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遷治後,一直有人進諫擴建建業。


    他考慮再三,還是拒絕了。


    建業有長江作為天塹,城池的作用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江東目前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沒必要耗費在城建上。


    衛溫購買好土地後,城內大多數宅邸都屬於孫權。


    孫權沒有吝嗇,而是賞賜給張昭、周瑜、張紘等臣子。


    將士們的家眷,也都會一步步地安頓到建業。


    當然,孫權給的宅邸不大,隻是建業原來的舊房子。


    一套宅邸,住幾十人上百人不成問題。


    臣子要想享受,隻能自己花錢去重新建造。


    這一部分錢,孫權不打算出。


    他還在城外圈了一些莊園,最少也是上千畝地,主要是用來賞賜給有功之臣。


    對於錢財和耕地方麵,孫權足夠地慷慨。唯有在奉邑和私兵上,沒有妥協一步。


    權力,必須拿捏到自己的手裏。孫權想賞賜給誰,便賞賜給誰。


    等到他擬訂好賞賜的名單,衛溫再核算一遍。


    驀地發現,孫權提前收購土地,並沒有獲得多少利潤。


    現在變賣的話,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千金。


    孫權自上位以來,還沒有大肆地封賞過群臣。


    此次慷慨一迴,倒不會覺得肉疼。


    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錢,便能輕鬆收攏人心。


    等到商貿繁榮起來,各地的士族、豪紳、地主入住建業,土地的價值還會攀升。


    所以孫權並不打算現在變賣土地,以後用來賞賜給功臣,尚且不夠用。


    房地產的開發,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百姓手裏有錢。


    最少也得豪紳、地主、士族有錢,就江東目前的狀況而言,是發展不起房地產的。


    魯肅初步估算後,認為建業城內能安頓十萬人口,算是相當不錯的大城了。


    按照江東目前的發展速度,一年後說不定能匯聚到三十萬眾。


    將軍們、官員們的家屬,肯定要安頓進來。


    孫權召開會議,特地探討了此事。


    眾人齊聚一堂,又談起建造大城之事。


    孫權目若朗星,語態斬截道:


    “城池建設,不是一蹴而就,不如先在城外,建造起民宅。”


    “發展一兩年後,城池的規模有多大,城牆就圈多少地。”


    “你們要是有精力,為江東多屯兩畝田,百姓一定會感謝在座的諸位。”


    一個小郡,大概也就十幾萬人口。


    中等郡有二三十萬人,相當不錯了。


    建業能不能發展成為幾十萬人的大城,孫權也沒有絕對的信心。


    畢竟他治下人口,也才四百多萬。


    建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經曆戰亂。


    江東水師的強大,能掐斷曹操向南的野心。


    孫權有時間,一年一年地規劃建業。為了麵子勞民傷財,根本沒有必要。


    等到潘璋、蔣欽抓到足夠的佃戶、勞役,才是江東施展拳腳之時。


    魯肅拱手施禮,激動道:


    “主公承基,大小用命,文臣秉眾事,武將為爪牙。”


    “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


    群臣也跟著高唿“英明”,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張昭懸著的心,緩緩地放下。


    江東大肆開荒、屯田,那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費時費力都值得。


    自遷治以來,孫權多賞賜田產、宅邸。


    張昭不免有些擔心,江東之主會走奢靡之風。


    如今孫權不建宮室,也不建造大城,真正地契合江東的發展。


    說明江東之主的誌向,更加地遠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