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失落起點
查理九世:童話鎮裏的渡渡鳥 作者:匿獷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xxxx. xx. xx
在晚餐時間結束後,伊西斯踏著暗沉的夜色,來到了我的病房。
我不自覺地看向她胸前的工作牌,在確認上麵寫著“伊西斯”後,頓時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沒能逃過伊西斯的觀察,隻見她微微蹙起眉頭,露出了一副疑惑的表情。
伊西斯問道:“有什麽問題嗎?”
我向她擠出一個有些局促的微笑:“沒什麽。”
伊西斯似乎想再追問些什麽,但最終還是選擇保持沉默,直接將今天的檢測結果遞給了我。
我一邊小心翼翼地打量著伊西斯的表情,一邊接過她遞來的文件。
從那平靜的麵容來看,我猜想自己今天的體檢結果應該沒出什麽新的問題。
抱著這樣的想法,我低下頭,直接翻到了今天趙醫生的心理評估報告。
……
[患者無法迴憶起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齡、住址等,對過去的經曆和生活細節完全失憶。]
[患者對失憶情況感到困惑和不安,但總體情緒平穩,無明顯的焦慮、恐懼或抑鬱情緒。]
[患者在日常交流中表現正常,語言表達流暢,邏輯思維能力良好,能夠進行正常的邏輯推理和決策。]
[患者的認知功能正常,日常生活中沒有明顯困難,能夠進行常規的邏輯推理,理解和應對日常問題。]
[未見患者存在明顯的心理障礙或極端的情緒波動,沒有表現出自傷或他傷的意圖或行為。]
[初步診斷為全盤性失憶,可能與近期的極端壓力或創傷性事件有關。]
……
在我表示自己看完這份報告後,伊西斯注視著我的眼睛,輕聲問道:“渡,你有什麽想法嗎?”
我對於這樣的結果早有預料,隻是將報告紙疊整齊,緩緩搖了搖頭:“我沒什麽想法。”
聽完我的迴答,伊西斯點了點頭,似乎在思索著什麽,唯有沉默如同霧氣一般無聲蔓延。
片刻後,伊西斯才開口,打破了這份沉默:“其實,這段時間,我托人幫你查了一下你的背景。”
聽了這句話,我不由得一愣,就連手中收拾整理的動作都突兀地停了下來。
我原本還打算等出院後,再逐步調查自己的情況,沒想到伊西斯已經先我一步做出了行動。
一絲疑慮在心底緩緩升起,但我很快就將它壓了下去。
既然我選擇了相信伊西斯,那麽現在就應該先好好聽聽她的打算。
似乎是確認我已經消化了這個信息,伊西斯才繼續問道:“你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世嗎?”
我望著那雙真摯而柔和的眼睛,感到心中想要知道真相的渴望與對未知的恐懼交織在一起。
理智在意識的深處悄然告知:這個決定可能會改變我的認知,從而帶來更多的困惑與痛苦。
然而最終,我隻是緩緩咽下一口唾沫,聽見自己的聲音依舊有些幹澀:“好,你說吧。”
在確保我做好心理準備後,伊西斯才從口袋裏取出一本小巧的筆記本,開始娓娓道來。
.
許多年前,一座陌生的城市迎來了兩個不速之客——一個女人,以及一個年幼的孩童。
他們的到來如落葉般悄無聲息,沒有人知曉他們的來曆,也無人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
在以不為人知的方式安頓好孩童後,女人便如同一縷幽魂,在某個不為人知的時刻隨風飄散。
起初,當地居民並未過多留意這個總是安靜坐在樓梯上的小小身影,以為是誰家久未見麵的親戚。
直到夜幕低垂,他們才驚覺,這個孩子似乎從未離開過那個角落,仿佛樓梯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有好心人躊躇著上前詢問,卻發現孩童不諳世事得如同一張白紙,對一切一問三不知。
他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不知道自己從何處來,甚至無法描述出監護人的長相,像是一個從虛無中出現的謎。
唯有一個居民迴憶著說,自己好像在薄霧迷離的清晨時分,看見了一個紅衣女人曾牽著這個孩子的手。
然而,對於那個女人的樣貌,以及她接下來去了哪裏,這個人便表示自己當時沒有在意,一概不知。
居民們報了警,官方人員隨即到來,打算在尋找到那個不負責任的女人之前,暫時將孩童安頓在孤兒院。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有一個人從螞蟻般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站了出來,表示自己願意收養這個孩童。
有人認出這個人的身份,他是個長期在外地工作的居民,不曾想,此次歸來恰巧碰上了這件事。
盡管周遭都對他是否有能力照顧好一個孩子表示懷疑,但那個人卻表現得像是什麽都聽不見。
他緩緩來到孩童的麵前,彎下腰,輕輕撫摸著孩子的頭發:“嘿,小家夥。
“我可以給你起個新的名字,一個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名字。
“我會給你一個安全的住處,讓你不再流離;給你溫暖的食物,讓你不再饑餓。
“那麽,作為交換,你願意幫我看家嗎?”
.
那個人沒有食言,確實履行了自己當時對孩子許下的每一個承諾。
首先,是給孩子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其次,則是給了他一個安全的住所,說不上寬敞,卻足以遮風擋雨。
那個人耐心地教導孩子生活的技能——如何在市場挑選新鮮的蔬菜,如何使用各種廚具烹飪簡單的飯菜。
這樣一來,他便能夠確保,即便在自己不在家的時候,孩子也能夠吃上溫暖的飯菜。
然而,除此之外,作為新的監護人,那個家夥的種種行為卻實在稱不上是盡職盡責。
他的腳步並沒有多了一個孩子而停滯不前,依舊會前往未知的外地打工,每到那時便像是人間蒸發。
孩子被孤零零地留在家中,隻能從每月準時匯入存折的生活費中,感受到那微薄而持續的關懷。
鄰居們對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頗有微詞,卻也能夠理解生活不易,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所以,熱心腸的鄰居們沒有過多議論監護人的選擇,而是開始自發地關照這個孩子。
他們鼓勵自己的孩子去與他結交,有時也會邀請他來家裏吃頓熱乎的飯菜,不至於太過孤單。
孩子吃著百家飯長大,性格漸漸不再那麽孤僻,還會主動到鄰居家裏幫忙,關係算得上其樂融融。
當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他就像其他正常家庭中的孩子一樣,背起書包,走進了學校的大門。
直到那件事發生之前,都是這樣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
在晚餐時間結束後,伊西斯踏著暗沉的夜色,來到了我的病房。
我不自覺地看向她胸前的工作牌,在確認上麵寫著“伊西斯”後,頓時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沒能逃過伊西斯的觀察,隻見她微微蹙起眉頭,露出了一副疑惑的表情。
伊西斯問道:“有什麽問題嗎?”
我向她擠出一個有些局促的微笑:“沒什麽。”
伊西斯似乎想再追問些什麽,但最終還是選擇保持沉默,直接將今天的檢測結果遞給了我。
我一邊小心翼翼地打量著伊西斯的表情,一邊接過她遞來的文件。
從那平靜的麵容來看,我猜想自己今天的體檢結果應該沒出什麽新的問題。
抱著這樣的想法,我低下頭,直接翻到了今天趙醫生的心理評估報告。
……
[患者無法迴憶起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齡、住址等,對過去的經曆和生活細節完全失憶。]
[患者對失憶情況感到困惑和不安,但總體情緒平穩,無明顯的焦慮、恐懼或抑鬱情緒。]
[患者在日常交流中表現正常,語言表達流暢,邏輯思維能力良好,能夠進行正常的邏輯推理和決策。]
[患者的認知功能正常,日常生活中沒有明顯困難,能夠進行常規的邏輯推理,理解和應對日常問題。]
[未見患者存在明顯的心理障礙或極端的情緒波動,沒有表現出自傷或他傷的意圖或行為。]
[初步診斷為全盤性失憶,可能與近期的極端壓力或創傷性事件有關。]
……
在我表示自己看完這份報告後,伊西斯注視著我的眼睛,輕聲問道:“渡,你有什麽想法嗎?”
我對於這樣的結果早有預料,隻是將報告紙疊整齊,緩緩搖了搖頭:“我沒什麽想法。”
聽完我的迴答,伊西斯點了點頭,似乎在思索著什麽,唯有沉默如同霧氣一般無聲蔓延。
片刻後,伊西斯才開口,打破了這份沉默:“其實,這段時間,我托人幫你查了一下你的背景。”
聽了這句話,我不由得一愣,就連手中收拾整理的動作都突兀地停了下來。
我原本還打算等出院後,再逐步調查自己的情況,沒想到伊西斯已經先我一步做出了行動。
一絲疑慮在心底緩緩升起,但我很快就將它壓了下去。
既然我選擇了相信伊西斯,那麽現在就應該先好好聽聽她的打算。
似乎是確認我已經消化了這個信息,伊西斯才繼續問道:“你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世嗎?”
我望著那雙真摯而柔和的眼睛,感到心中想要知道真相的渴望與對未知的恐懼交織在一起。
理智在意識的深處悄然告知:這個決定可能會改變我的認知,從而帶來更多的困惑與痛苦。
然而最終,我隻是緩緩咽下一口唾沫,聽見自己的聲音依舊有些幹澀:“好,你說吧。”
在確保我做好心理準備後,伊西斯才從口袋裏取出一本小巧的筆記本,開始娓娓道來。
.
許多年前,一座陌生的城市迎來了兩個不速之客——一個女人,以及一個年幼的孩童。
他們的到來如落葉般悄無聲息,沒有人知曉他們的來曆,也無人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
在以不為人知的方式安頓好孩童後,女人便如同一縷幽魂,在某個不為人知的時刻隨風飄散。
起初,當地居民並未過多留意這個總是安靜坐在樓梯上的小小身影,以為是誰家久未見麵的親戚。
直到夜幕低垂,他們才驚覺,這個孩子似乎從未離開過那個角落,仿佛樓梯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有好心人躊躇著上前詢問,卻發現孩童不諳世事得如同一張白紙,對一切一問三不知。
他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不知道自己從何處來,甚至無法描述出監護人的長相,像是一個從虛無中出現的謎。
唯有一個居民迴憶著說,自己好像在薄霧迷離的清晨時分,看見了一個紅衣女人曾牽著這個孩子的手。
然而,對於那個女人的樣貌,以及她接下來去了哪裏,這個人便表示自己當時沒有在意,一概不知。
居民們報了警,官方人員隨即到來,打算在尋找到那個不負責任的女人之前,暫時將孩童安頓在孤兒院。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有一個人從螞蟻般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站了出來,表示自己願意收養這個孩童。
有人認出這個人的身份,他是個長期在外地工作的居民,不曾想,此次歸來恰巧碰上了這件事。
盡管周遭都對他是否有能力照顧好一個孩子表示懷疑,但那個人卻表現得像是什麽都聽不見。
他緩緩來到孩童的麵前,彎下腰,輕輕撫摸著孩子的頭發:“嘿,小家夥。
“我可以給你起個新的名字,一個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名字。
“我會給你一個安全的住處,讓你不再流離;給你溫暖的食物,讓你不再饑餓。
“那麽,作為交換,你願意幫我看家嗎?”
.
那個人沒有食言,確實履行了自己當時對孩子許下的每一個承諾。
首先,是給孩子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其次,則是給了他一個安全的住所,說不上寬敞,卻足以遮風擋雨。
那個人耐心地教導孩子生活的技能——如何在市場挑選新鮮的蔬菜,如何使用各種廚具烹飪簡單的飯菜。
這樣一來,他便能夠確保,即便在自己不在家的時候,孩子也能夠吃上溫暖的飯菜。
然而,除此之外,作為新的監護人,那個家夥的種種行為卻實在稱不上是盡職盡責。
他的腳步並沒有多了一個孩子而停滯不前,依舊會前往未知的外地打工,每到那時便像是人間蒸發。
孩子被孤零零地留在家中,隻能從每月準時匯入存折的生活費中,感受到那微薄而持續的關懷。
鄰居們對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頗有微詞,卻也能夠理解生活不易,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所以,熱心腸的鄰居們沒有過多議論監護人的選擇,而是開始自發地關照這個孩子。
他們鼓勵自己的孩子去與他結交,有時也會邀請他來家裏吃頓熱乎的飯菜,不至於太過孤單。
孩子吃著百家飯長大,性格漸漸不再那麽孤僻,還會主動到鄰居家裏幫忙,關係算得上其樂融融。
當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他就像其他正常家庭中的孩子一樣,背起書包,走進了學校的大門。
直到那件事發生之前,都是這樣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