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自討沒趣
大秦傻子,開局監國震驚祖龍 作者:叢林霸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皇太一覺得麵前的這個小聖賢莊二當家有點犯蠢了,或者說,自己之前可能是高看了對方。
這樣的事,你既是聽了出來,又何必非點破了呢?
繼續往下問,更細節的事,那是他親自得來的情報,難道想要他就這麽拱手讓出來?怎麽可能!
既知不可能,還繼續問,這不是自討沒趣兒?
他本就不是跟顏路一個身份地位的,能與他平等交流的人,那是顏路的師叔,而非顏路本人。
他也不過就是順勢過來看一看,順便給趙義找點麻煩,再順便看一看最新的情報。
此刻他就覺得無聊了,而感到無聊的他,連繼續虛與委蛇都不想,直接說道:“你想知道這些,又能用什麽來交換?”
顏路微怔,等到他迴過神時,麵前已是沒了東皇太一的身影。
以對方天人境的境界,在他這個大宗師麵前,自然是來去無影無蹤,不想露麵的話,他便是想去找,都找不到。
他也沒必要繼續去問了,已知道精怪存在這碼事,就已是夠讓小聖賢莊的人挖掘一段時間了。
這件事,對於大多數宗派來說,應該還是秘密。
東皇太一突然跑過來,不僅點出了他弟子的死因,更是“送”了這麽一個情報。
東皇太一到底欲意何為?
再想到東皇太一之前提到了太子趙義身邊帶著精怪這件事,顏路忍不住想著,難道,東皇太一所做的這些事,就是為了讓儒家握有太子趙義的一個把柄?
不得不說,東皇太一給出的誘餌,實在是令人垂涎。
哪怕知道可能是藏著毒,可自從張良失蹤後,小聖賢莊一直都在提防著趙義對儒家發難,怕小聖賢莊重蹈墨家機關城的覆轍。
而握有這個把柄,關鍵時刻就可扔出去,讓趙義焦頭爛額,顧不上儒家。
“趙義啊趙義,你實在是太過猖狂,才惹來了這樣可怕的敵人。我師叔不說,東皇太一也對你有了敵意。至少兩個天人境的武者,你便真是絕世天才,也不可能短短一二年就邁入天人境。”
“一旦你與精怪勾結被世人所知,天人境武者對你出手也就符合了規矩,不會被人所詬病。”
“你的死期就要到了。”
而此時離開了儒家營地的東皇太一,才迴到陰陽家的營地內,就有弟子求見。
弟子拜見東皇太一,將剛剛收到的情報,恭敬遞了上去。
情報是用的普通綢布,但在綢布上,卻蓋有黑色花瓣。
在陰陽家內部,唯有蓋有黑色花瓣的情報,是要被直接呈遞給東皇太一的。
而看到這個標誌,東皇也意識到了有比較重要的情報被遞送過來。
他打開綢布,朝著上麵的內容看去,這一看,一向雲淡風輕的臉上,都不禁現出了一絲驚愕來。
“這如何可能!荒謬!”
跪在下麵的弟子,不敢抬頭,隻能聽到東皇太一直接怒喝出聲。
由此可見,這份情報上所寫的內容,估計是十分荒謬的。
就是不知道,是情報本身荒謬,還是覺得能傳遞這種情報的人荒謬了。
那名弟子將頭壓得更低,在這種明顯低氣壓的環境裏,甚至本能地發抖。
東皇太一將綢布上的內容反複又看了兩遍,隨後一揮手,這塊綢布就在他的手上化作了飛灰。
恰好看到這一幕的一位大宗師,本來是來求見東皇,也立刻停下了腳步。
“你且退下。”東皇太一這時看到了那個心腹,直接對麵前的弟子說道。
這名弟子頭都不敢抬,就恭恭敬敬地低著頭退了下去。
東皇太一此刻立在小山山頂,那名大宗師見他朝著自己看了一眼,這才走了過來。
“東皇閣下,可是來自鹹陽城的消息?”
一般來說,也就隻有從鹹陽城傳來的消息才能讓東皇閣下這樣生氣了。
東皇太一淡淡說道:“的確是來自鹹陽的消息,不過,卻並非關於趙義,而是關於幾樣事物。”
幾樣?
這個數量,讓這名大宗師微微詫異了下。
難道是大秦帝國同時頒布了什麽事?居然是幾件事一起頒布的嗎?
能將東皇氣成這樣,露出驚愕之色,這幾件事恐怕都不是什麽小事。
“難道是月神大人那邊出了紕漏?”大宗師試探著問道。
是事關鹹陽傳來的消息,又與趙義無關,那還能是什麽消息?
總不能真是月神造反了吧?
或者說反了他們陰陽家?
東皇太一朝著鹹陽城所在的方向望去,神色凝重地說道:“鹹陽學宮建立起來了,聽說,還有上萬書籍要在鹹陽學宮徹底建成的那一日送與圍觀百姓。”
“上萬書籍?”這個數字,讓這名大宗師露出不解的神情,“這麽多書,已超過很多小宗派的藏書了吧?雕刻上萬書籍,這需要何等多的人力、財力?更會損耗藏書,帝國的皇帝這樣做,就為了收買人心?”
仔細一想,也不是不可能,但這個花費,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上萬書籍,這可真是誘人的數字,若非這裏離鹹陽太遠了,恐怕趕不及迴去,這麽多書擺在麵前,我都會心動。”
“恐怕這是隻是個噱頭,未必真的送書。”
刻書不僅需要大量的刻書材料,需要識字的匠人,需要將收藏的書翻出來對照著刻,上萬本……光是想一想那個場景,都令人頭皮發麻。
帝國的皇帝真的瘋了吧?
不過,這不過才是兩件事而已,東皇閣下說的幾件事,是不是還有其他事?
就聽東皇太一繼續說道:“嬴政更是下令,欲征集天下各宗派之人,來撰寫文章,說是要取優秀文章,以萬倍,散播於眾,令人共賞。”
動不動就是一萬一萬的,東皇太一都有點懷疑自己的認知了。
難道在不知不覺中,這刻一萬卷書、一萬份文章,已是這麽簡單的一件事了嗎?
若真這樣容易,哪裏還會有各大宗派的強弱之分?哪裏還會有各大貴族的底蘊之說?
還不是因為各大貴族、各大宗派的手裏,都掌握很多知識。
知識被刻成書卷,成為了各家的珍藏之寶。
若真有這麽容易,哪裏還會有那麽多人曆盡千辛萬苦來求一卷書而不得呢?
“荒謬,真是荒謬之言!”
這樣的事,你既是聽了出來,又何必非點破了呢?
繼續往下問,更細節的事,那是他親自得來的情報,難道想要他就這麽拱手讓出來?怎麽可能!
既知不可能,還繼續問,這不是自討沒趣兒?
他本就不是跟顏路一個身份地位的,能與他平等交流的人,那是顏路的師叔,而非顏路本人。
他也不過就是順勢過來看一看,順便給趙義找點麻煩,再順便看一看最新的情報。
此刻他就覺得無聊了,而感到無聊的他,連繼續虛與委蛇都不想,直接說道:“你想知道這些,又能用什麽來交換?”
顏路微怔,等到他迴過神時,麵前已是沒了東皇太一的身影。
以對方天人境的境界,在他這個大宗師麵前,自然是來去無影無蹤,不想露麵的話,他便是想去找,都找不到。
他也沒必要繼續去問了,已知道精怪存在這碼事,就已是夠讓小聖賢莊的人挖掘一段時間了。
這件事,對於大多數宗派來說,應該還是秘密。
東皇太一突然跑過來,不僅點出了他弟子的死因,更是“送”了這麽一個情報。
東皇太一到底欲意何為?
再想到東皇太一之前提到了太子趙義身邊帶著精怪這件事,顏路忍不住想著,難道,東皇太一所做的這些事,就是為了讓儒家握有太子趙義的一個把柄?
不得不說,東皇太一給出的誘餌,實在是令人垂涎。
哪怕知道可能是藏著毒,可自從張良失蹤後,小聖賢莊一直都在提防著趙義對儒家發難,怕小聖賢莊重蹈墨家機關城的覆轍。
而握有這個把柄,關鍵時刻就可扔出去,讓趙義焦頭爛額,顧不上儒家。
“趙義啊趙義,你實在是太過猖狂,才惹來了這樣可怕的敵人。我師叔不說,東皇太一也對你有了敵意。至少兩個天人境的武者,你便真是絕世天才,也不可能短短一二年就邁入天人境。”
“一旦你與精怪勾結被世人所知,天人境武者對你出手也就符合了規矩,不會被人所詬病。”
“你的死期就要到了。”
而此時離開了儒家營地的東皇太一,才迴到陰陽家的營地內,就有弟子求見。
弟子拜見東皇太一,將剛剛收到的情報,恭敬遞了上去。
情報是用的普通綢布,但在綢布上,卻蓋有黑色花瓣。
在陰陽家內部,唯有蓋有黑色花瓣的情報,是要被直接呈遞給東皇太一的。
而看到這個標誌,東皇也意識到了有比較重要的情報被遞送過來。
他打開綢布,朝著上麵的內容看去,這一看,一向雲淡風輕的臉上,都不禁現出了一絲驚愕來。
“這如何可能!荒謬!”
跪在下麵的弟子,不敢抬頭,隻能聽到東皇太一直接怒喝出聲。
由此可見,這份情報上所寫的內容,估計是十分荒謬的。
就是不知道,是情報本身荒謬,還是覺得能傳遞這種情報的人荒謬了。
那名弟子將頭壓得更低,在這種明顯低氣壓的環境裏,甚至本能地發抖。
東皇太一將綢布上的內容反複又看了兩遍,隨後一揮手,這塊綢布就在他的手上化作了飛灰。
恰好看到這一幕的一位大宗師,本來是來求見東皇,也立刻停下了腳步。
“你且退下。”東皇太一這時看到了那個心腹,直接對麵前的弟子說道。
這名弟子頭都不敢抬,就恭恭敬敬地低著頭退了下去。
東皇太一此刻立在小山山頂,那名大宗師見他朝著自己看了一眼,這才走了過來。
“東皇閣下,可是來自鹹陽城的消息?”
一般來說,也就隻有從鹹陽城傳來的消息才能讓東皇閣下這樣生氣了。
東皇太一淡淡說道:“的確是來自鹹陽的消息,不過,卻並非關於趙義,而是關於幾樣事物。”
幾樣?
這個數量,讓這名大宗師微微詫異了下。
難道是大秦帝國同時頒布了什麽事?居然是幾件事一起頒布的嗎?
能將東皇氣成這樣,露出驚愕之色,這幾件事恐怕都不是什麽小事。
“難道是月神大人那邊出了紕漏?”大宗師試探著問道。
是事關鹹陽傳來的消息,又與趙義無關,那還能是什麽消息?
總不能真是月神造反了吧?
或者說反了他們陰陽家?
東皇太一朝著鹹陽城所在的方向望去,神色凝重地說道:“鹹陽學宮建立起來了,聽說,還有上萬書籍要在鹹陽學宮徹底建成的那一日送與圍觀百姓。”
“上萬書籍?”這個數字,讓這名大宗師露出不解的神情,“這麽多書,已超過很多小宗派的藏書了吧?雕刻上萬書籍,這需要何等多的人力、財力?更會損耗藏書,帝國的皇帝這樣做,就為了收買人心?”
仔細一想,也不是不可能,但這個花費,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上萬書籍,這可真是誘人的數字,若非這裏離鹹陽太遠了,恐怕趕不及迴去,這麽多書擺在麵前,我都會心動。”
“恐怕這是隻是個噱頭,未必真的送書。”
刻書不僅需要大量的刻書材料,需要識字的匠人,需要將收藏的書翻出來對照著刻,上萬本……光是想一想那個場景,都令人頭皮發麻。
帝國的皇帝真的瘋了吧?
不過,這不過才是兩件事而已,東皇閣下說的幾件事,是不是還有其他事?
就聽東皇太一繼續說道:“嬴政更是下令,欲征集天下各宗派之人,來撰寫文章,說是要取優秀文章,以萬倍,散播於眾,令人共賞。”
動不動就是一萬一萬的,東皇太一都有點懷疑自己的認知了。
難道在不知不覺中,這刻一萬卷書、一萬份文章,已是這麽簡單的一件事了嗎?
若真這樣容易,哪裏還會有各大宗派的強弱之分?哪裏還會有各大貴族的底蘊之說?
還不是因為各大貴族、各大宗派的手裏,都掌握很多知識。
知識被刻成書卷,成為了各家的珍藏之寶。
若真有這麽容易,哪裏還會有那麽多人曆盡千辛萬苦來求一卷書而不得呢?
“荒謬,真是荒謬之言!”