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建安六年。


    公元201年。


    春二月。


    孫權收到朱然的密信,臉上露出喜色。


    時機漸漸成熟。


    南海郡。


    他勢在必得。


    遂以張昭留鎮吳郡。


    周瑜領軍至巴丘防禦強敵。


    呂範、賀齊統領一萬五千舟師至會稽,從海路窺視南海。


    孫權向吳夫人辭行,準備奔赴前線。


    廬陵古道狹隘、險峻。


    秦漢時又稱為“孔道”。


    物資補給通過非常困難。


    徐琨估算,陸路山道最多支撐江東兩萬兵馬南下。


    人數再多,後勤很可能跟不上。


    孫權分出一路兵馬至會稽,也是無奈之舉。


    臨行前,吳夫人深切叮囑道:


    “謝氏是為娘親自為你挑選的好姑娘。”


    “無論何等急事,她都會保持從容的舉止,不會有疾言厲色。”


    “不管怎麽樣,仲謀都不能辜負她。”


    孫權點了點頭,鄭重地承諾道:


    “等我凱旋,一定迎娶她過門,麻煩母親轉告謝氏一聲。”


    因為徐嫣的事,江東已傳出各種各樣的奇聞。


    謝氏的地位,正遭受威脅。


    她沒有任何辯解,默默地承受著一切。


    孫權沒心思琢磨這些瑣碎,一心撲在軍政中。


    既然吳夫人提起,孫權自然順水推舟。


    小事一樁,無足掛齒。


    “仲謀,一路保重。”吳夫人深望著兒子道。


    “孩兒會平安歸來。”


    孫權說罷,一抖韁繩出城。


    此戰他除了帶上解煩兵,還有各路兵馬。


    江東諸將,都有私兵。


    孫權要打仗,第一步是集結兵力。


    他先是去往丹陽郡,和舅父吳景會師。


    吳景錯過廬江戰役,以至於失勢。


    孫權給他機會,自然會把握住。


    吳景調遣丹陽五千兵馬,追隨孫權作戰。


    等抵達豫章郡,孫賁、太史慈都調來兵馬。


    孫權奔至廬陵,剛好兩萬兵勢。


    徐琨為左都督。


    吳景為右都督。


    參戰的將軍還有周泰、孫賁、太史慈、徐詳、胡綜、呂蒙等。


    隨軍的謀士有魯肅、諸葛瑾、嚴畯、步騭等,軍師為張紘。


    孫權集結的陣容,足夠強大。


    隻是軍隊之間互相配合作戰的能力,有待商榷。


    諸將私兵的比重太高。


    順風仗,江東一擁而上能勝。


    一旦遇到危險,很難會出現舍己為人的精神。


    誰都怕損兵折將。


    要知道私兵都是自己的親信。


    甚至是宗族同姓。


    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族人犧牲在戰場上。


    誰都承受不住心理壓力。


    江東要打硬仗,非改製不可。


    以孫權的威望,還不足以完成使命。


    他更傾向於擴張勢力。


    增兵至二十萬、三十萬。


    逐步地稀釋私兵所占比重。


    等到私兵聯合起來,都無法威脅孫權的地位。


    最後才是一刀切。


    而今為時尚早。


    孫權要順利出征。


    還須注意任務的分配。


    尤其考驗一個統帥的能力。


    他抵達廬陵郡後所下達的第一個軍令。


    是將所有統帥摘出去。


    “我要親自練兵,演練軍陣。”孫權斬釘截鐵道。


    吳景、孫賁、徐琨心裏門清。


    他們清楚地知道孫權要幹什麽。


    所有將軍都統一地表示願意服從。


    不是孫權任性,而是他有必要露這個臉。


    練兵隻是鍛煉將士的服從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