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啦,不好啦,出大事了!”


    “關羽掘墓要帶劉備棺木離開,呂校事前去阻攔,被關羽斬了!”


    “關羽瘋了,他已經瘋了。”


    信使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匯報。


    是儀瞳孔驟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呂壹雖然不是江東重臣,可也稱得上中級官吏了。


    關羽毫無顧忌地動手,簡直是目無王法,根本沒把江東放在眼裏。


    這不是逼江東調遣兵馬除掉他嗎?


    孫權心神微漾,倒也沒把呂壹看得有多重。


    呂壹為人險狠,操弄威柄。


    曆史上他曾誣陷宰相顧雍、左將軍朱據等人,是東吳有名的佞臣。


    孫權任用他,也隻是充當“酷吏”。


    而“酷吏”存在的價值,便是懲處勢力越來越膨脹的士族。


    孫權不可能自己出麵,和士族鬥得死去活來。


    培養外戚或者酷吏,便是最佳的選擇。


    至於宦官,名聲實在太臭了,孫權也不敢輕易任用。


    在寒門子弟沒有崛起前,任用酷吏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能遏製士族無序地擴張。


    正如主父偃那句話:“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他束發遊學四十多年,一生的誌向得不到實現。


    父母不把他當兒子看,兄弟們不肯收留他。


    就連賓客拋棄他,窮困的時日已很久了。


    主父偃清楚地知道,天子重用他,就是為了懲處王侯、公卿。


    如果他失去了該有的作用,天子一定會毫不留情地拋棄。


    孫權培養呂壹,也是準備給士族架上一把鋒利的刀。


    沒想到這把刀還沒有發揮出該有的作用,就被關羽冷麵鐵血地斬了。


    不管怎麽說,虧的都是江東的顏麵。


    “關羽此刻在何處?”孫權平靜地詢問道。


    “啟稟主公,關羽還在挖掘陵墓,他根本沒有逃跑的意思。”信使匯報道。


    眾將聞言,更加覺得惱羞成怒。


    關羽傲慢、囂張,是要挑釁整個江東啊!


    要是讓他安然無恙地離開,江東肯定會顏麵盡失。


    “至尊,下令逮捕關羽吧,最好將他碎屍萬段以儆效尤。”周泰抱拳請命道。


    “江東的威嚴不容挑釁,既然關羽不識好歹,那也沒必要留著了。”是儀心有餘悸道。


    關羽能殺呂壹,就能殺他。


    這種禍害留著,也隻是危害江東,不如直接幹掉。


    “此前我們不好對關羽動手,現在他主動送上把柄,再不動手如何對得起關羽的良苦用心。”


    “至尊擒殺關羽,是合乎天理之事。縱使是曹操親臨,也說不出至尊的不是,公道自在人心。”


    “曹魏要戰那便戰,不願意認可江東行事的士族求來也無用,所謂仁義根本抵不過大勢所趨。”


    龐統拱手施禮,眼角的冷芒越來越犀利。


    用一個呂壹換一個關羽,簡直太劃算了。


    孫權也是這麽認為,覺得呂壹之死相當有價值。


    唯一的麻煩在於,他已經答應關羽,準許關羽帶走劉備的靈柩。


    現在動手擒殺關羽,總歸會留下一點口實。


    劉備之死的影響,也會蔓延到孫權身上。


    如此一來,豈不是遂了魏王曹操的心願?


    隻要他張揚一下,輿論立馬會針對江東。


    孫權要北伐,遇到的阻力會倍增。


    龐統能這麽進諫,是他的職責所在,孫權卻不能直接照著做。


    身為君上,必須有自己的決斷。


    “按照既定的計劃,今年大疫沒有機會北伐的話,過兩年江東也會發起大規模的攻勢。”


    “現在給曹操送把柄,一點都不理智。傳我軍令,誰都不許阻撓關羽離開。”


    孫權的命令剛下達,不隻是武將一方,連文臣都覺得不甘心。


    滿堂嘩然,目光灼灼地望向孫權。


    “至尊,萬萬不可縱虎歸山呐!”龐統急得直跺腳,恨不得提劍去和關羽廝殺。


    “一個老朽,真以為我怕他不成?”


    “關羽要走,我不阻攔,可必須讓他留下一點東西。”


    “我會讓他付出代價,為他的莽撞負責。”


    孫權目光深邃若淵,眺望著江北的渡口方向。


    “至尊聖明!”龐統心領神會道。


    關羽此行,可不是單單他一個人前來赴會。


    孫權要對其他人動手有的是機會,其他人的命可沒有關羽的有價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