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吳宮內,氣氛緊張而肅穆。


    孫權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群臣,緩緩開口道:


    “朕決意明年北伐,此次北伐,關乎東吳之未來。”


    “朕必親臨前線,鼓舞士氣。”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張昭急忙上前,拱手勸諫道:


    “陛下,您貴為天子,身係國家之重,不可輕舉妄動。”


    “前線戰事兇險,若有閃失,國家將陷入動蕩。還請陛下三思。”


    孫權微微皺眉,沉聲道:


    “朕意已決。此次北伐,乃順應民心之舉,朕豈能退縮?”


    “朕親臨前線,方能彰顯我東吳之決心,激勵將士奮勇殺敵。”


    張昭還欲再勸,卻見孫權擺手製止。


    孫權停頓了一下,接著道:


    “朕雖親臨前線,但國內不可無人主持大局。”


    “朕任命太子孫登監國,務必保國內安穩,為北伐提供堅實後盾。”


    孫登聞言,上前跪地領命:


    “兒臣必不負父親重托,盡心盡力監國,保吳國安定。”


    群臣見孫權決心已定,也不再多言,紛紛表示將全力支持北伐。


    自此,吳國上下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北伐事宜。


    軍隊加緊訓練,糧草物資積極籌備,整個國家都沉浸在緊張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中。


    而孫權的這一決定,也如同巨石投入湖麵,在天下局勢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孫權在即將出發北伐之際,特意將張昭和周瑜召至身前。


    他麵容肅穆,眼神中滿是期望地囑托:


    “張公、公瑾,朕此次北伐,將國家托付於你們二人與太子孫登。”


    “太子年少,但聰慧仁厚,望你們好好輔佐他,保我東吳安穩。”


    張昭微微躬身,語氣堅定道:


    “陛下放心,老臣定當竭盡全力,輔佐太子,保建業無虞。”


    周瑜英姿勃發,拱手行禮道:


    “陛下,臣必不負所托,與張公一同輔佐太子,為陛下北伐穩定後方。”


    孫權微微點頭,隨後毅然轉身,帶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出發,向著東郡濮陽而去。


    當孫權抵達濮陽,親自坐鎮前線的消息傳遍東吳軍隊時,全軍上下士氣高漲。


    士兵們眼中閃爍著興奮與崇敬的光芒,他們深知皇帝親臨前線,是對他們的極大鼓舞與信任。


    在濮陽城中,孫權身著鎧甲,威風凜凜地巡視著軍隊。


    他的到來,讓每一位士兵都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將士們紛紛誓言,要在北伐之戰中奮勇殺敵,為吳國的榮耀而戰。


    北方的鄴城宮殿中,曹丕正坐在王座之上,聽著探子來報孫權親臨濮陽的消息。


    他的眉頭微微皺起,心中不禁湧起一絲不安。


    曹丕深知孫權的雄才大略,此次他親自坐鎮濮陽,顯然是對北伐誌在必得。


    而這場即將來臨的大戰,關乎著天下的命運。


    曹魏雖占據冀州、幽州等地,但近年來也麵臨著諸多問題。


    如蝗災過後的民生艱難、四十萬大軍的巨大消耗等。


    而吳國在孫權的領導下,日益強盛,如今更是士氣高漲。


    曹丕站起身來,在宮殿中來迴踱步,思考著應對之策。


    他召集了一眾大臣,商議對策。


    大臣們紛紛發表意見,有的主張加強防禦,等待時機。


    有的則認為應該主動出擊,打亂吳國的部署。


    曹丕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越發沉重。


    他明白,這場戰爭無論對曹魏還是吳國,都將是一場艱苦的考驗。


    勝者將有可能一統天下,敗者則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曹丕深吸一口氣,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光芒。


    他決定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這場決定命運的大戰。


    宮殿外,風聲唿嘯,仿佛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而天下的命運,也將在這場大戰中重新書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