量已經降至最低點。馮俊抓住這個機會,準備出手嚐試捕捉一兩隻大氣生物,以供後續研究之用。
----------------------------------------------------------------------------------------
馮俊的目光迅速鎖定了一頭體積約十米的類鳥大氣生物。此時,火山噴發已完全停止,不再有新的物質被帶入高空。那些大氣生物似乎已吃飽喝足,隻有少數來得較晚的仍在附近徘徊。
這頭類鳥大氣生物的體型相對較小,與其他同類相比堪稱“迷你版”。它長著一個類似鸚鵡的頭顱,身體線條流暢,體側生長著三對翅膀。
這隻類鳥大氣生物並沒有急於離開火山雲層附近,而是似乎在隨著氣流的流動而漫無目的地遊蕩,它的身體在高空的餘暉中若隱若現,宛如一顆閃爍的星星。
馮俊深吸一口氣,雙手如飛地在控製台上舞動。緊接著,“長虹”穿梭機的引擎輕輕啟動,悄無聲息地向那頭類鳥大氣生物靠近。隨著距離的縮短,馮俊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它翅膀上閃爍的細微光芒。
就在距離足夠近的刹那,馮俊的眼中閃過一絲淩厲的光芒。他果斷地激活了能量束發生器,一道耀眼的光束瞬間從穿梭機的側舷下射出。
光束劃破空氣,帶著驚人的速度和力量直撲那頭類鳥大氣生物。然而,這頭生物的反應速度同樣令人震驚。在光束即將擊中它的瞬間,它猛地揮動翅膀,試圖躲避這致命的一擊。
但馮俊的攻擊並非毫無準備。光束在空中微微偏轉,以一個極其刁鑽的角度擊中了那頭生物的翅膀。在一陣耀眼的光芒中,那頭類鳥大氣生物發出了一聲尖銳的鳴叫,翅膀上的光芒瞬間黯淡了許多。
令馮俊驚訝的是,被擊中的類鳥大氣生物並未如他所料的那般直接墜落。相反,它的身體異常輕盈,仿佛一片羽毛。在受到重創後,它隻是緩緩地向下方飄落,速度極慢,仿佛在掙紮著想要重新飛起來。
馮俊緊張地注視著這頭生物的下落軌跡,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的攻擊並未直接將它擊毀。他迅速操縱著“長虹”穿梭機靠近因受傷而下落的類鳥大氣生物,同時開啟了捕捉裝置,準備在最佳時機將其捕獲。
--------------------------------------------
作為來自末世的黑科技產物,“長虹”穿梭機配備了一台小型的反重力牽引發生器。盡管其具體作用至今仍是個謎,但馮俊猜測,這台反重力發生器或許就是穿梭機能夠輕盈懸浮並快速移動的關鍵所在。
就像科幻小說中描述的飛碟一樣,“長虹”穿梭機在靠近那頭受傷的類鳥大氣生物後,機腹下方的一道艙門緩緩打開。緊接著,一股強大的牽引力將受傷的大氣生物緩緩吸入艙內。
然而,就在這一刻,周圍的高空突然炸開了鍋。仿佛是感受到了威脅,周圍的大氣生物紛紛加速逃離。伴隨著它們體內不斷產生的高能量反應,這些生物如同被發射出的導彈一般,迅速消失在天際。
馮俊原本打算再捕捉一頭其他類型的大氣生物,但顯然這些生物比他預想的更加敏感和激烈。轉瞬之間,原本還聚集在火山雲周圍的大氣生物已經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
----------------------------------
並非是馮俊不想憑借“長虹”穿梭機的速度再去抓捕,而是現在的時間已然來到了夜晚。這些大氣生物的身體基本都是透明色,在夜晚能夠更好地庇護它們,這讓抓捕行動變得更加困難重重。
而且這些大氣生物絕非毫無反擊之力,就在馮俊發射光束命中目標的瞬間,至少有兩頭位置較近的大氣生物注意到了馮俊駕駛的“長虹”穿梭機,並讓馮俊感受到了明顯的進攻姿態。
而在這一刻,馮俊能夠感覺到一股受到威脅的感覺,就像是自己在末世中遇到強大的異種威脅那樣。馮俊自從在末世中注射基因藥劑開始進化後,就擁有了能夠感知威脅的預警,所以馮俊對於這種威脅感非常警覺。
倘若這些生物也能夠像末世中的大氣生物那樣發動能量攻擊,那麽馮俊就得好好權衡繼續抓捕的危險性了。雖說“長虹”穿梭機的武器裝備眾多,但畢竟身處高空之中,這些大氣生物才是這裏的主宰。
隨後,馮俊啟動了“長虹”穿梭機的自動駕駛程序,內置的智能助手會引導“長虹”穿梭機返迴勘察加半島的基地。而馮俊則是來到了穿梭機的牽引室內,看到了這頭被他擊傷後成功捕捉到的類鳥大氣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