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武元年,新朝初立,孫權追尊先父破虜將軍孫堅為武烈皇帝。


    孫堅一生英勇無畏,在亂世之中破敵無數,為吳國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母吳氏被追尊為武烈皇後,吳氏賢良淑德,在孫堅征戰之時,默默支撐著家庭。


    同時,孫權追尊兄討逆將軍孫策為長沙桓王。


    孫策少年英雄,以勇猛果敢著稱,憑借著非凡的膽略和智慧,開辟大片疆土。


    “辟土服遠,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國曰桓。”


    孫策當之無愧。


    此外,孫權封侄兒孫紹為越君,地位在侯之上王之下。


    孫紹作為吳國宗室之後,肩負著傳承家族榮耀的重任。


    孫權的這一係列追尊和封賞舉措,既表達了對先輩的敬重與感恩。


    也穩固了吳國的統治根基,為新朝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孫策英勇善戰,打下江東六郡,奠定吳國基業。


    孫權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而非皇帝,實乃無奈之舉。


    不知道多少人暗地裏,說孫權刻薄寡恩。


    殊不知,孫權若追封孫策為帝,會給後代留下“繼承權”的諸多禍患。


    曆史上,司馬炎篡魏稱帝後,追封司馬師為“晉景帝”。


    孫權沒有追封兄長為帝,比司馬家族還要薄情寡義。


    但是司馬師沒有一個親生兒子,卻絕口不提。


    孫策若被追封為帝,他的兒子及後代,如有稱帝之心,便有了可依之據。


    在權力的誘惑下,難保不會引發宗室爭鬥,禍起蕭牆。


    孫權追封兄長為長沙桓王,既肯定了其的功績,又明確了其後代的地位,不至於讓他們產生非分之想。


    同時,也向天下展示了孫權的胸襟與公正,穩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孫紹成為越君,是目前最好的結果。


    在這神州鼎沸的時代,孫權深知平衡各方勢力的重要性。


    他以謹慎的態度處理著與宗室的關係,為吳國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孫紹在世時,孫權出於多方麵的考慮,不會追封孫策為帝。


    唯有等孫紹去世,方有可能出現追封孫策為帝的情況。


    可以是孫權,或者說是新的繼承人,如孫登。


    唯獨不能是現在,根本不合時宜。


    與此同時,吳王太子孫登,被立為皇太子。


    這一舉措明確了國家的繼承人,為東吳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隨著太子的確立,將吏皆進爵加賞,以激勵眾人更加忠誠地為國家效力。


    邊軍征防各賜勳五轉,極大地鼓舞了邊疆將士的士氣,讓他們更加堅定地守衛國家的邊境。


    對於鰥寡孤獨之人,孫權按量給予穀帛,展現了其仁政愛民之心。


    百姓們更是迎來了重大的利好,不僅被免除今年租賦,而且天下賜酺五日,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氛圍。


    吳國新朝初定,孫權心中欲立步夫人為皇後。


    步夫人姿容絕美,溫柔婉約,深得孫權寵愛。


    然而,當孫權提出欲立步夫人為皇後之時。


    群臣卻紛紛進諫,主張立徐夫人。


    徐夫人出身名門,端莊賢淑,是太子孫登的養母。


    群臣認為,徐夫人更適合為皇後,以穩定後宮和朝廷局勢。


    孫權陷入了兩難之境,他既不舍得放棄對步夫人的寵愛,又不能不顧群臣的意見。


    思來想去,孫權幹脆擱置了皇後之位。


    他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與群臣產生過多的爭執,以免影響天下一統的腳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