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戰爭曆史中,步兵和騎兵之間的較量從來沒有停止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騎兵都以絕對的優勢成為戰爭中的霸主,但是並非完全沒有克製的方法,即便是在古代,步兵也都開發出重甲長槍弓弩互相配合,從而讓騎兵而不能正麵相抗。


    當然,這種法子並非是百分百有用,畢竟騎兵在對付這種結陣的步兵通常會采取圍困和騷擾,通過反複恐嚇性衝擊的方式來對付步兵,從而大量消耗步兵的體力,因此戰場上的步騎對抗,騎兵往往占據主動權。


    但是,當時間來到近代以後,火器的迅速發展也使得戰爭形式出現了極大的變化,特別是軍事改革走在前麵的歐洲,傳統騎兵漸漸日薄西山,在密集的長矛火槍混合步兵方陣麵前難以發揮出實際的作用。


    根據趙源的了解,相比起東方騎兵依然處於渾渾噩噩中,西方騎兵早已經進入改革階段,他們發現在當下的戰場環境下,最早出現在15世紀後期的歐洲胸甲騎兵成為了絕佳的選擇,他們佩戴全罩頭盔以保護整個頭部,穿著重型鎧甲保護整個頸部和上半身、腿部和膝蓋的前側,且使用輕便火槍和馬刀作為武器。


    從某種層麵上,這個階段的歐洲人認為騎兵想要在戰場上發揮更大和更合適的作用,就需要迴歸到古典衝鋒中去——但是也僅僅隻是在某些方麵迴歸了騎士時代的傳統,倘若想要在戰場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還需要以嚴格的紀律和大強度的訓練來提升騎兵的總體素質,從而在戰場層麵上超越先輩。


    曆史上,英國克倫威爾所訓練的‘鐵騎軍’便是這種新式騎兵的典範,他們身穿胸甲,手持利劍,在嚴明紀律的約束下整齊劃一的行動,尤其是在進行衝鋒的時候,時刻保持著整齊的陣型,馬挨著馬,肩並著肩,移動時就就像一堵快速移動的“鐵牆”,在戰場上時刻發揮出集體的力量,避免各自為戰,從而整體戰鬥力要遠遠強於舊式騎兵。


    在趙源的計劃裏,未來複漢軍的騎兵便需要按照這種方式進行訓練,組建出屬於自己的騎兵團,確保至高無上的紀律性,不再過分關注個人的騎術——對於漢人而言,無論再怎麽訓練個人騎術,也難以跟那些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騎兵比較,采用這種方式能夠最大程度揚長避短。


    當然,眼下組建複漢軍馬隊的時候還是後話,應對當前八旗騎兵的衝鋒才是重點。


    上千名八旗馬隊在慶春的一聲令下,發起了一次義無反顧的決死衝鋒——若是他們能打開一條缺口,那麽後續的外火器營就能跟上乘勝追擊,擴大戰果,反之那麽整支滿蒙八旗馬隊將會出現全軍覆沒的風險。


    麵對如同浪潮一般撲來的清軍騎兵,複漢軍軍政中的炮兵也在積極地做好準備,他們在炮膛內換上了霰彈,隨即便朝著騎兵的方向發射而出。


    “轟隆隆——”


    數顆霰彈接二連三炸響,從中激射出無數細小的鉛彈,如同暴雨一般瞬息而至,一下子就將衝在最前方的騎兵掃倒了數十騎,打得人仰馬翻,慘叫連連。


    慶春臉色沒有絲毫變化,他知道必須趁著複漢軍炮兵攻擊的間歇迅速拉近距離,否則等到對方新一輪炮擊抵達,搞不好前麵的騎兵會直接潰掉。


    “四百步.......”


    “三百步.......”


    慶春漸漸提高馬速,通過目測的方式估算著馬隊與複漢軍之間的距離,隨時準備發起衝鋒的信號。


    “準備——”


    “開火——”


    擺在陣前的各個複漢軍輕步兵連士卒們紛紛扣動了扳機,他們手中的米尼槍在這一刻將射程地優點發揮到極致,在足足四百碼的距離內,密集的彈雨撲向了疾馳而來的騎兵,當場便打死了數十名騎兵。


    在這一刻,霰彈加上米尼燧發槍所構成的交叉火力,構建出了一道死亡防線,越來越多的八旗騎兵被當場打死,衝在最前麵的八旗騎兵幾乎沿著火線堆成了一座小坡,連後麵的騎兵衝上來也被前麵堆積的屍體扳倒,導致隊形顯得越發散亂。


    濃密的硝煙在戰場上彌漫開來,戰馬中槍摔倒時發出的哀鳴聲與槍炮聲交織在一起,慶春望著這些倒下的屍體,隻覺得心中都在滴血,這些可都是寶貴的八旗子弟,死一個就真的少一個.......


    然而,為了勝利,他隻能繼續鼓足勇氣,帶著剩餘的騎兵們努力接近對麵的複漢軍。


    “兩百步.......”


    “一百步.......”


    對麵複漢軍的身影已經變得清晰可見,慶春努力地驅動著戰馬,希望榨幹麾下老夥伴最後的體力,將自己送入敵軍的陣型中去——至於衝進去以後會怎麽樣,他沒有去想,也不願意去想。


    “砰砰砰——”


    普通複漢軍士兵也端起了燧發槍,加入到齊射當中來,一輪排槍響起,緊接著又是一輪,密集的彈雨如同刮骨鋼刀一般,剔除著清軍八旗陣型中最後的骨肉。


    慶春已經不再去思考傷亡的問題,他努力掙紮著,希望為後麵的軍隊打開一條缺口,然而就在他努力衝殺之際,頓時感覺到一陣疼痛,他下意識低下頭去,隻見鮮血頓時染紅了胸前的棉甲,身上的力氣也漸漸抽離而去.......


    望著近在咫尺的複漢軍空心方陣,慶春也不知是遺憾還是欣慰,他的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或許有了他的犧牲,剩下的兄弟們能衝得更加順利。


    硝煙彌漫處,寥寥百餘八旗騎兵踩踏著同僚的屍體,衝進了複漢軍的步兵方陣中,然而過少的數量使得他們如同撞擊到海岸邊巨石的浪花,瞬間粉身碎骨,消失在土地上.......


    .......


    站在遠處觀戰的一眾朝廷大員盡數沉默不語,慶春所率領的一千馬甲不可謂不勇猛壯烈,幾乎全員犧牲都沒有後退,與文慶麾下的綠營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驗證了一點,那就是八旗始終都是大清的支柱,而這些漢人壓根就不可信。


    當然,一千馬甲用一種堪稱壯烈的方式犧牲,卻沒有換來對應的戰果,不要說斬將奪旗,就連動搖複漢軍中軍都沒有實現,這一刻也讓奕山徹底灰心喪氣,他已經開始思考撤出戰鬥的問題了。


    “不能在這麽打了。”


    廣州將軍穆特恩搖了搖頭,道:“趙逆的火器太過於厲害,竟然在三百步的距離都能開槍,還有這麽多大炮助陣,咱們的人又太少,壓根就禁不起幾輪齊射.......”


    奕山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看向了外火器營進攻的方向,此時最後的希望就在烏蘭泰身上,倘若烏蘭泰也無法取得戰果,那麽失敗也就成為了注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奕山有些後悔把外火器營放上去了,若是外火器營損失慘重,那麽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損失了大量的綠營兵,還導致絕對的核心八旗也出現了不可彌補的損失。若是能勝利也就罷了,可是眼下趙逆才損失了多少人?


    一千估計都沒有。


    站在一旁的曾國藩歎了一口氣,他已經覺察到此戰將不可持續,除了戰場上慘重的兵力損失以外,更嚴重的點還是在於滿漢之間的間隙——大量綠營軍官被滿人替代,導致基層綠營兵根本毫無戰意,遭遇複漢軍的進攻時動不動就出現了大片的投降,所謂的四萬大軍還是五萬大軍都不重要,真正有士氣的恐怕不會超過一萬人。


    奕山歎了一口氣,道:“若是火器營也打不贏,咱們就真的隻能撤了。”


    “大人,還是提前召迴外火器營吧,一旦等他們被合圍,到時候再想救出來恐怕難如登天。”


    曾國藩再也忍耐不住,主動建言道:“咱們現在撤,還能借助剩餘兵力退守韶州、南雄一線,為後麵大軍爭取時間。


    麵對曾國藩的爭取,奕山頓時陷入了猶豫,遲疑道:“可是不戰而退,再將綠營丟在這裏,隻怕沒人能承擔這個責任。”


    一旁的穆特恩搖了搖頭,道:“大人可不要忘記,光是廣東一省的漢人就有兩千五百萬,至少是咱們旗人的十幾倍,咱們跟他們拚消耗,隻怕漢人死個百八十萬沒問題,咱們自己可就真要絕種了!”


    奕山如夢初醒,他忽然間明白了過來,皇帝在乎的絕非隻有勝利,還有根本,倘若他把這七千八旗扔在這裏,隻怕京城家家戶戶都要縞素,到時候他還怎麽迴京城?


    “可眼下就怕撤不下來。”


    奕山多少有些為難,他也知道一點,那就是在戰場上撤退往往是一件極為要緊的事情,絕不是什麽時候想撤就能撤,一旦不注意,撤退很快就會演變成為潰敗,到了那個時候,一切也都晚了。


    而此時,外火器營已經在烏蘭泰的率領下,同複漢軍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也成為了清軍陣線中的一枝獨秀,與其他已經潰敗或者正在發生潰敗的綠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想到這裏,奕山心中卻產生出了一種惶恐,仿佛現在比起當年鴉片戰爭時更加無力,這要是迴到了朝廷,該怎麽交差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清184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煙雨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煙雨秀並收藏逆清184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