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他媽的,就算不迴部隊,連借電話向團裏匯報一下都能忘了?!”


    在旅部挨訓的是羅貝爾,但正在抽馬合煙休息的卡圖科夫卻也覺得有些慚愧。他把一個飛行員留下當後勤官用也就罷了,怎麽也能忘了跟紅空軍匯報……


    “旅裏戰事急嘛……”


    “‘旅裏’?!”李爾斯維克少校簡直要氣笑了,“是啊,我這裏不急,我的團損失過半,現在我一個團長都能顯得去前線找你這個中隊長了,咱們團的事務確實不著急!”


    羅貝爾這才意識到,李爾斯維克的火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由自己引起來的。從團長的話語中,羅貝爾也能猜度到,427團的犧牲確實很大。


    “我們傷亡多大……”羅貝爾弱弱地問道。


    李爾斯維克歎了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說道:“你們中隊的新飛行員就剩斯蒂賓小隊裏的阿爾納西還在隊伍中,你的兩個僚機飛行員都犧牲了。一中隊的情況也差不多,瓦農、‘韃靼人’還在隊伍中,其他也都犧牲了。拉帕奇諾受了傷,不過不嚴重,他的機翼受損,降落的時候起落架卡死,飛機前翻摔了個倒栽蔥,因此扭了腰。”


    “……”


    “戰爭嘛,大家都有心理準備。”李爾斯維克說完,伸出手從口袋裏掏煙,卻發現煙盒已經空了。


    一旁休息的卡圖科夫見狀,掏出自己的煙袋擲到了李爾斯維克麵前,順便還將桌子上已經被撕的七零八落的《真理報》推了過去。李爾斯維克向卡圖科夫點頭致謝,然後又撕了一條大小適宜的報紙,撚了些許煙茬卷煙來抽。


    接著“朽木”與“糞土”的味道便在旅部彌漫開來。


    羅貝爾是已經習慣了,在427團,抽這種惡臭撲鼻的馬合煙隻是李爾斯維克自己的愛好,但在紅軍當中,抽馬合煙卻非常普遍,就連旅長卡圖科夫也不例外。


    長期抽馬合煙帶來的臭味甚至成為了紅軍戰士區分敵我的信息素,羅貝爾昨夜補給找不到臨時彈藥庫的時候,他的助手便提醒他:“跟著臭味走,就找到了。”


    吸完煙後,李爾斯維克便打算直接帶走羅貝爾,卡圖科夫卻出言阻止,懇請李爾斯維克以大局為重,再將羅貝爾這位“高才”留一段時間。等被他丟在後方的後勤部趕到姆岑斯克,他一定第一時間用車將羅貝爾送迴第427團駐地伊萬諾夫。


    卡圖科夫是上校,軍銜高過李爾斯維克,他的命令李爾斯維克本就無法違抗,更何況現在他還客客氣氣地請求後者。李爾斯維克沒有辦法,隻好答應。然後被羅貝爾和德語翻譯送離了指揮部。


    “沒想到你還是個後勤奇才。”


    “您可別挖苦我了。”看出李爾斯維克心情很糟,羅貝爾迴答地小心翼翼,“他們隻是太缺人了。”


    李爾斯維克歎了口氣:“行吧,姆岑斯克現在是阻擊古德裏安的關鍵地域,你就在這裏好好幹。等任務完成盡快迴來,團裏離不開你。”


    羅貝爾趕忙應下,向李爾斯維克敬禮告別。團長的汽車離開之後,卡圖科夫便命令羅貝爾返迴戰位,同時命令另一個被他截留的飛行員杜卡斯基帶領施工隊再挖一批自行火炮掩體。


    “需要我們提前設置彈藥點嗎?(德語)”羅貝爾順便問道。


    “不必,他們自己帶彈藥來,打完就走,我連他們的炮彈口徑都不知道。(俄語)”


    不去管那奇怪的玩意兒,羅貝爾返迴了自己的後勤部,開始帶領下屬把後方送上來的物資卸車,然後便命令部下提前往掩體裏塞一批彈藥以作預備。


    德國佬被卡圖科夫從各種奇奇怪怪的地方敲了一整天悶棍,零零散散被擊毀了近20輛坦克和車輛,到今天(10月6日)早上才真正摸到卡圖科夫為他們設好的防禦陣地,先是往公路上的大坑裏填了一輛坦克,然後又被那漫山遍野的木頭坦克騙了上百發穿甲彈。


    等他們氣急敗壞地衝上摩托化步兵營的陣地,以為能就此消滅這夥惱人的蒼蠅時,隱蔽在林中的t-34坦克便對著他們的屁股開火了,衝上陣地的14輛德國坦克在幾分鍾之內癱瘓殆盡,德軍的進攻自然無法維持,上午的進攻以蘇軍的完勝而告終。


    隻是當羅貝爾的部下從前線返迴時,報告了高地上的情況:卡圖科夫拿防禦高地的摩托化部隊當作鐵砧,使其蒙受了相當大的損失。鑒於後方的補充暫時還指望不上,因此摩托化部隊的指揮官要求羅貝爾增派人手,將補給盡量向前送,以減輕一線作戰人員的壓力。


    前線的要求非常合理,羅貝爾便答應了下來,於是他將已經自潰兵和民兵中征募出的“前線補給隊”部署到了高低後的臨時彈藥庫附近,挖掘掩體待命。然而他們的掩體尚未建造完畢,德軍炮擊驟起,居然直接覆蓋了高地後的臨時彈藥庫。


    彈藥庫加固充分,沒有被炮火摧毀,但正在挖掘掩體的誌願者們卻頓時死傷慘重。羅貝爾收到消息時,再招誌願者恐怕為時已晚,為保障前線補給,他當即召集正在後勤部中待命的民兵,親自帶隊到前線卸貨。


    那些民兵本來是很害怕的,但見羅貝爾一個十指不沾泥的飛行員都要上一線去,也沒法抱怨什麽,隻好打著哆嗦跟隨他向高地進發。


    在前麵舉著手槍前進的羅貝爾內心同樣惴惴不安,在天上的時候,殺死在地麵的小人就像碾死螞蟻一樣,就算不能說毫無感觸,但確實難稱衝擊巨大。隻是當他親自前往一線(甚至還沒到陣地上),目睹了血肉橫飛、屍體狼藉的慘狀之後,他立刻便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了。


    “如果這次戰役我能活著迴去,我一定要給泰勒寫信,哪怕到死都沒能收到迴複呢?勾起思念之苦與留不下幾句心裏話便陰陽相隔相比,還是後者更不能忍!”


    殘酷的景象將他的思緒扯迴到現實,臨時彈藥庫已經被炮彈揚起浮土覆蓋,他必須帶人挖開浮土。但浮土中夾雜著許多人體零部件,未經戰陣的民兵根本不敢下手,於是羅貝爾自己撿了一柄帶血的鏟子親自上陣。


    民兵未經戰陣,他也沒見過這等血腥的景象,沒挖幾下便也吐了。不過他也終究是個老兵了,吐歸吐,手卻不停。


    羅貝爾的勇氣感染了民兵們,他們也強忍惡心上來幫忙,一塊把彈藥庫上的浮土清理幹淨。此時陣地上已經槍炮大作,羅貝爾見狀,片刻不敢耽誤,直接提起兩箱步槍彈俯身前進。十分鍾後,羅貝爾等人聽著子彈掠過頭頂的駭人聲響進入到塹壕中,七拐八拐將彈藥扛進了摩托化部隊的營部。


    摩托化部隊的指揮官見是法國飛行員親自帶隊,也感到有些驚訝,為了嘉獎這位飛行員的勇氣,指揮官命令部下借給他一副望遠鏡觀戰一番。


    羅貝爾雖然急著迴去繼續完成任務,但也有些好奇步兵的戰鬥究竟是什麽樣子的,於是便舉著望遠鏡站到了蘇聯軍官的身邊。


    步兵的戰鬥沒有空戰中戰鬥機做出的那些花裏胡哨的機動,士兵們與其說是在戰鬥,還不如說是在槍林彈雨中求活。古德裏安的軍隊與蘇聯人隔著一兩百米傾瀉彈藥,不過羅貝爾看到,德軍明顯占據了上風。而德國人的坦克就像古埃及的戰車一樣,掩護著稀稀拉拉到處都是的步兵向高地壓來。


    羅貝爾有些緊張,深知蘇軍已經沒有多少反坦克炮的他看向身旁的蘇軍指揮官,發現後者跟他一樣緊張。於是他開口問道:“坦克為什麽還不出手?你們的反坦克炮不是損失殆盡了嗎?(德語)”


    指揮官立刻用德語迴答:“這次我們有個勞什子秘密武器,上校準備先看看那武器的效果再出動坦克。(德語)”


    羅貝爾剛要問什麽時候用,就聽到天空中傳來了瘮人的唿嘯聲,蘇軍指揮官立刻興奮地喊道:“來了!”


    羅貝爾急忙舉起望遠鏡向天空看去,正見密密麻麻的火箭彈唿嘯而過,落入德軍隊列中,德軍登時便消失在了火海裏。指揮部裏有些不明情況的軍官一時驚喜交加:“那種屁股著火的炮彈是什麽?!(俄語)”


    “火箭彈!(德語)”羅貝爾脫口而出,前些日子427團便接收了一批航空火箭彈,不過大家用不熟練,因此才暫時放起來,換用相對而言比較熟悉的炸彈去完成轟炸任務,但這並不意味著羅貝爾就認不出這個東西。


    隻是他沒有想到,這玩意的威力居然如此巨大。


    當轟炸的煙塵散去後,德軍的進攻部隊已經蕩然無存,扼守高地的蘇軍官兵驚訝地發覺,他們居然可以直接打掃戰場了。


    卡圖科夫命令步兵派出偵察部隊查探德軍損失,羅貝爾起初想跟偵察部隊一起去看看,但蘇軍步兵指揮官勸阻了他:“你這一身藍軍服正是狙擊手上好的靶子!(德語)”


    於是羅貝爾便放棄了最初的想法,轉而撤出陣地,騎著後勤部的摩托向後方狂奔一公裏,終於遇見到了今天的明星——一種卡車運載的火箭炮。羅貝爾隻看到了火箭炮的車門上寫著字母“k”,便以此詢問坦克旅的士兵們,但沒有人知道這種武器到底是什麽。


    羅貝爾把這件事記在了心上,待到卡圖科夫放人,他便急匆匆地返迴伊萬諾夫機場,而後通過電話聯係到了法國駐蘇聯軍事代表——已經升任上尉的比約特,告知後者,蘇聯有一種破壞力很強的新銳自行火箭炮,如果可能的話,找蘇聯人買幾輛!


    比約特聞言便毫不遲疑地去找蘇聯人要求購買了,自由法國的要求讓蘇聯人嚇了一跳,他們實在想不出什麽地方泄了密。於是貝利亞親自掛帥,指示內務部偷偷調查了自由法國駐蘇聯的軍事人員,這才知道問題出在第4獨立坦克旅身上——這個“膽大包天”的旅長居然抓了一個法國將軍的飛行員兒子給他做後勤官。


    查明真相的貝利亞哭笑不得,將這個消息匯報給了最高統帥約瑟夫·斯大林同誌,斯大林聽聞也覺啼笑皆非,出於好奇,他詢問了一下那個幫忙做後勤官的法國飛行員的情況。


    處事周密的貝利亞早有準備,便向斯大林報告了羅貝爾趕赴蘇聯以來的種種舉動,在得知羅貝爾主動求戰、累計擊落敵機五架(雖然有三架是在國外擊落的)、援救了第20殲擊機團團長格奧基耶維奇少校、將藥品讓給蘇聯傷員以及為姆岑斯克保衛戰獻策獻力的一眾事跡之後,當即決定:


    “應當授予這位勇敢的法國飛行員紅星勳章。”


    至於該怎麽處理卡圖科夫這位一周之內毀傷德軍坦克133輛,以第4獨立坦克旅區區22輛坦克重創了古德裏安第二裝甲集群的“泄密者”呢?


    “給他一枚‘紅旗’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羅蘭與自由法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超人日丹諾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超人日丹諾夫並收藏紫羅蘭與自由法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