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吳宮,一場溫馨的家宴正在進行。


    孫權身著便服,與長子孫登相對而坐。


    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山珍海味。


    此刻他們的注意力卻不在美食上,而是沉浸在經文的討論中。


    孫權微微皺眉,率先開口道:


    “吾兒,《論語》有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對此何解?”


    孫登思索片刻,恭敬地迴答:


    “兒臣以為,此句之意在於學習之後時常溫習,能從中獲得喜悅。”


    “然兒臣亦認為,學習當不止於溫習,更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方能真正領悟其真諦。”


    孫權聽後,眼中露出讚賞之色,卻又提出不同觀點:


    “吾兒所言有理,但為父覺得,溫習乃鞏固所學之基礎,不可輕視。”


    “唯有紮實根基,方能在實踐中有更大作為。”


    孫登並不退讓,繼續闡述自己的想法:


    “父親,若隻重溫習而不勇於實踐,恐會陷入教條之中,難以創新。”


    “當今之世,變化萬千,當以靈活之思維應對。”


    父子二人你來我往,爭論不休。


    他們時而引經據典,時而結合實際,氣氛熱烈而又充滿智慧的碰撞。


    在這場爭論中,孫權看到了孫登的聰慧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心中倍感欣慰。


    孫登也從父親的觀點中汲取了經驗與智慧,對《論語》的理解更加深刻


    孫權的目光中滿含期望,靜靜地望著孫登。


    此時的宮殿中,氣氛莊重而又溫馨。


    稍頃,孫權緩緩開口道:


    “登兒,為父望你日後能跟著張公、顧公二位重臣學習處理國政。”


    “他們皆是德高望重、才學淵博之人,定能給予你諸多教誨。”


    孫權的聲音沉穩而有力,話語中透露出對孫登的深切信任和對吳國未來的期許。


    孫登聽聞父親的吩咐,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和激動之情。


    他站起身來,恭敬地向孫權行禮,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父親放心,兒臣定當不負父親厚望,好好跟隨張大人和顧大人學習。”


    “兒臣定會認真努力,虛心求教,為吳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孫權微微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孫登自幼聰慧善良,有上進心和責任感。


    如今給予他這樣的重任,也是希望他能在曆練中不斷成長,為將來監國做好準備。


    孫權向往自由,可不願意一輩子埋沒在案牘和奏疏中。


    這場父子間的對話,仿佛在宮殿中種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孫登在學習和實踐中逐漸成長,將為吳國的穩定和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孫權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凝重與期待,他看著孫登,語重心長地道:


    “登兒,如今北方未定,為父忙於國事,實在沒有時間教導於你。”


    “但你要知道,吳國的未來需要你去承擔。”


    “為父希望你能盡快成長起來,監國理政,為為父分憂。”


    孫登感受到父親話語中的重量,他挺直了脊梁,眼神中滿是堅定與決心:


    “父親,兒臣明白。兒臣定當不負父親期望,努力學習,盡快成長。”


    “兒臣會以張公、顧公兩位元老為榜樣,用心處理國政之事。


    孫權微微點頭,心中湧起一股欣慰之情。


    太子孫登雖然年輕,但有著一顆上進的心和強烈的責任感。


    在這個動蕩的時代,孫登必能快速成長起來,成為吳國的中流砥柱。


    隻要孫登一直活著,吳國就不會出現繼承人之爭。


    吳宮中一片寂靜,父子二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神州未來的憧憬與使命感。


    他們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滿挑戰。


    但他們堅信,隻要父子齊心協力,神州必將再次偉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