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春。


    曹操攻打袁譚於黎陽,兵勢愈急。


    黎陽是河北重要的渡口,一旦被曹操掌控,那麽他可以隨時進攻河北。


    袁譚自知不敵,放下成見,派遣使者王修向弟弟袁尚求援。


    王修進入鄴城後,勸說道:


    “兄弟還相攻擊,是敗亡之道也。同樣的話,我也對車騎將軍說過。”


    袁尚聽到“車騎將軍”四個字,露出不滿的神色:


    “計將安出?”


    王修口若懸河,勸說道:


    “夫兄弟者,左右手也。麵對強大的外敵,兄弟相互爭鬥。”


    “有如與人決鬥前先斬去自己右手,而曰‘我必勝’,這樣真的能成大事嗎?”


    “夫棄兄弟而不親,天下其誰親之!”


    “將軍麾下有讒人,故意挑撥兄弟之間的關係,以求一朝之利。”


    “若斬佞臣數人,複相親睦,以禦四方,可以橫行天下!”


    袁尚勉強聽了進去,而後找審配、逢紀商議。


    審配一臉肅容,提高聲調喝道:


    “主公,您千萬不能上當!”


    “一旦輕易派出軍隊增援黎陽,很可能一個士卒都迴不來。”


    袁尚直接愣住,茫然地望向審配。


    等到他迴神,憤怒地質問道:


    “縱使曹操再厲害,也沒有這樣的本事吧?”


    審配搖了搖頭,正色道:


    “主公的敵人,不僅僅是曹操,還有袁譚。”


    “河北的兵馬,都忠誠於先主。”


    “袁譚是長公子,普通的士卒容易受到他的蠱惑。”


    “倘若主公將兵馬借給袁譚,他又怎麽可能歸還?”


    “貿然派出援軍,本質上是削弱自己的實力。”


    袁尚恍然大悟,旋即又露出猶豫之態:


    “先生,黎陽還救不救?”


    逢紀袖袍輕舞,傲然道:


    “黎陽必須救,否則必為曹操所得,進而威脅到鄴城。”


    “主公可將兵馬交給在下統帥,絕不會為袁譚所得。”


    袁尚大喜過望,給了逢紀五千兵馬,增援黎陽。


    兄弟二人初步聯合,阻擋住曹操的攻勢。


    可袁譚的算計落空,非常不甘心。他故意露出頹勢,要求鄴城增兵。


    袁尚猶豫不決,詢問審配的意見。


    審配進諫稱:“逢紀在黎陽,都沒有向鄴城求援,袁譚求援肯定有詐。”


    袁尚深以為然,又等了一段時間。


    逢紀果然來信,道出袁譚的陰謀,袁尚不禁慶幸自己沒有上當。


    可逢紀千算萬算,還是漏算了一點,他低估了袁譚的野心。


    袁譚知道隻要逢紀在黎陽一天,他根本指揮不動鄴城的五千兵馬。


    於是,他以鄴城拒絕增援為由,佯裝震怒斬了逢紀。


    可憐逢紀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追隨袁紹征戰這麽多年的功績,一朝化作了土。


    曹操趁勢強攻黎陽,大破守軍。


    袁譚狼狽夜遁,身敗名裂。


    黎陽一失,河北門戶洞開,鄴城遭遇危機。


    袁紹的正妻劉夫人比兒子還要著急,聲音高亢而尖銳道:


    “隻要江東肯出兵牽製曹操,不管孫權提出什麽要求都答應他!”


    袁尚不得不硬著頭皮解釋道:


    “孫權要的是河北第一美人,他根本不想結盟。”


    劉氏氣血上湧,斥責道:


    “胡說,你不試一試怎麽知道?”


    “危急關頭,當以你父親的基業為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