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珠心下滿意,雖說君子遠庖廚,但是個什麽樣子,自己身為大執事,還是得清楚才行。
離開廚房,幾人又往這附近的學生食堂走去。隻見這裏頭用的是長條桌,配著長凳,也是收拾的幹淨整潔。
不提賈珠,兩位新夫子都覺得這族學環境是真的不錯。
李秀才心下不由暗道:“賈賢弟這果然是大戶人家,眼下這族學規模不算小了。別說,在這裏頭讀書,著實不算受苦。”
繞了一圈,走過一片賈珠規劃好讓族中子弟習武的空地,幾人又走到了執事堂。
這執事堂的牌匾也是剛剛掛上沒多久,進去一看,卻隻是一間不大的屋子。
裏麵不過兩張桌子,兩把椅子,角落的花架上擺著一盆月季。除此之外,竟是雪洞一般,空無一物。
卜固修早就看過了族學章程,見這執事堂如此簡陋,不由歎道:“委屈大爺了,這地方實在是有些簡陋。”
賈珠倒是擺了擺手:“這無妨,我常在翰林院裏,這裏來的並不多。隻不過是需要個辦公的地方罷了。”
出了執事堂,幾人把族學各處算是挨個走了一遍,心下都很是滿意。
一路上,賈瑞倒也給大夥介紹了一番族學之前的情況。賈珠問道:“過去的便也罷了。族學現下入學的有多少個?”
賈瑞笑道:“如今倒也沒有幾個,像西府的璉弟、東府的蓉侄這是新近聽說要來上學的。
除此之外,就是賈?、賈珩、賈珖、賈琛、賈瓊、賈璘、賈瓔、賈璜、賈薔、賈芸、賈菖、賈菱、賈芹他們幾個。
姻親故舊那邊,原先西府大太太的娘家侄兒也曾在這邊附學,後來也不曾再來了。
如今算來,加上我,不過十六個罷了。”
聽了賈瑞的話,賈珠點頭:“如今咱們規模不大,這倒也不少了。”
又尋思著弟弟寶玉如今也要五歲了,聽說多是妹妹元春在親自啟蒙。
如今自家妹妹也要十二了,一想到她的事兒,也讓人頭疼。怎樣才能讓家裏人明白,送元春進宮去沒用呢?
可如今自己還是勢單力薄,這三年裏還是得想想辦法,在家裏提升說話的份量才好!
把這個念頭先放到一邊,他尋思著寶玉的事情要怎麽辦。現在寶玉還是有些小,學裏這些族人,最小的都九歲了。
把他小小年紀放進來,賈母和老娘定然不同意。看樣子得等他再大一點,才能進來讀書了。
一時又想起自家老爹還給自己生了個叫賈環的庶出弟弟,如今也不過兩歲。另有個庶出妹妹叫探春的,今年也才四歲。
倒是聽說璉二他爹今年也給他添了個庶出弟弟,名叫賈琮。
這麽一想,等這些毛頭小子長大了,族學的人會越來越多的!想到這些,一時心裏又充滿幹勁。
賈珠又對賈瑞道:“既然如今學裏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瑞兄弟就安心讀書,庶務也不用費神了。
我如今既然接手的這差使,自然會放在心上。”賈瑞聽罷笑著應了。
一行人出了族學,賈珠便和賈瑞告辭,帶著卜固修和李忻迴了榮國府。
在自己院子裏叫大廚房送了飯,三人飽餐一頓,賈珠這才把那族學的章程遞給李忻讓他過目,自己則一邊吃茶,一邊與那卜固修聊天。
待李忻看完,賈珠笑問:“李兄覺得如何?”李忻便實話實說:“這已是十分完備了,愚兄也沒什麽意見。”
聽他這麽一說,賈珠便道:“既然這樣,那我便跟兩位老兄說一說咱們族學上課的事情。
我原本想著再招幾個夫子來通講四書五經,但一時半會竟找不到可靠的人。說不得這四書五經的課業,也得拜托兩位仁兄了。
且因著除了這四書五經,蒙學的書籍足有十一二本,著實數量不少,我尋思著給兩位老兄分上一分,這樣你們也不至於太累。
於是賈珠又把之前在李家跟李忻說的那一套“誰教哪些課程、另外一個教哪些課程”的事兒,跟卜固修也說了一通,又問他有沒有什麽意見。
卜固修聽了連連點頭,笑道:“在下沒有什麽意見。這安排便是極好的了。”
於是,便定下了先教啟蒙書籍,等各自教完,再通講四書五經。
至於這啟蒙書籍先教哪本,這便由卜固修和李忻各自去定,賈珠並不想插手。
如此一來,也算是安排的妥妥當當。賈珠心下滿意,卻又認真叮囑兩人:“你們也知道我家裏子弟多,來族學上學的嫡支子弟有,但更多的卻是旁支子弟。
不管他們是富是貧、是嫡是庶,我希望兩位仁兄該怎樣就怎樣,犯錯了該教育就教育,該懲罰就懲罰,實在不必擔心我家裏的事。
一定要秉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之心,不能有失偏頗。隻要進了這族學,在孔聖人眼皮子底下,都該是有教無類!
其實之前,因為管這族學的堂祖父年紀大了,顧不過來又不肯嚴格管教,這些皮猴個個頑皮的緊,把那真正想學習的學生都攪得不得安生。時間長了,風氣慢慢就壞了。
現如今,兩位實不必顧忌我們府裏的事,有我在背後為兩位兜著。除我之外,家父任山長,他也必是支持兩位的。
若有那實在不服管教的,也不必擔憂。我既然任了大執事,必會一管到底。除我之外,我的兩位武師傅是戰場上下來的,也會到咱們執事堂去。
有些事情你們不好管教,讓執事堂來管便是了。至於怎麽懲罰,我們執事堂自有一套辦法。
所以說,你們不要擔心,隻管放心大膽去做,我必是全力支持的。隻盼著咱們能把這族學辦好,我在這裏先謝過兩位仁兄了!”
說完,賈珠便是一揖,卜固修和李忻連忙扶住他。
卜固修笑道:“珠大爺這樣一說,我們倆便也放心了。”李忻也連連點頭。
賈珠這才重新露出個笑來,言辭懇切道:“那麽,族學的事就全權拜托二位了。”卜李二人皆鄭重應了。
離開廚房,幾人又往這附近的學生食堂走去。隻見這裏頭用的是長條桌,配著長凳,也是收拾的幹淨整潔。
不提賈珠,兩位新夫子都覺得這族學環境是真的不錯。
李秀才心下不由暗道:“賈賢弟這果然是大戶人家,眼下這族學規模不算小了。別說,在這裏頭讀書,著實不算受苦。”
繞了一圈,走過一片賈珠規劃好讓族中子弟習武的空地,幾人又走到了執事堂。
這執事堂的牌匾也是剛剛掛上沒多久,進去一看,卻隻是一間不大的屋子。
裏麵不過兩張桌子,兩把椅子,角落的花架上擺著一盆月季。除此之外,竟是雪洞一般,空無一物。
卜固修早就看過了族學章程,見這執事堂如此簡陋,不由歎道:“委屈大爺了,這地方實在是有些簡陋。”
賈珠倒是擺了擺手:“這無妨,我常在翰林院裏,這裏來的並不多。隻不過是需要個辦公的地方罷了。”
出了執事堂,幾人把族學各處算是挨個走了一遍,心下都很是滿意。
一路上,賈瑞倒也給大夥介紹了一番族學之前的情況。賈珠問道:“過去的便也罷了。族學現下入學的有多少個?”
賈瑞笑道:“如今倒也沒有幾個,像西府的璉弟、東府的蓉侄這是新近聽說要來上學的。
除此之外,就是賈?、賈珩、賈珖、賈琛、賈瓊、賈璘、賈瓔、賈璜、賈薔、賈芸、賈菖、賈菱、賈芹他們幾個。
姻親故舊那邊,原先西府大太太的娘家侄兒也曾在這邊附學,後來也不曾再來了。
如今算來,加上我,不過十六個罷了。”
聽了賈瑞的話,賈珠點頭:“如今咱們規模不大,這倒也不少了。”
又尋思著弟弟寶玉如今也要五歲了,聽說多是妹妹元春在親自啟蒙。
如今自家妹妹也要十二了,一想到她的事兒,也讓人頭疼。怎樣才能讓家裏人明白,送元春進宮去沒用呢?
可如今自己還是勢單力薄,這三年裏還是得想想辦法,在家裏提升說話的份量才好!
把這個念頭先放到一邊,他尋思著寶玉的事情要怎麽辦。現在寶玉還是有些小,學裏這些族人,最小的都九歲了。
把他小小年紀放進來,賈母和老娘定然不同意。看樣子得等他再大一點,才能進來讀書了。
一時又想起自家老爹還給自己生了個叫賈環的庶出弟弟,如今也不過兩歲。另有個庶出妹妹叫探春的,今年也才四歲。
倒是聽說璉二他爹今年也給他添了個庶出弟弟,名叫賈琮。
這麽一想,等這些毛頭小子長大了,族學的人會越來越多的!想到這些,一時心裏又充滿幹勁。
賈珠又對賈瑞道:“既然如今學裏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瑞兄弟就安心讀書,庶務也不用費神了。
我如今既然接手的這差使,自然會放在心上。”賈瑞聽罷笑著應了。
一行人出了族學,賈珠便和賈瑞告辭,帶著卜固修和李忻迴了榮國府。
在自己院子裏叫大廚房送了飯,三人飽餐一頓,賈珠這才把那族學的章程遞給李忻讓他過目,自己則一邊吃茶,一邊與那卜固修聊天。
待李忻看完,賈珠笑問:“李兄覺得如何?”李忻便實話實說:“這已是十分完備了,愚兄也沒什麽意見。”
聽他這麽一說,賈珠便道:“既然這樣,那我便跟兩位老兄說一說咱們族學上課的事情。
我原本想著再招幾個夫子來通講四書五經,但一時半會竟找不到可靠的人。說不得這四書五經的課業,也得拜托兩位仁兄了。
且因著除了這四書五經,蒙學的書籍足有十一二本,著實數量不少,我尋思著給兩位老兄分上一分,這樣你們也不至於太累。
於是賈珠又把之前在李家跟李忻說的那一套“誰教哪些課程、另外一個教哪些課程”的事兒,跟卜固修也說了一通,又問他有沒有什麽意見。
卜固修聽了連連點頭,笑道:“在下沒有什麽意見。這安排便是極好的了。”
於是,便定下了先教啟蒙書籍,等各自教完,再通講四書五經。
至於這啟蒙書籍先教哪本,這便由卜固修和李忻各自去定,賈珠並不想插手。
如此一來,也算是安排的妥妥當當。賈珠心下滿意,卻又認真叮囑兩人:“你們也知道我家裏子弟多,來族學上學的嫡支子弟有,但更多的卻是旁支子弟。
不管他們是富是貧、是嫡是庶,我希望兩位仁兄該怎樣就怎樣,犯錯了該教育就教育,該懲罰就懲罰,實在不必擔心我家裏的事。
一定要秉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之心,不能有失偏頗。隻要進了這族學,在孔聖人眼皮子底下,都該是有教無類!
其實之前,因為管這族學的堂祖父年紀大了,顧不過來又不肯嚴格管教,這些皮猴個個頑皮的緊,把那真正想學習的學生都攪得不得安生。時間長了,風氣慢慢就壞了。
現如今,兩位實不必顧忌我們府裏的事,有我在背後為兩位兜著。除我之外,家父任山長,他也必是支持兩位的。
若有那實在不服管教的,也不必擔憂。我既然任了大執事,必會一管到底。除我之外,我的兩位武師傅是戰場上下來的,也會到咱們執事堂去。
有些事情你們不好管教,讓執事堂來管便是了。至於怎麽懲罰,我們執事堂自有一套辦法。
所以說,你們不要擔心,隻管放心大膽去做,我必是全力支持的。隻盼著咱們能把這族學辦好,我在這裏先謝過兩位仁兄了!”
說完,賈珠便是一揖,卜固修和李忻連忙扶住他。
卜固修笑道:“珠大爺這樣一說,我們倆便也放心了。”李忻也連連點頭。
賈珠這才重新露出個笑來,言辭懇切道:“那麽,族學的事就全權拜托二位了。”卜李二人皆鄭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