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聽聞吳夫人病重,申請迴來述職,孫權一口答應下來。


    吳夫人見了周瑜,臉上多了幾分紅潤。


    “昔楚國初封於荊山之側,不滿百裏之地。”


    “繼嗣賢能,廣土開境,立基於郢,遂據荊揚,至於南海。”


    “傳業延祚,九百餘年。”


    周瑜朗朗開口,充滿曆史的浩然正氣,滿室都跟著生輝。


    孫權侍奉在母親榻前,安靜地傾聽著。


    “今將軍承父兄餘資,兼十三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


    “又鑄山為銅鐵,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泛舟舉帆,朝發夕到。”


    “正是士風勁勇,所向無敵之時,有何逼迫,而欲送質?”


    周瑜金石之聲,震耳發聵。


    吳夫人光是聽著周瑜的聲音和論述,都覺得安心。


    “質一入許都,不得不與曹氏相首尾。”


    “與相首尾,則命召不得不往,便見製於人也。”


    “孫氏最榮耀,也不過獲得一個微不足道的侯印,仆從十餘人,車數乘,馬數匹。”


    “哪能跟仲謀自己創建功業,稱孤道寡相提並論呢?”


    周瑜恭恭敬敬地跪坐在榻前,身子微微往前傾。


    吳夫人看著周瑜意氣風發的容貌,腦海中迴想起自己長子的過往。


    內心深深地遺憾和惋惜。


    “為今之計,不如勿遣,徐觀其變。”


    “若曹氏能遵守道義,拯救天下,將軍事之未晚。”


    “若曹操恃兵勇驕縱,圖謀生亂玩火必自焚。”


    “將軍自當韜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


    周瑜既是給吳夫人分析天下大局,又是隱晦地告誡孫權。


    不要把事情做絕了!


    殺了朝廷使者一時痛快,對結果有什麽用?


    大丈夫不光能快意恩仇,還要懂得審時度勢,留有餘地。


    絕不能斷了所有退路!


    吳夫人握著孫權的手,搭在周瑜的手背上,語重心長教誨道:


    “公瑾的話有道理,他和伯符同年,小一月耳。”


    “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孫權望了周瑜一眼,趕忙向母親稱“善”。


    江東要和荊州作戰,肯定少不了周瑜的統帥。


    吳夫人心滿意足,又喚來孫紹膝下承歡。


    不久,孫權請顧雍出山,向山陰謝氏重提婚事。


    顧雍口若懸河,完成下聘。


    孫權和謝氏完婚,完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了卻吳夫人的一樁心願。


    建安七年,孫權母吳氏薨。


    江東默哀,舉辦葬禮。


    按照吳夫人生前的遺命一切從簡,孫權為母親守孝三月,心中複雜感懷。


    孫堅年輕時,為人輕浮、狡詐,還很有武勇。


    他聽說吳氏才貌雙全,想要娶其為妻。


    吳家憤怒地拒絕孫堅的求親,以至於孫堅感到非常羞愧和遺憾。


    吳氏擔心孫堅會報複家族,挺身而出說服家人道:


    “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


    “惡霸”孫堅得良妻,事業蒸蒸日上。


    初,吳夫人孕而夢月入其懷,既而生長子策。等到懷著次子權,又夢日入其懷。


    孫堅大喜過望,驚唿道:


    “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孫其興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