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東家一眼,吳管事繼續道:“這樣一來,既節約人力,也便於管理。
將來若是咱家擴大織坊規模,都用這種操作起來更快的織機,人家每天織兩寸,咱們織的是他們幾倍,綢緞生意必能更上一層樓!”
他越說越興奮,連忙起身道:“東家,造這織機的事,就用家裏的匠人吧。哪怕慢些,千萬不能泄露出去。”
薛姨夫聽他這麽說,捏了捏手裏的蜜蠟佛珠,沉聲道:“你說的很是。既這麽著,事成之後,工匠每人發給五十兩銀子,必得封了他們的口。再告訴他們,如有泄露半句,嚴懲不貸。”
吳管事一聽,連忙正色應了。薛姨夫這才低頭看向另一張圖紙:“老吳,你再說說這棉布織機。”
吳管事連忙坐下應了,這才又道:“別個小人也不好說,您隻看這裏,這是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比起現下的織機必然快的多。
既然能提升速度,自然產量也不低。僅憑這一點,咱們家做棉布生意就不會輕易虧本。況小人還覺得,這織機恐怕不止能紡紗織棉,說不得麻料毛料也可以。”
薛姨夫這才曉得賈珠為何口口聲聲說,棉布上頭他們兩家不必長久賺海貿的錢,將來有機會了,織機圖紙必要交給朝廷。這外甥,恐怕早就清楚這裏麵意義重大了。
這織機隻要傳開了,不拘是棉是麻,百姓們真能人人穿新衣也說不定。
薛東家心中不由湧上一股敬意,麵上還是不露聲色地再次叮囑道:“棉布織機和絲綢織機一樣,製造方麵,都得秘密行事。”
吳管事點點頭,見他沒什麽吩咐了,這才領命退下。
薛姨夫為此心緒起伏,一夜未眠,第二天又叫了茶行大管事過來說話,提及和賈家共同培育雨花茶之事。
吩咐了一迴,這才完成了初步布局。接下來,就等賈家來人接洽了。
賈珠不懂這兩份圖紙即將極大地推動生產力,但他曾久居上位,也知道兩份圖紙日後定然有用。
通過這兩種新織機,短期能讓自家改變入不敷出的困境,長期看來,卻很難不被同行發覺其中秘密,到時候被仿製再所難免。
絲綢方麵他不怕,隻要薛家一騎絕塵,後麵再有人仿製織機,薛家也始終站在民間絲織行業前端,算是有了金字招牌了。再怎麽縮小市場份額,生意也差不到哪去。
棉布方麵,隻要賣上個一兩年,他就立刻上稟朝廷,好生推廣新織機。這麽想來,他也是一石二鳥,既解決了自家財政危機,又做了件好事。
想到這裏,賈珠摸了摸下巴:“就不知這做了好事,將來能給我算多少積分了?畢竟為了換這兩張圖紙,積分已經全花光了。”
是了,這兩張圖紙,是賈珠接了薛姨夫帖子之後,尋思了半天才拿出來的能入股的東西了。
無他,賈家現在的不寬裕已經初見端倪,今年老太太過完壽,他還私下聽王夫人提起,說想賣些古董出去。
所以讓賈家拿大筆銀子入股,怕是一時半會還得湊湊。至於人力?土地?房屋?人薛家也不缺的。
他的思緒越飄越遠,又想到賈家後來一直不肯裁撤下人,死撐著也要撐起排場,可能不僅是為了臉麵,也是要維持住交際圈子,給家裏的年輕人結門好親事。
若是外頭都知道這家子不成了,門第好的哪裏還肯和賈家結交、結親?大家都不傻的好不好。
自然是先把家裏搞出虛假繁榮,再送個女兒入宮當娘娘。這樣一來,也算是透支性命似的維持住了府裏光景。隻不過等小一輩的成了家,一個個又都不知開源節流,府裏必是要敗落的。
他摸了摸下巴,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賈赦那些人隻知道一味享樂,且他對政老爹繼承家業也沒有非常惱恨,該不會是因為早知道家底空了吧?”
這麽一想,賈赦拿迎春的婚事抵了孫耀祖銀子的事,倒也說得通。畢竟還不上錢了,為了外麵不傳的難聽,以他的無能,也隻能抵了閨女了!
晃了晃腦袋,賈珠不再想這些有的沒的,把思緒拉迴積分上來:“所以隻要跟薛家的生意順利,家裏定能賺錢,這積分就花的不虧!”
可他卻不知這兩張圖紙,正是係統結合現下的生產力,專門給他選出來的。
說起來功德係統是主神世界為獲取功德而誕生的工具,裏麵的商城物品,自然也是為試煉者在試煉世界更好地獲取功德而服務的。
完成既定任務,不僅試煉者會有功德獎勵,係統也能收獲一定功德。如果能同時讓整個試煉世界變得更好,係統的功德數值也會隨之成倍增長,這就是多方共贏了。
所以係統也是有意將這兩張圖紙擺在商城的顯眼位置,又標上合適的價碼,果然賈珠一眼就看中了。
眼下他的任務之一就是報效大明。單單考中科舉,隻能算是前置步驟,可係統給的圖紙,卻可以實實在在提高當下的生產力。
這兩張圖紙,一為他原本那個世界中,直到十九世紀才誕生的手拉絲織機。
另一個名聲可就大了,竟是十八世紀引發了西方世界工業革命、直接導致東方逐漸落後於西方的關鍵物什——珍妮紡紗機。
當然了,賈珠此時並不知道此事,但憑借直覺,他也覺得這兩樣東西定有大用。
所以當係統商城展示出這兩樣東西,他毫不猶豫便買了下來,沒有再看其他物什一眼。某種意義上,他也是慧眼如炬了。
卻說此事過後,賈珠離了金陵,帶著一行人繼續北上。賈政也在幾日前,收到了下人從金陵帶來的兒子書信。
信中提及了祭田之事,句句說中要害,他看過之後,已是打算就此事跟母親、大哥還有東府賈珍侄兒說一說了。
這一天正值賈政生日,晚間一家子散了宴席,政老爹等著女眷都走了,這才叫住賈赦、賈珍,幾人留在賈母屋裏,賈政就開口說起祭田的事來。
將來若是咱家擴大織坊規模,都用這種操作起來更快的織機,人家每天織兩寸,咱們織的是他們幾倍,綢緞生意必能更上一層樓!”
他越說越興奮,連忙起身道:“東家,造這織機的事,就用家裏的匠人吧。哪怕慢些,千萬不能泄露出去。”
薛姨夫聽他這麽說,捏了捏手裏的蜜蠟佛珠,沉聲道:“你說的很是。既這麽著,事成之後,工匠每人發給五十兩銀子,必得封了他們的口。再告訴他們,如有泄露半句,嚴懲不貸。”
吳管事一聽,連忙正色應了。薛姨夫這才低頭看向另一張圖紙:“老吳,你再說說這棉布織機。”
吳管事連忙坐下應了,這才又道:“別個小人也不好說,您隻看這裏,這是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比起現下的織機必然快的多。
既然能提升速度,自然產量也不低。僅憑這一點,咱們家做棉布生意就不會輕易虧本。況小人還覺得,這織機恐怕不止能紡紗織棉,說不得麻料毛料也可以。”
薛姨夫這才曉得賈珠為何口口聲聲說,棉布上頭他們兩家不必長久賺海貿的錢,將來有機會了,織機圖紙必要交給朝廷。這外甥,恐怕早就清楚這裏麵意義重大了。
這織機隻要傳開了,不拘是棉是麻,百姓們真能人人穿新衣也說不定。
薛東家心中不由湧上一股敬意,麵上還是不露聲色地再次叮囑道:“棉布織機和絲綢織機一樣,製造方麵,都得秘密行事。”
吳管事點點頭,見他沒什麽吩咐了,這才領命退下。
薛姨夫為此心緒起伏,一夜未眠,第二天又叫了茶行大管事過來說話,提及和賈家共同培育雨花茶之事。
吩咐了一迴,這才完成了初步布局。接下來,就等賈家來人接洽了。
賈珠不懂這兩份圖紙即將極大地推動生產力,但他曾久居上位,也知道兩份圖紙日後定然有用。
通過這兩種新織機,短期能讓自家改變入不敷出的困境,長期看來,卻很難不被同行發覺其中秘密,到時候被仿製再所難免。
絲綢方麵他不怕,隻要薛家一騎絕塵,後麵再有人仿製織機,薛家也始終站在民間絲織行業前端,算是有了金字招牌了。再怎麽縮小市場份額,生意也差不到哪去。
棉布方麵,隻要賣上個一兩年,他就立刻上稟朝廷,好生推廣新織機。這麽想來,他也是一石二鳥,既解決了自家財政危機,又做了件好事。
想到這裏,賈珠摸了摸下巴:“就不知這做了好事,將來能給我算多少積分了?畢竟為了換這兩張圖紙,積分已經全花光了。”
是了,這兩張圖紙,是賈珠接了薛姨夫帖子之後,尋思了半天才拿出來的能入股的東西了。
無他,賈家現在的不寬裕已經初見端倪,今年老太太過完壽,他還私下聽王夫人提起,說想賣些古董出去。
所以讓賈家拿大筆銀子入股,怕是一時半會還得湊湊。至於人力?土地?房屋?人薛家也不缺的。
他的思緒越飄越遠,又想到賈家後來一直不肯裁撤下人,死撐著也要撐起排場,可能不僅是為了臉麵,也是要維持住交際圈子,給家裏的年輕人結門好親事。
若是外頭都知道這家子不成了,門第好的哪裏還肯和賈家結交、結親?大家都不傻的好不好。
自然是先把家裏搞出虛假繁榮,再送個女兒入宮當娘娘。這樣一來,也算是透支性命似的維持住了府裏光景。隻不過等小一輩的成了家,一個個又都不知開源節流,府裏必是要敗落的。
他摸了摸下巴,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賈赦那些人隻知道一味享樂,且他對政老爹繼承家業也沒有非常惱恨,該不會是因為早知道家底空了吧?”
這麽一想,賈赦拿迎春的婚事抵了孫耀祖銀子的事,倒也說得通。畢竟還不上錢了,為了外麵不傳的難聽,以他的無能,也隻能抵了閨女了!
晃了晃腦袋,賈珠不再想這些有的沒的,把思緒拉迴積分上來:“所以隻要跟薛家的生意順利,家裏定能賺錢,這積分就花的不虧!”
可他卻不知這兩張圖紙,正是係統結合現下的生產力,專門給他選出來的。
說起來功德係統是主神世界為獲取功德而誕生的工具,裏麵的商城物品,自然也是為試煉者在試煉世界更好地獲取功德而服務的。
完成既定任務,不僅試煉者會有功德獎勵,係統也能收獲一定功德。如果能同時讓整個試煉世界變得更好,係統的功德數值也會隨之成倍增長,這就是多方共贏了。
所以係統也是有意將這兩張圖紙擺在商城的顯眼位置,又標上合適的價碼,果然賈珠一眼就看中了。
眼下他的任務之一就是報效大明。單單考中科舉,隻能算是前置步驟,可係統給的圖紙,卻可以實實在在提高當下的生產力。
這兩張圖紙,一為他原本那個世界中,直到十九世紀才誕生的手拉絲織機。
另一個名聲可就大了,竟是十八世紀引發了西方世界工業革命、直接導致東方逐漸落後於西方的關鍵物什——珍妮紡紗機。
當然了,賈珠此時並不知道此事,但憑借直覺,他也覺得這兩樣東西定有大用。
所以當係統商城展示出這兩樣東西,他毫不猶豫便買了下來,沒有再看其他物什一眼。某種意義上,他也是慧眼如炬了。
卻說此事過後,賈珠離了金陵,帶著一行人繼續北上。賈政也在幾日前,收到了下人從金陵帶來的兒子書信。
信中提及了祭田之事,句句說中要害,他看過之後,已是打算就此事跟母親、大哥還有東府賈珍侄兒說一說了。
這一天正值賈政生日,晚間一家子散了宴席,政老爹等著女眷都走了,這才叫住賈赦、賈珍,幾人留在賈母屋裏,賈政就開口說起祭田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