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章惇去到,那知縣若是官場老油子,甚至還可以推說不是所轄縣界之類的,要堪定案發時的地點,也許可以推到芮城縣那邊去,總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自己轄區出這等事,哪有什麽好的?
不提知縣被異族收買這壞的可能,隻要是收了相關人等的錢,那到時按著官場習慣,來個宴請唱酬之類,士大夫圈子裏,約定俗成的規矩是這麽辦嘛。所以別說永樂的衙門弄出什麽亂子吧,隻要這麽推托拖延幾日,劉瑜這邊就難受了,這二百多號人,寒冬臘月要管飯啊!再說劉瑜等人不就被拖死在這裏麽?
故之他派了李宏去,為了防止知縣耍文官架子,直接讓李宏執他的名帖去。
一介知縣,再厲害的資格,也不可能有直秘閣的館職吧?
再告訴知縣,這事已上奏的了,直達天聽。
這邊要出了什麽亂子,那到時劉瑜肯定把黑鍋給知縣背。
果然不出其料,前後不過一個時辰,李宏等人就迴來了,後頭還有十幾個騎著騾驢的差役捕快之流跟著,都頭見著劉瑜,連忙就抱拳行禮:“小人見過直閣相公,我家老爺略染風寒,騎不得馬,騾車就在後麵,馬上就到!”
知縣不病也得病,境內出了這麽一樁事,他敢不病?病了還有托辭,說是病中精力不濟,才出的這等亂子。雖說上頭板子到時難免一樣打下來,總有個台階下嘛。
而就算是報病,知縣也不敢在永樂縣衙坐著。
他怕劉瑜甩鍋啊!
誰樂意背黑鍋?所以讓轎夫抬著,快趕慢趕也往這邊來。
過了大約半刻鍾左右,知縣的騾車也從北岸過來,下得來見了劉瑜,卻是報了手本,倒是治平四年的進士,也就是英宗朝的進士。而且跟同年進士歐陽棐也有詩詞唱酬,歐陽棐是誰?歐陽修的兒子嘛。
歐陽修在京師是有關照過劉瑜的,所以扯出歐陽棐的關係,劉瑜倒也就不好一路板著死人臉給知縣看。而且這知縣極為上道,述了手本之後,便對劉瑜說道:“此間多為奸細滲入,卑職雖有所察,終究才力所限啊!此番得恩府居中指揮,運籌帷幄,終將此等無君無父的賊子一網打盡,還得這左近百裏,朗朗青天啊!”
不單是對劉瑜口稱恩府,而且自己拚命往上貼。
章惇這種進士考個第五名,直接能把錄取通知擲在地上的人物,看著縣令這作派,那是完全沒眼看,冷哼了一聲,拂袖走開了。
好歹這知縣也是正牌進士出身,犯得著衝劉瑜這特奏名出身,這麽奴顏婢膝嗎?
對於他來說,那真的聽著想吐!
知縣卻不介意,又向劉瑜稟道:“恩府親曆矢石衝鋒在前,連發十二箭,無一虛發,教敵膽寒,雖有上千賊人,盡皆匍匐棄械,我永樂父老,無不山唿天子聖明,教恩府親臨,解民倒懸哉!下官愚鈍,隻是身受君恩,又見恩府英姿雄發,故之跟隨恩府前後,做些邊角之事,不敢言功、不敢言功,便是再怎麽往大裏說,至多也就僅有一絲苦勞罷了。”
這人是個極會做官的,若是歐陽修還在中樞,說不準這位還真能攀附上去。
反正這事蓋不下了,二百人,他能吹到上千。
至於說這裏隻有兩百人?不怕,可以報墜入黃河,也可以報跌落山澗。
隻要劉瑜肯點頭,這知縣就能把功勞坐實了。
當然他上奏的折子肯定和他現時說的一樣,主要就是給劉瑜表功。沒有關係,隻是把劉瑜這功勳坐實,他這永樂知縣,至少年終考評肯定少不了好處的。
劉瑜聽著,伸手挽著他手臂,笑道:“明府過謙了,這樣,便按明府章程辦吧。”
這倒不是花花轎子人抬人,而是劉瑜急著脫身,把這二百多人交接著知縣,他才好西行啊。別看這廝過來就口稱恩府,看著似乎比縣裏的捕快都頭還沒節操。要真是劉瑜全程擺死人臉給他看,一定要彈劾他不察細作滲入,那知縣絕對隨時翻臉的。
那樣雙方翻臉撕擼起來,搞不好,劉瑜過完年還得在這永樂縣,跟這知縣打筆墨官司。
所以劉瑜選擇了捎這知縣一把,這件事就算就此消停。
還沒到中午,就跟永樂縣這邊交割完畢,劉瑜一行百來人,再次踏上了西行之路。
從野渡的南岸啟程,向西邊出發過了南北走向、結了冰的那條河,在北寨左近宿營。
第二天出發,劉瑜就衝著李宏下了這樣的命令:“不要停,隻要沒有下雪,就趕路。”。當然,每天四個時辰的宿營,是必不可少的,總要解決晚飯和睡覺的問題。但基本就是天將黑才停下來,天蒙蒙亮就出發。
當天晚上是在華山腳下宿營的,看著劉瑜陰沉的麵色,本來想吵著去華山玩的仙兒,都明智地閉上了嘴。
從華山腳下去到俗稱“三聖故裏”的渭南地帶,大約百裏路程,翻山涉水,居然兩天就趕到了。這是大宋熙寧年間,可沒有高速。一到冬天,官道不時還遇著路被雪堵了,著實行不得,隻好繞路,說是百裏,包括繞路的算上去,恐怕也得一百二十裏有多了。
一天能越野四十裏路,算是很快的行程了。
大多數的路程,劉瑜都是要求牽著馬走,以防中途有什麽事,要借馬力衝刺。
三聖故裏,就是指唐代大將張仁願、唐代詩人白居易,還有大宋一代名相寇準。
仙兒背地裏不知道把“羊肉餬餑、華亭豬頭壓五花肉”念叨了多少迴,這次壓根就不敢開口,更別提跟在芮城縣那樣撒嬌打滾了。因為劉瑜的命令,這支隊伍行動之間,隱約是行伍的作派,夾雜其中,也難免被這肅殺氣息感染。
如此又行了三日,終於去到灞橋。
灞橋自古便是送別之地,連章惇也對劉瑜說道:“子瑾,連接趕了這麽多日的路,不若一遊長安城如何?憩上半日,再行出發。”
仙兒是雙眼盡是小星星,什麽名勝古跡,折柳送別她是一概不管的,但古都長安,少不得無數小吃,她自然是希望劉瑜能應下來,這樣她這饞嘴貓兒,便能得償所願。
可惜劉瑜很堅決:“子厚,尚有七百裏路,我等已行得太慢了,一日不過三四十裏,若這樣下去,年前不定能趕到秦州治所成紀縣!”
於是無論章惇憑吊古跡的心思,還是仙兒品嚐美食的念頭,一概都破碎了。
不過路過長安,劉瑜還是讓吳十五去買了幾個熟羊,分給隊伍裏的人,也算補充點營養。
然後四日就走了大約二百五十裏,去到歧山左近的五丈原;
翌日中午在陳倉打尖,章惇已經瘦得有點脫形了,隻不過他確實生得俊俏,這麽一瘦下去,看著倒是大袖飄飄,頗有幾分道韻。劉瑜卻便調笑他:“仙風道骨啊,子厚何日飛升!”
“不到五日,已被子瑾驅行三百裏,但求飛升,免受行路之苦啊!”章惇一臉的無奈。
這麽瘦得脫形,不單是趕路,還有吃也吃不好。
中午基本就是邊走邊吃,路過某處,買些幹糧打尖時,趕緊啃幾口吃食,灌點水;晚上停下天都要黑了,想去弄點獵物什麽的,也不太可能,隻能就著幹糧,燒點熱水,將就著啃吧;早上起來,洗漱之後,匆匆吃點發硬的饅頭,就啟程了。
這麽下來十天左右,便是皇城司那些長大的漢子,也是一個個臉上咬肌畢現,別說章惇怎麽也是文人出身,的確有點扛不消了。
“還有三百裏,五日之後,便能憩息。”劉瑜走在那些皇城司親事官之中,輕聲細語給他們鼓著勁,一圈轉迴來,卻就被章惇鄙視了。
“你騙鬼去吧,到了秦州,有得憩息?哼哼!”
劉瑜望向西邊,卻就笑了起來:“他們跟不上了。”
“誰跟不上了?”章惇有些摸不著頭腦。
“中條山、解州、芮縣、永樂縣。”劉瑜輕輕地說出一個個地名。
章惇的眼睛就亮了起來,禁不住一拍大腿:“對,他們跟不上了!”
不提知縣被異族收買這壞的可能,隻要是收了相關人等的錢,那到時按著官場習慣,來個宴請唱酬之類,士大夫圈子裏,約定俗成的規矩是這麽辦嘛。所以別說永樂的衙門弄出什麽亂子吧,隻要這麽推托拖延幾日,劉瑜這邊就難受了,這二百多號人,寒冬臘月要管飯啊!再說劉瑜等人不就被拖死在這裏麽?
故之他派了李宏去,為了防止知縣耍文官架子,直接讓李宏執他的名帖去。
一介知縣,再厲害的資格,也不可能有直秘閣的館職吧?
再告訴知縣,這事已上奏的了,直達天聽。
這邊要出了什麽亂子,那到時劉瑜肯定把黑鍋給知縣背。
果然不出其料,前後不過一個時辰,李宏等人就迴來了,後頭還有十幾個騎著騾驢的差役捕快之流跟著,都頭見著劉瑜,連忙就抱拳行禮:“小人見過直閣相公,我家老爺略染風寒,騎不得馬,騾車就在後麵,馬上就到!”
知縣不病也得病,境內出了這麽一樁事,他敢不病?病了還有托辭,說是病中精力不濟,才出的這等亂子。雖說上頭板子到時難免一樣打下來,總有個台階下嘛。
而就算是報病,知縣也不敢在永樂縣衙坐著。
他怕劉瑜甩鍋啊!
誰樂意背黑鍋?所以讓轎夫抬著,快趕慢趕也往這邊來。
過了大約半刻鍾左右,知縣的騾車也從北岸過來,下得來見了劉瑜,卻是報了手本,倒是治平四年的進士,也就是英宗朝的進士。而且跟同年進士歐陽棐也有詩詞唱酬,歐陽棐是誰?歐陽修的兒子嘛。
歐陽修在京師是有關照過劉瑜的,所以扯出歐陽棐的關係,劉瑜倒也就不好一路板著死人臉給知縣看。而且這知縣極為上道,述了手本之後,便對劉瑜說道:“此間多為奸細滲入,卑職雖有所察,終究才力所限啊!此番得恩府居中指揮,運籌帷幄,終將此等無君無父的賊子一網打盡,還得這左近百裏,朗朗青天啊!”
不單是對劉瑜口稱恩府,而且自己拚命往上貼。
章惇這種進士考個第五名,直接能把錄取通知擲在地上的人物,看著縣令這作派,那是完全沒眼看,冷哼了一聲,拂袖走開了。
好歹這知縣也是正牌進士出身,犯得著衝劉瑜這特奏名出身,這麽奴顏婢膝嗎?
對於他來說,那真的聽著想吐!
知縣卻不介意,又向劉瑜稟道:“恩府親曆矢石衝鋒在前,連發十二箭,無一虛發,教敵膽寒,雖有上千賊人,盡皆匍匐棄械,我永樂父老,無不山唿天子聖明,教恩府親臨,解民倒懸哉!下官愚鈍,隻是身受君恩,又見恩府英姿雄發,故之跟隨恩府前後,做些邊角之事,不敢言功、不敢言功,便是再怎麽往大裏說,至多也就僅有一絲苦勞罷了。”
這人是個極會做官的,若是歐陽修還在中樞,說不準這位還真能攀附上去。
反正這事蓋不下了,二百人,他能吹到上千。
至於說這裏隻有兩百人?不怕,可以報墜入黃河,也可以報跌落山澗。
隻要劉瑜肯點頭,這知縣就能把功勞坐實了。
當然他上奏的折子肯定和他現時說的一樣,主要就是給劉瑜表功。沒有關係,隻是把劉瑜這功勳坐實,他這永樂知縣,至少年終考評肯定少不了好處的。
劉瑜聽著,伸手挽著他手臂,笑道:“明府過謙了,這樣,便按明府章程辦吧。”
這倒不是花花轎子人抬人,而是劉瑜急著脫身,把這二百多人交接著知縣,他才好西行啊。別看這廝過來就口稱恩府,看著似乎比縣裏的捕快都頭還沒節操。要真是劉瑜全程擺死人臉給他看,一定要彈劾他不察細作滲入,那知縣絕對隨時翻臉的。
那樣雙方翻臉撕擼起來,搞不好,劉瑜過完年還得在這永樂縣,跟這知縣打筆墨官司。
所以劉瑜選擇了捎這知縣一把,這件事就算就此消停。
還沒到中午,就跟永樂縣這邊交割完畢,劉瑜一行百來人,再次踏上了西行之路。
從野渡的南岸啟程,向西邊出發過了南北走向、結了冰的那條河,在北寨左近宿營。
第二天出發,劉瑜就衝著李宏下了這樣的命令:“不要停,隻要沒有下雪,就趕路。”。當然,每天四個時辰的宿營,是必不可少的,總要解決晚飯和睡覺的問題。但基本就是天將黑才停下來,天蒙蒙亮就出發。
當天晚上是在華山腳下宿營的,看著劉瑜陰沉的麵色,本來想吵著去華山玩的仙兒,都明智地閉上了嘴。
從華山腳下去到俗稱“三聖故裏”的渭南地帶,大約百裏路程,翻山涉水,居然兩天就趕到了。這是大宋熙寧年間,可沒有高速。一到冬天,官道不時還遇著路被雪堵了,著實行不得,隻好繞路,說是百裏,包括繞路的算上去,恐怕也得一百二十裏有多了。
一天能越野四十裏路,算是很快的行程了。
大多數的路程,劉瑜都是要求牽著馬走,以防中途有什麽事,要借馬力衝刺。
三聖故裏,就是指唐代大將張仁願、唐代詩人白居易,還有大宋一代名相寇準。
仙兒背地裏不知道把“羊肉餬餑、華亭豬頭壓五花肉”念叨了多少迴,這次壓根就不敢開口,更別提跟在芮城縣那樣撒嬌打滾了。因為劉瑜的命令,這支隊伍行動之間,隱約是行伍的作派,夾雜其中,也難免被這肅殺氣息感染。
如此又行了三日,終於去到灞橋。
灞橋自古便是送別之地,連章惇也對劉瑜說道:“子瑾,連接趕了這麽多日的路,不若一遊長安城如何?憩上半日,再行出發。”
仙兒是雙眼盡是小星星,什麽名勝古跡,折柳送別她是一概不管的,但古都長安,少不得無數小吃,她自然是希望劉瑜能應下來,這樣她這饞嘴貓兒,便能得償所願。
可惜劉瑜很堅決:“子厚,尚有七百裏路,我等已行得太慢了,一日不過三四十裏,若這樣下去,年前不定能趕到秦州治所成紀縣!”
於是無論章惇憑吊古跡的心思,還是仙兒品嚐美食的念頭,一概都破碎了。
不過路過長安,劉瑜還是讓吳十五去買了幾個熟羊,分給隊伍裏的人,也算補充點營養。
然後四日就走了大約二百五十裏,去到歧山左近的五丈原;
翌日中午在陳倉打尖,章惇已經瘦得有點脫形了,隻不過他確實生得俊俏,這麽一瘦下去,看著倒是大袖飄飄,頗有幾分道韻。劉瑜卻便調笑他:“仙風道骨啊,子厚何日飛升!”
“不到五日,已被子瑾驅行三百裏,但求飛升,免受行路之苦啊!”章惇一臉的無奈。
這麽瘦得脫形,不單是趕路,還有吃也吃不好。
中午基本就是邊走邊吃,路過某處,買些幹糧打尖時,趕緊啃幾口吃食,灌點水;晚上停下天都要黑了,想去弄點獵物什麽的,也不太可能,隻能就著幹糧,燒點熱水,將就著啃吧;早上起來,洗漱之後,匆匆吃點發硬的饅頭,就啟程了。
這麽下來十天左右,便是皇城司那些長大的漢子,也是一個個臉上咬肌畢現,別說章惇怎麽也是文人出身,的確有點扛不消了。
“還有三百裏,五日之後,便能憩息。”劉瑜走在那些皇城司親事官之中,輕聲細語給他們鼓著勁,一圈轉迴來,卻就被章惇鄙視了。
“你騙鬼去吧,到了秦州,有得憩息?哼哼!”
劉瑜望向西邊,卻就笑了起來:“他們跟不上了。”
“誰跟不上了?”章惇有些摸不著頭腦。
“中條山、解州、芮縣、永樂縣。”劉瑜輕輕地說出一個個地名。
章惇的眼睛就亮了起來,禁不住一拍大腿:“對,他們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