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正是晴空萬裏,碧藍如洗,不時有微風吹動山間絲絲雲嵐,如風吹魚鱗,湖影漣漪。


    舜帝攜著大禹左手,邁著堅定又輕盈的步伐走進蒲阪城,沿著長階而上,一直走到殿內。


    此刻,殿前已是朝臣列隊,華夏部落聯盟中層以上的首領都在殿上等候,小的首領在殿外站立。


    舜帝坐在高台的鹿皮椅上,重瞳散發出一種平靜而威嚴的神情,如同一個巨人在俯視他的子民。


    “拜見舜帝!”


    大禹手執玉圭先俯身跪拜,其他首領也忙跟著跪拜下去。


    這是一種沉默而莊重的禮節,也是對部落聯盟盟主的最高敬意。


    舜帝從高台椅子上緩緩站起,一步一步走到大禹身前,用雙手將禹的雙臂托起,讓他起身迴話。


    禹將自己數月來長途跋涉,如何攻克雍州,如何智渡黑水,如何戰勝共工,一五一十地說了。


    舜帝聽得很認真,不時點頭微笑,甚至有時還會打斷禹的陳述,追問幾個細節。他的頭發和胡須雖然已經花白,他的頭腦依舊如那潺潺流動的山泉一樣清晰。


    等到大禹將此次昆侖之行匯報結束,舜帝正色道:“司空此次跋涉千裏,遠赴昆侖,生擒共工,平定雍州,真乃我華夏之砥柱,萬民之表率!請受我重華一拜!”


    說著,舜帝便弓身彎腰欲向大禹行禮。


    大禹心中惶恐,忙俯身叩首,道:“姒禹何德何能?不過仰仗皋陶、後稷、伯益、應龍等眾位首領才能屢渡兇厄,幸不辱使命,豈敢邀功?帝君萬萬不可如此!”


    舜帝道:“禹,你攘除奸兇,平定西北,乃是順天利民,為民除害。這一拜乃是替華夏部落聯盟的萬千黎民所拜,這一受你也是替血染沙場的將士所受!來,請受重華這一拜!”


    舜帝雙手相對,穩重如秤,恭敬向禹行禮。


    禹也雙手相對,謙恭退讓,向舜帝行禮。


    待二人行禮之後,舜帝登上帝君之位,垂拱而坐,神情威嚴肅穆,頗有天子之威。


    禹拱手問道:“這共工禍亂天下,據險而脅迫天下,如今兵敗被俘,不知他與他手下的共工族人如何處置,還請帝君示下!”


    舜帝臉色沉靜如水,沒有答話,思忖片刻,望向禹身旁的皋陶,道:“皋陶首領,此事你有何看法?”


    皋陶站在大禹右側,見二人躬身行禮,態度恭敬,始終不敢插話。如今見舜帝發問,便上前行禮道:“啟稟帝君,微臣以為可效當年四兇之事。”


    舜帝微微皺眉,道:“不知皋陶首領此話怎講?”


    皋陶捋須道:“昔日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此三族世憂之。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此四子皆兇惡難馴,不通教化。舜帝您在四門接待四方之賓,流放這四個兇惡的家族,把他們趕到了邊遠地區去抵禦外族,從此開放四門,百姓都說天下沒有惡人了。如今共工逆天而行,據險地而挾持天下,罪不容誅,應流放邊地,以戍疆土!”


    舜帝雙目如水,卻波瀾不驚,朝向大禹道:“禹,此事你怎麽看?”


    禹拱手道:“帝君,臣以為共工部落世居昆侖邊地,雖此次阻撓治水,皆共工之過也,部落族人不可一並波及。臣以為當懲賊酋,不可殃及無辜!”


    舜帝頷首道:“不錯!禹的想法和我一樣。那就命應龍將共工和逞兇為禍之輩流放幽州之地,嚴加看管,其他未參與戰爭的共工族人仍居原地,助你疏浚西北河道,戴罪立功!”


    禹和皋陶皆拱手拜道:“諾!帝君聖明!”


    舜帝笑道:“我都一把年紀了,還說什麽聖明不聖明!以後華夏部落聯盟還有仰仗你們這些年輕人!我如今年事日高,攝政早已有些力不從心。禹勤敏忠信,仁義明德,正是年富力強,又有治水之功,深得百姓敬服。可他畢竟為政尚淺,諸位首領對理政治國都很有經驗,可以暢所欲言,也讓他多了解一些治國之法。皋陶、伯益、後稷,你們都先說說看?”


    皋陶躬身一拜,走到殿中,道:“皋陶受帝君命,作士以理華夏之民。臣認為,治理天下隻需要記住八個字,‘信其道德,謀明輔和’。”


    禹拱手道:“先生所言極是!隻是該如何去做呢?”


    皋陶輕捋長須,道:“慎德修身,遠於謀劃。九族和睦,群賢輔佐。自邇至遐,由己及人。”


    禹拜謝道:“先生此言,真是金石之語。”


    皋陶道:“哦,還有成就德業,既要知人,又需安民。”


    禹歎息道:“若是如此,恐怕堯帝也會感到困難!知人則智,可合理任人官職;安民則惠,百姓都會愛戴感恩你。如果既有知人之智,又有仁慧之德,又何必憂慮歡兜,何必流放有苗氏,何必害怕巧言諂媚的小人呢?”


    皋陶道:“不錯,正是如此。評判一個人的行為要依據九德,評判一個人的言論也要依據道德。”


    皋陶接著說,“首先要從他做事來檢驗,寬厚威嚴,柔和堅定,誠實謙恭,善治謹慎,善良剛毅,正直和氣,簡樸廉潔,剛強踏實,威武忠義,重用擁有這九德的人,便是天下之幸,社稷之福!每天宣揚三德,便家族和睦;每天敬重六德,則邦國振興;每天教化九德,便有賢才在朝輔佐,百官恭肅謹慎。教化百姓有‘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便是為父親要仁義,為母親要慈愛,為兄長要友愛,為弟弟要恭敬,為子孫要孝順。不要教百姓那些奇技淫巧,為官之人所用非人,便是禍害天下。上天懲罰有罪之人有五刑,分為墨、劓、刖、宮、大辟五種刑罰。五刑又合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之理。火克金,故墨刑以變其肉;金克木,故刖刑去其骨節;木克土,故劓刑以去其鼻;土克水,故宮刑以斷其邪;水克火,故大辟以絕其生命。五教來教化世人為善,五刑來懲戒世人行惡。明於五刑,以輔五教,便能德化法治,天下太平。”


    禹恭敬拜道:“若依先生之言行事,定有績行。”


    皋陶拱手迴禮道:“皋陶才智淺薄,隻是希望有助天下之道罷了。”


    舜帝坐在高台上點點頭,望著台下的眾人,微笑道:“還有誰對治國有何意見?”


    禹上前拜道:“禹以為,隻要為君的人知曉為君之道,為臣的人知道為臣的職務。人人各司其職,那麽政事便能得到治理,百姓也能修德善行。”


    舜帝頷首道:“不錯!君知君德,臣知臣責,良策不會束之高閣,賢才不會流落田野。凡事多聽百姓意見,不固執己見。治理天下不虐待苦寒無助的窮人,不忽視出身低微的賢才。這是堯帝爺當時在位才能看到的太平景象。”


    伯益聞聽此言,也上前道:“是啊!堯帝爺德行如日光照耀大地,光輝照亮四方。他聖德英明,文化武治,真是皇天眷顧,讓他統治四海,成為華夏部落的共主!”


    禹道:“順天得福,逆道得兇。這就像如影隨形、如聲傳響一樣,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伯益道:“不錯!治理天下的人一定要警戒自己,不要違背法度。不要沉迷遊樂,放縱自己。任用賢才要用人不疑,鏟除奸邪不要猶豫不決!不要違背正道博取百姓讚譽,也不要不顧民怨滿足一己私欲。無怠無荒,自然四夷來王。”


    禹也上前道:“臣以為,修德在於理政,理政在於養民。水利、火種、金石、木材、土地、穀物,這是最應該重視治理的六府。教化百姓、發展生產、改善民生,這三事是相輔相成的。這九個方麵的事情要安排有序,百姓就歡欣鼓舞、歌功頌德。懲罰督促懶惰的人,鼓勵支持勤勞的人,那麽百姓就樂而忘勞,不知疲倦。”


    舜帝緩緩起身,長身而立,一雙睿智冷靜的目光掃視眾人,最終望向禹,道:“禹,你講得對!現在水土平整,萬物成長,六府三事治理得很有秩序,萬世以後都要仰賴你的大功啊!”


    禹忙俯身跪拜,叩首道:“帝君,臣治水隻是盡自己職分而已,豈敢邀功?”


    舜帝道:“禹,你起身過來!我居帝位三十三載,自受堯帝爺帝君之位以來,夙夜勤勉,不敢有絲毫懈怠。可如今我已是耄耋之年,理政之事力不從心。常言道,‘天下之位,有德者居之’。你平日勤儉質樸,一心為公,無絲毫倦怠,又平定洪水,鏟除共工,正是仁義播於四海,威德傳於天下。從今日起,你便總朕師,攝帝君政!”


    禹忙道:“帝君,姒禹才微德薄,恐怕難以勝任攝政君之位,百姓也不會順從我。我不如皋陶先生德高望重,明法曉政,德澤威名惠及傳於萬民。帝君,您一定要掛念考慮他呀!他平時一心掛念播種德行,偶爾釋懷也在於教化百姓有了成效。他經常口中都談論教化百姓,心中也是真實為了百姓。您一定要顧念他的大功呀!”


    舜帝望向皋陶,看著這個須發皆白的故友,目光閃動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激與愧疚。可他麵色依舊不變,如同一個威嚴的山嶽,有著亙古不變的沉穩與定力。


    沉思半晌之後,舜帝走下高台,握著皋陶枯瘦粗糙的手道:“皋陶!如今華夏部落聯盟的臣民沒有一個敢觸犯法紀,這是由於你擔任我的士師。你能運用五刑來輔助五教,期望使我華夏部落聯盟的政事達到安定。以有刑期於無刑,百姓都能明德守法,那時你的功勞就真的澤被千秋了!”


    皋陶望著眼前同樣鬢髪皆白的舜帝,迴答道:“舜帝!您繼位以來,明察秋毫,勤政愛民。您的德行沒有絲毫過錯,對臣下要求簡潔,治理民眾寬宏大量。你要求刑罰不牽連子女後代,獎賞卻可以延及後世。你對偶然的過失,再大也給以赦免,對明知故犯的罪惡,再小也處以刑罰。處罰定罪有疑問就從輕發落,獎賞功勞有疑問卻從重獎勵。與其殺害無辜的人,寧可犯不執行常法的過失:這種上天好生的美德,已經融洽到人民心裏,因此,人民都能守規矩,不犯法紀。”


    舜帝慨歎道:“皋陶呀,你就是我的南風呀!四方聽從我的政令,像草木隨風而動,這都是你教化法治的功勞啊!”


    皋陶拜道:“臣不敢居功,這都是仰仗舜帝您的德政!”


    然後,舜又轉迴來對禹說:“來,禹!當年天降洪水來警戒我居安思危,能夠言行一致。你治水有功,於民有信,勤勞節儉,又不驕傲自滿。你自己不逞能居功,天下便無人敢與你爭功。我讚美你的德行,嘉許你的功勞。如今天命已在你的身上,你終將升任帝君。我送給你一句話,你一定要時刻銘記。那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慎乃有位,敬修其可願,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惟口出好興戎,朕言不再!”


    禹還是稽首拜辭,道:“帝君,那就請以枚卜之法,來決定誰來繼位吧!”


    舜帝雙目如電,顯出雷霆之威道:“不,禹,隻有你最合適!我們占卜公事,是心有疑慮才占卜。如今我意已定,並且征詢眾人的意見,都一致讚同。相信鬼神也必定依從,龜筮也必定是吉了。占卜是不會重複出現吉兆的,用不著再卜了。”


    說罷,舜帝闊步走上高台,取出一柄青黑色的玉圭,正色道:“諸君聽命!”


    群臣頓時麵容嚴肅,躬身垂首行禮。


    舜帝麵容嚴肅,目含星光,道:“從今日起,禹受帝君玄圭,代攝政王!見玄圭者如見帝君,有違命者,凡我華夏部落之族人,皆可斬之!”


    群臣齊聲道:“尊帝君命!”眾人聲如洪鍾,聲音在殿內久久迴響不息。


    舜帝將玄圭交給跪在地上的禹,禹雙手捧起玄圭,緩緩站起身來。


    禹道:“帝君,治水之業,臣蒙皋陶、後稷、伯益、應龍等相助,才略有成效。如今此攝政君之位,禹受之有愧!”


    舜帝道:“禹,萬民擇之,當仁不讓!攝政君不僅是權力,更是責任!你可知我為何賜你玄圭?”


    禹道:“姒禹駑鈍,還請帝君明示!”


    舜帝道:“天下洪水滔滔,自堯帝始至今日,華夏部落莫不受此害也。汝繼承父業,十三年而不入家門,薄衣食而敬鬼神,卑宮室而溝渠。陸地駕車,水行馭船,泥地乘橇,登山用檋。左手持準繩,右手拿規矩,開辟冀州、兗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雍州、梁州九個州郡,開通弱水、黑水、黃河、漾水、長江、沇水、淮水、渭水、洛水九條水道,修築雷夏、大野、彭蠡、震澤、雲夢、滎播、荷澤、孟豬、豬野九個大澤的堤壩,勘測汧、壺口、砥柱、太行、西傾、熊耳、墦塚、內方、岷山九座大山。如今九州一統,四海賓服,東至東海,西到流沙,南至三苗,北到幽州,華夏的聖德教化傳至四方邊陲。禹,這都是你治水之功呀!玄為水德,玉配人德,賜汝玄圭,汝當不負天下之托,不違黎民之望!”


    群臣皆跪請道:“望司空受玄圭,攝華夏之政!”


    舜帝撫著禹的肩膀,道:“攝政君這個擔子可不輕,你可一定不能懈怠呀!”


    禹手持玄圭,拱手向舜帝拜道:“姒禹定當不負帝君重托,躬身作則,竭盡全力,以興華夏!”


    群臣皆俯首稱賀。


    正月朔旦,姒禹在堯帝廟受命神宗,率百官就像舜帝當初攝政一樣。


    自此,姒禹開始擔任攝政君,處理華夏部落聯盟日常事務。舜帝也派自己的兒子、契、皋陶、伯益等人繼續輔佐他。


    而在這時,三苗動亂的消息從南方傳來,很快就傳到舜帝和禹的耳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鼎商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緣水知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緣水知海並收藏夏鼎商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