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進攻並州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 作者:世家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黃武六年,公元226年。
鄴城,這座曆經滄桑的古城,如今在東吳的統治下,呈現出一片新的氣象。
太子孫登監國,有條不紊地處理著政務,展現出非凡的才能與穩重。
而孫權則坐鎮鄴城,指揮著全局,讓大軍得以休養生息,為未來的征戰做準備。
鄴城大殿之上,孫權神色威嚴,目光落在魏延身上:
“文長,你必須盡快組建起騎兵隊伍。”
魏延立刻上前一步,抱拳道:
“末將一定竭盡所能。”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
孫權微微點頭,接著道:
“我軍繳獲曹魏大量戰馬,朕都交給你。”
魏延心中一喜,再次抱拳:“承蒙陛下信賴。”
孫權微微眯起眼睛,繼續下令:
“今年內,必須訓練出三萬騎兵,明年訓練至五萬。”
魏延毫不遲疑,大聲迴道:“末將遵旨!”
隨後,孫權的目光轉向龐德:
“龐德,從今往後你擔任文長的副將。”
龐德聞言,立刻跪地,聲音洪亮:
“陛下提拔之恩,末將永世難忘。”
孫權看著兩人,心中充滿了期待。
他知道,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對於征討並州至關重要。
這一年,吳軍上下積極備戰,秣馬厲兵,為進攻並州做著充分的準備。
整個軍營中彌漫著緊張而又充滿鬥誌的氛圍,士兵們日夜操練,武器鎧甲被打磨得鋥亮。
年中時,一封意外的投降書送到了孫權手中,竟是劉封送來,表示願意尊奉孫權為帝。
朝堂之上,群臣議論紛紛。
龐統站出一步,神色凝重地道:
“陛下,這是劉封緩兵之計,不可相信。”
孫權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冷笑道:
“此等粗糙的伎倆,怎麽可能騙得過朕。”
隨著秋季的到來,進攻並州的戰役正式拉開帷幕。
呂蒙與諸葛瑾率領大軍從河東出發,氣勢洶洶地向並州進軍。
陸遜和魏延則從幽州出發,兵鋒直指並州。
而孫權親自率領大軍從鄴城出發,目標直指壺關。
三路大軍如同三支利箭,向著並州齊射而去。
旌旗飄揚,戰鼓震天,吳軍的將士們懷著必勝的信念,踏上了征程。
孫權率領大軍一路挺進,與朱然的部隊成功會師。
兩支勁旅會合一處,士氣大振。
壺關,這座堅固的軍事要塞,此刻猶如一顆攔路巨石,橫亙在東吳大軍前進的道路上。
孫權騎在高頭大馬上,眼神堅定地望向壺關。
他身披金色鎧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盡顯王者風範。
朱然策馬來到孫權身旁,拱手道:
“陛下,壺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我軍士氣高昂,定能攻克。”
孫權微微點頭,沉聲道:
“壺關乃並州之門戶,務必全力拿下。”
隨後,孫權與朱然共同商議攻城之策。
他們仔細觀察壺關的地形和防禦設施,製定出詳細的作戰計劃。
吳軍迅速行動起來,開始對壺關采取攻勢。
士兵們推著攻城器械緩緩前進,投石車不斷向壺關城牆上投擲巨石,發出陣陣巨響。
弓箭手們則在後方不斷放箭,箭雨如蝗蟲般飛向壺關。
城牆上的守軍也不甘示弱,頑強抵抗,滾木礌石紛紛落下。
然而,東吳大軍士氣如虹,毫不退縮。
他們在孫權的指揮下,奮勇向前,不斷衝擊著壺關的防線。
這場激烈的戰鬥,讓整個壺關地區都籠罩在一片硝煙之中。
鄴城,這座曆經滄桑的古城,如今在東吳的統治下,呈現出一片新的氣象。
太子孫登監國,有條不紊地處理著政務,展現出非凡的才能與穩重。
而孫權則坐鎮鄴城,指揮著全局,讓大軍得以休養生息,為未來的征戰做準備。
鄴城大殿之上,孫權神色威嚴,目光落在魏延身上:
“文長,你必須盡快組建起騎兵隊伍。”
魏延立刻上前一步,抱拳道:
“末將一定竭盡所能。”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
孫權微微點頭,接著道:
“我軍繳獲曹魏大量戰馬,朕都交給你。”
魏延心中一喜,再次抱拳:“承蒙陛下信賴。”
孫權微微眯起眼睛,繼續下令:
“今年內,必須訓練出三萬騎兵,明年訓練至五萬。”
魏延毫不遲疑,大聲迴道:“末將遵旨!”
隨後,孫權的目光轉向龐德:
“龐德,從今往後你擔任文長的副將。”
龐德聞言,立刻跪地,聲音洪亮:
“陛下提拔之恩,末將永世難忘。”
孫權看著兩人,心中充滿了期待。
他知道,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對於征討並州至關重要。
這一年,吳軍上下積極備戰,秣馬厲兵,為進攻並州做著充分的準備。
整個軍營中彌漫著緊張而又充滿鬥誌的氛圍,士兵們日夜操練,武器鎧甲被打磨得鋥亮。
年中時,一封意外的投降書送到了孫權手中,竟是劉封送來,表示願意尊奉孫權為帝。
朝堂之上,群臣議論紛紛。
龐統站出一步,神色凝重地道:
“陛下,這是劉封緩兵之計,不可相信。”
孫權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冷笑道:
“此等粗糙的伎倆,怎麽可能騙得過朕。”
隨著秋季的到來,進攻並州的戰役正式拉開帷幕。
呂蒙與諸葛瑾率領大軍從河東出發,氣勢洶洶地向並州進軍。
陸遜和魏延則從幽州出發,兵鋒直指並州。
而孫權親自率領大軍從鄴城出發,目標直指壺關。
三路大軍如同三支利箭,向著並州齊射而去。
旌旗飄揚,戰鼓震天,吳軍的將士們懷著必勝的信念,踏上了征程。
孫權率領大軍一路挺進,與朱然的部隊成功會師。
兩支勁旅會合一處,士氣大振。
壺關,這座堅固的軍事要塞,此刻猶如一顆攔路巨石,橫亙在東吳大軍前進的道路上。
孫權騎在高頭大馬上,眼神堅定地望向壺關。
他身披金色鎧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盡顯王者風範。
朱然策馬來到孫權身旁,拱手道:
“陛下,壺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我軍士氣高昂,定能攻克。”
孫權微微點頭,沉聲道:
“壺關乃並州之門戶,務必全力拿下。”
隨後,孫權與朱然共同商議攻城之策。
他們仔細觀察壺關的地形和防禦設施,製定出詳細的作戰計劃。
吳軍迅速行動起來,開始對壺關采取攻勢。
士兵們推著攻城器械緩緩前進,投石車不斷向壺關城牆上投擲巨石,發出陣陣巨響。
弓箭手們則在後方不斷放箭,箭雨如蝗蟲般飛向壺關。
城牆上的守軍也不甘示弱,頑強抵抗,滾木礌石紛紛落下。
然而,東吳大軍士氣如虹,毫不退縮。
他們在孫權的指揮下,奮勇向前,不斷衝擊著壺關的防線。
這場激烈的戰鬥,讓整個壺關地區都籠罩在一片硝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