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牢裏,比起平時,格外的喧囂。

    因為那十七個大俠的家小,一並全塞了入內來。

    他們本就是升鬥小民,可不象那些刺客、細作一樣,毫不喊冤的。

    所以一見有雜役提了燈籠,引著劉瑜下來,便紛紛喊開冤枉來。

    當然,看管的牢獄的入內院子、親事官,一頓棍棒、鞭子下去,便把這許多的冤枉,打得不知所蹤。

    “你們或許是冤枉的。”劉瑜止住那些親事官,示意不要動手。

    他走到裏麵,對關押的人犯說道:“但在邊關手刃胡虜數十人,大小戰陣十數次,為國家被創無數的悍卒,沒有死在邊關;在京師看著鐵鷂子殺人,這好漢不顧傷殘,硬扛鐵鷂子,生生把兩個要在東京殺人犯案的鐵鷂子搞死。”

    “這是不是好漢?”劉瑜厲聲問道。

    牢房裏的那人犯不知所措,稀稀落落有幾人迴了道:“自然是好漢子。”

    劉瑜行到關押鐵鷂子的牢房門前,大聲喊問:“雖是敵國,但都是披甲之士,我問你們,這樣的人物,稱不稱得上英雄好漢?”

    一直咬緊牙關不肯開口的鐵鷂子,瞪著劉瑜良久,緩緩點頭道:“入娘賊!這是個人物。”

    劉瑜迴身指著那些剛拘押入來的人犯:“這等好漢,被你們的親人害死了!”

    “有預謀的害死,十七人,帶著刀槍、弓箭,突然偷襲,把這等英雄人物殘忍殺害!”

    “他們為什麽是這麽做?”

    “他們和這位好漢,近日無怨,遠日無仇。”

    “我不知道為什麽,唯一可以找到的理由,就是他們要為鐵鷂子複仇,這也許不是正確的理由,但是我現在唯一能找到的理由。他們的是漢奸,你們身為他們的親人,被押進這裏,冤不冤?下官以為,一點也不冤。”

    “除非,你們能找到一個理由,證明你們的親人,不是漢奸。”

    “明天晚上過了子時,要是你們還找不出一個脫罪的理由,不好意思,為了整個京師的百姓,你們到九泉之下,去找你們的親人討債吧。下官幫不了你們。”

    一下子牢獄裏靜了下來,這時有親事官跑下來,低聲向劉瑜稟報了幾句,劉瑜點了點頭,對那些人犯說道:“記住,明晚子時之後,不論繈褓還是白發,都是漢奸,皆誅之。”

    說罷他便離開大牢,那燈籠的光,漸遠去,漸漸地,牢獄裏的哭聲便大了起來,唿天搶地,中間夾雜著,鐵鷂子的冷笑聲,分外的刺耳。

    “少爺,算了吧,這些人裏,有嬰孩,有老人,禍不及家人啊!”

    吳十五出了大牢,卻忍不住低聲向劉瑜請求。

    麵對敵虜這漢子沒怯意,可麵對著這十七戶,他終歸難以心如鐵石。

    劉瑜搖頭道:“十五叔,這事到了此時,按著我的章程來辦吧,你就不要插手了。”

    “我不妨與十五叔交一句心裏話,我也不想殺這些人。不是不忍,是殺之無益。”

    然後劉瑜就沒有再說下去了,因為親事官來報,就是因為有客來訪。

    來的是一位中年人,按著皇城司的親事官匯報,是個五品官,光祿寺卿。

    不過沒有差遣。

    也就是說,沒有實職,但有個官身。

    這位中年人很客氣,開口帶笑,不慍不火,雖然他相貌算不上英俊,但氣度不凡,讓人一見,就感覺很親切:“劉世兄,在下方儀,字鴻漸,久仰世兄大名,無緣識荊啊!今日冒昧來訪,終能得遇當麵,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

    劉瑜迎了上去,也是滿麵笑意:“大司膳,您是要折殺下官麽?哪裏當得起大司膳這話!有愧、有愧!”

    “世兄年少有為,當得起的!”

    如此的套話,大家你來我往,足足說了半刻鍾,方才把臂而行,入了公事房。

    在公事房裏,分了賓主落從,方儀卻就沒有再客套下去。

    方才在外麵,那叫該說的場麵話;

    進來了,長隨、侍從都打發走了,要還說場麵話,那卻就是居高臨下的腔調了。

    所以他等著劉瑜衝了一巡茶,用了半杯,就開口道:“世兄,先前的確是方家禦下不嚴,給世兄添麻煩了,今日我來,卻是來向世兄請罪的!”

    劉瑜聽著微微一笑道:“哪裏?劉某年少無知,衝撞了貴府,說來,是劉某的錯。”

    他這話說出來,方儀臉上就有了苦笑的神色。

    這不叫好說話,這是劉瑜不肯就這麽放手。

    但他也隻能接口:“世兄果然君子,不與女流之輩計論,儀不如也!”

    “今日前來,除向世兄請罪之外,還有一事請世兄援手。”

    劉瑜點頭道:“客氣,大司膳隻管吩咐,義之所至,下官所願。”

    說到這裏,方儀的臉色,就不是苦笑了,而是跟吃了半隻蒼蠅一樣。

    什麽叫義之所至?

    他來找劉瑜,當然不是方家怕了劉瑜。

    而是劉瑜聖眷正濃,沒必要去結死仇,不如大家坐下來談,敞開了,把過節和解。

    當然,那些堵住方家門口的攤販,也是一個大問題。

    世家豪門,那麽大一家子,多少人出入?

    但劉瑜開口,就是義之所至。

    這就不對了。

    這是在堵方儀的嘴,不可與民爭利啊!

    大宋很富,大臣們基本上都很有錢、福利也不錯。

    就算不貪的、混得不好的官員,被貶、退休,清廉到杜衍那樣汗青留名的,退休之後,他四個兒子三個女婿全都當官的,但杜相爺據說自己清貧買不起房。於是退休之後,長期住在國家的招待所裏。

    至於那些貪的,兼並土地之類,那更不用提了。

    但大臣們口頭禪都是不可與民爭利的,司馬光後來噴王安石,也是用這條。

    所以接下去,方儀沒法說了。

    他隻要一說,劉瑜當場就能噴他:“君子安可與小民爭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秘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荊洚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荊洚曉並收藏秘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